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8817U -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8817U
CN216048817U CN202122141679.4U CN202122141679U CN216048817U CN 216048817 U CN216048817 U CN 216048817U CN 202122141679 U CN202122141679 U CN 202122141679U CN 216048817 U CN216048817 U CN 216048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box
brick tea
opening
clo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16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靖
郑鹏程
高士伟
王雪萍
郑琳
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Fruit and Tea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21416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8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8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8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冷却箱(7)、启闭器Ⅰ(9)、控制箱(10)、导流罩(16)、马达(17)、风轮(18)、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冷凝器(22),箱体(1)内设置有多层烘盘(11),马达(17)轴端连接风轮(18),箱体(1)底部前方和后方设别设置有油箱(24),油箱(24)内安装有加热器(26),两个油箱(24)之间设置有热管(25),箱体(1)上部、下部及两侧设置有流道(31),启闭器Ⅰ(9)下端处于箱体(1)上部的流道(31)内,箱体(1)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启闭器Ⅱ(8)。两种模式烘干,烘干过程控制精确,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砖茶在压紧工序中,需要让茶叶保持一定含水量,茶叶才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的砖茶。砖茶压紧之后,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花工艺,形成砖茶特有的色香品质,这种发花工艺通常是在烘房中进行的。目前,都是在烘房内设置蒸汽加热管道和烘架,将砖茶摆放在烘架上进行烘干工序;但是,烘房内温度控制不准确、不均匀,不能针对不同的砖茶产品设置不同的烘干工艺,同时该方法需要有锅炉提供蒸汽,结构较复杂;因此,烘干过程控制不精确,热效率不高,且砖茶易产生龟裂、暗裂,且目前市面存在的烘箱不能用于砖茶产品烘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冷却箱、启闭器Ⅰ、控制箱、导流罩、马达、风轮、温度传感器Ⅰ、湿度传感器、冷凝器,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多层烘盘,所述的冷凝器与冷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管道上安装有水泵和单向阀Ⅰ,所述的马达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箱体顶部,所述的马达轴端连接风轮,所述的导流罩套置在风轮外并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Ⅰ的传感器端和湿度传感器的传感器端位于箱体内,箱体安装有箱门,箱体底部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油箱,所述的油箱内安装有加热器,两个油箱之间设置有热管,所述的箱体外层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箱体上部、下部及两侧设置有流道,所述的启闭器Ⅰ穿过箱体的保温层设置在箱体上部,启闭器Ⅰ下端处于箱体上部的流道内,所述的箱体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启闭器Ⅱ,所述的启闭器Ⅱ穿过保温层,启闭器Ⅱ一端位于箱体外部,启闭器Ⅱ另一端处于箱体两侧的流道内,所述的控制箱分别与马达、启闭器Ⅰ、启闭器Ⅱ、温度传感器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冷却箱安装在箱体顶部,所述的冷凝器安装在导流罩上。
所述的箱门边框上设置有封条。
所述的油箱外设置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Ⅱ,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Ⅱ一端穿过壳体置于油箱内。
所述的油箱外设置有连通管。
所述的箱体底部设置有支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加热管+风道+风机模式和加热管+风道+冷凝器模式,该两种工作模式可任意切换,接通控制箱上的电源选择工作模式,本烘干装置即按照设置预定工作,完成既定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加热器采用了油介质作为中间体,通过控制箱控制冷却箱和加热器,依据控制介质加热曲线与负载之间的关系设置不同的烘干工艺,使得烘干过程控制精确,热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内壁上设置有流道,使得温湿度变化平缓,砖茶外表面风场强度低,不易产生龟裂、暗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与冷凝器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无面茶时砖茶烘干工艺曲线示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含面茶时砖茶烘干工艺曲线示例图。
