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25734U -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25734U
CN213525734U CN202021741675.9U CN202021741675U CN213525734U CN 213525734 U CN213525734 U CN 213525734U CN 202021741675 U CN202021741675 U CN 202021741675U CN 213525734 U CN213525734 U CN 213525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lower jaw
air bag
length direc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416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满梅
周海艳
陈红盼
杨媚
陈新
龚贝妮
郜佐芳
潘海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iuzhou Municipal Liutie Cent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7416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525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25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25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和后脑勺承托带,下颌承托带的两端和后脑勺承托带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下颌承托带、后脑勺承托带和结合部在相接处形成用于耳部穿过的耳部放置口,耳部放置口相对结合部的一侧设置有耳部软垫,耳部软垫另一端开设有若干调节孔,耳部软垫通过调节孔扣合固定扣的方式可拆卸固连后脑勺承托带;下颌承托带正对人体下颌和脸部的部分可拆卸安装有棉垫带或者气囊带,棉垫带和气囊带不同时安装在下颌承托带上;棉垫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棉垫,气囊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两组气囊组。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减少患者在牵拉过程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背景技术
“颈椎牵引”是在颈椎病进行保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目前“颈椎牵引”用到的枕颌牵引带在使用时下颌承托带与人体脸部发生摩擦,从而给患者带来不适,再者,在牵引过程,由于枕颌牵引带与人体头部产生硬性牵拉,患者的脸部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从而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换言之,现有的枕颌牵引带使用时的舒适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以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减少患者在牵拉过程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和后脑勺承托带,所述下颌承托带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后脑勺承托带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连接牵引带,并通过所述牵引带连接外部的牵引设备,所述下颌承托带、后脑勺承托带和结合部在相接处形成用于耳部穿过的耳部放置口,所述耳部放置口相对结合部的一侧设置有耳部软垫,
所述耳部软垫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连下颌承托带,另一端开设有若干调节孔,若干调节孔沿着所述耳部软垫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脑勺承托带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耳部软垫通过调节孔扣合固定扣的方式可拆卸固连后脑勺承托带;所述下颌承托带正对人体下颌和脸部的部分可拆卸安装有棉垫带或者气囊带,所述棉垫带和气囊带不同时安装在下颌承托带上,所述棉垫带和气囊带沿着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连下颌承托带的内侧面,两者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与下颌承托带的长度方向平行,其正对所述下颌承托带的中部设置,所述连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沿固连棉垫带或者气囊带,另一侧沿绕至所述下颌承托带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带通过位于下颌承托带外侧面的部分与下颌承托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棉垫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棉垫,所述气囊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两组气囊组,每组气囊组包括若干条状气囊和总气囊,若干条状气囊沿着气囊带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条状气囊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气囊带的长度方向,且每一条状气囊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通总气囊,所述总气囊位于气囊带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气囊带的长度方向,两组气囊组的条状气囊相互插设,两者的总气囊分设在气囊带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一总气囊上安装有气管接口,其通过所述气管接口可拆卸连接气管,所述气管远离气囊接口的一端连接气泵的出气端,所述气管上装设有三通气阀,所述三通气阀和气泵同时放置在外壳中,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气泵和两三通气阀。
优选地,每一气囊组上的气管接口均安装在总气囊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且在所述气囊带安装在下颌承托带上时不位于下颌承托带的内侧面。
优选地,每一结合部背向人体头部的一侧设置有气管固定部,所述气管通过气管固定部可拆卸固定在结合部上。
