CN216062683U -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2683U
CN216062683U CN202122383599.XU CN202122383599U CN216062683U CN 216062683 U CN216062683 U CN 216062683U CN 202122383599 U CN202122383599 U CN 202122383599U CN 216062683 U CN216062683 U CN 2160626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tube
pipe
tail ga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35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澄
汪守成
李凤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yu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yu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yu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yub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35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26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26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26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具有水泵(1)、水箱(2)、回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主体(4)、光触媒灯管(5)、臭氧产生器(6)、喷淋管(7)、风道管帽(8)、管道风机(9)、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板(11)、电源控制器外壳(12)、进气口连接法兰(13)、搅拌轴(14)、封盖(15)、骨架(16)、提升机(17)、搅拌电机(18)、料仓(19);本申请将喷淋除臭法、光触媒除臭、臭氧除臭、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结合起来,逐步处理尾气,使尾气最终达到国家标准排放水平,再排放。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新颖、紧凑、厨余垃圾尾气处理效率更高、排放达标。

Description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实行垃圾分类的大环境下,厨余垃圾经分类出来后需要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厨余垃圾大都是含水率超过90%的可腐有机垃圾,不适合直接燃烧发电,目前国内主流的处理工艺是微生物发酵处理,有好氧微生物发酵,有厌氧微生物发酵,有液态发酵,也有固态发酵,但不管是什么微生物发酵,都会产生一些含有异味的气体挥发出来,而这些异味气体是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否则会造成空气污染。
现有的尾气处理方案一般有以下三种:物理吸收法、喷淋除臭法、尾气焚烧法。
之一为物理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主要是采用活性炭、沸石等比表面积大的活性介质通过范德化力,将气体分子吸附在多孔介质的表面,使恶臭物质由气相转移至固相,达到去除臭味的目的。该工艺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吸附效果好、不存在二次污染,对高浓度臭气处理效率较低,适用于低浓度、低温度的恶臭气体,缺点是吸附介质只能一次性使用,无法再生,吸附完的介质大多采用焚烧的工艺进行处置。如CN214147898U,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降解装置,包括焚烧降解炉、烟气余热回收器、烟气净化箱、尾气清洗箱,焚烧降解炉通过一号导烟管与烟气余热回收器相通,烟气余热回收器通过二号导烟管与烟气净化箱相通,烟气净化箱通过三号导烟管与尾气清洗箱相通,尾气清洗箱上设置有喷淋装置,尾气清洗箱一侧设置有水槽。
之二为喷淋除臭法:首先进行液体吸收:采用碱液、酸液等,将气体中带气味的无机类物质通过洗涤的方式去除,吸收的主要是像NH3、H2S等具有酸碱性的气体,其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该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恶臭气体,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处理某种恶臭气体,技术比较成熟,弊端是对中性的有机成份不能起到很好的吸收效果,末端还需连接其他的治理设施。其次进行复合生物酶催化除臭:利用生物酶的催化能力,通过雾化喷淋等方式,将生物酶喷洒于中转站内部,将空气中的臭味分子催化分解为CO2和H2O的过程。对氨、乙酸丁酯、三甲胺、二硫化碳、二甲二硫、甲硫氢、甲硫醇、甲硫醚、乙酸乙酯和苯乙烯、硫化物H2S,VOC类具有非常好的裂解效果。这种除臭方法具有效率高、无需添加吸附介质、去除种类多、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势。如CN214159105U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厨垃圾气体的活性炭除臭装置,包括喷淋塔和旋转喷淋机构,喷淋塔的内部设有旋转喷淋机构;旋转喷淋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喷洒组件,喷淋塔一侧的顶部设有驱动组件,喷淋塔的内部设有喷洒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台、驱动电机、连接杆和第一齿轮,电机台的一侧连接于喷淋塔一侧的顶部,电机台的顶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杆。通过在喷淋塔内部设置有旋转喷淋机构,让活性炭除臭装置的除臭效果更好,使得环境得到保护也不会干扰到附近居民。
