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5257U -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5257U
CN216055257U CN202121890702.3U CN202121890702U CN216055257U CN 216055257 U CN216055257 U CN 216055257U CN 202121890702 U CN202121890702 U CN 202121890702U CN 216055257 U CN216055257 U CN 216055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or
plate
length direction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907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辉
龙以彪
王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angtong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907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5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5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5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若干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金属外壳,金属外壳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且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用于固定插入连接器本体中的电路排线。通过在连接器本体上设置金属外壳,使得连接器本体被金属外壳包覆,既增强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又能对若干信号端子进行电磁干扰防护,使得信号端子仅仅传输信号,保障了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通过在金属外壳上设置的排线卡勾,使得金属外壳代替现有掀盖结构,固定电连接器中的电路排线,实现电连接器直插方式固定连接电路,降低电连接器的空间占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插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用于被阻断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路导通,实现电路的预定功能,同时,也是信号传输与接收的桥梁,例如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排线,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排线。
现有显示设备主板通常设置有大量的电连接器,一方面随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显示设备主板就需要具备较大的速率,这就要求点连接器也要具备较大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消费趋势也越来越趋向于显示设备的超薄化,这也就要求显示设备主板上各个元器件的厚度或运行空间越来越小;但是现有电连接器通常是掀盖式电连接器,这就造成掀盖占用空间较大,电连接器的整体厚度、安装和运行空间占用较大;这也就需要信号端子同时需要具备信号传输和固定连接掀盖的作用,造成电连接器传输速率低;同时现有掀盖式电连接器通常都是塑壳主体,结构强度若,对信号端子没有任何信号防干扰的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需要强度弱、信号传输速率低和空间占用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本体;
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用于固定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中的电路排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板和顶板,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处;
其中,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设为排线插槽;所述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排线卡勾槽,所述底板对应所述排线卡勾槽位置处设置有卡勾避位缺口,所述排线卡勾卡接于所述排线卡勾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外壳包括:
底壳和顶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沿长度方向上两端处的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
所述底壳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顶板的面上,所述顶壳设置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面上,所述第一侧壳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面上,所述第二侧壳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面上;
其中,所述排线卡勾设置于所述顶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壳包括:
顶壳主体,所述顶壳主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置有排线卡勾;
第一底壳连接部,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的一端上;
第二底壳连接部,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的另一端上;
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顶壳主体和底壳。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卡勾包括呈L形设置的竖直部和卡勾限位部,所述竖直部的背离所述卡勾限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壳主体,所述竖直部滑动连接与所述排线卡勾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卡勾限位部背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
所述限位挡块朝向所述排线插槽的槽口处的面设置为引导斜面,所述限位挡块朝向所述排线插槽的槽底处的面设置为竖直面。
进一步的,所述底壳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片,且所述支撑弹片设置为J形;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顶板的面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弹片容置槽,且若干所述弹片容置槽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支撑弹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弹片容置槽中;
所述底壳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本体卡齿;所述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本体卡齿孔,且若干所述本体卡齿孔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本体卡齿背离所述底壳的一端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卡齿卡点,所述卡齿卡点与所述本体卡齿孔的孔壁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的截面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上均设置有固定弹片和接地片;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的槽底均设置有弹片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端子包括呈依次呈Z形设置的焊接部、端子本体和触点部,所述触点部背离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折弯设置;