优选地,所述气管固定部为夹持口呈环状结构的夹子结构、一端与结合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贴、一端为自由端的卡勾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外壳具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外壳外侧面上具有控制按钮和控制屏,所述控制按钮和控制屏均与控制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棉垫带上棉垫的设置来减少压伤的可能,或者,通过气囊带上两组气囊组的条状气囊交替式充放气的方式对患者的脸部进行交替式的支撑及按摩,从而减少同一处因长期抵压而产生压力性损伤,同时交替式的按摩可促进患者脸部的血液损坏,进一步减少压伤的可能,以上两种方式的设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选择采用棉垫带或者气囊带,通过棉垫带和气囊带的设置,可提高本装置使用过程的舒适度,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可能,从而提高患者就医时的依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此时,棉垫带固定在下颌承托带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此时,气囊带固定在下颌承托带上。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壳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下颌承托带1、后脑勺承托带2、结合部3、牵引带4、耳部放置口5、耳部软垫6、调节孔7、固定扣8、棉垫带9、连接带10、气囊带11、条状气囊12、总气囊13、气管接口14、气管15、三通气阀16、气泵17、控制器18、外壳19、提手20、控制屏21、控制按钮22、气管固定部2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1和后脑勺承托带2。
所述下颌承托带1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后脑勺承托带2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3,所述结合部3连接牵引带4,并通过所述牵引带4连接外部的牵引设备,所述下颌承托带1、后脑勺承托带2和结合部3在相接处形成用于耳部穿过的耳部放置口5,所述耳部放置口5相对结合部3的一侧设置有耳部软垫6,所述耳部软垫6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连下颌承托带1,另一端开设有若干调节孔7,若干调节孔7沿着所述耳部软垫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脑勺承托带2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扣8,所述耳部软垫6通过调节孔7扣合固定扣8的方式可拆卸固连后脑勺承托带2,以通过多个调节孔7的设置调节下颌承托带1和后脑勺承托带2之间的间距,使得下颌承托带1和后脑勺承托带2能够稳定的固定在患者的头部,减少下颌承托带1和后脑勺承托带2因间距大而松脱的可能。
所述下颌承托带1正对人体下颌和脸部的部分可拆卸安装有棉垫带9或者气囊带11,所述棉垫带9和气囊带11不同时安装在下颌承托带1上,即,棉垫带9和气囊带11两者之一安装在下颌承托带1上。所述棉垫带9和气囊带11沿着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连下颌承托带1的内侧面,两者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连接有连接带10,所述连接带10的长度方向与下颌承托带1的长度方向平行,其正对所述下颌承托带1的中部设置,所述连接带10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沿固连棉垫带9或者气囊带11,另一侧沿绕至所述下颌承托带1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带10通过位于下颌承托带1外侧面的部分与下颌承托带1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以避免下颌承托带1朝向人体的一侧因魔术贴的设置而给患者带来压伤,即,连接带10的设置使得棉垫带9或者气囊带11稳定的安装在下颌承托带1上,且提高下颌承托带1承托时的舒适度。所述棉垫带9背离下颌承托带1的侧面铺设有棉垫,以通过棉垫的柔软性减少压伤的可能。所述气囊带11背离下颌承托带1的侧面铺设有两组气囊组,每组气囊组包括若干条状气囊12和总气囊13,若干条状气囊12沿着气囊带11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条状气囊12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气囊带11的长度方向,且每一条状气囊12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通总气囊13,所述总气囊13位于气囊带1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气囊带11的长度方向,两组气囊组的条状气囊12相互插设,两者的总气囊13分设在气囊带1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一总气囊13上安装有气管接口14,其通过所述气管接口14可拆卸连接气管15,所述气管15远离气囊接口的一端连接气泵17的出气端,所述气管15上装设有三通气阀16,所述三通气阀16和气泵17同时放置在外壳19中,所述外壳19上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控制器18连接气泵17和两三通气阀16,两组气囊组交替式的充放气,以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气囊带11上的两组气囊组交替式的充放气,从而避免同一处长期抵压患者脸部而发生压力性损伤,交替式的充放气还能够对患者的脸部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脸部血液循环,进而避免压力性损伤。
优选地,每一气囊组上的气管接口14均安装在总气囊13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且在所述气囊带11安装在下颌承托带1上时不位于下颌承托带1的内侧面,以避免气管接口14位于下颌承托带1和患者头部之间,提高本装置使用时的舒适性。进一步优选地,每一结合部3背向人体头部的一侧设置有气管15固定部23,所述气管15通过气管15固定部23可拆卸固定在结合部3上,以通过气管15固定部23限制气管15的走向,从而避免气管15的设置给患者带来的不舒适。进一步地,所述气管15固定部23为夹持口呈环状结构的夹子结构、一端与结合部3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贴、一端为自由端的卡勾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外壳19具有提手20,以便于外壳19的拿取。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9外侧面上具有控制按钮22和控制屏21,所述控制按钮22和控制屏21均与控制器18连接,以通过控制按钮22控制气泵17的运行,通过控制屏21设置气泵17及三通气阀16运行的参数。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6)

