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6042U -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 Google Patents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6042U
CN216046042U CN202121495579.5U CN202121495579U CN216046042U CN 216046042 U CN216046042 U CN 216046042U CN 202121495579 U CN202121495579 U CN 202121495579U CN 216046042 U CN216046042 U CN 216046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hannel
groove
sleev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55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峰
陈浩杰
赵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Linghang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Lingha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Linghang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Linghang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955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6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6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6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快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包括第一底座,其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内设有固定柱芯,固定柱芯上活动连接有密封套筒,固定柱芯上套接有第一弹簧,其一端与第一通道的内壁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密封套筒相抵触;下模块包括第二底座,其内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内卡接有固定套筒,其一端的内壁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其内设有第二密封头,另一端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第二密封头与固定盘的相对侧设有第二弹簧,解决现有技术中快换装置的气体接头在连接或断开的瞬间存在漏气现象的问题,在机器人快换装置技术领域具有良好前景。

Description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快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背景技术
用于机器人的快换装置,又叫工具快换盘、换枪盘等,是工业机器人行业使用在末端执行器的一种柔性连接工具。换枪盘上连接有多种工具,如电焊枪、焊钳、抓手、气动或电动马达等,一些工具需要供气,现有技术中快换装置的气体接头模块具有以下缺陷:
1、没有自封闭功能,需要另外设置气开关控制;
2、带有自封闭功能的气体接头在连接或断开的瞬间纯在漏气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解决现有技术中快换装置的气体接头没有自封闭功能或带有自封闭功能的气体接头在连接或断开的瞬间存在漏气现象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包括主盘、与主盘配合使用的工具盘、连接在主盘或工具盘上的气体接头模块,所述流体接头模块包括上模块和与上模块配合使用的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柱芯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柱芯包括连接杆和与连接杆呈整体设置且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的第一密封头,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头伸出第一通道设定长度的结构,所述固定柱芯上活动连接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远离第一底座的一端的内表面的形状适应于第一密封头的形状,所述密封套筒的外表面与第一底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芯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通道的内壁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密封套筒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一密封头密封第一通道的结构;
所述下模块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套筒的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适应于第一凹槽的凸缘,所述固定套筒卡接在第二通道内,形成所述固定套筒靠近上模块的一侧与第二底座靠近上模块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的结构,所述固定套筒靠近上模块的一端的内壁形状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且最小内径等于第一密封头的最大直径,所述固定套筒靠近上模块的一端内设有适应于固定套筒靠近上模块的一端的内壁形状的第二密封头,所述固定套筒远离上模块的一端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间隔均匀地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密封头与所述固定盘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套接第二弹簧的凸起,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密封头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固定盘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二密封头密封第二通道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头上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远离第一底座的一端设有放置密封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密封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壁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头上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有第五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气体接头模块包括用于与主盘或工具盘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上模块和下模块的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上模块或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块不连接下模块时,上模块的密封套筒与固定柱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形成自封闭结构;下模块的固定套筒与第二密封头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形成自封闭结构;
