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6027U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26027U CN216026027U CN202122089156.XU CN202122089156U CN216026027U CN 216026027 U CN216026027 U CN 216026027U CN 202122089156 U CN202122089156 U CN 202122089156U CN 216026027 U CN216026027 U CN 2160260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hell
- insulating layer
- ultrasonic transducer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3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group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10293 ceram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该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换能器本体、填充件、匹配层片和引出线组,壳体限定出封闭的安装腔且壳体为电磁屏蔽件,换能器本体设在安装腔内,填充件填充在壳体和换能器本体之间,匹配层片贴合在壳体的底壁上,引出线组与换能器本体的正极及作为换能器的负极的壳体相连,引出线组为电磁屏蔽线。该超声波换能器具有较强的电磁屏蔽功能,确保了超声波换能器能够稳定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换能器是超声波燃气表产品的核心器件之一,它利用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把电能加到发射换能器的压电元件上,使其产生振动发出超声波信号,以某一角度射入流体中传播,然后由接收换能器接收,并经压电元件转换为电信号。在气体介质中,超声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显著衰减,其衰减系数与换能器频率的2次方成正比,所以为了防止信号衰减过快,目前超声波燃气表中使用的换能器频率都是低频的,频率一般在200KHz-500KHz之间。即使如此,由超声波换能器接收到的电信号仍然很微弱,仅为mV级,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场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声波换能器,该超声波换能器具有较强的电磁屏蔽功能,确保了超声波换能器能够稳定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限定出封闭的安装腔且所述壳体为电磁屏蔽件;换能器本体,所述换能器本体设在所述安装腔内;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填充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换能器本体之间;匹配层片,所述匹配层片贴合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引出线组与所述换能器本体的正极和作为所述换能器本体的负极的壳体相连,所述引出线组为电磁屏蔽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通过密封胶层相连。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的下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外壳的敞开端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第二外壳通过所述密封胶层粘接在所述安装台阶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外壳的上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壳的敞开端设有连接翻边,所述第一外壳包括插接部和连接在所述插接部外周的翻边部,所述插接部插入所述第二外壳的敞开端,且所述翻边部通过所述密封胶层粘接在所述连接翻边上。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换能器本体通过导电胶粘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上。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引出线组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导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导通;同轴线,所述同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及所述换能器本体的正极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同轴线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一导电内芯、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电内芯和第二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内芯和第一绝缘层穿过所述第一外壳连接在所述换能器本体的正极上;所述第二导电内芯和所述第二绝缘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的顶壁上。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引出线组包括:正极屏蔽线,所述正极屏蔽线线穿过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换能器本体的正极相连;负极屏蔽线,所述正极屏蔽线线穿过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连。
所述正极屏蔽线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三导电内芯、第三绝缘层、第一屏蔽管和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三导电内芯和第三绝缘层穿过所述第一外壳连接在所述换能器本体的正极上,第一屏蔽管和第四绝缘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的顶壁上;所述负极屏蔽线包括依次包覆的第四导电内芯、第五绝缘层、第二屏蔽管和第六绝缘层,所述第四导电内芯和第五绝缘层穿过第一外壳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第二屏蔽管和第六绝缘层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的顶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匹配层片通过粘接层粘接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换能器的有益效果:将换能器本体安装在一个封闭的安装腔内,且构成安装腔的壳体为电磁屏蔽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外部的电磁干扰不会进入壳体干扰换能器本体,且由换能器本体的引出线组为电磁屏蔽线,较好地避免了外部电磁干扰对引出线组的信号传输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能够较好地避免外部电磁干扰从壳体和引出线组的装配缝隙处进入安装腔内,无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换能器作为发射端还是输出端,增设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壳体和引出线组都能够起到屏蔽外部电磁干扰的功能,保证了超声波换能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第一外壳;111、安装台阶;112、插接部;113、翻边部;12、第二外壳;121、连接翻边;
2、换能器本体;
3、填充件;
4、匹配层片;
5、引出线组;51、连接线;52、同轴线;521、第一导电内芯;522、第一绝缘层;523、第二导电内芯;524、第二绝缘层;53、正极屏蔽线;531、第三导电内芯;532、第三绝缘层;533、第一屏蔽管;534、第四绝缘层;54、负极屏蔽线;541、第四导电内芯;542、第五绝缘层;543、第二屏蔽管;544、第六绝缘层;