图中:箱体1,箱门2,支脚3,封条4,门锁5,铰链6,冷却箱7,启闭器Ⅱ8,启闭器Ⅰ9,控制箱10,烘盘11,水泵12,管道13,单向阀Ⅰ14,单向阀Ⅱ15,导流罩16,马达17,风轮18,安装板19,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冷凝器22,壳体23,油箱24,热管25,加热器26,温度传感器Ⅱ27,连通管28,排水管29,保温层30,流道31,启闭器Ⅲ3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5,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冷却箱7、启闭器Ⅰ9、控制箱10、导流罩16、马达17、风轮18、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冷凝器22。所述的箱体1内设置有多层烘盘11,所述的冷凝器22与冷却箱7通过管道13连接,所述的管道13上安装有水泵12和单向阀一14。所述的马达17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箱体1顶部,所述的马达17轴端连接风轮18,所述的导流罩6套置在风轮18外并安装在箱体1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Ⅰ20的传感器端和湿度传感器21的传感器端位于箱体1内。箱体1安装有箱门2,箱体1底部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油箱24,所述的油箱24内安装有加热器26,两个油箱24之间设置有热管25;加热器26加热油介质,油介质在热管25内自由流动。所述的箱体1外层设置有保温层30,所述的箱体1上部、下部及两侧设置有流道31,所述的启闭器Ⅰ9穿过箱体1的保温层30设置在箱体1上部,启闭器Ⅰ9下端处于箱体1上部的流道31内。所述的箱体1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启闭器Ⅱ8,所述的启闭器Ⅱ8穿过保温层30,启闭器Ⅱ8一端位于箱体1外部,启闭器Ⅱ8另一端处于箱体1两侧的流道31内。所述的控制箱10分别与马达17、启闭器Ⅰ9、启闭器Ⅱ8、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电连接。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冷却箱7安装在箱体1顶部,所述的冷凝器22安装在导流罩16上。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箱门2边框上设置有封条4。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油箱24外设置有壳体23,所述的壳体2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Ⅱ2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Ⅱ27一端穿过壳体23置于油箱24内。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油箱24外设置有连通管28。
参见图1至图5,所述的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脚3。
参见图1至图5,本烘干装置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加热管+风道+风机模式,吸入外界空气、排出高湿度空气,达到烘干作用;另一种为加热管+风道+冷凝器模式,空气只在箱体1内流通,高湿度的空气遇冷凝结水,水排出箱体1,达到烘干作用。该两种工作模式可任意切换,接通控制箱10上的电源,选择工作模式,设定启动时间、升温时间、目标温度、关闭时间等参数;按动启动按钮,本烘干装置即按照设置预定工作,完成既定工作,本烘干装置自动关闭。
参见图1至图7,该砖茶烘干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步骤一,开启控制箱10电源,启动控制箱10,输入温升时间为20-60min;温升时间具体时间依据单次烘干茶砖的总量和茶坯原料构成情况而定。
步骤二,将砖茶摆放至多层烘盘11内。
步骤三,设置加热目标温度。
参见图1至图7,具体的,所述的步骤二中砖茶摆放包括下面内容:若压制后茶砖含水量20%-25%采用侧放,当砖茶采用侧放时,烘盘11内底面可以加放30mm*30mm杉木条,相邻砖茶之间的间距为茶砖厚度的0.5-1倍,砖茶离箱体1内表面不低于1倍茶砖厚度,每层烘盘11内叠放的茶砖不多于3层。对于茶砖含水量低于15%的可以采用平放,当砖茶采用平放时,相邻砖茶之间不留间距,烘盘11内的茶砖不可叠放,烘盘11内底面加放30mm*30mm杉木条或高度不低于15mm的三角条,茶砖离箱体1内表面不低于1倍茶砖厚度。
