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60628U -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60628U
CN216060628U CN202120990286.8U CN202120990286U CN216060628U CN 216060628 U CN216060628 U CN 216060628U CN 202120990286 U CN202120990286 U CN 202120990286U CN 216060628 U CN216060628 U CN 2160606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wound dressing
clamping
elastic member
rec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902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9902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606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606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606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包括导管、弹性件和包扎操作组件,所述导管用于穿入直肠内部;所述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导管配合以对直肠创口进行接驳并包扎;所述包扎操作组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包扎操作组件用于钳夹所述弹性件,接驳包扎创口方便,有利于预防创口被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是消化道的最后一段管道,中下段直肠周围有着非常丰富的结缔组织间隙,通常在手术过程中会产生创口,例如进行直肠切除手术时,将直肠的病灶切除后,一般通过缝线方式将病灶切除后所产生的两个创口接驳起来,以促进伤口愈合,但是人体内产生的排遗物需要经过直肠再从肛门处排出到人体外,若采用上述缝线方式对创口进行接驳和包扎操作繁琐,且排遗物经过直肠时容易对创口造成污染,不利于创口愈合,导致直肠创口周围间隙感染并带来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增加了术后炎症复发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接驳包扎创口方便,有利于预防创口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包括导管、弹性件和包扎操作组件,所述导管用于穿入直肠内部;所述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导管配合以对直肠创口进行接驳并包扎;所述包扎操作组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包扎操作组件用于钳夹所述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创口包扎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创口包扎装置包括有导管、弹性件和包扎操作组件,通过将导管穿入直肠内部,将直肠创口内侧包覆起来,以使得创口与患者体内的排遗物分隔开,有利于预防创口被污染的情况,从而促进创口的愈合,通过利用包扎操作组件钳夹弹性件,将弹性件钳夹至创口接驳处,通过与导管配合,将弹性件包覆在创口接驳处外侧,以实现对创口的接驳包扎,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创口的包扎,降低创口缝合的操作时长,减少感染的概率,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尖端用于穿入到与肛门连接的一端的直肠段内部。通过将导管的一端设置为尖端,方便将导管穿入到与患者肛门直接连接的一端的直肠段内部,减少患者在导管穿设直肠过程中的不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包扎操作组件包括夹持部、手持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操作部连接,所述夹持部用于对所述弹性件施加外力。包扎操作组件包括夹持部、手持操作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将手持操作部和夹持部连接起来,方便医护人员手持包扎操作,通过设置夹持部,夹持部通过钳夹方式对弹性件施加外力,使得弹性件发生应力变化自动卷起,从而形成锁环包覆在创口的外侧,创口接驳包扎方便,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持操作部内部,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钳夹或松脱所述弹性件。通过设置控制组件,方便控制夹持部夹持或松脱弹性件,从而实现快速接驳包扎创口或解开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用于通过相互闭合或张开以实现对所述弹性件的钳夹或松脱。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两个夹钳通过相互闭合或张开,从而实现对弹性件的钳夹或松脱,钳夹控制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包括管体和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活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通过设置活动轴,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夹持部和控制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组件输出信号,进而控制活动轴相对于管体移动,从而实现夹持部对弹性件的夹持或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和制动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轴连接。通过设置电机、控制器和制动器,由控制器给电机输入驱动信号,电机驱动制动器移动,从而带动活动轴相对于管体移动,进而使得夹持部夹持或松脱弹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手持操作部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通过在手持操作部的表面设置控制开关,可以通过控制开关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组件,从而控制弹性件对创口的接驳包扎,操作简单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多个按键。通过设置多个按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触发不同的按键,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的操作需求,使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C字型或V字型。通过采用C字型或V字型的弹性件,可以使得弹性件更加快速地卷起并形成锁环,以实现对创口的接驳包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创口包扎装置的使用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导管的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包扎操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创口包扎装置100;导管110;尖端111;弹性件120;包扎操作组件130;夹持部131;第一夹钳1311;第二夹钳1312;手持操作部132;连接部133;管体1331;活动轴1332;直肠140;创口150;控制开关1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相连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另一实施例/实施方式”或“一些实施例/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两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示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直肠140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100,包括导管110、弹性件120和包扎操作组件130,导管110用于穿入直肠140内部;弹性件120用于与导管110配合以对直肠140创口150进行接驳并包扎;包扎操作组件130与弹性件120连接,包扎操作组件130用于钳夹弹性件120。
