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4104U -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4104U
CN216024104U CN202121689790.0U CN202121689790U CN216024104U CN 216024104 U CN216024104 U CN 216024104U CN 202121689790 U CN202121689790 U CN 202121689790U CN 216024104 U CN216024104 U CN 216024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odor
pipeline
cover plate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897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杨钰莹
舒永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ntou Ze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ntou Ze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ntou Ze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ntou Zeng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897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4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4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4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包括:池盖板单元、除臭风机单元、除臭抽风管道单元、生物滤池及垃圾沼气池。池盖板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盖板、厌氧池盖板、生化池盖板、组合池盖板;池盖板均为钢化玻璃盖板,钢化玻璃盖板密封设置于其对应池体上方,钢化玻璃盖板均设置有观察孔及抽风管道接口;除臭抽风管道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厌氧池臭气管道、生化池臭气管道、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组合池臭气管道及初沉池臭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保证厂区水池密封严密、臭味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外逸,另一方面便于人员监视液位、取样化验及检修工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的热力电厂垃圾焚烧处理规模为2000t/d,采用多台750t/d的炉排垃圾焚烧炉,发电装机容量为2台25MW的汽轮机发电机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设计处理能力为600m3/d,其中渗滤液460m3/d+低浓度140m3/d,渗滤液处理主体工艺为调节池预处理+厌氧UASB系统+外置式MBR(两级AO生化)+NF+RO。由于原有臭气系统将综合调节池、生化池、污泥脱水间及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四处臭气单独进行收集,分别经3台臭气风机增压后汇在一条主管上输送至生物滤池进行化学洗涤除臭,然后排入大气。原有综合调节池、厌氧池、生化池、第一组合池、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顶封堵盖板为不锈钢板,由于密封不严臭气外溢,目前厌氧池无法观察液位、无法取样以及进池检修,对正常运行、检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初沉池、第一组合池与厌氧池气体未收集处理,造成渗滤液处理区有臭味逸出,对正常运营及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沼气未能进行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因此亟需对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进行改造,以便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使用钢化玻璃盖板,配置臭气管道系统,并对垃圾坑沼气进行综合利用,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热力电厂的生产运营环境及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包括:池盖板单元、除臭风机单元、除臭抽风管道单元、生物滤池及垃圾沼气池。
所述池盖板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盖板、厌氧池盖板、生化池盖板、组合池盖板;所述池盖板均为钢化玻璃盖板,所述钢化玻璃盖板密封设置于其对应池体上方,所述钢化玻璃盖板均设置有观察孔及抽风管道接口;所述综合调节池盖板、所述生化池盖板、所述组合池盖板上还分别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所述厌氧池盖板底部还设有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使用PP板全包,用于防腐;所述除臭风机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除臭风机和第二除臭风机;所述除臭抽风管道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厌氧池臭气管道、生化池臭气管道、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组合池臭气管道及初沉池臭气管道;所述初沉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初沉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综合调节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初沉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并入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的第一端,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调节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一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调节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组合池臭气管道并入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的第一端,所述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污泥组合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二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污泥组合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厌氧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厌氧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厌氧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厌氧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三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厌氧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生化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生化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生物接触MBR综合臭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生化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四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生化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臭气主管道通过所述除臭风机单元接入垃圾沼气池。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为两条。