参见图1至图7,具体的,所述的温升时间和加热目标温度设置具体如下:当茶砖的面茶和里茶为不同原料时,设置温升时间为30min,加热时间段0-8小时,40℃;加热时间段8-24小时,45℃;加热时间段24-96小时,55℃;加热时间段96-120小时,温度设值40℃;至运行结束。当茶砖的面茶和里茶为相同原料时,设置温升时间为60min,加热时间段0-8小时,40℃;加热时间段8-24小时,40℃;加热时间段24-96小时,50℃;加热时间段96-120小时,温度设值35℃;至运行结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冷却箱(7)、启闭器Ⅰ(9)、控制箱(10)、导流罩(16)、马达(17)、风轮(18)、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冷凝器(22),所述的箱体(1)内设置有多层烘盘(11),所述的冷凝器(22)与冷却箱(7)通过管道(13)连接,所述的管道(13)上安装有水泵(12)和单向阀Ⅰ(14),所述的马达(17)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在箱体(1)顶部,所述的马达(17)轴端连接风轮(18),所述的导流罩(16)套置在风轮(18)外并安装在箱体(1)内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Ⅰ(20)的传感器端和湿度传感器(21)的传感器端位于箱体(1)内,箱体(1)安装有箱门(2),箱体(1)底部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有油箱(24),所述的油箱(24)内安装有加热器(26),两个油箱(24)之间设置有热管(25),所述的箱体(1)外层设置有保温层(30),所述的箱体(1)上部、下部及两侧设置有流道(31),所述的启闭器Ⅰ(9)穿过箱体(1)的保温层(30)设置在箱体(1)上部,启闭器Ⅰ(9)下端处于箱体(1)上部的流道(31)内,所述的箱体(1)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启闭器Ⅱ(8),所述的启闭器Ⅱ(8)穿过保温层(30),启闭器Ⅱ(8)一端位于箱体(1)外部,启闭器Ⅱ(8)另一端处于箱体(1)两侧的流道(31)内,所述的控制箱(10)分别与马达(17)、启闭器Ⅰ(9)、启闭器Ⅱ(8)、温度传感器Ⅰ(20)、湿度传感器(2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箱(7)安装在箱体(1)顶部,所述的冷凝器(22)安装在导流罩(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门(2)边框上设置有封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24)外设置有壳体(23),所述的壳体(2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Ⅱ(27),所述的温度传感器Ⅱ(27)一端穿过壳体(23)置于油箱(2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24)外设置有连通管(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底部设置有支脚(3)。
CN202122141679.4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Active CN216048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679.4U CN21604881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679.4U CN21604881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8817U true CN216048817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1679.4U Active CN21604881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88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717A (zh) * 2021-09-07 2021-12-2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6717A (zh) * 2021-09-07 2021-12-24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2283U (zh) 红茶发酵机
CN2884923Y (zh) 一种咖啡豆烘焙炒机
CN216048817U (zh)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
CN203749234U (zh) 一种蒸炒锅自动排气系统
CN101971765B (zh) 食用菌高效节能常压灭菌灶
CN110986098A (zh) 燃气多功能炉具
CN113826717A (zh) 一种砖茶烘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94162U (zh) 有氧厢柜式红茶发酵室
CN211795886U (zh) 可智能控制的蒸柜
CN201299073Y (zh) 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CN210055655U (zh) 一种多功能电烙蒸锅
CN211678620U (zh) 一种烘干效率提高的汽车零部件用烘干装置
CN204104612U (zh) 新型烤羊炉
CN108185835B (zh) 一种强制循环热空气的电馕坑
CN207897879U (zh) 一种自动出料型烟草烘干机
CN215127583U (zh) 节能环保藏碳烧烤炉
CN206491701U (zh) 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电焗炉
CN206666492U (zh) 一种酿酒设备
CN202284807U (zh) 多功能烹饪炉
CN111084547A (zh) 可智能控制的蒸柜
CN220379744U (zh) 仿古法自动砂焗煨汤炉
CN204881099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箱
CN211781248U (zh) 燃气多功能炉具
CN204860846U (zh) 一种辣椒热冷池
CN201781797U (zh) 食用菌高效节能常压灭菌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