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2861U -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2861U
CN216042861U CN202122442173.7U CN202122442173U CN216042861U CN 216042861 U CN216042861 U CN 216042861U CN 202122442173 U CN202122442173 U CN 202122442173U CN 216042861 U CN216042861 U CN 216042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ssembled
inclined strut
intercolumna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21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雄智
李洲
丁国梁
吴聪
赵金龙
张家伟
黎雄战
康志强
施俊
黎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ou Zhe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ou Zhe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ou Zhe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ou Zhend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21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2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2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2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第一调节孔并与立柱连接,第二支撑件的长度可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在现场施工时,其上端和下端与对应连接的立柱的距离均能够根据柱间支撑的加工误差进行调整,且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将柱间支撑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装配式钢结构由于其抗震性能良好、经济环保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和住宅等领域。
钢结构柱间支撑是为了保证装配式钢结构厂房的整体稳定、提高侧向刚度和传递纵向水平力而在相邻两立柱之间设置的支撑杆件。钢结构柱间支撑与钢结构厂房框架立柱相连,以组成稳定的纵向构架,保证钢结构厂房的纵向刚度;承受钢结构厂房的纵向力,为钢结构厂房立柱提供可靠的支承点。
然而,现有的柱间支撑在施工时,通常是在厂房或安装现场组装完成后再与立柱相连。由于柱间支撑在加工时难免存在加工误差,因此,在将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的时候就会产生安装间隙或错位安装不上的情况。对柱间支撑与立柱的安装距离进行调整,大大增加了柱间支撑的安装时间,延长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能够有效对装配式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时的安装误差进行调整,施工速度快,且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并与对应的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调。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呈第一直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紧固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二调节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夹持所述第一支撑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支撑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于两所述立柱。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组和第二斜撑组,所述第一斜撑组和所述第二斜撑组分设于两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并夹持两所述立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组包括第一斜撑和两个第二斜撑,两个所述第二斜撑呈第二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斜撑交叉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斜撑组包括第三斜撑和两个第四斜撑,两个所述第四斜撑呈第三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三斜撑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斜撑,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三调节孔;和/或,
所述第二斜撑组还包括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四斜撑,所述第四连接件上设置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紧固件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四调节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夹持所述第一斜撑;和/或,
所述第四连接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四连接件夹持所述第三斜撑。
可选地,所述第一斜撑组和所述第二斜撑组之间通过多个脚踏相连。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从而实现对两立柱之间的纵向支撑固定,以增加立柱平面的纵向刚度,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两立柱相连,第一连接组件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立柱相连,第一紧固件在第一调节孔内沿水平方向的位置可调。也就是说,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件在第一调节孔内沿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调整该装配式柱间支撑的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与相邻两立柱之间水平方向的加工误差,使第一支撑组件的上端能够更精确地安装于两立柱之间。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两立柱相连,第二支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调。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支撑件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来调整第一支撑组件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尺寸,进而有效调整该装配式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时的安装误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在现场施工时,其上端和下端与对应连接的立柱的距离均能够根据加工误差进行调整,且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将装配式柱间支撑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中第一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组件与立柱和第一支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组件与立柱和第一支撑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柱间支撑中第二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支撑组件;2、第一连接组件;3、第二连接组件;4、第一斜撑组;5、第二斜撑组;6、脚踏;7、第三连接组件;
