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2602U -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22602U
CN216022602U CN202122061579.0U CN202122061579U CN216022602U CN 216022602 U CN216022602 U CN 216022602U CN 202122061579 U CN202122061579 U CN 202122061579U CN 216022602 U CN216022602 U CN 216022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groove
clamping
clamping groove
centre gr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15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雨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0615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22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22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22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固定部和佩戴结构,所述引流管固定部中部包括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呈方形结构,所述夹持槽的一组相对边开设有位置相对的装夹槽,所述装夹槽弹性连接有伸入夹持槽的夹持件,所述夹持槽另一组相对边开设有容纳引流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佩戴结构包括连接带及开合件,其中所述连接带包括分别设置于引流管固定部上下侧的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所述开合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自由端的相配合的卡扣板和卡槽板,所述夹持槽至少包括一组两两相对的夹持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操作,可多角度固定引流管,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一种常用的术后器械,主要用于将人体组织中或体腔内积聚的脓液、血液或其他液体引导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常见的引流管在使用时固定不便,常常采用胶带进行固定,导致患者翻身和下床时,使得引流管发生牵拉、脱落、弯折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康复,且用胶带固定引流管容易导致患者的皮肤发生瘙痒和过敏等问题,不能满足引流管的工作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操作,不易脱落,可多角度固定引流管,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的引流管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固定部和佩戴结构,所述引流管固定部中部包括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呈方形结构,所述夹持槽的一组相对边开设有位置相对的装夹槽,所述装夹槽弹性连接有伸入夹持槽的夹持件,所述夹持槽另一组相对边开设有容纳引流管穿过的通孔,所述佩戴结构包括连接带及开合件,其中所述连接带包括分别设置于引流管固定部上下侧的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所述开合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自由端的相配合的卡扣板和卡槽板,所述夹持槽至少包括一组两两相对的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插杆和压缩弹簧,所述插杆可沿装夹槽伸缩且其伸入夹持槽的一端包括弧形夹持头,所述压缩弹簧套于插杆伸入夹持槽的部分且其两端分别与夹持槽内壁和弧形夹持头固定连接。弧形夹持头的开口方向朝向引流管,能够避免对引流管表面造成损坏,且夹持后的引流管稳定固定,压缩弹簧用于为夹持件提供夹持力,当向夹持槽外部方向拉出插杆时,压缩弹簧受到压缩,由于弧形夹持头的设置,插杆无法拔出装夹槽,当松开插杆时,压缩弹簧回弹为插杆提供夹持力,对引流管进行夹持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引流管不易脱落,避免影响患者的康复。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插杆、L型压杆和压缩弹簧,所述插杆呈锥形结构且其窄端伸入夹持槽内,所述装夹槽为圆台形槽体,所述L型压杆设置于夹持槽内且其一端与插杆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夹持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槽包括用于容纳固定压缩弹簧的压缩槽。装夹槽的圆台形槽体与锥形结构的插杆相匹配,当向夹持槽外部拉出插杆时,由于L型压杆及压缩弹簧的设置,插杆无法拔出装夹槽,而是带动L型压杆挤压压缩弹簧,当松开插杆时,压缩弹簧复位,为插杆提供夹持力,此时由于装夹槽为圆台形槽体使得插杆在伸入夹持槽一定长度后无法继续伸入,避免对引流管夹持力过大造成引流管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压杆,所述压缩槽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装夹槽两侧。由于插杆为锥形结构,为了保证插杆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对称设置两个L型压杆以及压缩弹簧,可进一步保证夹持引流管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窄端端头包括海绵垫。海绵垫用于保护引流管表面,缓冲夹持件对引流管的夹持力,避免夹持力过大损坏引流管,影响患者康复。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板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凸出的卡勾,所述卡槽板包括并排布置的若干凸出的卡环,所述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连接时卡勾与卡环勾合固定。卡勾的数量与单排卡环的数量相匹配,通过卡勾与卡环的勾合实现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自由端的连接固定,使整个装置方便患者佩戴,避免通过胶带固定引起患者皮肤的瘙痒或过敏问题,方便固定操作,简单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板包括若干排的卡环。若干排卡环用于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卡勾勾合的位置,方便调节佩戴长度,装置可重复利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带包括若干个透气孔。透气孔用于进一步提升患者佩戴后的透气性,减少患者佩戴不适,增加使用舒适度,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固定部还包括设置于夹持槽上下侧且与其同方向设置的副夹持槽,所述副夹持槽结构与夹持槽相同,所述副夹持槽与夹持槽交替错落布置。