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焊接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端子本体通孔;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面上开设有若干触点槽;所述焊接部卡接于所述焊接限位槽中,所述信号端子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中,所述触点部设置于所述触点槽中;其中,所述端子本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点,所述第一卡点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卡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显示设备主板,所述显示设备主板包括:
若干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PIN脚和接地脚;
若干电路排线,若干所述电路排线插入所述电连接器中,且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器本体对应所述接地脚处设置有避位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所述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用于固定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中的电路排线。可以理解,通过在连接器本体上设置金属外壳,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被金属外壳包覆,既增强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又能对若干信号端子进行电磁干扰防护,使得所述信号端子仅仅传输信号,保障了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的排线卡勾,使得所述金属外壳代替现有掀盖结构,固定电连接器中的电路排线,实现电连接器直插方式固定连接电路,有效的降低所述电连接器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排线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连接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连接器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金属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金属壳体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排线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图7中沿Ⅰ-Ⅰ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连接电路排线的顶壳下压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电连接器中信号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图7中沿Ⅱ-Ⅱ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显示设备主板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连接器;11、连接器本体;12、金属外壳;13、信号端子;111、底板;112、顶板;113、第一侧板;114、第二侧板;115、第三侧板;116、排线插槽;117、滑槽;118、弹片挡块;1111、卡勾避位缺口;1112、弹片容置槽;1113、本体卡齿孔;1121、排线卡勾槽;1122、第二通槽;1123、触点槽;1141、焊接限位槽;1142、端子本体通孔;121、排线卡勾;122、底壳;123、顶壳;124、第一侧壳;125、第二侧壳;126、固定弹片;127、接地片;1211、竖直部;1212、卡勾限位部;1213、限位挡块;1214、引导斜面;1215、竖直面;1221、支撑弹片;1222、本体卡齿;1123、卡齿卡点;1231、顶壳主体;1232、第一底壳连接部;1233、第二底壳连接部;131、焊接部;132、端子本体;133、触点部;134、第一卡点;20、显示设备主板;21、PCB板;22、PIN脚;23、接地脚;24、电路排线;25、避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电连接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通常用于被阻断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起到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路导通,实现电路的预定功能,同时,也是信号传输与接收的桥梁,例如用于连接柔性电路板排线,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排线。现有显示设备主板通常设置有大量的电连接器,一方面随着显示设备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显示设备主板就需要具备较大的速率,这就要求点连接器也要具备较大的传输速率;另一方面,目前市场消费趋势也越来越趋向于显示设备的超薄化,这也就要求显示设备主板上各个元器件的厚度或运行空间越来越小;但是现有电连接器通常是掀盖式电连接器,这就造成掀盖占用空间较大,电连接器的整体厚度、安装和运行空间占用较大;这也就需要信号端子同时需要具备信号传输和固定连接掀盖的作用,造成电连接器传输速率低;同时现有掀盖式电连接器通常都是塑壳主体,结构强度若,对信号端子没有任何信号防干扰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需要强度弱、信号传输速率低和空间占用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通过在连接器本体上设置金属外壳,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被金属外壳包覆,既增强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又能对若干信号端子进行电磁干扰防护,使得所述信号端子仅仅传输信号,保障了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的排线卡勾,使得所述金属外壳代替现有掀盖结构,固定电连接器中的电路排线,实现电连接器直插方式固定连接电路,有效的降低所述电连接器的空间占用,具体详参下述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10,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所述电连接器10包括连接器本体11、若干信号端子13和金属外壳12;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3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上;所述金属外壳12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上,且所述金属外壳12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121,用于固定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中的电路排线24。
可以理解,通过在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金属外壳12,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11被金属外壳12包覆,既增强了电连接器10的结构强度,又能对若干信号端子13进行电磁干扰防护,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3仅仅传输信号,保障了电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所述金属外壳12上设置的排线卡勾121,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2代替现有掀盖结构,固定电连接器10中的电路排线24,实现电连接器10直插方式固定连接电路,有效的降低所述电连接器10的空间占用。
请结合参阅图1、图3和图4,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本体11包括底板111和顶板112,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顶板112和底板111之间的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和第三侧板115;所述第一侧板113和第三侧板115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1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所述第二侧板114设置所述底板111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处;其中,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3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14上,所述底板111、顶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和第三侧板115围设为排线插槽116;所述顶板1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排线卡勾槽1121,所述底板111对应所述排线卡勾槽1121位置处设置有卡勾避位缺口251111,所述排线卡勾121卡接于所述排线卡勾槽1121中。
