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39074U - 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39074U
CN216039074U CN202121505763.3U CN202121505763U CN216039074U CN 216039074 U CN216039074 U CN 216039074U CN 202121505763 U CN202121505763 U CN 202121505763U CN 216039074 U CN216039074 U CN 216039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electrochemical
unit
pipe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057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翟性泉
马颖
万绍明
严晓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un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u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un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un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057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39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39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390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单元,电化单元包括与进水管相连的电化管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电化管与回水管流体连通,以使经过电化管处理后的水能够从回水管流出;其中,电化管中流体的流向与回水管中流体的流向相反。该水处理装置利用电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处理,生产小分子团簇水,并采用膜过滤与活性炭进行后续处理,并用紫外线对出水进行消毒,生产口感好、安全健康的高品质小分子团簇水。

Description

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小型饮用水净化设备多采用膜过滤技术,也有采用电化技术与膜过滤合用的。水的净化程度依赖于过滤膜的过滤精度。
膜过滤技术主要依赖过滤膜的精度,如果选择孔径较大的膜,无法达到处理效果;如果膜的孔径较小,则膜污染加剧,膜阻增大,耗费能源与水资源。
电化水技术不添加化学药剂,易于操作,属于“环境友好型”技术,而且可以产生小分子团簇水,与膜过滤技术合用,可以生产高品质直饮水,但存在小分子团簇状态保持时间不长、原水中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被电化分解后的气体及微量有机物去除不完全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利用电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处理,生产小分子团簇水,并采用膜过滤与多级活性炭进行后续处理,并用紫外线对出水进行消毒,生产口感好、安全健康的高品质小分子团簇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单元,所述电化单元包括与进水管相连的电化管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所述电化管与所述回水管水路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电化管处理后的水能够从所述回水管流出;其中,所述电化管中流体的流向与所述回水管中流体的流向相反。利用该水处理装置通过电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处理,可以分解自来水中的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对水的净化更加彻底,同时还减轻了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同时,电化水能够生产小分子团簇水,水质较优,并且保持小分子团簇状态时间可以达到一年之久。最后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充分保证出水微生物指标安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化管与所述回水管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通过该实施方式,装置内部布置紧凑,有利于电化装置的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化管包括管状阴极以及套设在所述管状阴极内部的杆状阳极,所述杆状阳极通过阳极座与电源的阳极连接,所述管状阴极与电源的阴极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控制所有电化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化单元的数量为多个。通过该实施方式,保证进水的电化时间,使进水被充分电化,保证电化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化管的阳极上间隔设置有阳极套管,所述阳极套管由绝缘材质构成。通过该实施方式,形成间隔布置的电场,从而对进水进行电化,生成小分子团簇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隔板和后处理装置;所述进水管与位于所述箱体侧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电化单元与所述后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输入侧相连,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输出侧与位于所述箱体侧部的出水口相连。通过该实施方式,使电化单元与后处理单元紧密连接,充分发挥后处理单元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的侧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化单元和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通过该实施方式,有利于用户实时了解电化单元和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时时监测水处理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箱体侧部的电缆接头与所述电化单元电连接。通过该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可以对电化单元进行统一控制,简单高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微滤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压缩碳过滤单元和紫外线消毒单元并依次排列。通过该实施方式,使被电化单元电化分解后的物质,能够被后续的单元逐级吸附、过滤,并进行灭菌消毒,最后出水为可直接饮用的小分子团簇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口处还设置有水质检测仪器,用于检测进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Total Dissolved Solids,缩写“TDS”)。通过该实施方式,使用户可以根据进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Total Dissolved Solids,缩写“TDS”),用于控制器调整装置的工作电压,保证出水水质,且有利于节约电能和水资源。
