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7545U -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7545U
CN216047545U CN202122586356.6U CN202122586356U CN216047545U CN 216047545 U CN216047545 U CN 216047545U CN 202122586356 U CN202122586356 U CN 202122586356U CN 216047545 U CN216047545 U CN 216047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plate
flying saucer
shell
illumina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63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厚云
周廷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63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7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7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7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涉及飞碟灯散热领域,针对灰尘通过钻孔进入到飞碟灯的内部,从而附着在零部件上,造成零部件散热不佳,从而导致飞碟灯因温度过高而损害,实用性不强,不适合广泛推广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两端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盖,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壳体以及壳盖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照明灯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对飞碟灯在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灰尘进入到飞碟灯的内部,同时还能够将飞碟灯内部产生的热量传输出来,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碟灯散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飞碟灯,又名UFO工矿灯,因外形独特,外观似UFO(不明飞行物) 而得名。
现有的飞碟灯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具有寿命长,光衰小,可广泛应用于户外与室内各种恶劣应用环境的优点,针对现有的飞碟灯在使用时会产生个大量的热量,当热量过多飞碟灯达到受热极限时会将热量传递到电源外壳,受热的电源外壳会因为热量过高而损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现有的飞碟等在设计时大都采用钻孔的形式对其进行散热,但是由于飞碟灯的使用环境中一般会有大量的灰尘存在,通过钻孔进行散热会导致灰尘通过钻孔进入到飞碟灯的内部,从而附着在零部件上,造成零部件散热不佳,从而导致飞碟灯因温度过高而损害,实用性不强,不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对飞碟灯在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灰尘进入到飞碟灯的内部,同时还能够将飞碟灯内部产生的热量传输出来,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包括两端连通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盖,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壳体以及壳盖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照明灯板,所述照明灯板与所述电池组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外圈两侧均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外圈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板,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一侧沿连通管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二散热板以及多个第三散热板,另一侧沿壳体的中心轴线阵列设置有第四散热板,多个第三散热板分别设置在第二散热板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连通管的中心轴线垂直,多个所述第三散热板与所述连通管的中心轴线平行。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以及第四散热板的竖截面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散热板和第三散热板的锐角为40°~ 50°,所述第四散热板的锐角为25°~35°。
进一步而言:所述壳体设置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照明灯板防护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板以及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套设在防护板的上,所述防护板为透光板,所述防护板为半球体。
进一步而言:所述防护板与壳体之间以及壳盖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而言:所述壳盖背离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挂钩以及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挂钩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挂钩通过螺纹孔与底座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壳体为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
进一步而言:所述壳盖背离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铭牌,所述铭牌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装置通过安装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四散热片,防护板以及防护架等结构,其中通过设置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以及第四散热板之间的间隙与外界形成压强差,进而带动气流流动,加快第二散热板、第三散热板以及第四散热板上热量的流失,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安装防护板能够对照明灯板进行保护,防止防止照明灯板受损,同时也能够防止灰尘附着在照明灯板上,影响照明灯板的正常工作,而防护架则能够对飞碟灯整体进行防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对飞碟灯在使用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灰尘进入到飞碟灯的内部,同时还能够将飞碟灯内部产生的热量传输出来,从而达到散热的效果,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装置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安装板;3、壳盖;4、安装腔;5、电池组;6、照明灯板;7、连通管;8、第一散热板;9、第二散热板; 10、第三散热板;11、第四散热板;12、防护板;13、防护架;14、密封件;15、挂钩;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通过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包括两端连通的壳体1,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盖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壳体1以及壳盖3之间形成有安装腔 4,安装腔4内设置有电池组5,电池组5作为备用电源,当电力断开时,电池组5能够作为电源为飞碟灯提供电力,安装板2上设置有照明灯板6,照明灯板6与电池组5之间电性连接,壳体1的外圈两侧均设置有连通管7,连通管7与安装腔4连通,以使电线等物质通过连通孔进入到壳体1内,为照明灯板6提供电力,壳体1的外圈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板8,多个第一散热板8的一侧沿连通管7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二散热板9以及多个第三散热板10,另一侧沿壳体1的中心轴线阵列设置有第四散热板11,多个第三散热板10分别设置在第二散热板9的两侧,第二散热板9与连通管7的中心轴线垂直,多个第三散热板10与连通管7的中心轴线平行。
