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8211U -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58211U CN216058211U CN202120357042.6U CN202120357042U CN216058211U CN 216058211 U CN216058211 U CN 216058211U CN 202120357042 U CN202120357042 U CN 202120357042U CN 216058211 U CN216058211 U CN 2160582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or
- tractor
- micro
- ridge
- spiral convey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包括拖拉机、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开沟器、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下方的输送机、与所述输送机连通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排化肥器和排种子器、固定于所述拖拉机上的第一联杆和第二联杆、与所述第一联杆固定并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连通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底部联通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落器和塑形器、与所述第二联杆固定连接的撬式压板,所述开沟器和所述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拖拉机前侧。本实用新型作业灵活,可以在实现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降低播种机制作难度、减轻播种机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物种子播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背景技术
作物生产采用播种机直播,具有工作效率高、作业速度快等特点。传统的播种机播种前需要经过翻耕、耙平后进行播种,在生产季节紧张、且前茬作物秸秆和残茬数量大时,将严重制约旋耕机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导致大田旋耕、耙平质量达不到播种机播种的要求,影响播种作业。
生产上为了保证播种机的顺利作业,一般采取焚烧秸秆方式处理秸秆,既造成秸秆资源的浪费,又造成环境的污染。相对于翻耕,免耕在土壤保墒、土壤结构保持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如何将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生态化,实现免耕、秸秆原位生态处理、旱直播,是行业内亟待的难题。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申请号:CN202010782482.6)、一种旱地作物微埂混播栽培方法(申请号:CN202010782455.9)介绍了水稻和旱地作物微埂栽培方法,所述机械采用取土器后置的播种机,其缺点是制作难、播种机过重、机具总成前后结构与重量不平衡、田间作业不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制作难、播种机过重,为了实现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作业,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可以在实现免耕、播种、秸秆处理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降低播种机制作难度、减轻播种机重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包括拖拉机、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拖拉机前侧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的开沟器、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下方的输送机、与所述输送机连通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连通的排化肥器和排种子器、固定于所述拖拉机上的第一联杆和第二联杆、与所述第一联杆固定并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连通的第二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底部联通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落器和塑形器、与所述第二联杆固定连接的撬式压板,所述撬式压板位于所述拖拉机与所述塑形器之间,所述开沟器和所述输送机安装于所述拖拉机前侧,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排化肥器和所述排种子器安装于所述拖拉机中,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导落器、所述塑形器和所述撬式压板安装于所述拖拉机后侧。
开沟器由驱动装置前驱转动,在开沟的同时将泥土扬出,落于输送机中,并输送至第一螺旋输送机。排化肥器、排种子器将化肥与种子排出,并与第一螺旋输送机中的泥土混合、拌匀,输送至第二螺旋输送机。撬式压板在种、肥、泥落到地表前将前茬的秸秆、直立的茬压倒、压实并铺平,为落下的种、肥、泥复合物提供下垫面。第二螺旋输送机将化肥、种子和土壤的复合物推送至导落器、塑形器,落入表土层,形成埂形。播种完毕,形成生态埂、生态凹、生态沟。生态埂、生态凹、生态沟互联互通,共同作用,形成水、肥、气协调,光、温、湿耦合的生态系统,为作物、水生动物提供生长发育的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撬式压板包括翘起端和水平端,所述翘起端垂直于所述水平端,所述翘起端与所述第二联杆固定,所述水平端与地面平行且靠近土地。