6、导电胶;7、密封胶层;8、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1、换能器本体2、填充件3、匹配层片4和引出线组5,壳体1限定出封闭的安装腔且壳体1为电磁屏蔽件,换能器本体2设在安装腔内,填充件3填充在壳体1和换能器本体2之间,匹配层片4贴合在壳体1的底壁上,引出线组5与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和作为换能器本体2的负极的壳体1相连,引出线组5为电磁屏蔽线,引出线组5为电磁屏蔽线。需要说明的是,当超声波换能器作为接收端时,由于匹配层片4的材质为特殊有机物,可以吸收发射端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带动壳体1的底壁和换能器本体2周期性变形,产生电压信号。当超声波换能器作为发射端时,当引出线组5输入特定脉冲频率的电压时,换能器本体2由于其本身的机械特性和结构上特有的缝隙,会发生周期性变形。换能器本体2的变形会带动壳体1的底壁和匹配层片4的变形,发出有规律的超声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将换能器本体2安装在一个封闭的安装腔内,且构成安装腔的壳体1为电磁屏蔽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外部的电磁干扰不会进入壳体1干扰换能器本体2,且由换能器本体2的引出线组5为电磁屏蔽线,较好地避免了外部电磁干扰对引出线组5的信号传输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能够较好地避免外部电磁干扰从壳体1和引出线组5的装配缝隙处进入安装腔内。由此,超声波换能器无论是作为发射端还是输出端,本实施例增设的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壳体1和引出线组5都能够起到屏蔽外部电磁干扰的功能,保证了超声波换能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6及图8所示,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相连,一方面方便了换能器本体2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了整个超声波换能器的组装以及换能器本体2的检修;另一方面提升了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的连接稳定性和密封性,避免外部电磁干扰从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的连接缝隙进入安装腔内,提升了超声波换能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的,密封胶层7可以选用固化后具有优良的弹性的胶体,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在此不对密封胶层7的具体材质进行限定。
可选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的材质只需要选择导电且具有较强的电磁屏蔽功能的材料即可,在此不对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的具体材质做出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第一外壳11的下端敞开设置,且第一外壳11的敞开端设有安装台阶111,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安装台阶111上。由此,将第二外壳12粘接在安装台阶111上,一方面能够保证第二外壳12与第一外壳1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二外壳12从第一外壳11上脱落,另一方面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连接缝隙形成为L型,这种形状的连接缝隙的密封性更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第二外壳12和第一外壳11的连接密封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8所示,第二外壳12的上端敞开设置,且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设有连接翻边121,第一外壳11包括插接部112和连接在插接部112外周的翻边部113,插接部112插入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且翻边部113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连接翻边12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将插接部112插入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然后采用密封胶层7将翻边部113粘接在连接翻边121上,一方面能够提升第二外壳12和第一外壳11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第一外壳11从第二外壳12上的托脱落,另一方面插接部112插入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后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二外壳12和第二外壳12的连接密封性。
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两种,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连接结构,例如卡扣连接、连接件连接等。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上。可以理解的是,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和负极一般位于换能器本体2的两侧,如果将换能器本体2悬空放置采用填充件3包裹四周,虽然方便引线但是不利于测量,如果将换能器本体2止抵在第二外壳12上且从换能器本体2的底部引线,会导致引线困难。本实施例中,由于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上,在引出时引出线组5可以直接与第二外壳12相连,方便引出。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引出线组5包括连接线51和同轴线52,连接线51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1导通,另一端与第二外壳12导通,同轴线52分别与第一外壳11及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相连。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线51将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导通,这样在实际引线过程中只要导线与第一外壳11接触,就相当于与换能器本体2的负极相连。由此,可以将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以及负极的引出线做成同轴线52,方便引线,并且减小了壳体1上的孔槽结构,提升了安装腔的密封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4所示,同轴线52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一导电内芯521、第一绝缘层522、第二导电内芯523和第二绝缘层524。第一导电内芯521和第一绝缘层52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一导电内芯52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二导电内芯52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电内芯523既可以作为换能器本体2的负极的引出线,又能当做第一导电内芯521的金属屏蔽层,简化了同轴线52的结构。
优选的,第一导电内芯521焊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由此,确保了第一导电内芯521和正极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导通性。
优选的,第二导电内芯523焊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由此,既确保了第二导电内芯523与第一外壳11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导通性,又确保了第二导电内芯523与第一外壳11连接处的密封性,提升了安装腔的密封性。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中,如图5-图8所示,引出线组5包括正极屏蔽线53和负极屏蔽线54,正极屏蔽线53线穿过第一外壳11与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相连,正极屏蔽线53穿过第一外壳11与第二外壳12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正极引出线和负极引出线同轴设置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正负极的引出线分为正极屏蔽线53和负极屏蔽线54,方便外接电源,适用范围更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8所示,正极屏蔽线53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三导电内芯531、第三绝缘层532、第一屏蔽管533和第四绝缘层534,第三导电内芯531和第三绝缘层53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三导电内芯53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一屏蔽管53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负极屏蔽线54包括依次包覆的第四导电内芯541、第五绝缘层542、第二屏蔽管543和第六绝缘层544,第四导电内芯541和第五绝缘层542穿过第一外壳11,第四导电内芯541连接在第二外壳12上,第二屏蔽管54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绝缘层532确保了第一导电内芯521与第一屏蔽管533之间绝缘,避免了二者导通带来的电路故障,而第一屏蔽管533能够提升正极屏蔽线53的屏蔽效果,第四绝缘层534确保了整个正极屏蔽线53的绝缘性能。第五绝缘层542确保了第四导电内芯541与第二屏蔽管543之间绝缘,避免了二者导通带来的电路故障,而第二屏蔽管543能够提升正极屏蔽线53的屏蔽效果。第六绝缘层544确保了整个负极屏蔽线54的绝缘性能。
