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40094U -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40094U
CN216040094U CN202120663530.XU CN202120663530U CN216040094U CN 216040094 U CN216040094 U CN 216040094U CN 202120663530 U CN202120663530 U CN 202120663530U CN 216040094 U CN216040094 U CN 2160400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bric body
fabric
double
plane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635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何贤德
胡军岩
陈长荣
王莉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filed Critical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635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400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400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400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至少由一种纱线编织而成,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平面底层和褶裥表层,褶裥表层包括若干个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褶裥蓬层和连接端层,平面底层、连接端层和褶裥蓬层为一体编织而成;每个褶裥蓬层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与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连接构成,褶裥蓬层、连接端层和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之间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本实用新型面料本体具有外观轻盈、实则保暖,且褶裥效果明显、轻薄透气的特点,不需复杂的工艺手法,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外观或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服用面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褶裥效果的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可达到外观轻盈、实则保暖,且褶裥效果明显、轻薄透气的效果,不需复杂的工艺手法,即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外观或特性。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装时尚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尤其追求视觉上的冲突。普通的二维平布较受限无法直接进行夸张的表达,只能通过复杂的剪裁或拼贴来产生立体感,因此除了服装版型上的创新,服装面料的创新也变得尤其重要,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可提供给设计师更多三维自由创造的空间。其中,褶裥、多层层叠一类的不规则元素广受设计师们的青睐,例如日本时装品牌三宅一生,就尤其热衷运用褶裥元素;而多层层叠的蛋糕裙/百褶裙是时装界经久不衰的经典款式。
所谓蛋糕裙就是那种外形上像一层一层的蛋糕一样的裙子,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层一层的褶皱设计。日常中我们吃的蛋糕,会设计出很多层,从上到下,一层比一层大,蛋糕裙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蛋糕裙的褶皱设计整体向内收,这样不会在视觉上造成加宽的错觉,而且在材质上也发生变化,雪纺、网纱等这些垂感性好的面料运用地比较多。蛋糕裙层层叠叠的设计使得它具有非常显瘦的效果,可以帮你隐藏多余的赘肉,不管是半身裙款还是连衣裙款都非常好穿。根据蛋糕裙的褶皱层数,有长裙和短裙之分,不过长裙更多些,而且更显瘦。蛋糕裙给人的特点是属于甜美的那种,除了显瘦之外,还非常减龄。在搭配上,蛋糕裙也具有百搭性,不管是修身的上衣,还是宽松的上衣,都可以搭配。
百褶裙,现代也称“百裥裙”,“密裥裙”或“碎折裙”,是裙身由许多细密、垂直的皱褶构成的裙子,其立体感强,美观漂亮,深受广大女性消费者的青睐。该裙的每只裥距,约在2厘米-4厘米之间,少则数百褶,多则上千褶。它美观漂亮,但制作比较复杂,夏季由于天气炎热,女性穿的裙子一般较薄,很容易被风吹起,出现走光的情况,现在普遍采用的防走光手段为制作一层内衬,但是制作内衬增加了制作成本,同时内衬增加了裙子本身的厚度,影响了裙子的通风性,并且穿着不方便。
同时目前,百褶裙/蛋糕裙的制作过于复杂,现代社会对于百褶裙/蛋糕裙的需求日益增大,手工制作方式在效率上无法应对大批量的需求,对于制作者压力较大,且现有的百褶裙大多为单层裙身,视觉上较为淡薄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而更为美观的多层百褶裙/蛋糕裙的制备更为复杂,手工成本较高,在价格方面影响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在服装上形成褶裥或多层层叠效应,目前此方面的解决方法主要靠多重的工艺手法有:抽皱→压褶→捏褶→捻转→堆叠→层叠→缝接等,加工工序耗人耗时,很少能在织造阶段通过设计面料本体结构即可一体成型的。
专利申请CN 112137222A“一种层叠式百褶裙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公开了“利用层叠式百褶裙制备装置通过不同定型板在板面长度以及宽度方向上的不同组合,以及其间的相对折叠,制备出褶皱朝向以及大小一致的褶皱裙,使得褶皱裙产品相较于手工产品更为规整,具备工业美感”;虽然提高了美感,但仍需要较多的工序和设备。
专利申请CN 212152615 U:“一种一次成型具有层叠效应的双层面料”,公开了由连续的底层面料本体与非连续的面层面料本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新颖层叠外观特征双层经编面料本体,从而到达达到一种若隐若现、动态调节的效果;但其褶裥效果尚未够明显,样式未够立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可达到外观轻盈、实则保暖,且褶裥效果明显、轻薄透气的效果,不需复杂的工艺手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至少由一种纱线编织而成,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平面底层和褶裥表层,褶裥表层包括若干个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褶裥蓬层和连接端层,平面底层、连接端层和褶裥蓬层为一体编织而成;每个褶裥蓬层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与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连接构成,褶裥蓬层、连接端层和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之间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连接端层的宽度比褶裥蓬层的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褶裥