11、第一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21、第一支撑部;13、第一连接件;131、第二调节孔;14、第三支撑件;15、第二连接件;151、第五调节孔;
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221、第一调节孔;
31、第三连接部;32、第四连接部;321、第一连接孔;
41、第一斜撑;42、第二斜撑;43、第三连接件;
51、第三斜撑;52、第四斜撑;53、第四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装配式钢结构厂房施工时,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提高厂房的纵向刚度,通常会在相邻两立柱之间设置柱间支撑。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
其中,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组件3连接于对应的立柱。通过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实现对两立柱之间的纵向支撑固定,以增加立柱平面的纵向刚度,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221,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第一调节孔221并与立柱连接。也就是说,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件在第一调节孔内沿水平方向的位置,进而调整该装配式柱间支撑的第一支撑组件1的上端与相邻两立柱之间水平方向的加工误差,使第一支撑组件1的上端能够更精确地安装于两立柱之间。第二支撑件12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调。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调节第二支撑件12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来调整第一支撑组件1的水平和竖直方向尺寸,进而有效调整该装配式柱间支撑与立柱连接时的安装误差。该装配式柱间支撑,在现场施工时,其上端和下端与对应连接的立柱的距离均能够根据加工误差进行调整,且操作简单,便于施工人员快速将柱间支撑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示例性地,第一紧固件可选为螺栓,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还便于施工人员拆卸安装。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撑件1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两个第一支撑部121呈第一直线连接。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两个第一支撑部121。将第二支撑件12设置为呈第一直线连接的两部分并通过第一连接件13相连,不仅便于第二支撑件12的加工和安装,当其中一个第一支撑部121发生失效或尺寸不符合标准时,还能够更换,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31,第二紧固件沿第一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第二调节孔131。示例性地,第二调节孔131为长条孔,第二调节孔131沿第一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调整第二紧固件在第二调节孔131中的位置,进而调节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之间沿第一直线方向的距离,无需将第一连接件13与第二支撑件12拆分开,简化了操作步骤。示例性地,第二紧固件可选为螺栓。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件13与两个第一支撑部121相连,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在对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还便于施工人员拆卸,有助于节省施工时间。具体地,施工人员需要调节第二支撑件12的长度时,首先反向旋拧螺栓,使第一支撑部121能够相对第一连接件13移动,然后将两个第一支撑部121分别沿第一直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最后拧紧螺栓,即可有效地将第二支撑件12的长度变长,进而能够对第二支撑件12的上、下两端与立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且两个第一支撑部121始终呈第一直线连接,保证了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一支撑件11的交叉设置,保证了柱间支撑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13的两端上均沿第一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调节孔131,以便于施工人员能够最大限度地调整两个第一支撑部121沿第一直线方向的距离。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件13包括两个。两个第一连接件13夹持第一支撑件11。两个第一连接件13能够起到将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柱间支撑的稳定性,且两个第一连接件13将第一支撑件11夹持在中间,还能够为第一支撑件11提供定位的作用,防止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发生偏离,进而影响柱间支撑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三支撑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15与第三支撑件14连接,第三支撑件14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于两立柱。也就是说,第三支撑件14设置于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交叉结构的上方,且支撑于两立柱之间。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和第三支撑件14组成的支撑体系,实现了对两立柱之间横向和纵向的稳定支撑与固定,进一步保证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示例性地,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5焊接,焊接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性能好,结构强度高。
进一步地,如图1、图4和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5上设置有第五调节孔151。示例性地,第五调节孔151为长条孔,第五调节孔15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五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第五调节孔151并与第三支撑件14相连。也就是说,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与第三支撑件14之间的水平位置可调。当施工人员调节了第二支撑件12的长度后,第一支撑件11的上端与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的距离必然发生变化,在第二连接件15上设置第五调节孔151,便于施工人员将调节后的第一支撑件11与第二支撑件12与第三支撑件14连接。示例性地,第五紧固件可选为螺栓,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还便于拆卸安装。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三支撑件14连接,第一调节孔221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2上,第二连接部22通过第一紧固件与立柱相连。施工人员沿水平方向调整第一紧固件在第一调节孔221的位置,在不破坏柱间支撑与立柱之间的原有连接关系的前提下,即可对柱间支撑的上端与立柱间的水平距离进行微调,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21与第三支撑件14焊接,焊接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性能好,结构强度高。
