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9232U -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9232U
CN216059232U CN202121545509.6U CN202121545509U CN216059232U CN 216059232 U CN216059232 U CN 216059232U CN 202121545509 U CN202121545509 U CN 202121545509U CN 216059232 U CN216059232 U CN 216059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air
section
substrat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455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振龙
张越海
牛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455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9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9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9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基体和发热体;所述基体包括气溶胶基材段、进气口、出气口和气流通道,所述气溶胶基材段底部封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设有气溶胶基材,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连接,所述发热体对所述气溶胶基材加热,以形成气溶胶。气溶胶制品的集成度高,可以使气溶胶制品的仿制难度增加,防止造假;气溶胶基材段底部封闭,残渣不会从底部落在气溶胶发生装置中,从而避免对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污染,无需进行清洗,并且,加热完毕后,无需将气溶胶制品与发热体分离,进一步防止气溶胶制品中的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降低清洁的需求,增强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气溶胶产生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所使用的气溶胶制品,通常将发热体插入至气溶胶制品中,加热完毕后,再将气溶胶制品拔出并丢弃。现有气溶胶制品通常需要让空气从气溶胶制品底部进入,会有残渣从底部溢出留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造成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难以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解决现有气溶胶制品会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制品,包括基体和发热体;
所述基体包括气溶胶基材段、进气口、出气口和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溶胶基材段底部封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设有气溶胶基材,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连接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接触,所述发热体对所述气溶胶基材加热,以形成气溶胶。
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设有容纳腔,所述气溶胶基材设于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且容纳所述气溶胶基材。
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两端设有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发热体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发热体段,所述发热体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为排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所述上固定座设有第一通气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下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容纳腔中产生的气溶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包括环形槽和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竖向槽,所述环形槽设于所述上固定座外侧壁,所述环形槽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竖向槽连通,所述竖向槽为多个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固定座外侧壁,所述竖向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为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所述上固定座设有第二通气结构,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下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将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通气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将所述容纳腔中的气溶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包括径向气道孔和轴向气道孔,所述径向气道孔沿所述上固定座径向设置,所述径向气道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连通,所述轴向气道孔沿所述上固定座轴向设置,所述轴向气道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还包括吸食段,所述吸食段内设有降温件和过滤件,所述降温件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降温件背向所述气溶胶基材段的一端;
或者,所述吸食段内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管。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溶胶制品。
进一步地,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与所述发热体配合形成涡流,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基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将发热体设置在气溶胶基材段的容纳腔内,发热体对气溶胶基材加热形成气溶胶,供吸食者吸食,通过简化气溶胶制品结构,使气溶胶制品的集成度高,可以使气溶胶制品的仿制难度增加,防止造假,并且简化了气溶胶产生装置,气溶胶基材段底部封闭,残渣不会从底部落在气溶胶发生装置中,从而避免对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污染,无需进行清洗,并且,加热完毕后,无需将气溶胶制品与发热体分离,进一步防止气溶胶制品中的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降低清洁的需求,增强使用体验;发热体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从而发热体不仅能够对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加热,还能够通过气流通道发热体段实现进气或排气;发热体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用作进气通道,气溶胶排出过程中,气溶胶从发热体四周的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排出,从而避免气溶胶排出过程中被发热体再次加热,因此解决了气溶胶发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上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进气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气溶胶制品的排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11、气溶胶基材段;12、吸食段;2、进气口;3、降温件;4、过滤件;5、发热体;51、气流通道;52、第一开口;53、第二开口;54、第三开口;6、上固定座;61、第一环形槽;62、竖向槽;63、通孔;64、第二环形槽;65、径向气道孔;66、轴向气道孔;7、下固定座;8、气溶胶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气溶胶制品,包括基体1和发热体5;所述基体1包括气溶胶基材段11、进气口2、出气口和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2和出气口以形成完整气路;