优选的,第三导电内芯531焊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由此,确保了第一导电内芯521和正极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导通性。
优选的,第一屏蔽管533焊接在第一壳体1的顶壁上,由此,保证了第三导电内芯531穿出第一外壳11的区域的密封性,提升了安装腔的密封性。
优选的,第四导电内芯541焊接在第二外壳12的顶壁上。由此,保证了第四导电内芯541与第一外壳11的连接稳定性和连接导通性。
优选的,第二屏蔽管543焊接在第一壳体1的顶壁上,由此,保证了第四导电内芯穿出第一外壳11的区域的密封性,提升了安装腔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壳体1的底壁上。由此,既能够保证匹配层片4稳定地安装在壳体1上,又能保证在超声波换能器工作时匹配层片4能够稳定地变形,从而确保超声波换能器能够稳定工作。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四个具体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的具体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1、换能器本体2、填充件3、匹配层片4和引出线组5。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且限定出安装腔。第一外壳11的下端敞开设置,且第一外壳11的敞开端设有安装台阶111,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安装台阶111上。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顶壁上,填充件3填充在壳体1和换能器本体2之间。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底壁上。引出线组5包括连接线51和同轴线52,连接线51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1导通,另一端与第二外壳12导通,同轴线52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一导电内芯521、第一绝缘层522、第二导电内芯523和第二绝缘层524。第一导电内芯521和第一绝缘层52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一导电内芯52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二导电内芯52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1、换能器本体2、填充件3、匹配层片4和引出线组5。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且限定出安装腔。第二外壳12的上端敞开设置,且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设有连接翻边121,第一外壳11包括插接部112和连接在插接部112外周的翻边部113,插接部112插入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且翻边部113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连接翻边121上。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内侧底壁上,填充件3填充在壳体1和换能器本体2之间。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外侧底壁上。引出线组5包括连接线51和同轴线52,连接线51的一端与第一外壳11导通,另一端与第二外壳12导通,同轴线52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一导电内芯521、第一绝缘层522、第二导电内芯523和第二绝缘层524。第一导电内芯521和第一绝缘层52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一导电内芯52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二导电内芯52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1、换能器本体2、填充件3、匹配层片4和引出线组5。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且限定出安装腔。第一外壳11的下端敞开设置,且第一外壳11的敞开端设有安装台阶111,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安装台阶111上。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顶壁上,填充件3填充在壳体1和换能器本体2之间。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底壁上。引出线组5包括正极屏蔽线53和负极屏蔽线54,正极屏蔽线53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三导电内芯531、第三绝缘层532、第一屏蔽管533和第四绝缘层534,第三导电内芯531和第三绝缘层53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三导电内芯53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一屏蔽管53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负极屏蔽线54包括依次包覆的第四导电内芯541、第五绝缘层542、第二屏蔽管543和第六绝缘层544,第四导电内芯541和第五绝缘层542穿过第一外壳11,第四导电内芯541连接在第二外壳12上,第二屏蔽管54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实施例四:
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壳体1、换能器本体2、填充件3、匹配层片4和引出线组5。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且限定出安装腔。第二外壳12的上端敞开设置,且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设有连接翻边121,第一外壳11包括插接部112和连接在插接部112外周的翻边部113,插接部112插入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且翻边部113通过密封胶层7粘接在连接翻边121上。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内侧底壁上,填充件3填充在壳体1和换能器本体2之间。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第二外壳12的外侧底壁上。引出线组5包括正极屏蔽线53和负极屏蔽线54,正极屏蔽线53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三导电内芯531、第三绝缘层532、第一屏蔽管533和第四绝缘层534,第三导电内芯531和第三绝缘层532穿过第一外壳11,第三导电内芯531连接在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第一屏蔽管53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负极屏蔽线54包括依次包覆的第四导电内芯541、第五绝缘层542、第二屏蔽管543和第六绝缘层544,第四导电内芯541和第五绝缘层542穿过第一外壳11,第四导电内芯541连接在第二外壳12上,第二屏蔽管543连接在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限定出封闭的安装腔且所述壳体(1)为电磁屏蔽件;
换能器本体(2),所述换能器本体(2)设在所述安装腔内;
填充件(3),所述填充件(3)填充在所述壳体(1)和所述换能器本体(2)之间;
匹配层片(4),所述匹配层片(4)贴合在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
