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2147U -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2147U
CN216292147U CN202122370074.2U CN202122370074U CN216292147U CN 216292147 U CN216292147 U CN 216292147U CN 202122370074 U CN202122370074 U CN 202122370074U CN 216292147 U CN216292147 U CN 216292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soil
fertilizer
tillage
see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00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璜
张印
王忍
龚向胜
余政军
傅志强
陈灿
孟祥杰
马昀君
廖欣
罗雨聪
黄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3700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2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2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2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包括牵引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机后侧的插秧机,所述插秧机的底部远离地面,所述牵引机后侧安装有横向安装架,所述横向安装架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搅拌器和开沟取土器,所述搅拌器和所述开沟取土器之间安装有将土输送至搅拌器中的所述输送带,所述搅拌器上方安装有肥箱,所述肥箱的出口与所述搅拌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搅拌器的出口位于所述插秧机的后侧。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了生态土带、秸秆层和土壤层;一次性实现作物秸秆的全量还田和摊平处理,同时配施化肥,实现根、肥、泥、水四位一体化,有利于节约化肥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背景技术
据统计,最近1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超6.0亿吨,按粒秆比1:1.2估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年生产秸秆超过7.2亿吨,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7.2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576多万吨尿素,840多万吨过磷酸钙,840多万吨硫酸钾。
研究表明作物秸秆进行翻压还田或覆盖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但我国农作物秸秆合理利用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大量经收割机吐出的秸秆和留存的茬对下一季的机械耕作、种子出苗形成障碍,秸秆的处理成为连作、轮作的瓶颈。因此,如何实现和简化秸秆有效还田是当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同时水稻生产整地泡田用水也是水稻生产中的瓶颈问题,我国水稻生产中前季收割一般都用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作业,耕作层已脱水干燥,以承载收割机作业;收割后第一时间灌水泡田,一般每亩需要150立方,而且还要求在最短的时间满足需求以减少农耗,因此水稻生产双抢季节常有用水纠纷发生。
我国近10年水稻播种面积平均4.5亿亩,每年泡田用水678亿立方,这一环节是水稻生产用水的主体,而水稻生产用水又是农业生产用水的主体,而农业生产又是我国水资源消费的主体,因此节约泡田这一环节的用水事关我国用水大局。
中国专利CN200910272552.7公开了一种固定厢沟中稻免耕抛秧全程好气栽培方法,并在背景技术中详述了免耕栽培耕作方法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土壤通气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中国专利CN202010782482.6公开了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详述了免耕栽培耕作方法的优点,将种肥泥复合物成型为埂状并落于下垫面上,形成生态埂;生态埂一是作为介质包裹生物体、营养体,保温保湿透水透气;二是作为供体为生物体营养体提供水分营养。埂内已经催芽露白种子比埂内和埂外的杂草种子生长迅速,顺利生根长叶。但这两个发明未涉及下茬种植时利用沟中的泥土盖住落下的水稻根部;未涉及先插秧,后压根。
中国专利CN103749227B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早稻生态厢沟移栽栽培方法,为了解决作物秸秆还田、土壤通气性和水肥耦合的问题,所述栽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冬季作物田实施厢沟工程;2)冬季作物收获前的水分管理;3)冬季作物秸秆处理;4)清沟摊泥;5)早稻移栽;6)田间管理;7)早稻收割。该发明的优点:1)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了稀泥层、秸秆层和土壤层;2)有利于深施化肥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3)利用窄厢面良好的排水能力和深沟良好的蓄水能力;4)实现了早稻移栽三免:免耕、免烧秸秆、免灌泡田水,生态效益明显:减少作业能耗、减少雾霾、减少灌溉用水。该专利存在以下缺陷:
1.撒肥、清沟、插秧各环节分开,耗时耗财多;
2.清沟后须及时插秧,衔接紧迫;
3.沟中淤泥量少,可能不足以铺满厢面达到插秧的泥层厚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实现水稻免耕、免灌泡田水前提下插秧,解决水稻插秧前整地耗工耗能、泡水量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包括牵引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机后侧的插秧机,所述插秧机的底部位于地面上方,所述牵引机后侧安装有横向安装架,所述横向安装架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搅拌器和开沟取土器,所述搅拌器和所述开沟取土器之间安装有将土输送至搅拌器中的所述输送带,所述搅拌器上方安装有肥箱,所述肥箱的出口与所述搅拌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搅拌器的出口位于所述插秧机的后侧。
水稻秧苗通过插秧机采取丢秧的方式将水稻秧苗摆于稻田中。开沟取土器将泥土从稻田中取出并形成一条小沟,取出的土壤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搅拌器,肥箱中的复合肥进入搅拌器中,搅拌器将土壤和复合肥搅拌均匀,形成生态土,再从搅拌器的出口处落于稻田中,覆盖于水稻秧苗的根部。
以所述牵引机的前进方向(图1中的箭头所示)作为牵引机前侧。
插秧机的底部离地面的距离为20厘米。
优选地,所述插秧机的秧苗出口下侧安装有整苗器,所述整苗器包括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下端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端朝上设置。水稻秧苗通过整苗器,落地后水稻秧苗横摆,根部在秧苗着地位置,秧苗顶部在根部与插秧机机体连线的垂直位置,自然摆放,使生态土能够覆盖于水稻秧苗的根部,避免覆盖于秧苗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插秧机可同时落下多颗水稻秧苗,每颗水稻秧苗下落的位置下方均固定安装有整苗器,使每颗水稻秧苗下落后均可以通过整苗器,变成横摆状态。
优选地,所述搅拌器的出口下端安装有横向输送带,所述横向输送带下侧安装有横向分配槽,所述横向分配槽上从前至后开设有多个播种孔。横向分配槽使生态土均匀地从播种孔中落下,盖于多行水稻秧苗的根部。
其中的横向为与地面平行的方向,且与牵引机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
优选地,所述横向输送带表面安装有多个挡土板,便于输送生态土。
优选地,所述开沟取土器与所述插秧机之间的距离为30-50厘米。使从横向输送带中落下的生态土盖于水稻秧苗上,开沟取土器在秧苗旁30-50厘米处开沟。
优选地,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横向安装架竖直方向位置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安装于牵引机上,所述插秧机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架上。提升装置用于提升插秧机,使插秧机将水稻秧苗采取丢秧的方式取代插秧方式。
优选地,所述输送带为上提输送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由上至下形成了生态土带、秸秆层和土壤层;
2)一次性实现作物秸秆的全量还田和摊平处理,同时配施化肥,实现根、肥、泥、水四位一体化,有利于节约化肥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3)利用取土时形成的深沟,提高排水能力和蓄水能力,一方面降低厢体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通气性,另一方面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沟取土器、输送带和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横向输送带和横向分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整苗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牵引机1和用于控制横向安装架3竖直方向位置的提升装置21,提升装置21安装于牵引机1上,提升装置21采用机械手臂,机械手臂的驱动端与横向安装架3固定连接,插秧机2安装于横向安装架3上,横向安装架3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搅拌器4和开沟取土器5,搅拌器4和开沟取土器5之间安装有将土输送至搅拌器4中的输送带6,搅拌器4上方安装有肥箱7,肥箱7的出口与搅拌器4的入口连通,搅拌器4的出口位于插秧机2的后侧。插秧机2的秧苗出口下侧安装有整苗器8,如图4所示,所述插秧机的秧苗出口下侧安装有整苗器8,所述整苗器8包括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下端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端朝上设置。整苗器8离地面5-20厘米的位置,长15厘米。工作原理:秧苗竖直落下的时候,其根部碰到弯刀弯曲部分,从而使秧苗被带横而横摆。水稻秧苗通过整苗器,落地后水稻秧苗横摆,根部在秧苗着地位置,秧苗顶部在根部与插秧机机体连线的垂直位置,自然摆放,使生态土能够覆盖于水稻秧苗的根部,避免覆盖于秧苗上。如图2、3所示,搅拌器4的出口下端安装有横向输送带9,横向输送带9下侧安装有横向分配槽10,横向分配槽10上从前至后开设有多个播种孔11。横向输送带9表面安装有多个挡土板12。插秧机2与横向输送带9安装于同一平面上,开沟取土器5与该平面平行设置,且与该平面的距离为30-50厘米。输送带6为上提输送带。