1.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和后脑勺承托带,所述下颌承托带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和后脑勺承托带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所述结合部连接牵引带,并通过所述牵引带连接外部的牵引设备,所述下颌承托带、后脑勺承托带和结合部在相接处形成用于耳部穿过的耳部放置口,所述耳部放置口相对结合部的一侧设置有耳部软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部软垫沿其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连下颌承托带,另一端开设有若干调节孔,若干调节孔沿着所述耳部软垫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后脑勺承托带的外侧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耳部软垫通过调节孔扣合固定扣的方式可拆卸固连后脑勺承托带;所述下颌承托带正对人体下颌和脸部的部分可拆卸安装有棉垫带或者气囊带,所述棉垫带和气囊带不同时安装在下颌承托带上,所述棉垫带和气囊带沿着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固连下颌承托带的内侧面,两者沿着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沿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长度方向与下颌承托带的长度方向平行,其正对所述下颌承托带的中部设置,所述连接带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沿固连棉垫带或者气囊带,另一侧沿绕至所述下颌承托带的外侧面,所述连接带通过位于下颌承托带外侧面的部分与下颌承托带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棉垫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棉垫,所述气囊带背离下颌承托带的侧面铺设有两组气囊组,每组气囊组包括若干条状气囊和总气囊,若干条状气囊沿着气囊带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一条状气囊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气囊带的长度方向,且每一条状气囊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连通总气囊,所述总气囊位于气囊带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气囊带的长度方向,两组气囊组的条状气囊相互插设,两者的总气囊分设在气囊带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每一总气囊上安装有气管接口,其通过所述气管接口可拆卸连接气管,所述气管远离气囊接口的一端连接气泵的出气端,所述气管上装设有三通气阀,所述三通气阀和气泵同时放置在外壳中,所述外壳上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气泵和两三通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枕颌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每一气囊组上的气管接口均安装在总气囊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上,且在所述气囊带安装在下颌承托带上时不位于下颌承托带的内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枕颌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每一结合部背向人体头部的一侧设置有气管固定部,所述气管通过气管固定部可拆卸固定在结合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枕颌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固定部为夹持口呈环状结构的夹子结构、一端与结合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贴、一端为自由端的卡勾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枕颌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提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枕颌牵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侧面上具有控制按钮和控制屏,所述控制按钮和控制屏均与控制器连接。
CN202021741675.9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Active CN213525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675.9U CN21352573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41675.9U CN21352573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25734U true CN213525734U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89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41675.9U Active CN213525734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525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25734U (zh) 一种改良枕颌牵引带
CN212995833U (zh) 一种可调节式头颈部制动枕
CN217660534U (zh) 颅骨牵引枕头
CN210962719U (zh) 一种视网膜术后用便携式趴床
CN217697086U (zh) 可调节臀位外倒转术后固定绑带
CN217472242U (zh)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CN210644865U (zh) 一种侧卧位放疗头部专用固定装置
CN215960337U (zh) 一种内镜检查用辅助气道开放装置
CN220344682U (zh) 一种用于头低足高位的支撑装置
CN216318256U (zh) 一种腰椎理疗矫正用固定带
CN217489008U (zh) 甲状腺围术期多功能颈托
CN215839037U (zh) 胎心监护带
CN215502186U (zh) 一种鸟巢式哺乳枕
CN218420325U (zh) 一种用于磁波刀治疗子宫良性肿瘤的俯卧垫
CN217040459U (zh) 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腰部康复装置
CN213787386U (zh) 一种磁共振神经介入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15229576U (zh) 一种适用于卧床患者的头部固定装置
CN219250767U (zh) 一种可充气的俯卧位排痰枕
CN210991345U (zh)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俯卧垫
CN214908776U (zh) 一种腰间盘突出护理带
CN218010239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两用托枕
CN216394479U (zh) 一种产妇用加压腹带
CN208785021U (zh) 一种颈椎固定装置
CN217987226U (zh) 一种纠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头部位置的枕头
CN213698588U (zh) 一种用于妊娠期的睡眠辅助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