之三为尾气焚烧法:尾气焚烧是最直接的除臭方法,废气收集后送入焚烧炉,将有机气体通过焚烧的方式生成CO2和H2O后排放。该种除臭方法对有机成份具有很好的除臭效果,燃烧充分后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对无机的H2S、NH3等需考虑废气中H2S、NH3所占比例,如果比例很高的话还需在末端连接脱硫脱氮设备。燃烧除臭法具有耗能高、运行费用大、设备占地面积大的特点。如CN107252811A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净化垃圾箱,其包括垃圾箱主体,垃圾箱主体内设置有垃圾斗,垃圾斗的上端设置有金属吸附网,金属吸附网的上部设置有密封盖;垃圾斗的下部设置有垃圾干燥室,垃圾干燥室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内设置有粉碎机,进料口的下部设置有干燥加热管,垃圾干燥室的下端连接有液体收集室,液体收集室和垃圾干燥室之间设置有垃圾过滤网,液体收集室的下部安装有挠性压力检测组件,挠性压力检测组件与垃圾箱主体下部的报警器相连接。
现在除臭技术大多数都是采用上述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进行除臭,不能很好的除尽尾气中的臭气。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进行了研发,将喷淋除臭法、光触媒除臭、臭氧除臭、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结合起来,逐步处理尾气,使尾气最终到达国家标准排放水平,再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具有水泵、水箱、回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主体、光触媒灯管、臭氧产生器、喷淋管、风道管帽、管道风机、活性炭放置器、固定板、电源控制器外壳、进气口连接法兰、搅拌轴、封盖、骨架、提升机、搅拌电机、料仓;水泵放置在水箱内,回水管下端连通水箱,回水管上端连接主体下方,进气口连接法兰位于主体上方,进气口连接法兰与料仓右侧壁靠上位置的排气口相连接,固定板位于主体上方,固定板固定在骨架上,水箱固定在骨架下部,喷淋管一端与水泵连接,喷淋管另一端固定在主体上,光触媒灯管、臭氧产生器和活性炭放置器固定在主体内的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内,管道风机装在主体第四管顶端的管道内,风道管帽罩住管道;主体第一管即主体最左侧部分;主体第二管即主体从左向右第二管部分,即光触媒灯管的外部;主体第三管即主体从左向右第三管部分,即臭氧产生器的外部;主体第四管即主体从左向右第四管部分,即活性炭放置器的外部;主体第一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第二管连通,主体第二管上部侧壁开口与主体第三管连通,主体第三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第四管连通,电源控制器外壳内装有用于控制光触媒灯管的整流器,电源控制器外壳固定在骨架上;搅拌轴的两端用轴承支撑在料仓的左右两侧壁上,搅拌轴右端安装有传动链,搅拌电机固定在骨架下部,封盖是料仓的进料口盖,安装在料仓上面,提升机固定在骨架的前部,提升机正对料仓的进料口。
上述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控制器外壳为整流器外壳。
上述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固定在主体一侧,灯管固定在主体第二管内上方,臭氧产生器固定在主体第三管内上方,活性炭放置器固定在主体第四管内下方,管道风机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风道管帽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管道末端,水箱通过管道与主体连接,水泵放置在水箱内,通过管道与主体连接。
上述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风机为轴流式风机或离心式风机。
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新颖、紧凑、厨余垃圾尾气处理效率更高、排放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去除部分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府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气流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尾气处理流程示意图。
为了使所在技术领域人员能更准确、清楚地理解及实施本申请,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于附图标记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水泵、2—水箱、3—回水管、4—主体、5—光触媒灯管、6—臭氧产生器、7—喷淋管、8—风道管帽、9—管道风机、10—活性炭放置器、11—固定板、12—电源控制器外壳、13—进气口连接法兰、14—搅拌轴、15—封盖、16—骨架、17—提升机、18—搅拌电机、19—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到图5,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具有水泵1、水箱2、回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主体4、光触媒灯管5、臭氧产生器6、喷淋管7、风道管帽8、管道风机9、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板11、电源控制器外壳12、进气口连接法兰13、搅拌轴14、封盖15、骨架16、提升机17、搅拌电机18、料仓19;水泵1放置在水箱2内,回水管3下端连通水箱2,回水管3上端连接主体4下方,进气口连接法兰13位于主体4上方,进气口连接法兰13与料仓19右侧壁靠上位置的排气口相连接,固定板11位于主体4上方,固定板11固定在骨架16上,水箱2固定在骨架16下部,喷淋管7一端与水泵1连接,喷淋管7另一端固定在主体4上,喷淋管7通过喷嘴向主体4内的第一管内喷淋液体,喷淋出的液体通过回水管3回到水箱2内,光触媒灯管5、臭氧产生器6和