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9399U -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9399U
CN216049399U CN202122741087.6U CN202122741087U CN216049399U CN 216049399 U CN216049399 U CN 216049399U CN 202122741087 U CN202122741087 U CN 202122741087U CN 216049399 U CN216049399 U CN 216049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hell
boiler heating
shell
heating pip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10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小松
张镇
郭大朋
向建波
徐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ramay Shengli Platea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ramay Shengli Platea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amay Shengli Platea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amay Shengli Platea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10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9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9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9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垢燃气锅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器、辐射段壳体和过渡段壳体,过渡段壳体上方依次连通设置有过热段壳体、对流段壳体和烟囱,对流段壳体和烟囱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烟囱设置于空气预热器顶部;对流段壳体、辐射段壳体、过热段壳体内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锅炉加热管,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油田注汽管路上设置有注汽阀门,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有给水管路;锅炉加热管内壁电镀有三层防垢防腐层。本实用新型加热管内壁电镀三层防垢防腐层,使锅炉加热管的抗结垢性能提高,确保了锅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锅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在稠油开采领域,经常需要注蒸汽采油工艺,将高温蒸汽注入油层中,降低稠油粘度,改善油液流动性。
在油田现场,蒸汽锅炉用的水,多为采出液中分离出来的工业用水,在水中含有大量水垢,长期使用,容易在锅炉加热管等管线内壁结垢。阻碍加热管散热,同时对锅炉的长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应该提高加热管的抗结垢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锅炉加热管的抗结垢性能提高,确保了锅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器、辐射段壳体和过渡段壳体,所述过渡段壳体上方依次连通设置有过热段壳体、对流段壳体和烟囱,所述对流段壳体和烟囱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烟囱设置于所述空气预热器顶部,燃气经燃气系统进入燃烧器燃烧,在辐射段产生高温烟气,依次流经过渡段,过热段,对流段,空气预热器,最后经烟囱排放到大气;所述对流段壳体、辐射段壳体、过热段壳体内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锅炉加热管,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所述油田注汽管路上设置有注汽阀门,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有给水管路;所述锅炉加热管内壁电镀有三层防垢防腐层。
可选的,所述辐射段壳体为水平布置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辐射段壳体底部设置有辐射段排污管,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呈螺旋状或内外双圈排布方式往复排列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壁上;所述辐射段壳体一端连接所述燃烧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渡段壳体;所述燃烧器连接有天然气管路和送风管路;辐射段外表面平均温度≤70℃,前墙外表面平均温度≤60℃;过渡烟道、过热段、对流段及辐射段的前后端面均采用耐高温1400℃的高纯陶瓷纤维毯。