进一步地,所述撬式压板的水平端长度为1.8-8.0m。
进一步地,所述导落器和所述塑形器均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塑形器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6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塑形器为梯形,梯形的尺寸为下底宽5.5厘米-11.5厘米,上底宽1.5厘米-5.5厘米,高3.5厘米-9.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开沟器为链式开沟器,所述链式开沟器取土部件既能适应干土,也能适应湿土。
进一步地,所述开沟器的作业参数为沟间距2米-8米,深45-65厘米,宽10-18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排化肥器和所述排种子器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上方,便于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化肥和种子。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既能处理干土,也能处理湿土。
进一步地,链式开沟器、所述输送机、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等与泥土处理有关的部件,能正常处理带有少量秸秆的泥土。
本实用新型取土器前置的微埂混播机通过开沟,混合种子、肥料、泥土,塑形成埂,实现铸泥为肥、聚肥润苗、扶苗成秆、亦苗亦秧;并同时实现制作简易化、轻量化。
一是铸泥为肥,链式开沟器将沟中的泥扬出,变成碎泥,大部分成为粉末状,有利于营养物质释放供幼苗根系吸收,变泥为肥。
二是聚肥润苗,由于生态埂是种子、化肥、开沟扬出的泥按质量6-14:50-70:6000-20000混合而成,化肥在生态埂中的比例接近1%,且均匀分布,生态埂成为肥土,因此,生态埂把少量的化肥聚集成了肥土,促进幼苗生长。
三是扶苗成秆,播种后,由于生态埂中化肥浓度较高,适合作物幼苗生长,在作物苗期,可促进水稻快速、健壮生长,地上部茎叶、地下部根系迅速扩张,有效抑制杂草根、茎、叶生长,有利于作物早成秆,成壮秆。特别是播种的是拟萌动的种子,而杂草种子尚处于休眠状态,水稻生长早起步、快起步与杂草生长的迟起步、慢起步,形成生长差异,有利于实现以作物生长克杂草生长、以作物根茎叶克杂草根茎叶。
四亦苗亦秧,微埂混播既可以免耕作物旱直播,也可以成为育秧育苗方式。如果把微埂混播作为育秧育苗方式,株、行距应作相应改变。作为育秧方式的好处是,移栽时,秧苗可以直接提起,而且还带泥,既方便操作,又保障移栽质量。
采用取土器前置的微埂混播机可实现免耕、免灌泡田水、带肥带泥旱直播,显著提高成苗率,显著提高苗期生长速度,显著增强作物抑草能力,实现苗期农药零投入,泡田水零投入,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温光利用率;操作时由取土器前置的微埂混播机一次完成压茬铺平、开沟取土、混合种肥泥、条状排出成埂。与已有的同类专利产品比较,制作更简单、重量更轻、机具总成前后结构与重量更趋平衡、田间作业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拖拉机 2.驱动装置 3.链式开沟器 4.输送机 5.排化肥器 6.排种子器7.第一螺旋输送机 8.第二螺旋输送机 9.第一联杆 10.导落器 11.塑形器 12.翘起端13.水平端14.第二联杆 15.生态埂 16.生态凹 17.生态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拖拉机1、驱动装置2、与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连接的开沟器3、安装于驱动装置2下方的输送机4、与输送机4连通的第一螺旋输送机7、分别与第一螺旋输送机7连通的排化肥器5和排种子器6、固定于拖拉机1上的第一联杆9和第二联杆14、与第一联杆9固定并与第一螺旋输送机7连通的第二螺旋输送机8、与第二螺旋输送机8的底部联通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落器10和塑形器11、与第二联杆14固定连接的撬式压板,撬式压板位于拖拉机1与塑形器11之间。图1中的箭头为拖拉机1的前进方向,拖拉机1后方指与箭头相反的方向。开沟器3和输送机4安装于拖拉机1前侧,驱动装置2、第一螺旋输送机7、排化肥器5和排种子器6安装于拖拉机1中,第二螺旋输送机8、导落器10、塑形器11和撬式压板安装于拖拉机1后侧。
第一螺旋输送机7联通有排化肥器5、排种子器6,排化肥器5和排种子器6设置于输送机4上方,便于在重力的作用下排出化肥和种子。输送机4、排化肥器5、排种子器6和第一螺旋输送机7和第二螺旋输送机8的驱动都采用直流电机分别驱动;导落器10和塑形器11没有驱动,依靠落体重力、机器前行的动能对种、肥、泥复合物进行导落和塑形。撬式压板呈L型,且包括翘起端12和水平端13,翘起端12垂直于水平端13,翘起端12与第二联杆14固定,水平端13与地面平行且靠近土地。撬式压板的水平端13长度为1.8-8.0m。导落器10和塑形器11均设置有多个,相邻的塑形器11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6厘米。塑形器11为梯形,梯形的尺寸为下底宽5.5厘米-11.5厘米,上底宽1.5厘米-5.5厘米,高3.5厘米-9.5厘米。开沟器3为链式开沟器。开沟器3的作业参数为沟间距2米-8米,深45-65厘米,宽10-18厘米。