创口包扎装置100包括有导管110、弹性件120和包扎操作组件130,通过将导管110穿入直肠140内部,将直肠140创口150内侧包覆起来,以使得创口150与患者体内的排遗物分隔开,有利于预防创口150被污染的情况,从而促进创口150的愈合,通过利用包扎操作组件130钳夹弹性件120,将弹性件120钳夹至创口150接驳处,通过与导管110配合,将弹性件120包覆在创口150接驳处外侧,以实现对创口150的接驳包扎,操作简单,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创口150的包扎,降低创口150缝合的操作时长,减少感染的概率,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周期。
具体地,创口包扎装置100可以在直肠140手术中对创口150进行包扎,例如在直肠140切除手术中,将直肠140上的病灶部分切除后,直肠140会被分成两段,两段上各有一个创口150,通过将导管110的两端分别穿入到对应两段直肠140段的内部,使得两段直肠140上的创口150均位于导管110外侧,并通过导管110对直肠140适当扩张以实现两个创口150相互对接,利用包扎操作组件130将弹性件120钳夹至创口150接驳处外侧,并触发弹性件120自动卷起形成锁环以实现对创口150的接驳,导管110和弹性件120之间相互配合,位于直肠140内的导管110将创口150的内侧包覆起来,弹性件120形成锁环并环绕包覆在创口150接驳处的外侧,通过对创口150外侧进行施压,使得两段直肠140段的创口150接驳在一起并被紧密包扎,通过导管110将排遗物与创口150分隔开,降低创口150感染的概率,有利于加快创口150愈合,从而缩短术后恢复周期。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导管110的一端为尖端,尖端用于穿入到与肛门连接的一端的直肠140段内部。通过将导管110的一端设置为尖端,方便将导管110穿入到与患者肛门直接连接的一端的直肠140段内部,减少患者在导管110穿设直肠140过程中的不适。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扎操作组件130包括夹持部131、手持操作部132和连接部133,连接部133的一端与夹持部131连接,连接部133的另一端与手持操作部132连接,夹持部131用于对弹性件120施加外力。包扎操作组件130包括夹持部131、手持操作部132和连接部133,连接部133将手持操作部132和夹持部131连接起来,方便医护人员手持包扎操作,通过设置夹持部131,夹持部131通过钳夹方式对弹性件120施加外力,使得弹性件120发生应力变化自动卷起,从而形成锁环包覆在创口150的外侧,创口150接驳包扎方便,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控制组件设置于手持操作部132内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夹持部131钳夹或松脱弹性件120。通过设置控制组件,方便控制夹持部131夹持或松脱弹性件120,从而实现快速接驳包扎创口150或解开弹性件120。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夹持部131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钳1311和第二夹钳1312,第一夹钳1311和第二夹钳1312用于通过相互闭合或张开以实现对弹性件120的钳夹或松脱。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第一夹钳1311和第二夹钳1312,两个夹钳通过相互闭合或张开,从而实现对弹性件120的钳夹或松脱,钳夹控制方便。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连接部133包括管体1331和活动轴1332,活动轴1332设置于管体1331内部,活动轴1332的一端与夹持部131连接,活动轴1332的另一端与控制组件连接。通过设置活动轴1332,活动轴1332的两端分别与夹持部131和控制组件连接,通过控制组件输出信号,进而控制活动轴1332相对于管体1331移动,从而实现夹持部131对弹性件120的夹持或松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和制动器,控制器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制动器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制动器的另一端与活动轴1332连接。通过设置电机、控制器和制动器,由控制器给电机输入驱动信号,电机驱动制动器移动,从而带动活动轴1332相对于管体1331移动,进而使得夹持部131夹持或松脱弹性件120。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气缸驱动制动器的移动,另外,制动器可以为线性制动器或伺服制动器。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手持操作部132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60,控制开关160与控制组件电连接。通过在手持操作部132的表面设置控制开关160,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60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组件,从而控制弹性件120对创口150的接驳包扎,操作简单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控制开关160包括多个按键。通过设置多个按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触发不同的按键,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的操作需求,使用方便。需要说明的是,按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钳夹功能按键、包扎功能按键和松放功能按键。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将导管110穿入到直肠140内部以实现创口150与直肠140内部的分隔,当医护人员通过触发钳夹功能按键,从而输出触发信号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给电机输入驱动信号,使得电机驱动线性制动器做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活动轴1332相对于管体1331上下移动,通过第一夹钳1311和第二夹钳1312相对闭合对弹性件120进行夹持,将弹性件120夹持至创口150接驳处外侧,通过触发包扎功能按键,使得弹性件120自动卷起并形成锁环包覆在创口150接驳处的外侧,通过导管110和弹性件120对创口150内外侧进行包覆,使得创口150能够快速被接驳并包扎在一起,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当创口150愈合恢复后,可以通过触发松放功能按键对弹性件120进行松脱。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开关160还可以是触控开关,例如通过设置触摸显示屏以实现对不同功能状态的触发。