可选的,所述天然气管路上设置有燃气流量计、燃气过滤器、开关阀和减压阀;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与所述燃烧器连通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远离所述燃烧器一端通过风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一端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另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上设置有高温轴流风机;所述空气预热器内均匀安装有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底部与所述对流段壳体连通,所述烟气管道顶部与所述烟囱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与所述对流段壳体和烟囱均不连通;冷空气进入管壳式空气预热器,经烟气加热为热空气,依次流经风道,轴流风机,风道,调节风门,鼓风机,最后到燃烧器与燃气混合燃烧。如果热空气温度超过45℃,需开动调节风门开度,与冷空气掺混到15℃~40℃,进入鼓风机。
可选的,所述过渡段壳体为水平布置的半圆形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辐射段壳体连接,另一端封闭,所述过渡段壳体的封闭端设置有回转式炉门和炉膛观火孔;所述过渡段壳体顶部设置有所述过热段;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过渡段壳体是连接辐射段和对流段之间的半圆形通道。过渡段壳体的炉衬底部浇注耐火水泥,并设吹灰用排水沟、排水孔,过渡烟道外表面平均温度≤80℃。后炉门采用回转轴压盖结构。观火孔安装圆形耐热玻璃,保温棉做成倾角,倾角满足观看视野范围,看窗长度为8cm。该型观火孔利于拆卸清洁,密封性能好。
可选的,所述过热段壳体为立方体结构,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且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与所述辐射段出口管路连通,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所述油田注汽管路连接;过热段壳体位于辐射段出口处的高温烟气区域,其功能是将分离出的干饱和蒸汽继续加热升温。
可选的,所述对流段壳体自底部至顶部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对流段壳体两侧设置有对流段边盖,所述对流段边盖上安装有对流段吊耳;所述对流段壳体内自下至上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锅炉加热管,位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包括光管和翅片管,所述光管布置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部下方,所述翅片管布置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部上方,位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对流段安装吹灰平台和滑轮式导轨,可打开侧盖或平移。对流段两侧门采用耐高温1260℃的陶瓷纤维甩丝毯,对流段弯头箱充满硅酸铝纤维。
可选的,还包括蒸汽分离器、喷水减温器和给水预热器;所述给水预热器为往复双回程布置的U形双层套管结构,蒸汽分离器外表面平均温度≤60℃,内、外接管均为20G钢管,上、下封头材质为20Ⅲ锻件,蒸汽分离器顶部设有放空口,底部设有蒸汽和饱和水取样口;给水预热器采用悬挂式布置,外表面平均温度≤60℃。给水预热器内、外管及弯头均为20G钢管。给水预热器出口水温(冷水出口水温)须高于烟气露点温;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外层套管一端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所述给水管路包括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一端通过泵出水管路与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外层套管一端连接,所述泵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孔板流量计,所述给水泵另一端设置有泵进口管路,所述给水泵电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内层套管进口连接,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内层套管出口与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通过辐射段出口管路与所述蒸汽分离器连接,所述蒸汽分离器的蒸汽出口与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所述蒸汽分离器的喷水减温器连通,与饱和水出口混合后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所述蒸汽分离器内设置有四个独立的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上部及蒸汽出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分离器。具体的,蒸汽分离器核心是球形分离器,内设置四个独立的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上部及蒸汽出口处设置了一、二次分离元件—百叶窗分离器,可进一步分离蒸汽中的细小水滴,其分离效率可达到99%以上,满足了过热器对蒸汽品质的要求。在辐射段出口增设汽水分离装置,既可达到汽包式锅炉的功能,又不用对水质作深度除盐处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锅炉运行成本。