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54306U -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4306U
CN216054306U CN202121421054.7U CN202121421054U CN216054306U CN 216054306 U CN216054306 U CN 216054306U CN 202121421054 U CN202121421054 U CN 202121421054U CN 216054306 U CN216054306 U CN 216054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double
evaporation
sided
film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210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枝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C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210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4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4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4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包括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或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所述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包括双面蒸镀薄膜,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包括薄膜基底和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下表面的所述金属镀层下方设置有未蒸镀薄膜,所述薄膜基底和所述未蒸镀薄膜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与所述双面蒸镀薄膜的结构相同。采用双层蒸镀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减小层间空气积聚,未蒸镀薄膜本身耐压能力较高,因此本电容器薄膜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自愈能力及耐电压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电容器。其具有如下主要特性:无极性,绝缘阻抗很高,频率特性优异,介质损失很小,并且体积小容量大。基于上述优点,薄膜电容器广泛应用在电子、家电、电力、通讯等多个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和电力工业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电子元器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网建设、电气化铁路建设、节能照明、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的升级换代,薄膜电容器的市场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目前电容器薄膜的制备采用双面蒸镀工艺在聚酯(PET)薄膜上蒸镀金属,而且由于聚酯薄膜的耐温性能比聚丙烯(PP)薄膜高,蒸镀工艺也比较容易实现,蒸镀的薄膜质量比较稳定,但是聚酯薄膜为极性材料,当此材料用作介质材料时,其内部高分子材料在交流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反复极化,从而产生较高的发热,限制了此种双面蒸镀材料在交流电场中的使用,因此目前在交流应用场合,都是采用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以解决上述在交流电场中只能采用单面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包括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或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
所述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包括双面蒸镀薄膜,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包括薄膜基底和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下表面的所述金属镀层下方设置有未蒸镀薄膜,所述薄膜基底和所述未蒸镀薄膜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
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与所述双面蒸镀薄膜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金属镀层的长度短于所述薄膜基底的长度,两层金属镀层交错布置于所述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金属镀层为锌、铝或锌铝复合材料制成的。
优选的,所述未蒸镀薄膜的长度短于所述薄膜基底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未蒸镀薄膜的两端长度比所述薄膜基底的两端长度短1-1.5mm。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双层蒸镀工艺对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双面金属化蒸镀,减少层间空气积聚,避免金属镀层与薄膜基底之间的电离作用,未蒸镀薄膜用作介质,未经过蒸镀工艺处理,其本身的耐电压能力足够,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自愈能力和耐电压能力;
2、由于仅对薄膜基底进行双面蒸镀,因此薄膜基底采用真空保存,未蒸镀薄膜仅需普通保存,减少包装及工艺过程的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实施例的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实施例的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膜基底;2、金属镀层;3、未蒸镀薄膜;4、等效电路;5、PP介质薄膜;6、PET非介质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实施例的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实施例的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包括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或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包括双面蒸镀薄膜,双面蒸镀薄膜包括薄膜基底1和金属镀层2,薄膜基底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金属镀层2,薄膜基底1下表面的金属镀层下方设置有未蒸镀薄膜3,薄膜基底1和未蒸镀薄膜3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两张薄膜的材料相同,热收缩率等物理参数性能相同,容易热定型处理,减少空气残留,提升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其中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和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未蒸镀薄膜3均可称为PP介质薄膜5,未蒸镀薄膜3是为了电容器卷绕形成芯子的过程中,避免双层蒸镀的薄膜基底1发生镀层交叠而短路,用于绝缘,同时也作为电容器的介质材料。薄膜基底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金属镀层2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分隔的两段,不同状态的等效电路4不同。双面蒸镀薄膜叠合机构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与双面蒸镀薄膜的结构相同,材质也相同,这样增大了金属镀层的厚度,增加过电流能力。