蓬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平面底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褶裥蓬层宽度比平面底层的一半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沿所述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之间设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的宽度至少为1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褶裥表层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平面底层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褶裥蓬层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平面底层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连接端层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和搭配面层面料本体及底层面料本体的编织结构,可以得到不同功能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面料本体还包括弹性纱线编织形成的弹性层。
本实用新型为褶裥效果明显的一次成型面料,不需复杂的工艺手法,即可达到外观轻盈、实则保暖,且褶裥效果明显、轻薄透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可提供给设计师更多三维自由创造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附图1-4中,横向方向定义为面料本体的宽度方向,纵向方向定义为面料本体的长度方向,由于面料本体的长度方向是无边界延伸的,因此,在附图1-4中,仅是截取一段进行示意,通过以上方向的定义,从而有助于对平面底层、连接端层和褶裥蓬层的结构关系的理解。连接端层和褶裥蓬层与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连接后形成为一个单元结构,从而面料本体具有多个单元结构。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至少由一种纱线编织而成,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褶裥表层包括若干个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褶裥蓬层C2和连接端层C3,平面底层C1、连接端层C3和褶裥蓬层C2为一体编织而成,平面底层C1作为面料本体的底面,为一体式结构,连接端层C3和褶裥蓬层C2则是多个单独的结构,多个分布在平面底层C1上;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C1连接构成,褶裥蓬层C2、连接端层C3和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C1之间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
在双针床经编机的其中一个针床上编织平面底层C1,在另一个针床上利用纱线空穿编织条状的褶裥蓬层,通过连接端层在两个针床均成圈或与两个针床编织纱线有所缠绕,将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相连,制备出褶裥蓬层的褶皱朝向以及大小一致的面料。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和搭配褶裥表层及平面底层C1的编织结构,来得到不同功能效果。所述褶裥表层和平面底层C1可分别设计为较密实和较轻薄的面料,人体静止时,褶裥表层覆盖住轻薄透气的平面底层C1,可随穿着人体运动而摆动,以达到一种褶裥效果明显、动态调节的效果。所述褶裥表层和平面底层C1可分别设计为较轻薄和较密实的面料,以达到一种外观轻盈,实则保暖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连接端层的宽度比所述褶裥蓬层的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比如小3针,4针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一个单元结构内,所述褶裥蓬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平面底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所述褶裥蓬层宽度比所述平面底层的一半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即褶裥表层至少设置有两个褶裥蓬层,每个褶裥蓬层并占平面底层1/2-2针的宽度。
所述中空管状结构主要形成了褶裥效果外形,由于内部为空腔结构,同时也提供了透气保暖的区域。所述褶裥蓬层可双向自由倒伏,可随人体运动而大幅摆动;或者所述褶裥蓬层也可定向倒伏,随人体运动而摆动的幅度有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之间设有间隙区域,所述间隙区域的宽度至少为1针。
通过设置相邻两个褶裥蓬层之间的间隙区域,使相邻的褶裥蓬层之间距离增加,增加了面料的透气性,也可以实现外观多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褶裥蓬层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褶裥表层可以为在长度方向连续、宽度方向不连续的平布、网布、提花或其他单层布。所述平面底层C1可以为在长度、宽度方向均连续的平布、网布、提花或其他单层布。优选无弹平布以达到较好的遮蔽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平面底层C1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通过改变纱线种类或编织工艺,或再配合不同的后整工艺,可形成纵向或横向条纹。使用双针床提花经编机,可以使褶裥表层或平面底层C1具有提花花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褶裥蓬层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平面底层C1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所述连接端层由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纺纱混合而成的纱线编织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和搭配面层面料本体及底层面料本体的编织结构,可以得到不同功能效果。
此外,所述面料本体还包括弹性纱线,如氨纶,利用弹性纱线编织在面料本体内形成弹性层,可增强面料本体经向及纬向的延伸性,且增加该面料本体的良好保型性。
下面以具体实施进行说明。
实例1: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1)长丝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EN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使用纱线:
GB3:PES 50D/36F SD FDY作为中间连接纱;
GB4:PES 4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5:PES 4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6:PES 50D/36F SD FDY使用后针床编织网布;
GB7:PES 50D/36F SD FDY使用后针床编织网布。
3、后整理工程
染色-脱水-后定型-验布。
4、面料本体风格