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底部封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设有气溶胶基材8,所述发热体5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连接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8接触,所述发热体5对所述气溶胶基材8加热,以形成气溶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制品,气溶胶制品本身具有进气口2和出气口,且在其内部具有独立形成的完整的气流通道,发热体5与气溶胶基材段11连接且与气溶胶基材8接触,工作时,通过进气口2进气,发热体5对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经出气口排出,以供吸食者吸食,气溶胶制品的集成度高,可以使气溶胶制品的仿制难度增加,防止造假,使气溶胶产生装置的集成度高,简化了气溶胶产生装置;现有的气溶胶制品,通常需要让空气从气溶胶制品底部进入,会有残渣从底部溢出留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造成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溶胶基材段11底部封闭,残渣不会从底部落在气溶胶发生装置中,从而避免对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污染,无需进行清洗,并且,加热完毕后,无需将气溶胶制品与发热体5分离,进一步防止气溶胶制品中的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降低清洁的需求,增强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设有容纳腔,所述气溶胶基材8设于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5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8接触。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5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上且容纳所述气溶胶基材8,发热体5作为气溶胶基材段11的外壳,以容纳所述气溶胶基材8。如图5所示,可以沿用图5中的结构,将图5中的原发热体5的结构替换为内部中空用于通气的气道管,而本方案中的发热体5作为气溶胶基材段11的外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两端分别设有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所述发热体5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固定座6或者下固定座7也可与气溶胶基材段11一体成型。
所述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设置在气溶胶基材段11两端,分别对气溶胶基材段11两端密封,以将气溶胶基材8密封于容纳腔内,防止气溶胶基材8泄露。
所述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优选熔点大于气溶胶基材8的雾化温度的耐高温材质,以防止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在发热体5对气溶胶基材8加热时熔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座6和下固定座7采用硅胶、PEEK、金属等耐高温材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基材8可以为片状、粉末、颗粒、丝状等,发热体5对气溶胶基材8进行加热形成气溶胶以供使用者吸食。
所述进气口2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上,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所述发热体5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从而发热体5不仅能够对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还能够通过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实现进气或排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设置于气溶胶基材段11靠近上固定座6的一端的侧壁上,所述进气口2为多个并环绕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为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将所述气溶胶排出。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上固定座6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63,所述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与通孔63连通。为了实现发热体5与上固定座6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发热体5一端可以安装于所述通孔63内,或者,所述上固定座6可设置固定发热体5的安装槽,安装槽可以环绕通孔63设置,发热体5插入安装槽内,以使发热体5与上固定座6固定。所述发热体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下固定座7上。
所述上固定座6设有第一通气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2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
结合图3,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包括第一环形槽61和与所述第一环形槽61连通的竖向槽62,所述第一环形槽61设于所述上固定座6外侧壁,所述第一环形槽61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和竖向槽62连通,所述竖向槽62为多个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固定座6外侧壁,所述竖向槽62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从而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第一环形槽61,再通过竖向槽62进入到容纳腔内,实现气溶胶制品的进气。
所述发热体5靠近所述下固定座7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52,所述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所述第一开口52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或者下固定座7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横跨发热体5的管壁,从而通过凹槽连通发热体5内部与容纳腔,发热体5内部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作为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气溶胶排出。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通过第一开口52进入发热体5的排气通道,再通过排气通道将气溶胶排出,以供使用者吸食。
上述方案中,由于气溶胶产生后经过发热体5的排气通道排出,气溶胶排出过程中会被发热体5再次加热,气溶胶可能会存在发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为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2连通,用于将所述进气口2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
相比于上述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用作排气通道的方案,本方案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用作进气通道,一方面可以对进气进行预热,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容纳腔中,可以提升气溶胶的口感,另一方面使气溶胶基材8被加热所产生的气溶胶不会被发热体5再次加热,从而避免气溶胶发苦的问题。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上固定座6设有第二通气结构,所述发热体5靠近所述上固定座6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53,或者,所述发热体5靠近上固定座6的一端也可不设置第二开口53,只要进气可以通过上固定座6进入到发热体5的内部即可,例如,发热体5插入到上固定座6中后,发热体5的上端面可以刚好与第二通气结构齐平,实现与第二通气结构连通。
当所述发热体5靠近所述上固定座6的一端设有第二开口53时,所述上固定座6还可设置导向结构或者防呆结构,便于发热体的安装到位时,第二开口53能够正对第二通气结构,实现与第二通气结构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结构或者防呆结构也可以设置在发热体5上。