图1中,拖拉机作业时,通过前驱带动链式开沟器,链式开沟器通过链条传动,利用刮土刀将土掘出沟并扬出,随后落于输送机中。排化肥器、排种子器将化肥与种子排出,并与扬出的泥土混合、拌匀,输送至下一个环节。螺旋输送机将化肥、种子和土壤的复合物推送至导落器、塑形器,落入表土层,形成埂形。撬式压板在种、肥、泥落到地表前将前茬的秸秆、直立的茬压倒、压实并铺平,为落下的种、肥、泥复合物提供下垫面。该下垫面由撬式压板压后形成,平整,上面可承载种、肥、泥复合物。播种完毕,形成生态埂、生态凹、生态沟。生态埂、生态凹、生态沟互联互通,共同作用,形成水、肥、气协调,光、温、湿耦合的生态系统,为作物、水生动物提供生长发育的基础。生态埂,由生物体、营养体、水土体构成,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行使物理功能保护生物体营养体的完整性,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生态凹,由海绵层、表土层、生态缝构成,为生态埂提供库容,调节生态埂中的水、肥、气、温、湿。生态沟,由沟主体、沟侧缝、沟底泥构成。生态沟行使排水灌水、提供生态埂原料、提供水生动物通道,可在沟中养殖泥鳅、鳝鱼、螺等。
本实用新型的取土器前置的微埂混播机的作业宽幅为1.8-8.0m,作业效率为3-12亩/小时。
其中,拖拉机1、驱动装置2、开沟器3、输送机4、排化肥器5、排种子器6、第一螺旋输送机7、第二螺旋输送机8、导落器10、塑形器11均为现有设备,因此在图1-和图2中仅画了简单的示意图表示。
实施例1
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早稻微埂混播种栽培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泉塘组实施:
1.前茬为白菜,4月7日采收,当日清沟排水,土表湿,但四轮拖拉机可作业。
2.白菜茬留的碎叶,不移出,成为水稻生长的根际层。
3.采用微埂混播机播种:1)用链式开沟器开沟,将田中的泥土扬出形成沟。沟间距8米,沟深45厘米,沟宽12厘米。扬出的泥土大部分成为混播的原料,播种的材料由水稻种子、化肥、泥土三部分构成,形成复合物。播种时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化肥、开沟扬出的泥土按质量10:60:8200用微埂混播机的搅拌器混合。每亩种子用量5公斤、N:P:K比例为18:9:18的复合肥30公斤,与泥混合后播种;操作时由微埂混播机一次完成压茬铺平、开沟取土、混合种肥泥、条状排出成埂。
2)在沟之间的厢面上,利用安装在微埂混播机上的撬式压板压迫白菜的碎叶和表土,形成相对平整的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条洒于田面,完成播种。播下的种、肥、泥复合物在落到地面之前,通过导落器和塑形器,落下后形成下宽上窄的梯形,成行呈微埂状。埂下底宽6.5厘米,上边宽1.5厘米,高3.5厘米;操作时由微埂混播机一次完成压茬铺平、开沟取土、混合种肥泥、条状排出成埂。播种后灌一次跑马水。
4.水稻进入分蘖始期,每亩投放25日龄幼鸭25只,除草、除虫,防控病害,中耕。幼鸭放养初期,投喂专用饲料,每只鸭每天0.01公斤;幼鸭适应田间环境后,以幼鸭田间捕食为主,投喂食料为辅。水稻分蘖盛期,每天傍晚投放饲料,改用配合饲料:玉米粉40斤、豆渣15斤、油糠15斤、统糠15斤、青饲料15斤(青饲料剁碎),混合好后加入50斤井水(水里加入半斤的益生菌酵素)。每只鸭每天投饲料0.03公斤,且随鸭体重增加而增加食料的投放量。配合水稻生长与鸭的活动进行水分管理,水稻出苗后维持水层1-2cm;水稻分蘖期采取湿润灌溉,水层深度2-4cm;分蘖后期及茎蘖数达到有效穗数80%时适当晒田;抽穗开花期及乳熟期湿润灌溉,水层深1cm,水耗尽后3d再灌水;黄熟期晒田。
5.根据孕穗期的苗情、天气,每亩追施N:P:K比例为18:9:18的复合肥4公斤。
6.整个早稻生长期间,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出现倒伏,产量增加,肥料减少。
表1.早稻微埂混播栽培与常规栽培比较种植业综合效益对照表
实施例2
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油菜微埂混播栽培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路口镇明月村泉塘组实施:
1.前茬为水稻,10月27日收获,当日清沟排水,土干,适合四轮拖拉机作业。
2.水稻收获后留下的茬、秸秆,不移出,成为油菜生长的根际层。
3.采用微埂混播机播种:1)用链式开沟器开沟,将田中的泥土扬出形成沟。沟间距8米,沟深55厘米,沟宽12厘米。扬出的泥土大部分成为混播的原料,播种的材料由水稻种子、化肥、泥土三部分构成,形成复合物。播种时将油菜种子、化肥、开沟扬出的泥土按质量0.7:40:8400用微埂混播机的搅拌器混合。每亩种子用量0.35公斤、N:P:K比例为25:7:8的复合肥20公斤,与泥土混合后播种;操作时由微埂混播机一次完成压茬铺平、开沟取土、混合种肥泥、条状排出成埂。
2)在沟之间的厢面上,利用安装在微埂混播机上的撬式压板压迫水稻的茬和秸秆,形成相对平整的下垫面。将种肥泥复合物条洒于田面,完成播种。播下的种、肥、泥复合物在落到地面之前,通过导落器和塑形器,落下后形成下宽上窄的梯形,成行呈微埂状。埂下底宽6.7厘米,上边宽1.5厘米,高3.5厘米;操作时由微埂混播机一次完成压茬铺平、开沟取土、混合种肥泥、条状排出成埂。播种后灌一次跑马水。
4.油菜进入苗期,每亩投放7周龄青年鸡50只,除草、除虫,防控病害,中耕。鸡放养初期,投喂专用饲料,每只鸡每天0.01公斤;适应田间环境后,以鸡田间捕食为主,投喂食料为辅。油菜抽薹期,每天傍晚投放饲料,改用配合饲料:玉米粉40斤、豆渣15斤、油糠15斤、统糠15斤、青饲料15斤(青饲料剁碎),混合好后加入50斤井水(水里加入半斤的益生菌酵素),每只鸡每天投别喂饲料0.025公斤,且随鸡体重增加而增加食料的投放量。
5.整个油菜生长期间,生长发育正常,产量增加,肥料减少:
表1.油菜微埂混播栽培与常规栽培比较种植业综合效益对照表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拉机(1)、驱动装置(2)、安装于所述拖拉机(1)前侧并与所述驱动装置(2)的驱动端连接的开沟器(3)、安装于所述驱动装置(2)下方的输送机(4)、与所述输送机(4)连通的第一螺旋输送机(7)、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7)连通的排化肥器(5)和排种子器(6)、固定于所述拖拉机(1)上的第一联杆(9)和第二联杆(14)、与所述第一联杆(9)固定并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7)连通的第二螺旋输送机(8)、与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8)的底部联通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导落器(10)和塑形器(11)、与所述第二联杆(14)固定连接的撬式压板,所述撬式压板位于所述拖拉机(1)与所述塑形器(11)之间,所述驱动装置(2)、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7)、排化肥器(5)和所述排种子器(6)安装于所述拖拉机(1)中,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8)、所述导落器(10)、所述塑形器(11)和所述撬式压板安装于所述拖拉机(1)后侧;