所得面料本体的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为一体编织而成,褶裥表层包括连接端层C3和若干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不连续重复的褶裥蓬层C2,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相连接构成,褶裥蓬层C2、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的一部分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且在单元结构内,褶裥蓬层C2的面料本体长度方向宽度小于平面底层C1的面料本体长度方向宽度,中空管状结构为类扇形结构,如附图2所示。其中,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C2之间设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的宽度为1针。
褶裥蓬层C2为使用前针床编织的无弹平布,平面底层C1为使用后针床编织的网布,褶裥蓬层C2提供了很好的遮蔽性,平面底层C1为网布,增强了透气感,本实用新型具有透气且褶裥效果明显,外观轻盈轻薄、实则保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可提供给设计师更多三维自由创造的空间。
实例2: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1)长丝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2)氨纶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EN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使用纱线:
GB2:PET 50S/1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3:PET 50S/1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4:PES 50D/36F SD FDY T400作为中间连接纱;
GB5:PES 5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6:PES 50D/72F SD DTY满穿使用后针床编织平布。
3、后整理工程
预定-染色-后定型-验布。
4、面料本体风格
所得面料本体的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为一体编织而成,褶裥表层包括连接端层C3和若干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不连续重复的褶裥蓬层C2,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相连接构成,同时与平面底层C1的一部分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此时,在单元结构内,中空管状结构为类四边形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中,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C2之间设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的宽度为1针。
褶裥蓬层C2为使用前针床编织的无弹平布,平面底层C1为使用后针床编织的有弹平布,褶裥蓬层C2提供了很好的遮蔽性,透气且褶裥效果明显,具有外观轻盈轻薄、实则保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可提供给设计师更多三维自由创造的空间。
实例3: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1)长丝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2)氨纶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Karl·Mayer RD7/2-12EN或其它符合要求的经编机。
使用纱线:
GB2:PET 50S/1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3:PET 50S/1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4:PES 50D/36F SD FDY T400作为中间连接纱;
GB5:PES 5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6:PES 50D/72F SD DTY满穿使用后针床编织平布;
GB7:PU 70D满穿使用后针床编织平布。
3、后整理工程
预定-染色-后定型-验布。
4、面料本体风格
所得面料本体的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为一体编织而成,褶裥表层包括连接端层C3和若干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不连续重复的褶裥蓬层C2,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相连接构成,同时与平面底层C1的一部分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此时,在单元结构内,中空管状结构为半椭圆形结构,如附图4所示,并有部分区域重叠覆盖在相邻的褶裥蓬层C2。其中,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C2之间设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的宽度为2针。
褶裥蓬层C2为使用前针床编织的无弹平布,平面底层C1为使用后针床编织的有弹平布,平面底层C1因加入氨纶而使密度较大,单元结构内褶裥表层宽度较大,使得褶裥蓬层C2可以完全覆盖平面底层C1,并有部分区域重叠覆盖在相邻的褶裥蓬层C2,形成很好的层叠效果,褶裥效果特别明显。实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使用相同的纱支、设备和工艺,所得面料本体的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为一体编织而成,褶裥表层包括连接端层C3和若干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不连续重复的褶裥蓬层C2,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相连接构成,同时与平面底层C1的一部分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此时,在单元结构内,中空管状结构为类四边形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中,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C2之间无间隙区域。
褶裥蓬层C2为使用前针床编织的无弹平布,平面底层C1为使用后针床编织的网布,单元结构内,褶裥蓬层C2之间紧密联系,使得褶裥蓬层C2可以完全覆盖平面底层C1,形成很好的层叠效果,加强褶裥效果。
实例5:
1、经编所用纱线整经:
1)长丝整经:
整经机机型:Karl Mayer DS 21/30NC-2,消极式送纱。
整经温度:25℃整经湿度:65%。
车间在上述温湿度的条件下,设置工艺参数。
2、织造
织造机器型号:双针床提花经编机。
使用纱线:
GB3:PES 50D/36F SD FDY作为中间连接纱;
GB4:PES 4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5:PES 40D/72F SD DTY使用前针床编织平布;
GB6:PES 50D/36F SD FDY使用后针床编织提花布;
GB7:PES 50D/36F SD FDY使用后针床编织提花布。
3、后整理工程
染色-脱水-后定型-验布。
4、面料本体风格