喷水减温器是目前锅炉行业调节过热蒸汽温度最常用的设备,它是以减温水高于过热蒸汽至少0.4MPa的压差注入减温器,通过减温器内部的喷水嘴以雾状方式喷到过热蒸汽中,与过热蒸汽混合,从而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生水通过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合格的软化水供到高压柱塞泵入口端,入口安装了减震器以保证入口水的稳定供应,出口安装了减震器以保证出口水的压力平稳。水经强制升压后进入水-水换热器,使给水超过“露点”温度,通常要求在110~120℃左右,以避免烟气对翅片管的低温腐蚀。经预热后的水进入对流段,在这里吸收热量后再进入水-水换热器作为热源加热给水,经冷却后进入辐射段的入口,水在辐射段经加热汽化后达到70~80%的蒸汽干度,然后进入到蒸汽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干蒸汽(99%以上)再进入到过热段加热,温度达到470℃左右进入喷水减温器,与分离出的饱和水再混合,混合后的温度降到约370~390℃,最后将过热蒸汽注入井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的锅炉加热管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喷砂除锈,将锅炉加热管两端加工螺纹,为后续电镀工装做准备,并用棉纱等将螺纹丝扣和端口檫拭干净,擦拭后上工装,将两端丝扣处上好工装,完全遮住丝扣,避免喷砂过程中打伤丝扣。尤其进口端,防止工装倾斜,造成端面打伤,开始喷砂除锈,开启空气压缩机,确保压缩空气的供应充足,压力正常。压缩空气把砂粒快速喷向锅炉加热管内壁,实现除锈效果,除锈后进行检验,内除锈后的锅炉加热管内壁光滑、无浮锈、无污垢、无深凹坑(深度≦1mm)、无裂纹、无起皮、无氧化皮等杂质,内外螺纹端面无影响螺纹的损伤、不得有钢丸、污物,无扁扣、无划伤等。检验方法为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为20%。质检员抽检如发现所检批次油管有不合格情况则判定此批内除油管为不合格,操作人员必须通过重新处理自检合格后再报质检员检查,最终清除锅炉加热管内壁锈层及污垢;
步骤二,镀防护层,将除锈后的锅炉加热管依次进行前处理和电镀工序,具体包括一,前处理工序:上挂→浸泡化学除油(8分钟)→水洗→流动酸洗(15分钟)→流动水洗→浸泡中和(2分钟)→下挂;二,电镀工序:上挂→流动水洗→流动活化(5分钟)→流动冷水洗→镀层镀(40分钟)→流动水洗→流动水洗→下挂。
电镀前处理关键点:浸泡化学除油:主要除去油管表面油污,使用XH-101B高效钢铁化学除油粉;为减少漏点,保证产品合格率,从镀前处理就应该严格控制。经过喷砂的钢管内壁越光滑,镀层以后的产品漏点越少,这是基本原则。为减少工序之间的生锈,车间应该做好前后工序之间的衔接。基本原则是:喷砂后的钢管要尽快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完毕后,要尽快进行镀层工序。前处理完毕后,1小时以上(含1小时)没有进行镀层的钢管,质检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是否生锈。凡是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发现生锈的,必须挑出重新处理。电镀工序前,在油管两端应旋上电镀工装,避免镀液对钢管外壁的腐蚀,还避免了污染镀液。电镀生产过程中,若镀槽电压超过5.0V、严重的打火现象、电流异常时,操作人员要对镀槽的导电情况进行检查:铜铝排之间的导电、阳极杆与导电座之间的导电、碳刷与管体的导电等是否导电良好或出现短路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整。为减少清洗水中油污和浮锈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各种清洗水,无论是前处理还是镀层,每周必须更换一次。流动热水的温度控制在30~40℃。电镀出槽后放置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分钟,应该及时进行高压空气干燥。操作人员检测电镀前处理工序各处理液温度和药品含量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若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应及时进行调整。阳极杆定心柱是否缺损,阳极杆涂层是否损坏、阳极杆是否有漏液现象,如有发现上述阳极杆损坏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班长或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切不可继续使用,以免造成质量事故。电镀过程中,钢管应尽快从A槽运到到B槽、C槽,中间间隔不能过大,若过大会影响镀层结合力。
步骤三,添加作业,药物添加时间间隔及电流密度(时间间隔有特殊要求时依据工艺参数更改);补加主盐和添加剂,控制好液位PH值,温度。镀液低于规定液位,加纯水补加就可以了。添加过程中的各种液体添加剂由技术员统一配制后进行添加;若因更改镀层时间或更改添加量,以技术质量部工艺更改通知为准,从而补充在电镀过程中损失的物质,保证电镀生产正常运行;
步骤四,热处理,锅炉加热管在电镀处理出来后,在72小时内进行热处理除氢处理,并使基体组织得到改善。具体操作包括:一,准备工作,开总电:合卧式热处理炉电源开关;升温:打开一至三区开关,调节温度旋钮到200摄氏度。