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化单元能够分解自来水中的余氯及消毒副产物,消除自来水中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电化技术能够生产小分子团簇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3、采用两级活性炭吸附过滤单元,可以充分去除电化单元分解产生的各种气体及小分子有机物,有利于身体健康。
4、设备出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充分保证饮水微生物安全。
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适合的方式组合或由等效的技术特征来替代,只要能够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化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后处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清单:
1-进水接头;2-节流阀;3-电化单元;4-微滤单元;5-活性炭过滤单元;6-超滤单元;7-压缩碳过滤单元;8-水质检测仪器;9-紫外线消毒单元;10-出水阀;11-电源的阳极;12-电源的阴极;15-箱体;16-控制器;17-进水口;18-出水口;19-电缆接头;20-出水接头;31-电化管;32-回水管;33-阳极;34-阴极;35-阳极座;36-阳极套管。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5以及设置在箱体15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单元3,电化单元包括与进水管相连的电化管31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32,电化管31与回水管32流体连通,以使经过电化管31处理后的水能够从回水管32流出;其中,电化管31中流体的流向与回水管32中流体的流向相反。
水流从进水管流入电化管31,并从电化管31流出进入回水管32,最终从回水管32流入出水管流出。
可选地,各个电化管31之间也可以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从而增长等效电极的长度,以进行更加彻底的电化。各个电化管31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根据进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Total Dissolved Solids,缩写“TDS”),用进水阀门调整进水流量,保证对进水进行充分电化。
优选地,电化管31与回水管32一一对应,经过各个电化管31的回水经与该电化管31对应的回水管32流出。优选地,各个回水管32均设置在与其相邻的两个电化管31的中部。
电化管31中流体的流向与回水管32中流体的流向相反,有利于水的顺利回流。
优选地,电化单元3包括七个电化管31。
该水处理装置利用电化技术对自来水进行处理,生产小分子团簇水,并采用膜过滤与活性炭进行后续处理,并用紫外线对出水进行消毒,生产口感好、安全健康的高品质小分子团簇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化管31与回水管32并列设置,且设置在进水管与出水管之间。
本实施方式的电化管31与回水管31并列设置有利于电化装置的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化管31包括管状阴极34以及套设在管状阴极34内部的杆状阳极33,杆状阳极33通过阳极座35与电源的阳极11连接,管状阴极34与电源的阴极12连接。
各个电化管相互独立工作,避免相互影响。阳极座35起到固定阳极33的作用,有利于阳极33的稳定通电和并联。
阳极座35的一端固定有电化管31的阳极33,阳极33插入阳极座35;阳极座35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阳极11通过导线电连接。
阳极座35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阳极33的一端,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阳极33晃动。阳极座35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阳极11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利于多个阳极33的并联。
本实施方式的电化单元3的各个电化管31并联设置有利于各个电化管31相互独立工作。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化单元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化单元3并联设置。
可选地,各个电化单元3之间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从而增长等效电极的长度,以进行更加彻底的电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化管31的阳极33上间隔设置有阳极套管36,阳极套管36由绝缘材质构成。
阳极套管36由绝缘材质构成,阳极套管36不会导电,形成间隔布置的电场。进水在脉冲电场和磁场中进行电化,从而生成小分子团簇水,有利于提升水质。
同时,脉冲控制方法有利于避免电化管阴极结垢,有利于延长电化管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相邻阳极套管36间的间隔相等。相邻阳极套管36间的间隔相等,有利于产生的电场、磁场高效稳定,从而有利于保证进水的充分电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绝缘材质为陶瓷、硅胶、乳胶或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绝缘材质为陶瓷,有利于避免绝缘材质对水的二次污染。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化管31的阳极采用铂金制成,电化管31的阴极为食品级304不锈钢。。
本实施方式,避免化学物质对水的二次污染,适用于生产高品质直饮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箱体15中还设置有隔板和后处理装置;进水管与位于箱体15侧部的进水口17相连,电化单元3与后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出水管与后处理装置的输入侧相连,后处理装置的输出侧与位于箱体15侧部的出水口18相连。
本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装置的电化单元3与后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隔板的两侧,有利于电化单元3与后处理单元相对独立运行,避免其相互干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箱体15的侧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电化单元3和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
本实施方式有利于用户时时了解电化单元3和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及时调整工作电压,有利于节约电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控制器16,控制器16通过箱体15侧部的电缆接头19与电化单元3电连接,控制器16能够对电化单元3进行控制。
控制器16能够整体控制电化单元3的电化过程,操作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调节、控制电化过程,节约电能。
此外,如图3所示,箱体15的侧壁拐角处设置有圆角,通过圆角进行过渡能够使箱体15的外观更美观,并且使用更安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后处理单元包括微滤单元4、活性炭过滤单元5、超滤单元6、压缩碳过滤单元7和紫外线消毒单元9并依次排列。
具体地,微滤单元4采用PP棉,过滤精度为1微米;超滤单元6采用超滤膜,过滤精度为0.01微米;两个活性炭过滤吸附单元可以充分过滤吸附电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及小分子有机物,紫外线消毒单元可以杀灭出水中的微生物及病毒,充分保证直饮水微生物指标安全。
超滤单元6包括超滤膜,超滤膜的过滤精度为0.01微米,能够过滤掉水中大部分的颗粒杂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水口17处还设置有水质检测仪器8,用于时时监测溶解性总固体浓度。