2、当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块连接下模块时,在连接过程中,上模块的密封套筒上的第二密封圈首先与下模块的固定套筒接触,挤压形成密封结构后,上模块的固定柱芯与下模块的第二密封头相抵触,固定柱芯将第二密封头推向固定套筒内部,使固定套筒与第二密封头之间形成一个能够用于气体流体的通道,实现气体输送。此过程先密封后通气,确保上模块与下模块连接的瞬间不会漏气;在上模块脱离下模块的过程中,与上模块连接下模块的过程相反,先断气后脱离,上模块与下模块恢复自封闭状态后再解除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密封结构,确保上模块与下模块连接的瞬间不会漏气;
3、部件之间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需要检修时便于拆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块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块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块的剖视图。
其中:气体接头模块3、上模块31、第一底座311、第一通道3111、螺纹孔3112、固定柱芯312、连接杆3121、第一密封头3122、第一密封圈3123、密封套筒313、第二密封圈3131、第三密封圈3132、第一弹簧314、下模块32、第二底座321、第二通道3211、第一凹槽3212、固定套筒322、凸缘3221、第四密封圈3222、第二密封头323、第五密封圈3231、固定盘324、通气孔3241、第二弹簧325、固定环3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包括气体接头模块3,所述流体接头模块3包括上模块31和与上模块31配合使用的下模块32。
所述上模块31包括第一底座311、密封套筒313、固定柱芯312、第一弹簧314。
所述第一底座311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底座311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一通道3111,所述第一通道311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柱芯312的螺纹孔3112,所述第一通道3111远离固定柱芯312的一端设有螺纹,用于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底座311远离第一通道3111的一端设有螺钉,用于安装固定。
所述固定柱芯312包括连接杆3121和与连接杆3121呈整体设置且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的第一密封头3122,所述第一密封头3122直径较小的一端与连接杆31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2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112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头3122伸出第一通道3111设定长度的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头3122上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123,用于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固定柱芯312上活动连接有密封套筒313,所述密封套筒313远离第一底座311的一端的内表面的形状适应于第一密封头3122的形状,即为平截圆锥体状,所述密封套筒313的外表面与第一底座311活动连接,使密封套筒313能够在第一通道3111内做活塞运动,所述密封套筒313远离第一底座311的一端设有放置密封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3131,防止连接的瞬间出现漏水现象。所述密封套筒313的外壁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3132,用于形成密封结构;所述固定柱芯312上套接有第一弹簧314,所述第一弹簧314一端与第一通道3111的内壁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密封套筒313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一密封头3122密封第一通道3111的结构。
所述下模块32包括第二底座321、固定套筒322、第二密封头323、固定盘324、第二弹簧325、固定环326。为便于维护,降低维护成本,部件之间采用卡接的连接方式,需要检修时便于拆卸更。
所述第二底座321外表形状与第一底座的外表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底座321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二通道3211,所述第二底座321远离第二通道3211的一端设有螺钉,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第二通道321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套筒322的第一凹槽3212,所述第二通道3211远离固定套筒322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螺纹,所述固定套筒322的外壁上设有适应于第一凹槽3212的凸缘3221,所述固定套筒322卡接在第二通道3211内,形成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侧与第二底座321靠近上模块31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的结构。
为便于拆卸,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侧设有用于便于拆卸固定套筒322的螺纹孔,当需要拆卸时,在螺纹孔内安装上螺栓,便可以轻松的将固定套筒322从第二底座321上拆卸下来。
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的内壁形状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且最小内径等于第一密封头3122的最大直径,使第一密封头3122能够进入或退出固定套筒322内部,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内设有适应于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的内壁形状的第二密封头323,所述第二密封头323上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有第五密封圈3231,用于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固定套筒322远离上模块31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卡接有用于固定固定盘324的固定环326,所述固定环326设有缺口,使固定环326能够缩小直径卡入第七凹槽内,所述固定环326靠近缺口的两端部均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盘324提供螺栓固定连接在固定环326上。
所述固定套筒322的外壁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3222,用于形成密封结构。
所述固定盘324上间隔均匀地设有通气孔3241,所述第二密封头323与所述固定盘324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套接第二弹簧325的凸起,所述第二弹簧325套在凸起上,所述第二弹簧325一端与第二密封头323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固定盘324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二密封头323密封第二通道3211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上模块31不连接下模块32时,上模块31的密封套筒313与固定柱芯312在第一弹簧314的作用下形成自封闭结构;下模块32的固定套筒322与第二密封头323在第二弹簧325的作用下形成自封闭结构。
