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8819U -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8819U
CN213758819U CN202020821284.1U CN202020821284U CN213758819U CN 213758819 U CN213758819 U CN 213758819U CN 202020821284 U CN202020821284 U CN 202020821284U CN 213758819 U CN213758819 U CN 21375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neck
supporting main
supporting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12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传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wo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wo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wo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wo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12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88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包括弹性固定带、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为硬性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的外侧弧面通过连接体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带,所述第二支撑主体外侧弧面的两侧皆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扣,所述弹性固定带两端的外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所述第一支撑主体与第二支撑主体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与连接环扣的相互配合使用形成整体结构。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颈部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固定支撑效果差,同时舒适性和简便性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背景技术
颈部损伤是由机械性外力、慢性劳损等引起的颈部结构的损伤,比四肢、腹部等损伤少见,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两种,闭合性损伤多见于拳击、勒缢伤,除可引起血肿和皮下气肿外,往往有丧失意识、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同时可出现血肿压迫气管导致窒息,或者颈动脉受刺激,从而引起脑部反射性血循环障碍,一般在患者颈部受伤的第一时间都要对其颈部进行固定,防止颈部受到二次伤害,目前,医院使用的颈部固定器存在以下弊端:
一、传统颈部固定器的整体偏向于硬性材质,以达到对颈部的固定支撑作用,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与固定器接触的部位长时间受到压迫,会导致气血流动不顺畅的问题,同时存在使用舒适度不高的问题,且固定器无法对不同的患者颈部进行良好的支撑,将会对患者颈部创伤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传统颈部固定器的使用过程比较复杂,且大都为一次性使用工具,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固定器进行更换或者角度的调整,从而带来极大的不便性。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可增强对患者颈部的固定效果,同时又能保证舒适度和简便性的新型颈部固定器,对于目前医疗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颈部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固定支撑效果差,同时舒适性和简便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包括弹性固定带、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和第二支撑主体为硬性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的外侧弧面通过连接体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带,所述第二支撑主体外侧弧面的两侧皆通过固定块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扣,所述弹性固定带两端的外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魔术贴,所述第一支撑主体与第二支撑主体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与连接环扣的相互配合使用形成整体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主体的弧面内侧固定安装有后置气囊,所述后置气囊靠近第一支撑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一支撑主体弧面外侧的后置气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弧面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置气囊,所述前置气囊靠近第二支撑主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二支撑主体弧面外侧的前置气门,所述后置气囊与前置气囊安装有后置气门或者前置气门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绳扣,所述第二支撑主体的顶部通过固定夹固定安装有软性承托,所述第二支撑主体的中央位置处为散热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主体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后置栅格与后置固定扣,且第一支撑主体与后置气囊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后置固定扣与固定绳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主体弧面外侧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前置固定扣与前置栅格,且第二支撑主体与前置气囊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前置固定扣与固定绳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软性承托的材质具体为聚氨酯海绵。
进一步,所述后置气囊与前置气囊的材质具体为尼龙橡胶涂覆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通过前置气囊与锁骨处接触、后置气囊与后脑勺、背部接触和软性承托与下巴接触,使患者与固定器之间的身体接触部位更加舒适,同时保证了固定器与患者身体之间的贴合性,保障了固定器对患者颈部的固定支撑作用,解决了传统颈部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颈部长时间形成压迫,导致气血流动不顺畅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患者颈部受到二次伤害。
2.该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其中前置气囊、后置气囊和软性承托都可进行拆卸、更换、清洁,最大程度发挥了固定器的价值,同时魔术贴的使用使固定器整体之间的结构更加简单,安装与拆卸过程更加简便,避免了复杂的操作导致患者颈部创伤恢复缓慢的问题。
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颈部固定器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固定支撑效果差,同时舒适性和简便性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主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弹性固定带;101、连接体;2、第一支撑主体;3、后置气囊;4、软性承托;5、第二支撑主体;6、前置气囊;7、连接环扣;8、前置固定扣;9、前置气门;10、固定夹;11、散热口;12、固定块;13、前置栅格;14、魔术贴;15、后置栅格;16、后置固定扣;17、后置气门;18、固定绳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包括弹性固定带1、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为硬性主体,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的硬性材质使固定器整体能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更好的支撑,保证了患者颈部不再受到二次伤害,第一支撑主体2的外侧弧面通过连接体101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带1,弹性固定带1通过连接体101为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一支撑主体2的外侧弧面,方便了患者在使用固定器之后对其进行清洁,第二支撑主体5外侧弧面的两侧皆通过固定块12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扣7,连接环扣7与固定块1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连接环扣7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调节,使固定器整体对患者颈部的固定效果更好,弹性固定带1两端的外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4,魔术贴14的使用使固定器的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之间的连接过程更加简便安全,第一支撑主体2与第二支撑主体5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1与连接环扣7的相互配合使用形成整体结构,弹性固定带1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环扣7的内部再折返向第一支撑主体2,通过魔术贴14进行固定连接;