插秧机可选润煤农业机械2ZG-6DM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开沟取土器可选新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中型盘式开沟机,搅拌器可选巧创机械设备实力供应商250型立式平口搅拌机,提升装置选用型号为SLJ-50的助力机械手。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茬常规种植、收获→水稻育秧田整地→水稻育秧→水稻移栽→水稻管理。
1)前茬按常规方法种植:可移栽,也可直播;可分厢,也可一丘成一个面。成熟后用收割机收获,秸秆无需处理。前茬如油菜、绿肥、早稻,按常规方法种植。
2)前茬收获前18d至32d进行水稻秧田整地,常规整地:先灌水保持田面3厘米水层,翻耕后再旋耕整平。整平后按厢宽1.5米,沟宽0.3米、深0.2米分厢。分厢后厢面泥巴呈糊状,厢面平整。
3)整地后进行水稻育秧,待秧田厢面糊状泥巴沉落4-5h后播种。播种已经发芽长根的稻种。每亩秧田播种量杂交稻为25~30公斤,常规稻为50~60公斤。播种后立即排干厢沟水,厢面保持无水状态至拨秧;整个育秧期不施肥料。
4)前茬收割后即可进行水稻移栽。前茬收割后,无需任何作业,即可进行水稻移栽。采用人力或机械铲秧的方式从秧田中取秧,铲取后的秧块长58厘米、宽28厘米,秧土厚度0.5--2厘米。操纵插秧机将插秧装置升高,将水稻秧苗采取丢秧的方式取代插秧方式,秧苗落地后由整苗装置和盖土装置完成摆苗和根部盖土。
5)整苗装置将落地后的秧苗横摆,根部在秧苗着地位置,秧苗顶部在根部与插秧机机体连线的垂直位置,自然摆放。
6)水稻移栽后盖土。取土机构将泥土从稻田中取出并形成一条宽25厘米、深35厘米的小沟;通过送土机构、搅拌机构、分配机构将复合肥、泥土混合后形成的生态土输送至播种孔。将复合肥与取出的泥土混合:是购买复合肥,用装在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上的撒肥机将复合肥撒下,但不直接落入田面,而是先与取土机构取出的泥土混合。
最后通过落土机构将复合肥、泥土混合后形成的生态土定向落地,覆盖秧苗根部。
7)田间管理:
(a)追肥:水稻返青后肥料视苗情于移栽后7~15天内追施氮肥总量的30%;水稻幼穗分化期、穗肥视苗情施氮肥总量的10%和钾肥总量的40%;三种化肥的总量分别为:氮肥纯N为120.0k g/h㎡~150.0kg/h㎡,钾肥K2O为96.0k g/h㎡~120.0kg/h㎡,磷肥P2O5为60.0k g/h㎡~75.0kg/h㎡;
(b)管水:水分管理以厢沟蓄积降雨为主,适当补灌;水分管理全程以保水、蓄水为主;幼穗分化期、乳熟期以后以排水为主;
(c)病、虫、草防治:病、虫、草害防治以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药剂防治为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以解决水稻免耕后表土处理困难、秧苗移栽困难、施肥困难、控草困难的问题,机械原理如下:水稻移栽的覆土装置包括取土、送土、搅拌、分配机构。取土机构为开沟取土器,将泥土从稻田中取出并形成一条宽25厘米、深35厘米的小沟;送土机构为输送带,将泥土输送至搅拌器;搅拌器将复合肥与取出的泥土混合,混合后形成生态土;分配机构为横向输送带,将生态土输送至播种孔;通过播种孔将生态土定向覆盖在已经横向着地的秧苗的根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将沟中取出的土与复合肥拌匀,形成生态土,有利于肥、土一体化和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2)实现了水稻移栽三免三化:免耕、免整理稻田、免灌泡田水;土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秸秆化肥一体化;生态效益明显:减少灌溉用水、减肥减药、减少作业能耗。
水稻移栽后的环境影响植株成活率、返青速度,以开沟取出的泥土为主体形成的生态土压盖水稻根部,保持根部的湿度,不仅省去了灌水泡田的时间,还节约了整地的时间。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实行双季稻加冬季作物一年三熟或稻油二熟、稻绿肥的种植制度,复种指数高,地力损耗严重,以压土封盖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培肥地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播种机携带的L形承重秆将留茬压倒、压平,将收割机从尾部推出的碎秸秆压实、压平,形成相对平整的秸秆层,由上至下形成了秸秆层和土壤层的生态厢面,改变了土壤耕层结构,同时也实现秸秆原位覆盖;操纵插秧机将插秧装置升高,将水稻秧苗采取丢秧的方式取代插秧方式,秧苗落地后由整苗装置控制秧苗落地后横摆,根部在秧苗着地位置,秧苗顶部在根部与插秧机机体连线的垂直位置,自然摆放。盖土装置将混合化肥的泥土覆盖在水稻根部,完成插秧过程。将泥土从稻田中取出并形成一条宽25厘米、深35厘米的小沟,再输送至一定高度并进行搅拌,按每亩30公斤复合肥的用量将复合肥与取出的泥土混合,混合后形成生态土,通过分配机构将生态土输送至播种孔,由落土机构将生态土定向洒落在地表。厢沟具有蓄积自然降水和高效排水的双重功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通气性,实现水稻根系、化肥、水资源三者的有效耦合,达到保水、保肥、增产的目的。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可在水稻移栽环节实现三免:免耕、免处理水稻秸秆、免灌泡田水,生态效益明显:减少作业能耗、免用农药灭茬、减少灌溉用水。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生态土:由一个反转的开沟器,通过与行走轮相反转动将泥土从稻田中取出,再以100:0.5—0.8的比例与化肥混合,覆盖水稻根部,所述生态功能:
一是为水稻根系有效提供营养与水分,生态土化肥含量为0.5-0.8%,保证水稻根系就近、有效吸收,形成肥土环境;
二是进一步压实秸秆层,由于水稻群体根部的连线呈条状,盖土相应地呈条状,相当于每隔20厘米左右就压一条生态土,促进秸秆层提高防蒸发、防水土流失能力;
三是促进秸秆层形成海绵体,秸秆受上层生态土压迫成为类似海绵体的保水层;
四是富氧功能,秸秆形成的类似海绵体可以贮存空气供稻根呼吸代谢;