二,热处理,电镀油管在电镀处理出来后,在72小时内进行热处理除氢处理,电镀油管热处理温度为200摄氏度,热处理时间为120分钟。检验要求(质检员抽检:总数的5%),检验电镀油管是否及时进行热处理,是否达到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锅炉辐射段,对流段中的加热管,先通过电镀钨合金防垢工艺,在加热管内壁形成三层防垢防腐层。再焊接安装到壳体上。改进锅炉辐射段排布方式,形成螺旋状,或内外双圈排布方式,增加受热面积,提高整体热效率,锅炉加热管合金防腐层的优异性能,耐腐蚀强:镀层由三层构成,各层电极电位依次减小,由于结晶不同,柱状孔隙与片状孔隙不易重合在一点上,孔隙率减小,腐蚀的机率就下降。镀层破坏后,在腐蚀的环境中,因中间层电位最高,做为阴极,造成远离管内壁的最内层的均匀腐蚀,先中间层发生保护性腐蚀,后贴合管内壁的最外层层发生腐蚀,有效保护了机体,所以镀层结构具有明显的抗腐蚀性能。硬度高:钨合金层经过热处理后硬度1000HV以上,在工模具领域,镀后一般寿命提高3倍以上。表面光洁:工件经钨合金镀膜后,表面光洁度不受影响,无需再加工和抛光。可加工形状复杂:工件形状不受限制,不变形,可加工较深的盲孔和形状复杂的内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垢燃气锅炉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热段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流段内部锅炉加热管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段壳体内锅炉加热管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辐射段壳体内锅炉加热管另一角度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垢燃气锅炉工作过程中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给水预热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泵进口管路、2为给水泵、3为风冷型冷水机、4为电气控制柜、5为鼓风机、6为燃烧器、7为风道、8为高温轴流风机、9为烟囱、10为空气预热器、11为对流段壳体、12为过热段壳体、13为注汽阀门、14为蒸汽分离器、15为爬梯、16为过渡段壳体、17为辐射段出口管路、18为辐射段壳体、19为天然气管路、20为泵出口管路、21为孔板流量计、22为给水预热器、23为锅炉加热管、24为外层套管、25为内层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锅炉加热管的抗结垢性能提高,确保了锅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附图1-附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器6、辐射段壳体18和过渡段壳体16,过渡段壳体16上方依次连通设置有过热段壳体12、对流段壳体11和烟囱9,对流段壳体11和烟囱9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10,烟囱9设置于空气预热器10顶部,燃气经燃气系统和天然气管路19进入燃烧器6燃烧,在辐射段产生高温烟气,依次流经过渡段,过热段,对流段,空气预热器10,最后经烟囱9排放到大气;对流段壳体11、辐射段壳体18、过热段壳体12内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锅炉加热管23,位于过热段壳体12内的锅炉加热管23末端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油田注汽管路上设置有注汽阀门13,位于对流段壳体11内的锅炉加热管23首端连接有给水管路;锅炉加热管23内壁电镀有三层防垢防腐层。
优选的,辐射段壳体18为水平布置的圆筒状结构,辐射段壳体18底部设置有辐射段排污管,位于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呈螺旋状或内外双圈排布方式往复排列于辐射段壳体内壁上;辐射段壳体一端连接燃烧器,另一端连接过渡段壳体;燃烧器连接有天然气管路和送风管路;辐射段外表面平均温度≤70℃,前墙外表面平均温度≤60℃;过渡烟道、过热段、对流段及辐射段的前后端面均采用耐高温1400℃的高纯陶瓷纤维毯。
天然气管路上设置有燃气流量计、燃气过滤器、开关阀和减压阀;送风管路包括与燃烧器连通的鼓风机5,鼓风机5远离燃烧器6一端通过风道7与空气预热器10一端连通,空气预热器10另一端开设有进风口,风道7上设置有高温轴流风机8;空气预热器10内均匀安装有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烟气管道,烟气管道底部与对流段壳体连通,烟气管道顶部与烟囱9连通;空气预热器10与对流段壳体11和烟囱9均不连通;冷空气进入管壳式空气预热器,经烟气加热为热空气,依次流经风道,轴流风机,风道,调节风门,鼓风机,最后到燃烧器与燃气混合燃烧。如果热空气温度超过45℃,需开动调节风门开度,与冷空气掺混到15℃~40℃,进入鼓风机。
过渡段壳体16为水平布置的半圆形结构,其一端与辐射段壳体18连接,另一端封闭,过渡段壳体16一侧设置有爬梯15,便于攀爬维修;过渡段壳体16的封闭端设置有回转式炉门和炉膛观火孔;过渡段壳体顶部设置有过热段;位于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通过辐射段出口管路与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过渡段壳体是连接辐射段和对流段之间的半圆形通道。过渡段壳体的炉衬底部浇注耐火水泥,并设吹灰用排水沟、排水孔,过渡烟道外表面平均温度≤80℃。后炉门采用回转轴压盖结构。观火孔安装圆形耐热玻璃,保温棉做成倾角,倾角满足观看视野范围,看窗长度为8cm。该型观火孔利于拆卸清洁,密封性能好。
过热段壳体12为立方体结构,位于过热段壳体12内的锅炉加热管23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且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与辐射段出口管路连通,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过热段壳体位于辐射段出口处的高温烟气区域,其功能是将分离出的干饱和蒸汽继续加热升温。