可以理解,当电连接器10在连接两个电路时,其中一个电路(电路排线24)伸入排线插槽116中,所述排线插槽116用于容置插入的电路排线24,所述排线卡勾槽1121和所述卡勾避位缺口251111,方便带有排线卡勾121的金属外壳12与连接器本体11安装,也方便安装完成的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固定;通过在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排线卡勾槽1121和卡勾避位缺口251111,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与设置有排线卡勾121的金属外壳12连接为一体,有效增强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强度,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对连接电路的有效保护;同时,也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通过所述排线卡勾121对插入排线插槽116的电路排线24固定,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电路排线24直接插拔并且提供有效保护。
请结合参阅图1、图5和图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外壳12包括底壳122和顶壳123,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122沿长度方向上两端处的第一侧壳124和第二侧壳125;所述底壳122设置于所述底板111背离所述顶板112的面上,所述顶壳123设置于所述顶板112背离所述底板111的面上,所述第一侧壳12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3背离所述第三侧板115的面上,所述第二侧壳125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115背离所述第一侧板113的面上;其中,所述排线卡勾121设置于所述顶壳12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底壳122、顶壳123、第一侧壳124和第二侧壳125,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2包覆所述连接器本体11,有效的增强了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结构强度,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有效保护;所述排线卡勾121设置于所述顶壳12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可以通过按压顶壳123,带动所述排线卡勾121向下移动,使得所述排线卡勾121脱离插入的电路排线24,方便取出插入的电路排线24。
请参阅图6,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壳123包括顶壳主体1231、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和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所述顶壳主体1231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置有排线卡勾121;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1231的一端上;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1231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和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用于连接所述顶壳主体1231和底壳122。
可以理解,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和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分别设置于顶壳主体123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且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和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均位于所述顶壳123宽度方向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4的面上;所述顶壳主体1231通过第一底壳连接部1232和第二底壳连接部1233与底壳122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7至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线卡勾121包括呈L形设置的竖直部1211和卡勾限位部1212,所述竖直部1211的背离所述卡勾限位部1212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壳主体1231,所述竖直部1211滑动连接与所述排线卡勾槽1121中。
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排线卡勾121设置成L形设置的竖直部1211和卡勾限位部1212,使得所述卡勾限位部1212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形成限位,有效固定插入的电路排线24,同时通过将所述竖直部1211与所述顶壳主体1231连接,使得所述顶壳主体1231下压带动所述卡勾限位部1212下压,使得所述卡勾限位部1212脱离插入的电路排线24,方便电路排线24取出,进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无需掀盖扣盖,实现电路排线24可直接插拔。
请结合参阅图7至图9,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勾限位部1212背离所述竖直部121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1213;所述限位挡块1213朝向所述排线插槽116的槽口处的面设置为引导斜面1214,所述限位挡块1213朝向所述排线插槽116的槽底处的面设置为竖直面1215。
可以理解,电路排线24从所述排线插槽116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0中,所述电路排线24沿着所述限位挡块1213的引导斜面1214插入,同时带动所述限位挡块1213向下移动,直到所述电路排线24完全插入,所述限位挡块1213向上弹起进入所述电路排线24上的定位缺口,所述限位挡块1213上的竖直面1215对所述电路排线24形成长度方向的限位,使得所述限位挡块1213固定电路排线24;将所述限位挡块1213朝向所述排线插槽116的槽口处的面设置为引导斜面1214,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形成对电路排线24的自锁,实现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有效固定,同时也方便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所述电路排线24的直接插入,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壳122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片1221,且所述支撑弹片1221设置为J形;所述底板111朝向所述顶板112的面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弹片容置槽1112,且若干所述弹片容置槽1112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支撑弹片1221滑动连接于所述弹片容置槽1112中;所述底壳122背离所述第二侧板114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本体卡齿1222;所述底板111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本体卡齿孔1113,且若干所述本体卡齿孔1113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本体卡齿1222背离所述底壳122的一端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卡齿卡点1123,所述卡齿卡点1123与所述本体卡齿孔1113的孔壁卡接。