可选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三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1与第一支撑部121连接,第四连接部3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1,第六紧固件穿设第一连接孔321并与对应的立柱相连。示例性地,第三连接部31与第一支撑部121焊接,焊接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且连接性能好,结构强度高。第六紧固件可选为螺栓,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还便于施工人员拆卸,且螺栓连接不会破坏立柱结构,进一步保证了立柱的支撑性能。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和/或第三支撑件14采用钢管制成,结构强度高,受力均衡,结构稳定,且外形简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第二支撑件12和第三支撑件14均采用钢管制成,加工方便,步骤简单,利于节省加工时间。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装配式柱间支撑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设置于两立柱的前后两侧,并夹持两立柱。通过将立柱夹持在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之间,实现对两立柱之间的纵向支撑固定,以增加立柱平面的纵向刚度,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位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下方。将两个支撑组件上下间隔设置,对立柱的纵向支撑效果更好,使整个建筑的结构更加稳定。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之间通过多个脚踏6相连。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1下方,在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之间设置多个脚踏6,能够便于施工人员攀爬,有利于施工人员作业,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撑组4包括第一斜撑41和两个第二斜撑42,两个第二斜撑42呈第二直线连接,并与第一斜撑41交叉设置。第二斜撑组5包括第三斜撑51和两个第四斜撑52,两个第四斜撑52呈第三直线连接,并与第三斜撑51交叉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的结构相似,便于脚踏6的连接,且加工制造方便。同时,将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均设计为交叉结构,能够提高两立柱之间的纵向支撑力,使支撑结构更加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的结构不限,能够实现对两立柱之间的纵向支撑固定即可。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撑组4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3,第三连接件4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于两个第二斜撑42。将两个第二斜撑42设置为呈第二直线连接的两部分并通过第三连接件43相连,不仅便于第二斜撑42的加工和安装,当其中一个第二斜撑42发生失效或尺寸不符合标准时,还能够更换,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地,第三连接件43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孔,第三紧固件沿第二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第三调节孔。示例性地,第三调节孔为长条孔,第三调节孔沿第二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调整第三紧固件在第三调节孔中的位置,调节两个第二斜撑42之间沿第二直线方向的距离,无需将第三连接件43与两个第二斜撑42拆分开,简化了操作步骤。示例性地,第三紧固件可选为螺栓。通过螺栓将第三连接件43与两个第二斜撑42相连,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在对两个第二斜撑4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还便于施工人员拆卸,有助于节省施工时间。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斜撑组5还包括第四连接件53,第四连接件5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于两个第四斜撑52。将两个第四斜撑52设置为呈第三直线连接的两部分并通过第四连接件53相连,不仅便于第四斜撑52的加工和安装,当其中一个第四斜撑52发生失效或尺寸不符合标准时,还能够更换,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进一步地,第四连接件53上设置有第四调节孔,第四紧固件沿第三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第四调节孔。示例性地,第四调节孔为长条孔,第四调节孔沿第三直线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施工人员能够通过调整第四紧固件在第四调节孔中的位置,调节两个第四斜撑52之间沿第三直线方向的距离,无需将第四连接件53与两个第四斜撑52拆分开,简化了操作步骤。示例性地,第四紧固件可选为螺栓。通过螺栓将第四连接件53与两个第四斜撑52相连,既能够保证连接强度,在对两个第四斜撑5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时还便于施工人员拆卸,有助于节省施工时间。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43包括两个,两个第三连接件43夹持第一斜撑41。两个第三连接件43能够起到将两个第二斜撑4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柱间支撑的稳定性,且两个第三连接件43将第一斜撑41夹持在中间,还能够为第一斜撑41提供定位的作用,防止第一斜撑41与第二斜撑42发生偏离,进而影响柱间支撑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53包括两个,两个第四连接件53夹持第三斜撑51。两个第四连接件53能够起到将两个第四斜撑52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柱间支撑的稳定性,且两个第四连接件53将第三斜撑51夹持在中间,还能够为第三斜撑51提供定位的作用,防止第三斜撑51与第四斜撑52发生偏离,进而影响柱间支撑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一斜撑41、第二斜撑42、第三斜撑51和/或第四斜撑52采用槽钢制成。结构强度高,结构稳定,且外形简洁大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斜撑41、第二斜撑42、第三斜撑51和第四斜撑52均采用槽钢制成,加工方便,步骤简单,利于节省加工时间。