副夹持槽与夹持槽交替错落布置,且副夹持槽与夹持槽等距设置,能够多角度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同时当引流管过长时可将引流管依次穿过副夹持槽和夹持槽弯曲固定,避免对引流管造成弯折,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进一步增加引流管固定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件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开合件。开合件为橡胶材质,可增加卡合后的稳定性,使患者佩戴时不易松脱,同时可减少患者佩戴不适,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操作,不易脱落,可多角度固定引流管,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引流管穿过夹持槽,并通过设置于夹持槽相对边的夹持件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佩戴结构佩戴于人体,无需使用胶带固定于皮肤,可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夹持件弹性设置,可保证对引流管的夹持力,夹持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可降低引流管发生牵拉、脱落等问题,避免影响患者康复,为了保证对引流管的夹持稳定性,夹持件至少包括一组四个且两两相对布置;装夹槽用于容纳夹持件的伸缩运动,方便控制夹持件实现夹持操作;连接带优选与引流管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可通过弯折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并卡合开合件组成环形的佩戴结构,方便患者佩戴,开合件方便操作,能够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开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扣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槽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环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引流管固定部,2-夹持槽,3-装夹槽,4-插杆,5-L型压杆,6-压缩弹簧,7-主连接带,8-副连接带,9-卡扣板,10-卡槽板,11-副夹持槽,12-海绵垫,14-压缩槽,15-卡勾,16-卡环,17-引流管,1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中所示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引流管固定部1和佩戴结构,引流管固定部1中部包括用于固定引流管17的夹持槽2,夹持槽2呈方形结构,夹持槽2的一组相对边开设有位置相对的装夹槽3,装夹槽3弹性连接有伸入夹持槽2的夹持件,夹持槽2另一组相对边开设有容纳引流管17穿过的通孔,佩戴结构包括连接带及开合件,其中连接带包括分别设置于引流管固定部1上下侧的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开合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自由端的相配合的卡扣板9和卡槽板10,夹持槽2至少包括一组两两相对的夹持件。引流管穿过夹持槽,并通过设置于夹持槽相对边的夹持件进行夹持固定,再通过佩戴结构佩戴于人体,无需使用胶带固定于皮肤,可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夹持件弹性设置,可保证对引流管的夹持力,夹持稳定性好,不易晃动,可降低引流管发生牵拉、脱落等问题,避免影响患者康复,为了保证对引流管的夹持稳定性,夹持件至少包括一组四个且两两相对布置;装夹槽用于容纳夹持件的伸缩运动,方便控制夹持件实现夹持操作;连接带优选与引流管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可通过弯折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并卡合开合件组成环形的佩戴结构,方便患者佩戴,开合件方便操作,能够根据使用需要灵活开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操作,不易脱落,可多角度固定引流管,避免引起患者皮肤瘙痒或过敏,满足引流管工作要求。
作为优选,夹持件包括插杆4和压缩弹簧6,插杆4可沿装夹槽3伸缩且其伸入夹持槽2的一端包括弧形夹持头,压缩弹簧6套于插杆4伸入夹持槽2的部分且其两端分别与夹持槽2内壁和弧形夹持头固定连接。弧形夹持头的开口方向朝向引流管,能够避免对引流管表面造成损坏,且夹持后的引流管稳定固定,压缩弹簧用于为夹持件提供夹持力,当向夹持槽外部方向拉出插杆时,压缩弹簧受到压缩,由于弧形夹持头的设置,插杆无法拔出装夹槽,当松开插杆时,压缩弹簧回弹为插杆提供夹持力,对引流管进行夹持固定,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引流管不易脱落,避免影响患者的康复。
作为优选,夹持件包括插杆4、L型压杆5和压缩弹簧6,插杆4呈锥形结构且其窄端伸入夹持槽2内,装夹槽3为圆台形槽体,L型压杆5设置于夹持槽2内且其一端与插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6的一端,压缩弹簧6另一端与夹持槽2内壁固定连接,夹持槽2包括用于容纳固定压缩弹簧6的压缩槽14。装夹槽的圆台形槽体与锥形结构的插杆相匹配,当向夹持槽外部拉出插杆时,由于L型压杆及压缩弹簧的设置,插杆无法拔出装夹槽,而是带动L型压杆挤压压缩弹簧,当松开插杆时,压缩弹簧复位,为插杆提供夹持力,此时由于装夹槽为圆台形槽体使得插杆在伸入夹持槽一定长度后无法继续伸入,避免对引流管夹持力过大造成引流管损坏。
作为优选,插杆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压杆5,压缩槽14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装夹槽3两侧。由于插杆为锥形结构,为了保证插杆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对称设置两个L型压杆以及压缩弹簧,可进一步保证夹持引流管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插杆4的窄端端头包括海绵垫12。海绵垫用于保护引流管表面,缓冲夹持件对引流管的夹持力,避免夹持力过大损坏引流管,影响患者康复。
作为优选,卡扣板9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凸出的卡勾15,卡槽板10包括并排布置的若干凸出的卡环16,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连接时卡勾15与卡环16勾合固定。卡勾的数量与单排卡环的数量相匹配,通过卡勾与卡环的勾合实现主连接带和副连接带自由端的连接固定,使整个装置方便患者佩戴,避免通过胶带固定引起患者皮肤的瘙痒或过敏问题,方便固定操作,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卡槽板10包括若干排的卡环16。若干排卡环用于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卡勾勾合的位置,方便调节佩戴长度,装置可重复利用,结构简单,实用性高。