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在主体4内的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内,管道风机9装在主体4第四管顶端的管道内,管道风机9控制尾气的流向和速度,风道管帽8罩住管道;主体第一管即主体4最左侧部分;主体第二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二管部分,即光触媒灯管5的外部;主体第三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三管部分,即臭氧产生器6的外部;主体第四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四管部分,即活性炭放置器10的外部;主体4第一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二管连通,主体4第二管上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三管连通,主体4第三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四管连通,电源控制器外壳12内装有用于控制光触媒灯管5的整流器,电源控制器外壳12固定在骨架16上,管道风机9将料仓19内产生的尾气抽入主体4中,进行尾气处理;搅拌轴14的两端用轴承支撑在料仓19的左右两侧壁上,搅拌轴14右端安装有传动链,通过传动链与搅拌电机18上的链轮连接,搅拌电机18转动,通过链传动带动搅拌轴14转动,搅拌电机18固定在骨架16下部,封盖15是料仓19的进料口盖,安装在料仓19上面,提升机17固定在骨架16的前部,提升机17正对料仓19的进料口,当进料时,垃圾桶由提升机17托举到料仓19上方,同时封盖15打开,露出料仓19上进料口,提升机17继续向上举,垃圾桶会顺着提升机17上的导槽做倾倒动作,将垃圾倒入料仓19的进料口,完成后提升机17带着空垃圾桶落下,完成装入垃圾的上料过程。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设备通电,厨余垃圾降解设备启动,嵌入式厨余垃圾降解设备尾气处理装置也跟随启动,即设备启动,水泵、灯管、臭氧产生器、光触媒催化器、管道风机等同时启动,料仓内产生的尾气在管道风机的抽吸作用下进入尾气处理装置主体,经过除臭药水喷淋去除可与水溶解和可与除臭药水产生化学反应的尾气成分,同时洗涤掉微小垃圾颗粒,喷淋洗涤后的尾气再经过光触媒的催化作用下,将部分臭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尾气再经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进一步分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尾气经过多层活性碳吸附层,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剩下的少量臭气,达到排放标准,最后尾气通过管道风机抽送出排气口,排入空气中。
本申请中的电源控制器外壳可为整流器外壳,内部为整流器。
本申请中固定板11固定在主体4一侧,灯管固定在主体第二管内上方,所述臭氧产生器固定在主体第三管内上方,活性炭放置器固定在主体第四管内下方,管道风机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风道管帽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管道末端,水箱通过管道与主体连接,水泵放置在水箱内,通过管道与主体连接。
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尾气进入处理装置,经过主体第一管时,通过水泵抽出水箱中的化学水,从喷淋口喷出,进行洗气,将可溶于水和可与化学水反应的气体溶解于水,再通过回水管回到水箱内;经过第二管时,灯管发出紫外光,在光触媒催化下,将部分臭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过第三管时,臭氧产生器产生的臭氧通过破坏臭气的主要分子结构,生成无毒无味的物质;经过第四管时,经过活性炭的臭气附着在活性炭表面达到除臭效果,其余气体再从风道管帽排出。
本申请中,可采用不同的水泵形式,只要能将浆液体从水箱中泵出到喷嘴,进行喷淋即可;管道风机本机采用的是轴流风机,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离心风机等;只要能完成抽排气功能的风机。
本申请中,将喷淋除臭法、光触媒除臭、臭氧除臭、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结合起来,逐步处理尾气,使尾气最终到达国家标准排放水平,再排放。
本申请中综合采用了多种处理尾气的方式,使之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去除尾气内的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能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申请人对于出风口进行了采样,采取了1#、2#、3#样品,样品对应的仪器运行时间如下表,本申请中的进气口连接法兰13的进气口即为本申请中的进气口,本申请中管道风机9上端的排出口即为出气口。
Figure DEST_PATH_DEST_PATH_IMAGE002
按国标的方法,检测的平均值如下表,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
Figure DEST_PATH_DEST_PATH_IMAGE004
本申请采用非独立的外置形式,而是内嵌到机器内部的结构,使尾气处理装置与厨余垃圾降解设备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了厨余垃圾降解设备的集成度,不存在设备与外部除臭装置之间的管道和控制电缆连接,减少设备布置和移动的复杂性。
本申请的结构形式新颖,紧凑,各功能部分衔接巧妙。