本实施方式的水处理装置的水处理量为90升/小时。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90升/小时的水流从进水接头1流入,依次经过节流阀2、电化单元3、微滤单元4、活性炭过滤单元5、超滤单元6、压缩碳过滤单元7、紫外线消毒单元9、出水接头20流出,用户调节节流阀2的开度可以控制水处理装置的出水量。
其中,微滤单元4为PP棉,过滤精度为1微米。活性炭过滤吸附单元5主要吸附电化单元产生的气体及小分子有机物。
超滤单元6为超滤膜,超滤膜的过滤精度为0.01微米,能够过滤掉水中大部分的颗粒杂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电化单元3,电化单元3包括7个电化管31和7个回水管32。回水管32位于电化管31的一侧。水流经节流阀2和进水管进入电化管31后以相反的流向流经回水管32后进入出水管流出至微滤单元4。
如图1所示,各个电化管31均包括管状阴极34以及套设在管状阴极34内部的杆状阳极33,电化管31的阳极33通过阳极座35与电源的阳极11连接,电化管31的阴极34与电源的阴极12连接。接通电源后,在电化管31的阳极33附近生成具有还原能力的碱性电化水,在电化管31的阴极34附近生成具有氧化能力的酸性电化水。可以根据需求分开使用,也可以混合出水直饮。
七个电化管31均串联设置,从而有利于保证电化时间,满足电化水小分子团簇状态长期保存(360天)的需求。阳极座35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阳极33的一端,从而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阳极33晃动。阳极座35的另一端与电源的阳极11通过导线电连接,有利于多个阳极33的并联。
如图1所示,电化管31的阳极33上间隔设置有阳极套管36,阳极套管36由绝缘材质构成。阳极套管36不会导电,形成间隔布置的电场。进水在脉冲电场和磁场中进行电化,从而生成小分子团簇水,提升水质。
优选地,绝缘材质为陶瓷;电化管31的阳极33由铂金构成,电化管31的阴极34由304不锈钢构成;有利于避免电化管31的材质对水的二次污染。
进水口17处设置有水质监测仪器,用于时时监测进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便于使用者根据进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的变化调整电化电压及占空比等参数。
箱体15中还设置有隔板和后处理装置;进水管与位于箱体15侧部的进水口17相连,电化单元3与后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出水管与后处理装置的输入侧相连,后处理装置的输出侧与位于箱体15侧部的出水口18相连。
箱体15的侧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电化单元3和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
如图3所示,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6,控制器16通过箱体15侧部的电缆接头19与电化单元3电连接,控制器16能够电化单元3进行整体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中的至少一个电化单元,所述电化单元包括与进水管相连的电化管和与出水管相连的回水管,所述电化管与所述回水管流体连通,以使经过所述电化管处理后的水能够从所述回水管流出;
其中,所述电化管中流体的流向与所述回水管中流体的流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管与所述回水管并列设置,且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管包括管状阴极以及套设在所述管状阴极内部的杆状阳极,所述杆状阳极通过阳极座与电源的阳极连接,所述管状阴极与电源的阴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单元的数量为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管的所述杆状阳极上间隔设置有阳极套管,所述阳极套管由绝缘材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还设置有隔板和后处理单元;所述进水管与位于所述箱体侧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电化单元与所述后处理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两侧;
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输入侧相连,所述后处理单元的输出侧与位于所述箱体侧部的出水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化单元和所述后处理单元的工作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箱体侧部的电缆接头与所述电化单元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单元包括微滤单元、活性炭过滤单元、超滤单元、压缩碳过滤单元以及紫外线消毒单元并依次排列,以保证出水达到直饮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处还设置有水质检测仪器,用于检测溶解性总固体浓度。
CN202121505763.3U 2021-07-02 2021-07-02 水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039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763.3U CN216039074U (zh) 2021-07-02 2021-07-02 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05763.3U CN216039074U (zh) 2021-07-02 2021-07-02 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39074U true CN21603907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05763.3U Active CN216039074U (zh) 2021-07-02 2021-07-02 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39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7025U (zh) 净水器
CN105540761B (zh) 一种水体消毒设备及利用其进行水体消毒的方法
CN103130307A (zh) 一种臭氧、光电化学耦合氧化的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828014Y (zh) 一种电化学反应器
CN110980895A (zh) 一种从水中电吸附并降解去除抗生素的方法及装置
CN205838732U (zh) 一种高效净水系统
CN216039074U (zh) 水处理装置
CN102060358A (zh) 利用活性炭纤维电极高压脉冲电解降解水中藻毒素的方法及其单元装置
CN201620057U (zh) 一种饮用水处理装置
CN116495844A (zh) 一种用于处理医院污水的电助催化类芬顿装置及其方法
CN2918400Y (zh) 一种电净水消毒器
KR200403363Y1 (ko) 수소풍부수 발생장치
WO2020018983A1 (en) High efficiency electrolytic ozone production system
CN214571421U (zh) 一种电催化臭氧耦合生物活性炭的分散式净水装置
CN108675504A (zh) 一种游泳池水处理系统
CN216426973U (zh) 一种可制备富氢水的一体化纯水机
CN212050907U (zh) 一种富氢水和富氧水沐浴系统
CN2672055Y (zh) 多功能制水机
CN217921737U (zh) 一种厨下电解消毒杀菌净水器
CN112023644A (zh) 一种羟基自由基多模复合杀菌消毒系统
CN110665032A (zh) 针对牙科手机杀菌的高浓度臭氧水消毒器以及消毒方法
CN212174682U (zh) 一种新型除氯净水器
CN212439346U (zh) 水素水沐浴系统
CN218620469U (zh) 一种消毒装置
CN112479447B (zh) 一种水中含卤有机物的去除装置及其去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