对流段壳体11自底部至顶部宽度逐渐减小,对流段壳体11两侧设置有对流段边盖,对流段边盖上安装有对流段吊耳;对流段壳体内自下至上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锅炉加热管,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包括光管和翅片管,光管布置于对流段壳体内部下方,翅片管布置于对流段壳体内部上方,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23末端与位于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对流段安装吹灰平台和滑轮式导轨,可打开侧盖或平移。对流段两侧门采用耐高温1260℃的陶瓷纤维甩丝毯,对流段弯头箱充满硅酸铝纤维。
进一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蒸汽分离器14和给水预热器22;给水预热器22为往复双回程布置的U形双层套管结构,蒸汽分离器14外表面平均温度≤60℃,内、外接管均为20G钢管,上、下封头材质为20Ⅲ锻件,蒸汽分离器顶部设有放空口,底部设有蒸汽和饱和水取样口;给水预热器采用悬挂式布置,外表面平均温度≤60℃。给水预热器内、外管及弯头均为20G钢管。给水预热器出口水温(冷水出口水温)须高于烟气露点温;给水预热器的外层套管24一端与给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给水管路包括给水泵,给水泵2一端通过泵出水管路20与给水预热器22的外层套管24一端连接,泵出水管路20上设置有孔板流量计21,给水泵2另一端设置有泵进口管路1,给水泵2电连接有电气控制柜4和风冷型冷水机3;对流段壳体11内的锅炉加热管23末端与给水预热器22的内层套管25进口连接,给水预热器22的内层套管出口与位于辐射段壳体18内的锅炉加热管23连接;位于辐射段壳体18内的锅炉加热管23末端通过辐射段出口管路17与蒸汽分离器14连接,蒸汽分离器14的蒸汽出口与位于过热段壳体12内的锅炉加热管23连接,位于过热段壳体12内的锅炉加热管23末端与蒸汽分离器14的饱和水出口连通后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蒸汽分离器14内设置有四个独立的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上部及蒸汽出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分离器。具体的,蒸汽分离器核心是球形分离器,内设置四个独立的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上部及蒸汽出口处设置了一、二次分离元件—百叶窗分离器,可进一步分离蒸汽中的细小水滴,其分离效率可达到99%以上,满足了过热器对蒸汽品质的要求。在辐射段出口增设汽水分离装置,既可达到汽包式锅炉的功能,又不用对水质作深度除盐处理,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锅炉运行成本。喷水减温器是目前锅炉行业调节过热蒸汽温度最常用的设备,它是以减温水高于过热蒸汽至少0.4MPa的压差注入减温器,通过减温器内部的喷水嘴以雾状方式喷到过热蒸汽中,与过热蒸汽混合,从而降低过热蒸汽温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生水通过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合格的软化水供到高压柱塞泵入口端,入口安装了减震器以保证入口水的稳定供应,出口安装了减震器以保证出口水的压力平稳。水经强制升压后进入给水预热器22,使给水超过“露点”温度,通常要求在110~120℃左右,以避免烟气对翅片管的低温腐蚀。经预热后的水进入对流段,在这里吸收热量后再进入给水预热器22作为热源加热给水,经冷却后进入辐射段的入口,水在辐射段经加热汽化后达到70~80%的蒸汽干度,然后进入到蒸汽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干蒸汽(99%以上)再进入到过热段加热,温度达到470℃左右进入喷水减温器,与分离出的饱和水再混合,混合后的温度降到约370~390℃,最后将过热蒸汽注入井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垢燃气锅炉的锅炉加热管电镀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喷砂除锈,将锅炉加热管两端加工螺纹,为后续电镀工装做准备,并用棉纱等将螺纹丝扣和端口檫拭干净,擦拭后上工装,将两端丝扣处上好工装,完全遮住丝扣,避免喷砂过程中打伤丝扣。尤其进口端,防止工装倾斜,造成端面打伤,开始喷砂除锈,开启空气压缩机,确保压缩空气的供应充足,压力正常。压缩空气把砂粒快速喷向锅炉加热管内壁,实现除锈效果,除锈后进行检验,内除锈后的锅炉加热管内壁光滑、无浮锈、无污垢、无深凹坑(深度≦1mm)、无裂纹、无起皮、无氧化皮等杂质,内外螺纹端面无影响螺纹的损伤、不得有钢丸、污物,无扁扣、无划伤等。检验方法为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为20%。质检员抽检如发现所检批次油管有不合格情况则判定此批内除油管为不合格,操作人员必须通过重新处理自检合格后再报质检员检查,最终清除锅炉加热管内壁锈层及污垢;
步骤二,镀防护层,将除锈后的锅炉加热管依次进行前处理和电镀工序,具体包括一,前处理工序:上挂→浸泡化学除油(8分钟)→水洗→流动酸洗(15分钟)→流动水洗→浸泡中和(2分钟)→下挂;二,电镀工序:上挂→流动水洗→流动活化(5分钟)→流动冷水洗→镀层镀(40分钟)→流动水洗→流动水洗→下挂。