所述塑形器(11)的纵截面为梯形,梯形的尺寸为下底宽5.5厘米-11.5厘米,上底宽1.5厘米-5.5厘米,高3.5厘米-9.5厘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式压板包括翘起端(12)和水平端(13),所述翘起端(12)垂直于所述水平端(13),所述翘起端(12)与所述第二联杆(14)固定,所述水平端(13)与地面平行且靠近土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式压板的水平端(13)长度为1.8-8.0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落器(10)和所述塑形器(11)均设置有多个,相邻的所述塑形器(11)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6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3)为链式开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3)的作业参数为沟间距2米-8米,深45-65厘米,宽10-18 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埂混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化肥器(5)和所述排种子器(6)安装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7)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7042.6U CN216058211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57042.6U CN216058211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58211U true CN216058211U (zh) | 2022-03-18 |
Family
ID=8063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57042.6U Active CN216058211U (zh) | 2021-02-07 | 2021-02-07 |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58211U (zh) |
-
2021
- 2021-02-07 CN CN202120357042.6U patent/CN2160582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19688B (zh) | 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 |
CN111919681B (zh) | 一种旱地作物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 |
CN105918030A (zh) | 一种环保高产的水稻种植方法 | |
JP2004305186A (ja) | 土着菌微生物の採取方法と緑化・飼料・土壌改良としての使用方法 | |
CN211959973U (zh) | 小麦智能化宽幅匀播施肥旋耕播种一体化精播机 | |
CN105393789A (zh) | 大麦玉米大豆三熟制秸秆还田种植方法 | |
Abdimajidov et al. | SOYBEAN GROWING IN UZBEKISTAN | |
CN107568009B (zh) | 一种适于麦棉两熟复种连作的棉花免耕播种方法 | |
CN107980529A (zh) | 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方形播种方法 | |
CN212589121U (zh) | 大棚蔬菜暗沟式限根根灌栽植结构及大棚蔬菜根灌系统 | |
CN216058211U (zh) | 一种作业灵活的微埂混播机 | |
CN113854073B (zh) | 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 | |
CN115735696A (zh) | 一种冬闲田复种轮作方法 | |
CN112753303B (zh) | 一种一体化小麦轻简种植装置及其种植方法 | |
CN210808210U (zh) | 夏玉米、冬油菜抑草保墒播种机 | |
CN104718957B (zh) | 一种药材在农田中联合套种的高产方法 | |
CN212851738U (zh) | 一种微埂混播机 | |
CN103688720B (zh) | 苜蓿田冬休季复种冬牧70黑麦的方法 | |
CN108055975A (zh) | 一种菱形种植防除苜蓿田间杂草的方法 | |
CN216292147U (zh) |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 |
CN111406589B (zh) | 油菜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 |
CN110651654A (zh) | 一种有机特色茶培育方法 | |
Mamiev | Reproduction of soil fertility in adaptive landscape farming systems of the foothill zone of the RNO-Alania | |
CN117296662A (zh) | 适用于砖红壤的甘蔗种植方法 | |
CN109429607A (zh) | 毛苕子覆盖清除苜蓿根系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