进一步地,组合池包括第一组合池、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池盖板包括第一组合池盖板、第二组合池盖板及第三组合池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组合池臭气管道包括第一组合池臭气管道、第二组合池臭气管道及第三组合池臭气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球阀为T型三通球阀,能够设置两路管道的开通和隔断,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每个三通球阀能够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分支管道上的蝶阀代替,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池盖板、人孔、观察口由原来的不锈钢盖板或格栅板更换为钢化玻璃盖板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有效防止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另一方面便于人员监视液位、取样化验及检修工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中各池气体均通过三通球阀分为两路处理,可相互切换,一路按原流程经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另一路接至臭气主管道,经除臭风机抽吸后送入垃圾沼气池,有效除臭同时,对沼气进行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初沉池臭气管道1,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2,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3,调节池-生物滤池导管4,调节池导管5,臭气主管道6,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7,组合池臭气管道8,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9,污泥组合池导管10,厌氧池臭气管道11,厌氧池-生物滤池导管12,厌氧池导管13;生化池臭气管道14,生化池-生物滤池导管15,生化池导管16,污泥组合池-生物滤池导管17,蝶阀20,第一三通球阀31,第二三通球阀32,第三三通球阀33,第四三通球阀3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包括:池盖板单元、除臭风机单元、除臭抽风管道单元、生物滤池及垃圾沼气池。
池盖板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盖板、厌氧池盖板、生化池盖板、组合池盖板;池盖板均为钢化玻璃盖板,钢化玻璃盖板密封设置于其对应池体上方,钢化玻璃盖板均设置有观察孔及抽风管道接口;综合调节池盖板、生化池盖板、组合池盖板上还分别设置有人孔,人孔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厌氧池盖板底部还设有钢骨架,钢骨架使用PP板全包,用于防腐。
除臭风机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除臭风机和第二除臭风机。
除臭抽风管道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2、厌氧池臭气管道11、生化池臭气管道14、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7、组合池臭气管道8及初沉池臭气管道1。
初沉池臭气管道1的第一端与初沉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2的第一端与综合调节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初沉池臭气管道1的第二端与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2的第二端并入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3的第一端,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通球阀31的第一端,第一三通球阀31的第二端通过调节池-生物滤池导管4经第一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一三通球阀31的第三端通过调节池导管5接入臭气主管道6;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7、组合池臭气管道8并入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9的第一端,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9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通球阀32的第一端,第二三通球阀32的第二端通过污泥组合池-生物滤池导管17经第二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二三通球阀32的第三端通过污泥组合池导管10接入臭气主管道6;厌氧池臭气管道11的第一端与厌氧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厌氧池臭气管道1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通球阀33的第一端,第三三通球阀33的第二端通过厌氧池-生物滤池导管12经第三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三三通球阀33的第三端通过厌氧池导管13接入臭气主管道6;生化池臭气管道14的第一端与生化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生化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通球阀34的第一端,第四三通球阀34的第二端通过生化池-生物滤池导管15经第四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四三通球阀34的第三端通过生化池导管16接入臭气主管道6;臭气主管道6通过除臭风机单元接入垃圾沼气池,对沼气进行再利用。
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2为两条。组合池包括第一组合池、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组合池盖板包括第一组合池盖板、第二组合池盖板及第三组合池盖板。组合池臭气管道8包括第一组合池臭气管道、第二组合池臭气管道及第三组合池臭气管道。三通球阀为T型三通球阀,能够设置两路管道的开通和隔断,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每个三通球阀能够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分支管道上的蝶阀20代替,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其中,综合调节池气体一路经过蝶阀与第一抽引风机归入生物滤池,另一路经过蝶阀与第四、第五抽引风机归入垃圾沼气池;生化池气体一路经过蝶阀与第二抽引风机归入生物滤池,另一路经过蝶阀与第四、第五抽引风机归入垃圾沼气池;污泥脱水间,组合池气体一路经过蝶阀与第三抽引风机归入生物滤池,另一路经过蝶阀与第四、第五抽引风机归入垃圾沼气池;厌氧池与初沉池气体经过蝶阀与第四、第五抽引风机归入垃圾沼气池。
综合调节池、厌氧池、生化池、第一组合池、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所有的人孔、观察口由原来的不锈钢盖板或格栅板更换为钢化玻璃盖板进行密封,并加装观察孔及抽风管道。具体地,综合调节池人孔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1.2m×1.2m(3个)、1.6m×1.6m(5个),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厌氧池钢化玻璃盖板密封,钢化玻璃底部用钢骨架支撑,钢骨架用PP板全包防腐,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26m×2.4m,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生化池钢化玻璃盖板密封,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1.2m×1.2m(18个)、1.5m×1.5m(8个),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第一组合池钢化玻璃盖板密封,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1.2m×1.2m,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第二组合池钢化玻璃盖板密封,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1.0m×1.0m(2个)、1.6m×1.2m(2个),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第三组合池钢化玻璃盖板密封,钢化玻璃盖板尺寸为1.0m×1.0m,完成后池体内臭气不得从钢化玻璃盖板处外泄。