因此,本申请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效果:结构新颖、紧凑、厨余垃圾尾气处理效率高、排放达标。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具有水泵(1)、水箱(2)、回水管(3),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主体(4)、光触媒灯管(5)、臭氧产生器(6)、喷淋管(7)、风道管帽(8)、管道风机(9)、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板(11)、电源控制器外壳(12)、进气口连接法兰(13)、搅拌轴(14)、封盖(15)、骨架(16)、提升机(17)、搅拌电机(18)、料仓(19);水泵(1)放置在水箱(2)内,回水管(3)下端连通水箱(2),回水管(3)上端连接主体(4)下方,进气口连接法兰(13)位于主体(4)上方,进气口连接法兰(13)与料仓(19)右侧壁靠上位置的排气口相连接,固定板(11)位于主体(4)上方,固定板(11)固定在骨架(16)上,水箱(2)固定在骨架(16)下部,喷淋管(7)一端与水泵(1)连接,喷淋管(7)另一端固定在主体(4)上,光触媒灯管(5)、臭氧产生器(6)和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在主体(4)内的第二管、第三管和第四管内,管道风机(9)装在主体(4)第四管顶端的管道内,风道管帽(8)罩住管道;主体第一管即主体(4)最左侧部分;主体第二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二管部分,即光触媒灯管(5)的外部;主体第三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三管部分,即臭氧产生器(6)的外部;主体第四管即主体(4)从左向右第四管部分,即活性炭放置器(10)的外部;主体(4)第一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二管连通,主体(4)第二管上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三管连通,主体(4)第三管下部侧壁开口与主体(4)第四管连通,电源控制器外壳(12)内装有用于控制光触媒灯管(5)的整流器,电源控制器外壳(12)固定在骨架(16)上;搅拌轴(14)的两端用轴承支撑在料仓(19)的左右两侧壁上,搅拌轴(14)右端安装有传动链,搅拌电机(18)固定在骨架(16)下部,封盖(15)是料仓(19)的进料口盖,安装在料仓(19)上面,提升机(17)固定在骨架(16)的前部,提升机(17)正对料仓(19)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控制器外壳(12)为整流器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1)固定在主体(4)一侧,灯管固定在主体第二管内上方,臭氧产生器(6)固定在主体第三管内上方,活性炭放置器(10)固定在主体第四管内下方,管道风机(9)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风道管帽(8)固定在主体第四管上方管道末端,水箱(2)通过管道与主体(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风机(9)为轴流式风机或离心式风机。
CN202122383599.X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0626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599.XU CN2160626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3599.XU CN2160626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2683U true CN216062683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6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3599.XU Active CN216062683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26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8890B (zh) 复杂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0635915U (zh) 一种餐厨垃圾发酵处理及臭气净化系统
CN103341318A (zh) 恶臭污染物废气的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1455938A (zh) 钢桶喷涂生产线排放气体的等离子生物除臭工艺及系统
CN205340560U (zh) 用于废臭气体净化的生物自动净化设备
CN104147921A (zh) 一种生物过滤-活性炭联合法处理恶臭气体的装置与方法
CN107715691A (zh) 一种光催化水气处理塔
CN111495179A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料坑的除臭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12119577U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
CN216062683U (zh) 一种内嵌式厨余垃圾尾气处理装置
CN107174922A (zh) 一种气膜密闭废气循环处理系统
CN110639311A (zh) 一种油脂加工行业炒炉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2492325U (zh) 一种新型VOCs废气处理装置
CN110252127A (zh) 一种石油化工废气处理系统
CN113134278B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用环境管理装置
CN202479042U (zh) 高能离子光解氧化净化设备
CN216295680U (zh) 新型小型化工生产尾气治理装置
CN215233244U (zh) 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站废气治理设备
CN210613372U (zh) 一种恶臭污染物处理装置
CN213286349U (zh)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料坑的除臭治理系统
CN210964644U (zh) 一体化氧化除臭装置
CN108014595A (zh) 一种采用空化液体技术的智能尾气光氧裂解装置
CN207546185U (zh) 一种高效复合除臭装置
CN210473600U (zh) 一种气体净化除臭装置
CN211384355U (zh) 一种油脂加工行业炒炉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