通过图1-2所示,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 11的竖截面均为直角梯形,第二散热板9和第三散热板10的锐角为40°~50°,第四散热板11的锐角为25°~35°,通过这样设置能够在通风时使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11之间的间隙与外界形成压强差,进而带动气流流动,加快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11上热量的流失,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
通过图2-4所示,壳体1设置安装板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照明灯板6防护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2以及防护架13,防护架13套设在防护板12的上,防护板12为透光板,防护板12为半球体,通过安装防护板12能够对照明灯板6进行保护,防止防止照明灯板6受损,同时也能够防止灰尘附着在照明灯板6上,影响照明灯板6的正常工作,而防护架13则能够对飞碟灯整体进行防护。
通过图2-4所示,防护板12与壳体1之间以及壳盖3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14,通过设置密封件14,能够防止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壳体1以及照明灯板6内,从而附着在电池组5和照明灯板6 上,影响电池组5和照明灯板6的散热,同时也防止照明灯板6和电池组5受到灰尘的影响而损坏。
通过图2-3所示,壳盖3背离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挂钩15以及底座16,底座16的一侧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挂钩15连接的螺纹孔,挂钩15通过螺纹孔与底座16连接,悬挂机构能够对飞碟灯进行安装固定,壳体1为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具体的为金属铜支撑,能够很好的进行导热,壳盖3 背离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铭牌,铭牌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连接,铭牌上记载了飞碟灯的一些信息。
工作原理:本装置首先通过设置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11之间的间隙与外界形成压强差,进而带动气流流动,加快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11上热量的流失,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安装防护板12能够对照明灯板6进行保护,防止防止照明灯板6受损,同时也能够防止灰尘附着在照明灯板6 上,影响照明灯板6的正常工作,而防护架13则能够对飞碟灯整体进行防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包括两端连通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壳盖(3),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壳体(1)以及壳盖(3)之间形成有安装腔(4),所述安装腔(4)内设置有电池组(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上设置有照明灯板(6),所述照明灯板(6)与所述电池组(5)之间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外圈两侧均设置有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与所述安装腔(4)连通,所述壳体(1)的外圈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散热板(8),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板(8)的一侧沿连通管(7)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第二散热板(9)以及多个第三散热板(10),另一侧沿壳体(1)的中心轴线阵列设置有第四散热板(11),多个第三散热板(10)分别设置在第二散热板(9)的两侧,所述第二散热板(9)与所述连通管(7)的中心轴线垂直,多个所述第三散热板(10)与所述连通管(7)的中心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板(9)、第三散热板(10)以及第四散热板(11)的竖截面均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散热板(9)和第三散热板(10)的锐角为40°~50°,所述第四散热板(11)的锐角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置安装板(2)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对照明灯板(6)防护的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2)以及防护架(13),所述防护架(13)套设在防护板(12)的上,所述防护板(12)为透光板,所述防护板(12)为半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2)与壳体(1)之间以及壳盖(3)与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3)背离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挂钩(15)以及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一侧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侧开设有与挂钩(15)连接的螺纹孔,所述挂钩(15)通过螺纹孔与底座(1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盖(3)背离壳体(1)的一侧还设置有铭牌,所述铭牌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连接。
CN202122586356.6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Active CN216047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356.6U CN21604754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6356.6U CN21604754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7545U true CN21604754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1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6356.6U Active CN21604754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75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4891U (zh) Led显示屏模组
CN112153873A (zh) 一种散热模块及包括其的充电枪和充电座
CN216047545U (zh) 一种照明灯飞蝶状散热结构
CN101280910A (zh) 一种户外led板的散热装置
CN211652639U (zh) 一种玻璃建筑幕墙隔热检测装置
CN210891580U (zh) 一种薄壁腔式对流散热led灯壳
CN215570082U (zh) 户外用工作灯
CN210267157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led灯条
WO2019091165A1 (zh) 照明装置
CN210291572U (zh) 一种具有双层保护功能的led防爆灯
CN210241320U (zh) 一种防水防雾的防爆灯
CN210107199U (zh) 一种船用led舱顶灯
CN213900828U (zh) 一种双头壁灯
CN210511106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球泡灯结构
CN220958383U (zh) 具有散热结构的led平板灯防护装置
CN217082325U (zh) 一种led指示灯
CN210891566U (zh) 散热结构及灯具
CN219889509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灯具用散热器
CN212226975U (zh) 钓鱼灯散热系统
CN210219450U (zh) 一种高光强航空障碍灯
CN214705307U (zh) 一种用于消防安全疏散的多功能指示牌
CN213334293U (zh) 一种具有监控功能的led灯
CN213872419U (zh) 固定式led灯具
CN219828773U (zh) 一种高功率涵道式散热光源
CN214668909U (zh) 外气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6, daxiaochang Road, Qinhu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00

Patentee after: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00 No. 16, dajiaochang Road, Qinhua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TANSUO PHOTO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