所得面料本体的平面底层C1和褶裥表层为一体编织而成,褶裥表层包括连接端层C3和若干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不连续重复的褶裥蓬层C2,每个褶裥蓬层C2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C3与平面底层C1相连接构成,同时与平面底层C1的一部分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此时,中空管状结构为半椭圆形结构,如附图4所示,并有部分区域重叠覆盖在相邻的褶裥蓬层C2。其中,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C2之间无间隙区域。
褶裥蓬层C2为使用前针床编织的无弹平布,平面底层C1为使用后针床编织的提花布,单元结构内,褶裥蓬层C2之间紧密联系,使得褶裥蓬层C2可以完全覆盖平面底层C1,形成很好的层叠效果,加强褶裥效果。具有外观轻盈轻薄、实则保暖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立体结构的面料可提供给设计师更多三维自由创造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至少由一种纱线编织而成,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为: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平面底层和褶裥表层,褶裥表层包括若干个沿面料本体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褶裥蓬层和连接端层,平面底层、连接端层和褶裥蓬层为一体编织而成;每个褶裥蓬层在面料本体长度方向上,通过连接端层与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连接构成,褶裥蓬层、连接端层和对应区域的平面底层之间形成独立的中空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层的宽度比褶裥蓬层的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褶裥蓬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小于平面底层沿面料本体长度方向的宽度,褶裥蓬层的宽度比平面底层的一半宽度小2针或2针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面料本体宽度方向,每两个相邻的褶裥蓬层之间设有间隙区域,间隙区域的宽度至少为1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褶裥表层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底层为平布、网布和提花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褶裥蓬层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蛋白纤维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底层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蛋白纤维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层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蛋白纤维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内还设有由弹性纱线编织而成的弹性层。
CN202120663530.XU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Active CN2160400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3530.XU CN216040094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63530.XU CN216040094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40094U true CN21604009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3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63530.XU Active CN216040094U (zh) 2021-03-31 2021-03-31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400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3605A (zh) * 2022-09-06 2022-11-11 长兴金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面料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3605A (zh) * 2022-09-06 2022-11-11 长兴金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面料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CN115323605B (zh) * 2022-09-06 2024-03-29 长兴金通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双层经编面料生产系统及其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39782B2 (ja) 凹凸模様装飾帯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50007418A (ko) 단일 원단을 이용한 두개의 시임리스 환편 니트 이중층브래지어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한 브래지어
CN210420366U (zh) 一种凉感针织面料及服装
CN216040094U (zh) 一种具有褶裥效果双层结构经编面料
CN204728045U (zh) 一种立体3d的三层网孔布
WO2018214315A1 (zh) 双面贾卡间隔经编织物
CN106192188B (zh) 一种四维网布及其加工方法
CN204661982U (zh) 一种表面凸凹的三层网布
KR101284120B1 (ko) 3차원 입체감을 나타내는 직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되는 직물
CN213154041U (zh) 一种具有楼梯外观且穿着舒适的针织型暖上衣
CN212152615U (zh) 一次成型具有层叠效应的双层面料
CN113564789B (zh) 具有立体镂空效果的针织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CN212741689U (zh) 一种尼龙、氨纶混纺高弹透气网眼布
CN204625941U (zh) 一种具有毛面的三层网布
RU2662132C2 (ru) Изделие с изогнутой плиссировкой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я с изогнутой плиссировкой
CN217429304U (zh) 一种带有刺绣的服饰
CN208632768U (zh)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
CN218262985U (zh) 多变化针织产品
CN204825247U (zh) 一种具有毛面的三层网布
CN209412437U (zh) 一种保暖有型的运动针织上衣
CN204661985U (zh) 一种表面凸凹的三层网布
CN2888912Y (zh) 直筒网状无缝女衣
CN113550061A (zh) 一种双层经编运动背心及其制备工艺
CN220482806U (zh) 一种服装用褶皱面料
CN212335435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蜂窝纹布及使用该布料的沙发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