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弹性件120的形状为C字型或V字型。通过采用C字型或V字型的弹性件120,可以使得弹性件120更加快速地卷起并形成锁环,以实现对创口150的接驳包扎。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120还可以是直线长条型或波浪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创口包扎装置100还可以应用在直肠造口手术中,直肠造口手术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以代替原来的肛门行使排便功能。通过将导管110的两端分别穿入直肠上的创口内和外接管道内部,使得创口与外接管道相互对接,然后利用包扎操作组件130将弹性件120夹持至创口与外接管道的对接处,并触发弹性件120自动卷起以形成锁环,使得弹性件120与导管110相互配合,以实现创口与外接管道的接驳包扎,从而大大降低直肠造口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利于提高临床手术的安全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包括:
导管,所述导管用于穿入直肠内部;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与所述导管配合以对直肠创口进行接驳并包扎;
包扎操作组件,所述包扎操作组件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包扎操作组件用于钳夹所述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一端为尖端,所述尖端用于穿入到与肛门连接的一端的直肠段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操作组件包括夹持部、手持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持操作部连接,所述夹持部用于对所述弹性件施加外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持操作部内部,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部钳夹或松脱所述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第一夹钳和所述第二夹钳用于通过相互闭合或张开以实现对所述弹性件的钳夹或松脱。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管体和活动轴,所述活动轴设置于所述管体内部,所述活动轴的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活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机、控制器和制动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制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轴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操作部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多个按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口包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C字型或V字型。
CN202120990286.8U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Active CN2160606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286.8U CN216060628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90286.8U CN216060628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60628U true CN216060628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5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90286.8U Active CN216060628U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606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929U1 (ru) * 2022-07-19 2022-11-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ОУ ВО РостГМУ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игирования свищей прямой кишк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4929U1 (ru) * 2022-07-19 2022-11-21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ост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медици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ОУ ВО РостГМУ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игирования свищей прямой кишк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05067B2 (ja) 医療デバイス
US4919152A (en) Method of closing the opening of a hernial sac
EP0559417B1 (en) Endoscopic suture clip
CN104224242B (zh) 包含集成的滑动抓紧器的标本取出装置
US5906620A (en) Surgical cauterization snare with ligating suture
CN100490750C (zh) 组织束紧和切割工具
JP4855405B2 (ja) 最小侵襲の縫合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9044474A (zh) 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CN104644233A (zh) 一种适用于磁外科的吻合器
US20220240964A1 (en) Dissection and ligation cartridge
CN216060628U (zh)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的创口包扎装置
US11730467B2 (en) Vaginal tissue closure
KR20160131694A (ko) 자궁 결찰기
CN206852624U (zh) 一种带线止血夹
CN213310023U (zh) 一种吻合夹套装及其内窥镜装置
WO2021098462A1 (zh) 一种止血夹和辅助系统
WO1991002491A1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colon and rectum resection
CN209236283U (zh) 一种消化道用组织钳
CN208838042U (zh) 一种辅助缝合钳
CN208598477U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208404828U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持针钳
CN211213464U (zh) 一种钢丝引导器
CN109381243A (zh)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CN111449715B (zh) 一种可控易用多止血夹夹持器
CN210750453U (zh) 具有钳夹功能的胸腔镜手术用吸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