当上模块31连接下模块32时,在连接过程中,上模块31的密封套筒313上的第二密封圈3131首先与下模块32的固定套筒322接触,挤压形成密封结构后,上模块31的固定柱芯312与下模块32的第二密封头323相抵触,固定柱芯312将第二密封头323推向固定套筒322内部,使固定套筒322与第二密封头323之间形成一个能够用于气体流体的通道,实现气体输送。此过程先密封后通气,确保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连接的瞬间不会漏气。
在上模块31脱离下模块32的过程中,与上模块31连接下模块32的过程相反,先断气后脱离,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恢复自封闭状态后再解除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之间的密封结构,确保上模块31与下模块32连接的瞬间不会漏气。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包括气体接头模块(3),所述气体接头模块(3)包括上模块(31)和与上模块(31)配合使用的下模块(3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块(31)包括第一底座(311),所述第一底座(311)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一通道(3111),所述第一通道(311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柱芯(312)的螺纹孔(3112),所述固定柱芯(312)包括连接杆(3121)和与连接杆(3121)呈整体设置且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的第一密封头(3122),所述连接杆(3121)螺纹连接在螺纹孔(3112)内,形成所述第一密封头(3122)伸出第一通道(3111)设定长度的结构,所述固定柱芯(312)上活动连接有密封套筒(313),所述密封套筒(313)远离第一底座(311)的一端的内表面的形状适应于第一密封头(3122)的形状,所述密封套筒(313)的外表面与第一底座(311)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芯(312)上套接有第一弹簧(314),所述第一弹簧(314)一端与第一通道(3111)的内壁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密封套筒(313)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一密封头(3122)密封第一通道(3111)的结构;
所述下模块(32)包括第二底座(321),所述第二底座(321)内设有用于输送气体且呈“L”型结构的第二通道(3211),所述第二通道(321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放置固定套筒(322)的第一凹槽(3212),所述固定套筒(322)的外壁上设有适应于第一凹槽(3212)的凸缘(3221),所述固定套筒(322)卡接在第二通道(3211)内,形成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侧与第二底座(321)靠近上模块(31)的一侧位于同一平面的结构,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的内壁形状呈平截圆锥体状结构且最小内径等于第一密封头(3122)的最大直径,所述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内设有适应于固定套筒(322)靠近上模块(31)的一端的内壁形状的第二密封头(323),所述固定套筒(322)远离上模块(31)的一端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盘(324),所述固定盘(324)上间隔均匀地设有通气孔(3241),所述第二密封头(323)与所述固定盘(324)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用于套接第二弹簧(325)的凸起,所述第二弹簧(325)一端与第二密封头(323)相抵触且另一端与固定盘(324)相抵触,形成自然状态下第二密封头(323)密封第二通道(3211)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头(3122)上设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3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筒(313)远离第一底座(311)的一端设有放置密封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圈(3131),所述密封套筒(313)的外壁上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3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套筒(322)的外壁上设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内设有第四密封圈(32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密封头(323)上设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有第五密封圈(3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道(3111)、第二通道(3211)内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螺纹。
CN202121495579.5U 2021-07-02 2021-07-02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Active CN216046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5579.5U CN2160460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5579.5U CN2160460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6042U true CN21604604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16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5579.5U Active CN216046042U (zh) 2021-07-02 2021-07-02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6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8873A (zh) 管道连接装置和使用其的管道连接方法
CN216046042U (zh) 快换装置用自闭式气体接头
CN201206687Y (zh) 空调管道快速接头
KR101608492B1 (ko) 기밀시험용 커플러
CN201568677U (zh) 高压水枪快速接头装置
CN213064759U (zh) 一种管路止逆装置
CN210290905U (zh) 一种电磁脉冲阀的阀盖结构
CN204901164U (zh) 快速接头阀
US20100194102A1 (en) Push-in adaptor
CN203784518U (zh) 农田水利机械用制动软管
CN209654708U (zh) 一种阀门用气动执行器
CN203809922U (zh) 一种卡压式三件套活接管件
CN215721553U (zh) 自闭式流体接头和采用该接头的快换装置
CN104653923B (zh) 快速管接头
CN107830276B (zh) 喷砂管道
CN105508777A (zh) 一种不锈钢波纹软管用快速安全的整体式接头装置
CN218625957U (zh) 一种pe管接头变径接头
CN209540307U (zh) 一种气液管路用密封堵头
CN217815577U (zh) 一种自闭阀气管接头
CN216622014U (zh) 一种锅炉管道接头水压测试装置
CN216812944U (zh) 一种电动阀
CN203147105U (zh) 新型连接接头
CN215445406U (zh) 一种用于连接消防设施的短接管
CN217519231U (zh) 一种能够快速接插外气管的气动阀
CN216046159U (zh) 一种管道密封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