第一支撑主体2的弧面内侧固定安装有后置气囊3,后置气囊3靠近第一支撑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一支撑主体2弧面外侧的后置气门17,后置气囊3和后置气门17的配合使用使固定器整体更加贴合患者的身体,使固定器对患者颈部的支撑效果更佳,同时后置气囊3有效提高了患者身体与固定器接触部位的舒适性,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置气囊6,前置气囊6靠近第二支撑主体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外侧的前置气门9,前置气囊6与前置气门9的配合使用有效增加了固定器前端对患者颈部的支撑角度,使固定器的固定支撑角度更大,固定支撑效果更好,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安装有后置气门17或者前置气门9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绳扣18,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都可通过固定绳扣18进行拆卸更换,第二支撑主体5的顶部通过固定夹10固定安装有软性承托4,软性承托4的设置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使用舒适度,第二支撑主体5的中央位置处为散热口11,大面积散热口11能有效保持患者颈部的通风,使患者颈部不会过度闷热。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主体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后置栅格15与后置固定扣16,且第一支撑主体2与后置气囊3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后置固定扣16与固定绳扣18固定连接,均匀分布的后置栅格15能有效舒缓患者颈部的热量,使其佩戴固定器的过程更加舒适,同时后置固定扣16与固定绳扣18的配合使用使后置气囊3能够进行拆卸或者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外侧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前置固定扣8与前置栅格13,且第二支撑主体5与前置气囊6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前置固定扣8与固定绳扣18固定连接,前置栅格13的均匀分布使固定器整体的透气性更加优秀,减少了固定器形成密闭空间给患者颈部造成的压力,有助于患者颈部创伤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中:软性承托4的材质具体为聚氨酯海绵,软性承托4的材质为记忆海绵的材质,使患者的下巴部位与固定器之间的接触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中: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的材质具体为尼龙橡胶涂覆织物,尼龙橡胶涂覆织物具有强度高,轻便美观的优点,使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舒适。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包括弹性固定带(1)、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主体(2)和第二支撑主体(5)为硬性主体,所述第一支撑主体(2)的外侧弧面通过连接体(101)固定安装有弹性固定带(1),所述第二支撑主体(5)外侧弧面的两侧皆通过固定块(12)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扣(7),所述弹性固定带(1)两端的外表面皆固定安装有魔术贴(14),所述第一支撑主体(2)与第二支撑主体(5)之间通过弹性固定带(1)与连接环扣(7)的相互配合使用形成整体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主体(2)的弧面内侧固定安装有后置气囊(3),所述后置气囊(3)靠近第一支撑主体(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一支撑主体(2)弧面外侧的后置气门(17),所述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前置气囊(6),所述前置气囊(6)靠近第二支撑主体(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延伸出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外侧的前置气门(9),所述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安装有后置气门(17)或者前置气门(9)的一侧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绳扣(18),所述第二支撑主体(5)的顶部通过固定夹(10)固定安装有软性承托(4),所述第二支撑主体(5)的中央位置处为散热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主体(2)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后置栅格(15)与后置固定扣(16),且第一支撑主体(2)与后置气囊(3)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后置固定扣(16)与固定绳扣(1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主体(5)弧面外侧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前置固定扣(8)与前置栅格(13),且第二支撑主体(5)与前置气囊(6)之间通过相互配合使用的前置固定扣(8)与固定绳扣(1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承托(4)的材质具体为聚氨酯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气囊(3)与前置气囊(6)的材质具体为尼龙橡胶涂覆织物。
CN202020821284.1U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Active CN21375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284.1U CN213758819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1284.1U CN213758819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8819U true CN213758819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7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1284.1U Active CN213758819U (zh) 2020-05-18 2020-05-18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88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58819U (zh) 一种普外科治疗颈部损伤用新型颈部固定器
CN115645244A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5988354U (zh) 腰部高腰固定器
CN212416029U (zh) 一种医用兵乓球拍式手部约束带
CN201870787U (zh) 躯干固定夹板
CN220572290U (zh) 一种中医康复护理带
CN216168281U (zh) 一种防止伤口撕裂的妇产科用护理带
CN216984913U (zh) 一种用于心电图仪电极的固定贴片
CN211243972U (zh) 颈部加压固定带
CN215737090U (zh) 一种新型pci病号服
CN215274098U (zh) 一种口腔科护理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1326482U (zh) 一种俯卧位检查用病床
CN215424570U (zh) 一种新生儿护理仪脉搏固定套
CN216222216U (zh) 心脏手术用颈肩保护垫枕头
CN217219390U (zh) 一种乳腺外科用术后康复胸带
CN217744744U (zh) 一种小儿约束手套
CN209864981U (zh) 头套式胃管固定器
CN213098786U (zh) 医用多功能胸带
CN219557738U (zh) 一种重症昏迷患者肢体护理装置
CN209932720U (zh) 一种多参数监护仪血压袖带
CN216060502U (zh) 一种mri检测辅助装置
CN216318701U (zh) 一种手术用手臂固定抱枕
CN217828320U (zh) 用于气管切开手术的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19307640U (zh) 一种气管导管固定器
CN220256946U (zh) 一种便携式透析导管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