所述发热体5靠近所述下固定座7的一端设有第三开口54,所述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第二开口53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2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三开口54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或者,为了实现发热体5从底部连通容纳腔,也可以是下固定座7对应设置凹槽,凹槽横跨发热体5的管壁,从而通过凹槽连通发热体5内部与容纳腔,所述进气通道将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通气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将所述容纳腔中的气溶胶排出。
所述第二开口53和第三开口54为多个,且所述第二开口53和第三开口54沿所述发热体5两端周向间隔设置。
如图8至图11,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包括第二环形槽64、径向气道孔65和轴向气道孔66,所述第二环形槽64设于所述上固定座6外侧壁,所述第二环形槽64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和径向气道孔65连通,所述径向气道孔65沿所述上固定座6径向设置,所述径向气道孔65与所述第二开口53连通,所述轴向气道孔66沿所述上固定座6轴向设置,所述轴向气道孔66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径向气道孔65在水平方向与所述进气口2和第二开口53连通,所述轴向气道孔66在竖直方向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从而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2进入气溶胶基材段11,流经径向气道孔65后再通过第二开口53进入到发热体5的进气通道内,然后进气通道的空气经第三开口54流通至容纳腔,实现气溶胶制品的进气。
发热体5除了通过第二开口53与径向气道孔65连通,实现气溶胶制品的进气之外,发热体5还可利用其他结构实现进气。示例的,所述径向气道孔65沿上固定座6中心的延伸方向,形成有具有中心通孔的水平挡板结构,发热体5上端抵接在水平挡板结构上,且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与水平挡板结构的中心通孔对准,实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与中心通孔的连通,从而利用中心通孔连通径向气道孔65和发热体5。
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从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以供使用者吸食。由于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用作进气通道,气溶胶排出过程中,气溶胶从发热体5四周的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从而避免气溶胶排出过程中被发热体5再次加热,因此解决了气溶胶发苦的问题。
所述基体1还包括吸食段12,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吸食段12背向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的一端,所述吸食段12内设有降温件3和过滤件4,所述降温件3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靠近所述上固定座6的一端,所述过滤件4设于所述降温件3背向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的一端;或者,所述吸食段12内仅设有过滤件4,所述过滤件4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11靠近所述上固定座6的一端。
气溶胶基材段11所产生的气溶胶,经过降温件3后再到达过滤件4,降温件3对气溶胶进行冷却,降低到达过滤件4的气溶胶温度,避免过滤件4以及使用者嘴部烫伤。过滤件4实现对气溶胶的过滤,从而提升使用者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温件3可以为中空设置或者内部设置多个气体流动通道,降温件3中的气体流通通道,既可以是直上直下式的,也可以是迂回盘旋式的(可以延长通道长度,提升降温效果),便于气溶胶的流动,实现对气溶胶的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温件3可以为PLA、硅胶或者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4可以为醋酸纤维、PLA、硅胶、塑胶、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5为电磁加热的发热管,所述发热体5也可采用片状、丝状等其他形状,所述发热管与外部磁感线圈配合形成涡流,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基材8。
所述发热体5由合金材料制成,可以为初始磁感量相对较高的合金。发热体5可以是弹簧钢、铁素体不锈钢、碳钢、硅钢、铁铝、铁钻等合金。发热体5能在高速变化的磁场内产生涡流并发热。
所述磁感线圈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电线圈,通电时,发热体5置于磁感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内,并产生涡旋电流,从而产生热效应,发热体5将热量传递给气溶胶基材8,以使得气溶胶基材8受热形成气溶胶。通过磁感线圈对发热体5进行涡流加热,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制品,将发热体5设置在气溶胶基材段11的容纳腔内,发热体5对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供吸食者吸食,通过简化气溶胶制品结构,使气溶胶制品的集成度高,可以使气溶胶制品的仿制难度增加,防止造假,并且简化了气溶胶产生装置,避免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降低清洁的需求,增强使用体验;发热体5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从而发热体5不仅能够对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还能够通过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实现进气或排气;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从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以供使用者吸食,由于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用作进气通道,气溶胶排出过程中,气溶胶从发热体5四周的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从而避免气溶胶排出过程中被发热体5再次加热,因此解决了气溶胶发苦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气溶胶制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可以采用可充电电池,也可以采用不可充电电池,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比如,所述可充电电池包括锂电池,所述不可充电电池包括干电池,在此举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磁感线圈,所述发热体5为电磁加热的发热管,所述发热体5也可采用片状、丝状等其他形状,所述发热管与磁感线圈配合形成涡流,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基材8。
所述发热体5由合金材料制成,可以为初始磁感量相对较高的合金。发热体5可以是弹簧钢、铁素体不锈钢、碳钢、硅钢、铁铝、铁钻等合金。发热体5能在高速变化的磁场内产生涡流并发热。
所述磁感线圈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电线圈,磁感线圈可以设置为多段,可以进行分段控制,例如,给不同的磁感线圈段提供不同的电流或者频率,以实现不同的加热温度;通电时,发热体5置于磁感线圈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内,并产生涡旋电流,从而产生热效应,发热体5将热量传递给气溶胶基材8,以使得气溶胶基材8受热形成气溶胶。通过磁感线圈对发热体5进行涡流加热,有效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体从下往上,可以对应设置不同的加热温度(对应到磁感线圈,可以是不同的磁感线圈段提供不同的电流或者频率,也可以是仅有一个磁感线圈,但是线圈的匝数从下往上可以逐步减小)。因为进来的气流,在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内会逐渐被加热,当气流带动气溶胶从下往上流动时,气流本身也会加热气溶胶基材8,因此,可以让发热体5上方区域的加热温度,相对低于发热体5下方区域的温度,让上下的口感保持一致,避免上方过热,过热会影响气溶胶的口感。