电镀前处理关键点:浸泡化学除油:主要除去油管表面油污,使用XH-101B高效钢铁化学除油粉;为减少漏点,保证产品合格率,从镀前处理就应该严格控制。经过喷砂的钢管内壁越光滑,镀层以后的产品漏点越少,这是基本原则。为减少工序之间的生锈,车间应该做好前后工序之间的衔接。基本原则是:喷砂后的钢管要尽快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完毕后,要尽快进行镀层工序。前处理完毕后,1小时以上(含1小时)没有进行镀层的钢管,质检员必须对其进行检验,是否生锈。凡是进入下道工序之前发现生锈的,必须挑出重新处理。电镀工序前,在油管两端应旋上电镀工装,避免镀液对钢管外壁的腐蚀,还避免了污染镀液。电镀生产过程中,若镀槽电压超过5.0V、严重的打火现象、电流异常时,操作人员要对镀槽的导电情况进行检查:铜铝排之间的导电、阳极杆与导电座之间的导电、碳刷与管体的导电等是否导电良好或出现短路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修整。为减少清洗水中油污和浮锈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各种清洗水,无论是前处理还是镀层,每周必须更换一次。流动热水的温度控制在30~40℃。电镀出槽后放置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5分钟,应该及时进行高压空气干燥。操作人员检测电镀前处理工序各处理液温度和药品含量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若不在正常范围之内应及时进行调整。阳极杆定心柱是否缺损,阳极杆涂层是否损坏、阳极杆是否有漏液现象,如有发现上述阳极杆损坏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通知班长或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切不可继续使用,以免造成质量事故。电镀过程中,钢管应尽快从A槽运到到B槽、C槽,中间间隔不能过大,若过大会影响镀层结合力。
步骤三,添加作业,药物添加时间间隔及电流密度(时间间隔有特殊要求时依据工艺参数更改);补加主盐和添加剂,控制好液位PH值,温度。镀液低于规定液位,加纯水补加就可以了。添加过程中的各种液体添加剂由技术员统一配制后进行添加;若因更改镀层时间或更改添加量,以技术质量部工艺更改通知为准,从而补充在电镀过程中损失的物质,保证电镀生产正常运行;
步骤四,热处理,锅炉加热管在电镀处理出来后,在72小时内进行热处理除氢处理,并使基体组织得到改善。具体操作包括:一,准备工作,开总电:合卧式热处理炉电源开关;升温:打开一至三区开关,调节温度旋钮到200摄氏度。
二,热处理,电镀油管在电镀处理出来后,在72小时内进行热处理除氢处理,电镀油管热处理温度为200摄氏度,热处理时间为120分钟。检验要求(质检员抽检:总数的5%),检验电镀油管是否及时进行热处理,是否达到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顶”、“底”、“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笫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燃烧器、辐射段壳体和过渡段壳体,所述过渡段壳体上方依次连通设置有过热段壳体、对流段壳体和烟囱,所述对流段壳体和烟囱之间设置有空气预热器,所述烟囱设置于所述空气预热器顶部;所述对流段壳体、辐射段壳体、过热段壳体内均设置有依次连通的锅炉加热管,位于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所述油田注汽管路上设置有注汽阀门,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有给水管路;所述锅炉加热管内壁电镀有三层防垢防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段壳体为水平布置的圆筒状结构,所述辐射段壳体底部设置有辐射段排污管,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呈螺旋状或内外双圈排布方式往复排列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壁上;所述辐射段壳体一端连接所述燃烧器,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渡段壳体;所述燃烧器连接有天然气管路和送风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气管路上设置有燃气流量计、燃气过滤器、开关阀和减压阀;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与所述燃烧器连通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远离所述燃烧器一端通过风道与所述空气预热器一端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另一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上设置有高温轴流风机;所述空气预热器内均匀安装有有多个竖直设置的烟气管道,所述烟气管道底部与所述对流段壳体连通,所述烟气管道顶部与所述烟囱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与所述对流段壳体和烟囱均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壳体为水平布置的半圆形结构,其一端与所述辐射段壳体连接,另一端封闭,所述过渡段壳体的封闭端设置有回转式炉门和炉膛观火孔;所述过渡段壳体顶部设置有所述过热段;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段壳体为立方体结构,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且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与所述辐射段出口管路连通,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所述油田注汽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段壳体自底部至顶部宽度逐渐减小,所述对流段壳体两侧设置有对流段边盖,所述对流段边盖上安装有对流段吊耳;所述对流段壳体内自下至上均匀往复排列有多层锅炉加热管,位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包括光管和翅片管,所述光管布置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