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3);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包括交叉设置于两立柱之间的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所述第一支撑件(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所述第一支撑件(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下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3)连接于对应的所述立柱;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孔(221),第一紧固件沿水平方向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一调节孔(221)并与对应的所述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12)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部(121),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121)呈第一直线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撑部(121),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孔(131),所述第二紧固件沿所述第一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二调节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13)夹持所述第一支撑件(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还包括第三支撑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所述第一支撑件(11)和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上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15)与所述第三支撑件(14)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14)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2)连接于两所述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斜撑组(4)和第二斜撑组(5),所述第一斜撑组(4)和所述第二斜撑组(5)分设于两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并夹持两所述立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组(4)包括第一斜撑(41)和两个第二斜撑(42),两个所述第二斜撑(42)呈第二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斜撑(41)交叉设置;和/或,
所述第二斜撑组(5)包括第三斜撑(51)和两个第四斜撑(52),两个所述第四斜撑(52)呈第三直线连接,并与所述第三斜撑(51)交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组(4)还包括第三连接件(43),所述第三连接件(4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斜撑(42),所述第三连接件(43)上设置有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三紧固件沿所述第二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三调节孔;和/或,
所述第二斜撑组(5)还包括第四连接件(53),所述第四连接件(5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于两个所述第四斜撑(52),所述第四连接件(53)上设置有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紧固件沿所述第三直线方向位置可调地穿设所述第四调节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4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连接件(43)夹持所述第一斜撑(41);和/或,
所述第四连接件(5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四连接件(53)夹持所述第三斜撑(5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撑组(4)和所述第二斜撑组(5)之间通过多个脚踏(6)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柱间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的下方。
CN202122442173.7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Active CN216042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2173.7U CN216042861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2173.7U CN216042861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2861U true CN216042861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0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2173.7U Active CN216042861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2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82497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钢结构支撑桁架
CN216042861U (zh) 一种装配式柱间支撑
CN219980694U (zh) 一种南北向长排布置的斜坡地形用固定支架
CN112627344B (zh) 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安装方法及装配式建筑建造方法
CN216949032U (zh) 吊顶转换层龙骨连接件
CN215368143U (zh) 一种适用于工字钢结构的可调节吊顶系统
CN210867045U (zh) 一种电缆桥架用支撑架
KR102308089B1 (ko) 시스템동바리용 수평재 체결용 클램프
CN210423968U (zh) 装配式支吊架及使用该装配式支吊架的建筑
CN211143464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檩条的支托及含有该支托的檩条交接结构
CN210507794U (zh) 一种型钢变角度连接用双钉夹片
CN213597582U (zh) 一种用于大型舞台的镀锌方通骨架支撑结构
CN220477519U (zh) 一种桁架结构插杆式擦窗机
CN215928605U (zh) 一种防滑落装配式综合管线支吊架的节点装配结构
CN211832126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大棚骨架
CN214996308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建筑施工用支撑架
CN215802262U (zh) 建筑支撑的空间高强度钢结构
CN22092817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组件和建筑支撑体系
CN216744386U (zh) 地面火炬的下撬支撑架
CN220686736U (zh) 模板支架用支撑横梁及支架体系
CN221031364U (zh) 一种装配式梯笼附墙件
CN211818467U (zh) 一种组合式杆塔横担
CN212478258U (zh) 一种装配的混凝土预制板
CN2177601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安装定位辅助支架
CN210164249U (zh) 用于钢筋连接灌浆套筒接头的灌浆操作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