五是保肥功能,生态土中的的化肥溶解后下渗时首先被秸秆吸收蓄积,上层还有生态土遮盖免挥发,下层有未翻耕的表土层垫衬延缓下渗;
六是清洁秸秆功能,稻草全量还田后导致机械旋耕或翻耕作业困难从而导致稻农焚烧稻草以清障,本实用新型免耕并采用生态土铺压秸秆从而提供秧苗移栽的基面,形成秸秆清洁利用功能。

Claims (7)

1.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包括牵引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牵引机(1)后侧的插秧机(2),所述插秧机(2)的底部位于地面上方,所述牵引机(1)后侧安装有横向安装架(3),所述横向安装架(3)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搅拌器(4)和开沟取土器(5),所述搅拌器(4)和所述开沟取土器(5)之间安装有将土输送至搅拌器(4)中的输送带(6),所述搅拌器(4)上方安装有肥箱(7),所述肥箱(7)的出口与所述搅拌器(4)的入口连通,所述搅拌器(4)的出口位于所述插秧机(2)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秧机(2)的秧苗出口下侧安装有整苗器(8),所述整苗器(8)包括竖直部和与所述竖直部下端连接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端朝上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的出口下端安装有横向输送带(9),所述横向输送带(9)下侧安装有横向分配槽(10),所述横向分配槽(10)上从前至后开设有多个播种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带(9)表面安装有多个挡土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取土器(5)与所述插秧机(2)之间的距离为30-5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横向安装架(3)竖直方向位置的提升装置(21),所述提升装置(21)安装于牵引机(1)上,所述插秧机(2)安装于所述横向安装架(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6)为上提输送带。
CN202122370074.2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Active CN216292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074.2U CN21629214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0074.2U CN21629214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2147U true CN216292147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2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0074.2U Active CN21629214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2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8206B (zh) 一种厢沟控灌水稻节水栽培方法
CN102405700B (zh) 一种同步开沟起垄施肥铺膜水稻旱穴直播机
CN111919688B (zh) 一种水稻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CN103749224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冬作生态厢沟栽培方法
CN103733931B (zh) 草土分层构建利用稻作方法
CN102379231A (zh) 一种同步开沟起垄施肥铺膜的水稻精量旱穴直播方法
CN103749228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晚稻生态厢沟直播栽培方法
CN201813665U (zh) 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
CN111919681B (zh) 一种旱地作物微埂混播栽培方法
CN104663206A (zh) 一种多熟制水稻半固态免耕旱直播方法
CN103749226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早稻生态厢沟直播栽培方法
CN103749227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早稻生态厢沟移栽栽培方法
CN104718962A (zh) 黄淮海麦区小麦“两深一浅”简化高效栽培方法
CN111616007A (zh) 一种基于稻稻油三熟制的水稻栽培方法
CN113854073B (zh) 一种水稻压根免耕栽培方法
CN207135462U (zh) 一种小麦窄行线耕播种机
CN104663339A (zh) 一种多熟制水稻半固态免耕旱栽方法
CN112997822A (zh) 一种绿色生态的绿豆和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方法
CN104584966B (zh) 基于双季稻的三熟制晚稻生态厢沟移栽栽培方法
CN109121932B (zh)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06034430A (zh) 一种马铃薯高垄侧播播种方法及侧播装置
CN216292147U (zh) 一种水稻免耕移栽压根覆土机
CN212034704U (zh) 一种土层置换耕作设备
CN210808210U (zh) 夏玉米、冬油菜抑草保墒播种机
CN110024634B (zh) 稻茬田油菜机械化直播过程中土壤、秸秆、种子及肥料布置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