引出线组(5),所述引出线组(5)与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和作为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负极的壳体(1)相连,所述引出线组(5)为电磁屏蔽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所述第一外壳(11)和所述第二外壳(12)通过密封胶层(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的下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外壳(11)的敞开端设有安装台阶(111),所述第二外壳(12)通过所述密封胶层(7)粘接在所述安装台阶(1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12)的上端敞开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设有连接翻边(121),所述第一外壳(11)包括插接部(112)和连接在所述插接部(112)外周的翻边部(113),所述插接部(112)插入所述第二外壳(12)的敞开端,且所述翻边部(113)通过所述密封胶层(7)粘接在所述连接翻边(1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本体(2)通过导电胶(6)粘接在所述第二外壳(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组(5)包括:
连接线(51),所述连接线(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外壳(11)导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壳(12)导通;
同轴线(52),所述同轴线(52)分别与所述第一外壳(11)及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线(52)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一导电内芯(521)、第一绝缘层(522)、第二导电内芯(523)和第二绝缘层(524);其中:
所述第一导电内芯(521)和所述第一绝缘层(522)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连接在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
所述第二导电内芯(523)和所述第二绝缘层(524)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线组(5)包括:
正极屏蔽线(53),所述正极屏蔽线(53)线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相连;
负极屏蔽线(54),所述正极屏蔽线(53)线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与所述第二外壳(12)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屏蔽线(53)包括依次包覆的第三导电内芯(531)、第三绝缘层(532)、第一屏蔽管(533)和第四绝缘层(534),所述第三导电内芯(531)和所述第三绝缘层(532)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连接在所述换能器本体(2)的正极上,所述第一屏蔽管(533)和所述第四绝缘层(534)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所述负极屏蔽线(54)包括依次包覆的第四导电内芯(541)、第五绝缘层(542)、第二屏蔽管(543)和第六绝缘层(544),所述第四导电内芯(541)和所述第五绝缘层(542)穿过所述第一外壳(11)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壳(12)上,所述第二屏蔽管(543)和所述第六绝缘层(544)连接在所述第一外壳(11)的顶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声波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层片(4)通过粘接层(8)粘接在所述壳体(1)的底壁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89156.XU CN216026027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89156.XU CN216026027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26027U true CN216026027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53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89156.XU Active CN216026027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2602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00465A (zh) * | 2021-09-01 | 2021-11-05 | 北京瑞德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
2021
- 2021-09-01 CN CN202122089156.XU patent/CN21602602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00465A (zh) * | 2021-09-01 | 2021-11-05 | 北京瑞德联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CN113600465B (zh) * | 2021-09-01 | 2024-09-06 | 上海真兰仪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26027U (zh)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
CN116879407A (zh) | 一种声发射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3600465A (zh) | 一种超声波换能器 | |
CN102288782A (zh) | 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 | |
CN213988626U (zh) | 一种贴片式高能混合钽电容器 | |
CN202196077U (zh) | 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 | |
CN219393641U (zh) | 盖板组件及包含其的电池 | |
CN210166349U (zh) | 一种可发射多频信号的超声探头 | |
CN216213749U (zh) | 一种扣式电池 | |
CN115206691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引出线焊接工艺 | |
JP3072072B2 (ja) | 渦流量計 | |
CN108828257A (zh) | 一种动车用速度传感器 | |
CN211696536U (zh) | 流量换能装置 | |
CN221804036U (zh) | 一种转速传感器的防水出线结构 | |
CN110356733A (zh) | 防爆信标及液体储存罐 | |
CN202994226U (zh) | 一种超声水表换能器 | |
CN218957518U (zh) | 一种小型大功率充油式可监测幅值的高压脉冲变压器 | |
CN206479193U (zh) | 纵波检测超声传感器 | |
CN220036654U (zh) | 一种随钻声波发射换能器封装装置 | |
CN106707112B (zh) | 电容器试验装置 | |
CN216353559U (zh) | 一种传感器用电线电缆 | |
CN214175834U (zh) | 一种微型专用高压发生器 | |
CN216209776U (zh) | 一种gfci线圈组件 | |
CN217848354U (zh) | 固定装置及包含其的导线连接结构、航空发动机 | |
CN220650566U (zh) | 一种声发射传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7 Address after: 310, 3rd Floor, Building 9, Yanyu Qingyuan, No. 26 Qinghe Maofa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9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heng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01-108-1, 1st floor, building 10,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8 Dongbeiwang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redian Data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