所述磁感线圈绕设在所述发热体5的外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线圈的长度覆盖所述发热体5,使所述发热体5的每个部位都能感应到磁力,提高了所述发热体5发热的效率,使得发热体5充分发热,从而对气溶胶基材8进行充分加热,以形成足量的气溶胶,提升使用者的体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感线圈的中心轴与所述发热体5的中心轴平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发热体5的不同部位的发热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将发热体5设置在气溶胶基材段11的容纳腔内,发热体5对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供吸食者吸食,通过简化气溶胶制品结构,使气溶胶制品的集成度高,可以使气溶胶制品的仿制难度增加,防止造假,并且简化了气溶胶产生装置,避免遗留残渣污染气溶胶产生装置,降低清洁的需求,增强使用体验;发热体5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从而发热体5不仅能够对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还能够通过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实现进气或排气;发热体5对所述容纳腔内的气溶胶基材8加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从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以供使用者吸食,由于发热体5的气流通道发热体段51用作进气通道,气溶胶排出过程中,气溶胶从发热体5四周的容纳腔区域向上流通,通过轴向气道孔66排出,从而避免气溶胶排出过程中被发热体5再次加热,因此解决了气溶胶发苦的问题。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体和发热体;
所述基体包括气溶胶基材段、进气口、出气口和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气溶胶基材段底部封闭,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设有气溶胶基材,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连接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接触,所述发热体对所述气溶胶基材加热,以形成气溶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基材段设有容纳腔,所述气溶胶基材设于容纳腔内,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基材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且容纳所述气溶胶基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两端设有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所述发热体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座和下固定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通道发热体段,所述发热体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发热体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为排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所述上固定座设有第一通气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下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排气通道将所述容纳腔中产生的气溶胶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气结构包括环形槽和与所述环形槽连通的竖向槽,所述环形槽设于所述上固定座外侧壁,所述环形槽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竖向槽连通,所述竖向槽为多个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上固定座外侧壁,所述竖向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发热体段为进气通道,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上,所述上固定座设有第二通气结构,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将所述进气口进入的空气流通至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下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将空气流通至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通气结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并将所述容纳腔中的气溶胶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气结构包括径向气道孔和轴向气道孔,所述径向气道孔沿所述上固定座径向设置,所述径向气道孔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连通,所述轴向气道孔沿所述上固定座轴向设置,所述轴向气道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体还包括吸食段,所述吸食段内设有降温件和过滤件,所述降温件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降温件背向所述气溶胶基材段的一端;
或者,所述吸食段内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气溶胶基材段靠近所述上固定座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体为发热管。
12.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制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磁感线圈,所述磁感线圈与所述发热体配合形成涡流,将电能转化成热能,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基材。
CN202121545509.6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6059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5509.6U CN216059232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45509.6U CN216059232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9232U true CN216059232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64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45509.6U Active CN216059232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9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5784A (zh)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TWI745681B (zh) 加熱器總成
CN207476951U (zh) 气体加热烟雾生成系统
CN108813737A (zh) 具备能量回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及系统
CN208676375U (zh) 具备能量回收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及系统
EP3801077A1 (en) Device for heating aerosol-forming substrate with air preheat
CN113598419A (zh) 气溶胶基质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019100U (zh) 气溶胶基质结构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059232U (zh) 一种气溶胶制品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3729298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7791479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08634371A (zh) 一种复合抽吸效果的低温烘烤烟具
CN108669654A (zh) 一种低温加热烟具
CN216147256U (zh) 发热机构和电子雾化器
EP4287885A1 (en) A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an aerosol generating system
CN211155189U (zh) 烹饪器具
CN206365493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及其加热组件
CN115226952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2877602U (zh) 烟雾发生器和吸烟装置
CN113796551B (zh) 一种咖啡豆烘焙杯及烘焙机
CN210782902U (zh) 烟嘴及电子烟
CN208609921U (zh) 一种低温加热烟具
CN208957836U (zh) 烘焙器具
CN208609924U (zh) 低温烘烤烟具
CN221011998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