部下方,所述翅片管布置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部上方,位于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垢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分离器、喷水减温器和给水预热器;所述给水预热器为往复双回程布置的U形双层套管结构,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外层套管一端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另一端与位于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首端连接;所述给水管路包括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一端通过泵出水管路与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外层套管一端连接,所述泵出水管路上设置有孔板流量计,所述给水泵另一端设置有泵进口管路,所述给水泵电连接有电气控制柜;所述对流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内层套管进口连接,所述给水预热器的内层套管出口与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位于所述辐射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通过辐射段出口管路与所述蒸汽分离器连接,所述蒸汽分离器的蒸汽出口与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连接,位于所述过热段壳体内的锅炉加热管末端与喷水减温器连通,与分离出的饱和水再混合,与油田注汽管路连接;所述蒸汽分离器内设置有四个独立的旋风分离器,在旋风分离器上部及蒸汽出口处设置有百叶窗分离器。
CN202122741087.6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Active CN216049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1087.6U CN216049399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41087.6U CN216049399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9399U true CN216049399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41087.6U Active CN216049399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9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5807B (zh) 双管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CN101696860A (zh) 双管板式换热器
CN107267731A (zh)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系统不锈钢管的生产工艺
RU2554679C2 (ru) Подогреватель воздуха топочным газом,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а также воздушный труб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для подогревателя воздуха топочным газом
CN216049399U (zh)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
CN113883950A (zh) 一种防垢燃气锅炉及锅炉加热管电镀工艺
CN104073818B (zh) 一种电子束冷床炉水冷管道变压内循环酸洗的方法
CN110440233B (zh) 冶金过程中高温流体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6130951U (zh) 一种超620℃蒸汽参数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集箱
CN104132325A (zh) 深度回收电站锅炉排烟余热的搪玻璃热管低温省煤器
CN107805679B (zh) 一种高炉风口烧穿后的快速封堵方法
CN214199800U (zh) 一种具有在线修复功能的换热管以及换热装置
CN103672186B (zh) 一种钢件耐腐蚀变径管
US20220316823A1 (en) Corrosion prevention for heat exchanger devices and pool heaters
CN102174698A (zh) 搪瓷内胆快速修复工艺
CN208817449U (zh) 一种卧式余热锅炉
CN203203011U (zh) 一种耐腐蚀黄磷尾气燃烧用锅炉
CN101328594A (zh) 一种调整铝电解槽电流分布的方法
CN211420234U (zh) 一种可调节式循流淬火油池
CN206419933U (zh) 转炉炉气余热回收锅炉
CN111004988A (zh) 一种法兰表面处理方法
CN204739917U (zh) 中频感应加热炉冷却水循环装置
CN216477190U (zh) 一种防蜡涂层油管
CN101368254A (zh) 一种高铬型抗高温氧化电弧喷涂粉芯丝材
RU2813038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чугунного радиатора отоп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