使用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后,一方面可以保证厂区水池密封严密、臭味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外逸,另一方面便于人员监视液位、取样化验及检修工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池盖板单元、除臭风机单元、除臭抽风管道单元、生物滤池及垃圾沼气池;
所述池盖板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盖板、厌氧池盖板、生化池盖板、组合池盖板;所述池盖板均为钢化玻璃盖板,所述钢化玻璃盖板密封设置于其对应池体上方,所述钢化玻璃盖板均设置有观察孔及抽风管道接口;所述综合调节池盖板、所述生化池盖板、所述组合池盖板上还分别设置有人孔,人孔盖板为钢化玻璃盖板;所述厌氧池盖板底部还设有钢骨架,所述钢骨架使用PP板全包,用于防腐;
所述除臭风机单元包括但不限于第一除臭风机和第二除臭风机;
所述除臭抽风管道单元包括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厌氧池臭气管道、生化池臭气管道、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组合池臭气管道及初沉池臭气管道;
所述初沉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初沉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综合调节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初沉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并入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的第一端,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母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调节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一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一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调节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污泥脱水间臭气管道、组合池臭气管道并入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的第一端,所述污泥组合池臭气母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污泥组合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二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二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污泥组合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厌氧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厌氧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所述厌氧池臭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厌氧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三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三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厌氧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生化池臭气管道的第一端与生化池盖板的抽风管道接口密封连接,生物接触MBR综合臭气管道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一端,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二端通过生化池-生物滤池导管经第四抽引风机进入生物滤池,第四三通球阀的第三端通过生化池导管接入臭气主管道;所述臭气主管道通过所述除臭风机单元接入垃圾沼气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调节池臭气管道为两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池包括第一组合池、第二组合池及第三组合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池盖板包括第一组合池盖板、第二组合池盖板及第三组合池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池臭气管道包括第一组合池臭气管道、第二组合池臭气管道及第三组合池臭气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球阀为T型三通球阀,能够设置两路管道的开通和隔断,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三通球阀能够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分支管道上的蝶阀代替,实现管道通路的相互切换。
CN202121689790.0U 2021-07-23 2021-07-23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Active CN216024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9790.0U CN216024104U (zh) 2021-07-23 2021-07-23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89790.0U CN216024104U (zh) 2021-07-23 2021-07-23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4104U true CN216024104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6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89790.0U Active CN216024104U (zh) 2021-07-23 2021-07-23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41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63153A (zh) 一种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16024104U (zh) 热力电厂渗滤液区域除臭系统
CN202860400U (zh) 用于填埋场的复合式除臭系统
CN103233505A (zh) 药厂洁净区设备用排水防倒灌系统
CN109337809A (zh) 一种基于厌氧消化失衡微生物抗性强化的预警调控方法
CN219324054U (zh) 一种多功能沼气净化装置
Krumbeck et al. First European fuel cell installation with anaerobic digester gas in a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
CN114997702A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生产设备状况评估方法及系统
CN209052679U (zh)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原位脱硫装置
CN218688033U (zh) 一种渗滤液处理厂臭气治理系统
CN210559928U (zh) 一种垃圾渗沥液陶瓷平板膜厌氧mbr装置
CN203200886U (zh) 药厂洁净区设备用排水防倒灌系统
JP2019523120A (ja) 曝気ランス組立体および曝気ランス組立体を組込むエアレーションタンク
CN207102328U (zh) 一种移动式废气快速收集及净化装置
CN216606624U (zh) 有机垃圾处理厂沼渣脱水单元臭气控制及安全监测系统
CN216236594U (zh) 三格式内厌氧排气管化粪池
CN210683713U (zh) 用于沼气系统中的脱硫装置
CN206927687U (zh) 高效稳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1636529U (zh) 煤气冷凝液全封闭收集装置
CN219736692U (zh) 污水sbr池曝气系统试漏装置
CN211821745U (zh) 一种厌氧罐出口管道系统
JP3245528U (ja) 排ガス測定管路の水溜まりを防止する管路システム
CN21420952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站通风检修恶臭处理消沫综合处理设备
CN214321267U (zh) 一种餐厨及生活垃圾前处理装置
CN115597054A (zh) 一种流化床锅炉掺烧沼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