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4947U -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4947U
CN216054947U CN202121991030.5U CN202121991030U CN216054947U CN 216054947 U CN216054947 U CN 216054947U CN 202121991030 U CN202121991030 U CN 202121991030U CN 216054947 U CN216054947 U CN 216054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side plate
heat conduc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910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世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nmei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910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4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4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4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次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电芯以及顶板;壳体包括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底板围合形成的凹腔,凹腔内设置有一传热组件,该传热组件包括弧形弹性板和移动导热板,弧形弹性板的中部固定在移动导热板上,弧形弹性板的两端朝远离移动导热板的方向弯曲;第一侧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壳导热层和外壳导热层,内壳导热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槽;弧形弹性板朝向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槽,且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相拼接后形成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导热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电芯热失控,同时对电芯起来良好的固定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二次电池是可再充电的电池并且能够以紧凑的形式制造而具有大的能量存储容量,从而使得其在近来得到广泛地研发。这些二次电池的典型例子包括:镍-氢(Ni-H)电池、锂(Li)电池和锂-离子(Li-ion)电池。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失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传递到其他电芯上,会影响其他电芯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二次电池,该新型二次电池能够防止电芯热失控,同时对电芯起来良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壳体、电芯以及顶板;所述壳体包括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底板围合形成的凹腔,所述的电芯位于该凹腔内,顶板盖在凹腔的开口处;
所述的凹腔内设置有一传热组件,该传热组件包括弧形弹性板和移动导热板,弧形弹性板的中部固定在移动导热板上,弧形弹性板的两端朝远离移动导热板的方向弯曲;
所述的第一侧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壳导热层和外壳导热层,所述内壳导热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的弧形弹性板朝向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槽,且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相拼接后形成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导热管。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内壳导热层与外壳导热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的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均包括阻燃层、导热层以及位于导热层和阻燃层之间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朝向阻燃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设置有吸热包。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吸热包和导热管内均设置有导热液,且该导热液为水、石蜡或者导热油。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凹槽设置在外壳导热层朝向内壳导热层的一面上。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芯上设置有电接触点,所述顶板对应于电接触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电芯起到很好的稳固效果,在长久使用后电芯也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的内壁为阻燃层,可以防止向外散发的热量又传回电芯,有助于电芯的热量进一步散发,防止了电芯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一侧板和弧形弹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的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具体的,该新型二次电池包括壳体10、电芯20以及顶板30,所述壳体10呈方形,包括由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第四侧板104以及底板105围合形成的凹腔,所述的电芯20位于该凹腔内,顶板30盖在凹腔的开口处;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电芯20上设置有电接触点201,所述顶板30对应于电接触点201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通孔301,使电接触点201从顶板30上露出。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凹腔内设置有一传热组件40,该传热组件40一方面实现电芯20热量的传递,另一方面实现电芯20的稳固,避免电芯20在壳体10内部晃动;具体的,传热组件40包括弧形弹性板401和移动导热板402,弧形弹性板401的中部固定在移动导热板402上,弧形弹性板401的两端朝远离移动导热板402的方向弯曲,弧形弹性板401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推动移动导热板402移动,弧形弹性板401的两端抵住后,会产生反作用力。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侧板101包括相贴合的内壳导热层1011和外壳导热层1012,所述内壳导热层101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的弧形弹性板401朝向第一侧板101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槽4011,且第二容置槽4011与第一容置槽相拼接后形成截面呈圆形的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导热管403,导热管403内设置有导热液,本实施例中,该导热液为水。
通过上述的结构,将电芯20放入壳体10的凹腔中后,传热组件40的移动导热板402顶在电芯20的侧壁上,给电芯20施加作用力,通过这种方式使电芯20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0内。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锁入螺钉的方式实现电芯20的固定,这种方式在电池长久使用后,螺丝容易出现松动,导致电芯20在壳体10内移动,从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此种电芯20的固定方式,电芯20能够维持压紧状态,在长久使用后也不会出现松动的情况。由于弧形弹性板和内壳导热层1011的配合,将导热管403夹持在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4011内,通过导热管403内导热液对热量的传递,能够加速热量传递效果,将弧形弹性板401上的热量传递到第一侧板101上。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所述内壳导热层1011与外壳导热层1012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设置在外壳导热层1012朝向内壳导热层1011的一面上。参照图4所示,所述的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以及第四侧板104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二侧板10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二侧板102包括阻燃层1021、导热层1022以及位于导热层1022和阻燃层1021之间的支撑层1023,所述支撑层1023朝向阻燃层102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设置有吸热包50。并且,吸热包50内设置有导热液,该导热液为石蜡。由于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以及第四侧板104均的外壳均可以导热,因此,热量不仅在流向第一侧板101、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第四侧板104的过程中会消失,而且热量也会通过外壳导热层10221012散发,第二侧板102、第三侧板103以及第四侧板104的内壁为阻燃层1021,可以防止向外散发的热量又传回电芯20,有助于电芯20的热量进一步散发,防止了电芯20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爆炸等情况。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芯以及顶板;所述壳体包括由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以及底板围合形成的凹腔,所述的电芯位于该凹腔内,顶板盖在凹腔的开口处;
所述的凹腔内设置有一传热组件,该传热组件包括弧形弹性板和移动导热板,弧形弹性板的中部固定在移动导热板上,弧形弹性板的两端朝远离移动导热板的方向弯曲;
所述的第一侧板包括相贴合的内壳导热层和外壳导热层,所述内壳导热层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的弧形弹性板朝向第一侧板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容置槽,且第二容置槽与第一容置槽相拼接后形成导热通道,该导热通道内设置有导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导热层与外壳导热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凹槽;
所述的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均包括阻燃层、导热层以及位于导热层和阻燃层之间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朝向阻燃层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设置有吸热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热包和导热管内均设置有导热液,且该导热液为水、石蜡或者导热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凹槽设置在外壳导热层朝向内壳导热层的一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芯上设置有电接触点,所述顶板对应于电接触点的位置设置有贯穿的通孔。
CN202121991030.5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Active CN216054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1030.5U CN216054947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1030.5U CN216054947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4947U true CN21605494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60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91030.5U Active CN216054947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4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04189A (ko) 방염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랙 및 전력 저장 장치
JP6762381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これ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こ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を含む自動車
KR20210063939A (ko) 배터리 모듈
KR20200030966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104604018A (zh) 电池模块组件
BRPI0719859A2 (pt) Pacote de bateria secundária
JP2020530181A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KR20170132514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102284606B1 (ko) 이차 전지용 파우치, 이차 전지 및 상기 이차 전지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KR20140144945A (ko) 배터리 모듈
KR20170020095A (ko) 배터리 모듈
CN112615079A (zh) 一种防燃电池组
US20230076751A1 (en) Battery, apparatus using battery, and manufacutring method and manufacutring device of battery
CN211879414U (zh) 密封散热电池包
CN10903778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结构及其18650电池的制造方法
EP4024573A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heat diffusion preventing structure applied between battery modules
US20240120570A1 (en) Battery pack
KR102311076B1 (ko) 히트 파이프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6054947U (zh) 一种新型二次电池
CN213905519U (zh) 方形电池
KR101654800B1 (ko) 냉각구조가 형성된 이차전지모듈
CN216750071U (zh) 电池包及供电设备
CN215816276U (zh) 汇流排及电池模组
JP7414990B2 (ja)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の熱拡散防止構造を適用した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KR20170052059A (ko) 배터리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