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支撑弹片1221滑动连接于所述弹片容置槽1112中,用于支撑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0中的电路排线24,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为插入的电路排线24提供稳定支撑,实现对所述电路排线24的稳定保护;所述卡齿卡点1123可设置在所述本体卡齿1222长度方向或高度方向的两侧面上;通过在所述本体卡齿1222设置卡齿卡点1123,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卡接固定,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有效确保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强度。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5,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壳124和第二侧壳125的截面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侧壳124和第二侧壳125上均设置有固定弹片126和接地片127;所述第一侧板113和第三侧板115上均开设有滑槽117,且所述滑槽117的槽底均设置有弹片挡块118。
可以理解,在所述第一侧壳124和第二侧壳125长度方向背离所述连接器本体11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所述固定弹片126,所述固定弹片126与所述弹片挡块118对应设置;通过设置所述固定弹片126与所述弹片挡块118,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11与金属外壳12组装好后,所述金属外壳1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1固定,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有效确保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整体结构强度;通过设置接地片127,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2通过接地片127实现接地,进而使得接地后的金属外壳12形成对信号端子13的包覆,使得所述金属外壳12实现对信号传输的抗干扰作用,进而有效的降低信号端子13传输过程中的信号损失,进而有效的增强了所述电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速率,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实现信号的高速率传输。
请结合参阅图7、图10和图11,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端子13包括呈依次呈Z形设置的焊接部131、端子本体132和触点部133,所述触点部133背离所述端子本体132的一端折弯设置;所述第二侧板114沿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焊接限位槽1141;所述第二侧板114靠近所述顶板112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端子本体通孔1142;所述顶板112朝向所述底板111的面上开设有若干触点槽;所述焊接部131卡接于所述焊接限位槽1141中,所述信号端子13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1142中,所述触点部133设置于所述触点槽中;其中,所述端子本体132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点1123,所述第一卡点1123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1142卡接。
可以理解,所述焊接部131、端子本体132和触点部133的宽度均设置成一致,使得所述信号端子13整体宽度一致,减少传输中信号损失,进而提升所述电连接器10的信号传输速率;所述焊接限位槽1141用于对所述焊接部131限位,所述端子本体通孔1142用于容置所述端子本体132,在插入电路排线24,所述电路排线24与触点部133弹性连接,所述触点槽作为触点部133与插入排线连接时避让空间,以保障所述触点槽与插入排线连接稳定性;所述触点部133背离所述底板111的面上设置多个触点,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等,优选为两个,以便增强所述信号端子13与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端子本体132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点1123,所述第一卡点1123在两侧面上均可设置为2个、3个等,通过在所述端子本体132设置所述第一卡点1123,有效提升所述信号端子13与连接器本体11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在连接器本体11上设置焊接限位槽1141、端子本体通孔1142和触点槽,以及在所述端子本体132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点1123,有效的提升所述信号端子13与连接器本体11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障了所述信号端子13与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障所述电连接器10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的,若干所述信号端子13还包括至少一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整体长度小于其他信号端子13,通过设置所述侦测端子,用于配合客户软件实现对插入的电路排线24的检测,检测所述电路排线24是否插到位和反插,进而有效的确保了所述电连接器10与插入电路排线24的连接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主板20,所述显示设备主板20包括:若干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连接器10、PCB板21和若干电路排线24;所述PCB板21上设置有若干PIN脚22和接地脚23;若干所述电路排线24插入所述电连接器10中,且与所述电连接器10电连接;其中,所述电连接器10与所述PCB板21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器本体11对应所述接地脚23处设置有避位缺口25。
可以理解,所述显示设备主板20中设置有所述电连接器10,使得设置有所述电连接器10的所述显示设备主板20整体结构强度高,并能对连接电路提供有效保护;通过在所述PCB板21上设置有若干PIN脚22和接地脚23,以及在所述连接器本体11对应所述接地脚23处设置有避位缺口25,使得所述PCB板21可以支持不同PIN数的电连接器10,进而可节省不同PIN数的备料时间、费用及生产切换时间,进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并节省成本,同时使得所述显示设备主板20仅通过更换不同信号端子13数目的电连接器10,兼容不同PIN数电路排线24,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所述显示设备主板20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所述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用于固定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中的电路排线。可以理解,通过在连接器本体上设置金属外壳,使得所述连接器本体被金属外壳包覆,既增强了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又能对若干信号端子进行电磁干扰防护,使得所述信号端子仅仅传输信号,保障了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效率和信号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所述金属外壳上设置的排线卡勾,使得所述金属外壳代替现有掀盖结构,固定电连接器中的电路排线,实现电连接器直插方式固定连接电路,有效的降低所述电连接器的空间占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本体;
若干信号端子,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
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设置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上,且所述金属外壳沿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置有排线卡勾,用于固定插入所述连接器本体中的电路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
底板和顶板,以及依次连接于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处,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所述底板沿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处;
其中,若干所述信号端子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围设为排线插槽;所述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排线卡勾槽,所述底板对应所述排线卡勾槽位置处设置有卡勾避位缺口,所述排线卡勾卡接于所述排线卡勾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包括:
底壳和顶壳,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壳沿长度方向上两端处的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
所述底壳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顶板的面上,所述顶壳设置于所述顶板背离所述底板的面上,所述第一侧壳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第三侧板的面上,所述第二侧壳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背离所述第一侧板的面上;
其中,所述排线卡勾设置于所述顶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括:
顶壳主体,所述顶壳主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上设置有排线卡勾;
第一底壳连接部,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的一端上;
第二底壳连接部,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设置于所述顶壳主体的另一端上;
所述第一底壳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底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顶壳主体和底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线卡勾包括呈L形设置的竖直部和卡勾限位部,所述竖直部的背离所述卡勾限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顶壳主体,所述竖直部滑动连接与所述排线卡勾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勾限位部背离所述竖直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挡块;
所述限位挡块朝向所述排线插槽的槽口处的面设置为引导斜面,所述限位挡块朝向所述排线插槽的槽底处的面设置为竖直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靠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弹片,且所述支撑弹片设置为J形;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顶板的面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弹片容置槽,且若干所述弹片容置槽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支撑弹片滑动连接于所述弹片容置槽中;
所述底壳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本体卡齿;所述底板上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本体卡齿孔,且若干所述本体卡齿孔沿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所述本体卡齿背离所述底壳的一端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卡齿卡点,所述卡齿卡点与所述本体卡齿孔的孔壁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的截面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侧壳和第二侧壳上均设置有固定弹片和接地片;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的槽底均设置有弹片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端子包括呈依次呈Z形设置的焊接部、端子本体和触点部,所述触点部背离所述端子本体的一端折弯设置;
所述第二侧板沿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上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焊接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有若干端子本体通孔;所述顶板朝向所述底板的面上开设有若干触点槽;所述焊接部卡接于所述焊接限位槽中,所述信号端子本体设置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中,所述触点部设置于所述触点槽中;其中,所述端子本体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卡点,所述第一卡点与所述端子本体通孔卡接。
10.一种显示设备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PIN脚和接地脚;
若干电路排线,若干所述电路排线插入所述电连接器中,且与所述电连接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PCB板电连接,且所述连接器本体对应所述接地脚处设置有避位缺口。
CN202121890702.3U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Active CN216055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0702.3U CN2160552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90702.3U CN2160552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5257U true CN21605525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8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90702.3U Active CN216055257U (zh) 2021-08-12 2021-08-12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5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3234A (en) Edge connectors and contacts used therein
CN2809977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703341Y (zh) 电连接器
US8152568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new interface
US8109772B2 (en) USB based expresscard device
WO1989007849A1 (en) Terminating insulated conductors
JP2001093606A (ja) 回路基板実装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3427230A (zh) 电连接器组件
EP0974176B1 (en) Floating guided connector and method
EP1037314B1 (en) Receptacle and printed circuit assembly for receiving a plug
EP138523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CN216055257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US669906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7239843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13659366A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显示设备主板
CN213093425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113629424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3520403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737012Y (zh) 电子转接器
CN213093427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20209528U (zh) 层叠连接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3093426U (zh) 一种fpc连接器
CN218887615U (zh) Usb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KR200472617Y1 (ko) PCB 및 땜을 사용하지 않는 케이블용 microUSB 플러그 조립체
CN211530256U (zh) 一种插头及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