作为优选,连接带包括若干个透气孔18。透气孔用于进一步提升患者佩戴后的透气性,减少患者佩戴不适,增加使用舒适度,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作为优选,引流管固定部1还包括设置于夹持槽2上下侧且与其同方向设置的副夹持槽11,副夹持槽11结构与夹持槽2相同,副夹持槽11与夹持槽2交替错落布置。副夹持槽与夹持槽交替错落布置,且副夹持槽与夹持槽等距设置,能够多角度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同时当引流管过长时可将引流管依次穿过副夹持槽和夹持槽弯曲固定,避免对引流管造成弯折,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进一步增加引流管固定稳定性。
作为优选,开合件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开合件。优选连接带为柔软材料制成。开合件为橡胶材质,可增加卡合后的稳定性,使患者佩戴时不易松脱,同时可减少患者佩戴不适,增加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固定部(1)和佩戴结构,所述引流管固定部(1)中部包括用于固定引流管(17)的夹持槽(2),所述夹持槽(2)呈方形结构,所述夹持槽(2)的一组相对边开设有位置相对的装夹槽(3),所述装夹槽(3)弹性连接有伸入夹持槽(2)的夹持件,所述夹持槽(2)另一组相对边开设有容纳引流管(17)穿过的通孔,所述佩戴结构包括连接带及开合件,其中所述连接带包括分别设置于引流管固定部(1)上下侧的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所述开合件包括分别设置于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自由端的相配合的卡扣板(9)和卡槽板(10),所述夹持槽(2)至少包括一组两两相对的夹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插杆(4)和压缩弹簧(6),所述插杆(4)可沿装夹槽(3)伸缩且其伸入夹持槽(2)的一端包括弧形夹持头,所述压缩弹簧(6)套于插杆(4)伸入夹持槽(2)的部分且其两端分别与夹持槽(2)内壁和弧形夹持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插杆(4)、L型压杆(5)和压缩弹簧(6),所述插杆(4)呈锥形结构且其窄端伸入夹持槽(2)内,所述装夹槽(3)为圆台形槽体,所述L型压杆(5)设置于夹持槽(2)内且其一端与插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压缩弹簧(6)的一端,所述压缩弹簧(6)另一端与夹持槽(2)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槽(2)包括用于容纳固定压缩弹簧(6)的压缩槽(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L型压杆(5),所述压缩槽(14)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于装夹槽(3)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4)的窄端端头包括海绵垫(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板(9)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凸出的卡勾(15),所述卡槽板(10)包括并排布置的若干凸出的卡环(16),所述主连接带(7)和副连接带(8)连接时卡勾(15)与卡环(16)勾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板(10)包括若干排的卡环(16)。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若干个透气孔(18)。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固定部(1)还包括设置于夹持槽(2)上下侧且与其同方向设置的副夹持槽(11),所述副夹持槽(11)结构与夹持槽(2)相同,所述副夹持槽(11)与夹持槽(2)交替错落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件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开合件。
CN202122061579.0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Active CN216022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1579.0U CN21602260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1579.0U CN21602260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22602U true CN216022602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622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1579.0U Active CN21602260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22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022602U (zh)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1067423U (zh) 外科新型多功能便捷弹力胸带
CN214761808U (zh) 一种妇产科专用护理带
CN211382055U (zh) 一种用于小儿骨科的颈部可调节的固定装置
CN213788359U (zh) 一种心脏手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
CN211067622U (zh)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6168281U (zh) 一种防止伤口撕裂的妇产科用护理带
CN216455539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支具
CN217724201U (zh) 新型可伸缩挂腰式引流袋一体包
CN110680582A (zh) 脑外科护理头套
CN215651888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缓解肢体水肿的约束套
CN211356138U (zh) 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211883786U (zh) 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固定装置
CN211096174U (zh) 一种胃管固定器
CN216257810U (zh) 一种心脏手术后多功能胸带
CN219021868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头部固定器
CN215229576U (zh) 一种适用于卧床患者的头部固定装置
CN220293746U (zh) 一种术后护理带
CN216455837U (zh) 一种外科术后防压护理装置
CN213758819U (zh)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CN211962291U (zh) 一种脑外科护理头套
CN213525734U (zh)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CN213554610U (zh) 气管固定装置
CN217366676U (zh) 一种外科引流袋悬挂腰带
CN214103394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型护理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