目前的现有技术采用单面蒸镀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或者双面蒸镀聚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单面蒸镀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采用PP介质薄膜5作为薄膜基底1,在其单侧表面蒸镀金属镀层2;由于聚酯材料耐温更高,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双层蒸镀结构均采用聚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采用PET非介质薄膜6作为薄膜基底1,在薄膜基底1的两侧均蒸镀金属镀层2,并在其下方设置PP介质薄膜5,但是由于聚酯材料和聚丙烯材料的耐温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热定型处理时,两种材料很难相互贴合紧密,两种材料的薄膜中间会残留比较多的空气,此空气在电容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例如:氧化部分金属镀层2,发生电离后进一步破坏金属镀层2和薄膜材料等。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蒸镀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并在其下方设置未蒸镀薄膜3,主要是在一张聚丙烯材料制成的薄膜基底1上进行双面金属化蒸镀,减少层间空气积聚,虽然另一张聚丙烯材料制成的未蒸镀薄膜3用作介质,其层间空气仍然具有一定影响,但是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结构,此空气发生电离时,破坏金属镀层2为主,不容易破坏作为承载物的薄膜基底1,而另一张未蒸镀薄膜3未经过蒸镀工艺的处理,其本身耐电压能力足够,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自愈能力以及耐电压能力,同时仅对一张薄膜基底1进行双面蒸镀后真空包装,另一张未蒸镀薄膜3普通保存即可,减少包装和工艺过程的成本。
金属镀层2的长度短于薄膜基底1的长度,两层金属镀层2交错布置于薄膜基底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薄膜基底1上表面的金属镀层2的一端与薄膜基底1的一端对齐,薄膜基底1下表面的金属镀层2的一端与薄膜基底1的另一端对齐。金属镀层2为锌、铝或锌铝复合材料制成的。未蒸镀薄膜3的长度短于薄膜基底1的长度。未蒸镀薄膜3的两端长度比薄膜基底1的两端长度短1-1.5mm,使薄膜基底1和未蒸镀薄膜3相互错开,为后续电容器生产过程的喷金工序做准备,喷金工序采用金属熔融后,用气枪将熔融的金属颗粒喷涂于薄膜基底1两端,熔融金属与薄膜基底1上的金属镀层2产生良好的接触,从而方便引出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采用双蒸镀工艺对薄膜基底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蒸镀金属镀层2,然后在薄膜基底1下表面的金属镀层2的底端设置未蒸镀薄膜3,通过卷绕工艺将其卷制成电容器芯子,最后加工成电容器成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采用双层蒸镀工艺对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双面金属化蒸镀,减少层间空气积聚,避免金属镀层与薄膜基底之间的电离作用,未蒸镀薄膜用作介质,未经过蒸镀工艺处理,其本身的耐电压能力足够,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自愈能力和耐电压能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或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
所述单层双面蒸镀薄膜结构包括双面蒸镀薄膜,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包括薄膜基底和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所述金属镀层,所述薄膜基底下表面的所述金属镀层下方设置有未蒸镀薄膜,所述薄膜基底和所述未蒸镀薄膜均为聚丙烯材料制成的;
所述双面蒸镀薄膜叠合结构包括镜像设置的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与所述双面蒸镀薄膜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的长度短于所述薄膜基底的长度,两层金属镀层交错布置于所述薄膜基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镀层为锌、铝或锌铝复合材料制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蒸镀薄膜的长度短于所述薄膜基底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蒸镀薄膜的两端长度比所述薄膜基底的两端长度短1-1.5mm。
CN202121421054.7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Active CN216054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054.7U CN216054306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21054.7U CN216054306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4306U true CN216054306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4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21054.7U Active CN216054306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4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738A (zh) * 2022-05-07 2022-08-0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容器薄膜分级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6738A (zh) * 2022-05-07 2022-08-0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电容器薄膜分级处理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244585A1 (en) High-temperature capacito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CN216054306U (zh) 一种双面蒸镀的聚丙烯电容器薄膜
CN107275085A (zh) 一种石墨烯基高压脉冲薄膜电容器
JPH11162787A (ja) 電気化学的蓄電素子用電極体製造法
JP2017098495A (ja) 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連結型コンデンサと、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バータおよび電動車輌
CN206282734U (zh) 一种金属化反留边薄膜电容器
CN204407188U (zh) 一种新型叠片式卷绕薄膜电容器
JP6211796B2 (ja) 蓄電素子電極用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203456293U (zh) 一种单面单留边铝锌金属化薄膜
JP4366930B2 (ja)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103578765A (zh) 小型电容器用金属化膜
KR20150092714A (ko) 고정전용량의 콘덴서용 권회형 적층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적층 권회형 콘덴서
CN113628880A (zh) 一种内部串联型自愈式金属化膜及电容器
JP4770935B2 (ja)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201060743Y (zh) 干式复合介质内串结构脉冲电容器
CN108281282A (zh) 金属化复合介质高分子薄膜及其电容器
CN204537853U (zh) 一种车载电容器双面镀金属化薄膜
JP2014107394A (ja) 金属化フィルムコンデンサ
CN206421931U (zh) 一种大容量膜箔复合式电极电容器
CN210896997U (zh) 一种新型超小型高压聚酯膜电容器
CN217361373U (zh) 基于金属化薄膜的大载流薄膜电容器
GB723693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lectrical capacitors
CN108899206A (zh) 干式轨道交通机车储能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05733U (zh) 一种高压储能电容器
CN203456301U (zh) 长寿安全滤波补偿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