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72242U -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72242U
CN217472242U CN202221271399.3U CN202221271399U CN217472242U CN 217472242 U CN217472242 U CN 217472242U CN 202221271399 U CN202221271399 U CN 202221271399U CN 217472242 U CN217472242 U CN 217472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nd
band
fixing
compression
fixing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13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吕静玉
苏振群
吕凤
莫利琳
蒋黎
曾美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2713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72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72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72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包括压迫带,所述压迫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迫部、口部孔、第二压迫部和颌部网兜,还包括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左边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右边的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倾斜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绕过患者脑后枕部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通孔,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上均设置有搭扣,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的中部均设置有弹力带。可实现下颌和人中部位的同时加压,佩戴方便,安装尺寸可调,且佩戴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是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背景技术
人体颌面部的创伤或者颌面部手术后,大部分病人需要用敷料进行包扎,并进行术区冰敷,正确适度的包扎有助于伤口的止血及愈合,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纱布缠绕头部及颌面部对伤口处加压包扎。目前传统的用于临床的颌面部弹性套,因结构简单,不仅与患者头部固定效果差,极其容易发生移动、脱落等,给患者使用带来不利。纱布缠绕包扎过程中,若包扎过紧,则引起头痛不适,影响进食、睡眠,伤口处出现肿胀,甚至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若包扎过松又达不到加压包扎的目的。而且纱布缠绕包扎的过程繁琐、当患者伤口部位需要进进行液体药物治疗,这样不仅给医护人员操作带来麻烦,还容易对患者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现有技术中已有专用的颌面部术后弹力绷带,如中国专利CN113069259A公开的一种3D打印颌面部定型消肿修复具及佩戴方法,包括主体和佩戴组件,主体依据患者颌面部参数3D打印制作而成,主体包括基材层、若干压迫组件和若干避让槽;所述基材层两侧设置挂耳,所述佩戴组件与挂耳连接,若干压迫组件凸出于基材层表面且对应颌面部出血区域和肿胀区域设置,若干避让槽开设于基材层表面并对应颌面部神经聚集区域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钢丝或橡皮圈进行颌间牵引的定型治疗及下颏套压迫治疗的方式。该工具能采用口腔外部束缚定位的方式,支撑定位效果稳定,解决了口内牵引治疗多项不足之处。但该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佩戴组件安装于主体两侧的挂耳并佩戴于患者头部固定,佩戴组件为四根绑带,四根绑带的一端分别拴系在四个挂耳上,四根绑带的另一端拴结于患者的耳后或后颈部;佩戴组件,采用绑带、弹性绷带或带魔术贴的绷带。其采用的佩戴组件安装不稳,主要依靠和耳部或者后颈部安装,耳部和后颈部承受较大的弹性力,患者容易产生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可实现下颌和人中部位的同时加压,佩戴方便,安装尺寸可调,且佩戴稳固。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包括压迫带,所述压迫带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迫部、口部孔、第二压迫部和颌部网兜;第一压迫部用于压迫患者人中部位,口部孔用于露出患者口部,第二压迫部和颌部网兜用于承托患者的下颌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左边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右边的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均倾斜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带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固定连接,具体的其绕过部位为脑后枕部;
所述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位置处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容易安装固定搭扣;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上均设置有搭扣;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二固定带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采用搭扣和通孔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通过搭扣和通孔配合固定连接。采用两组固定带配合安装,安装固定方便,而且安装牢固,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仅依靠耳部绷带进行固定时固定不稳的缺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的中部均设置有弹力带。采用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中间设置弹力带,安装时容易实现弹性拉伸,安装方便,安装完成后在弹力带作用下,绷带安装更稳。
优选的,所述颌部网兜上开设有第一开口,便于将下颌尖露出。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间隔设置,该设置使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之间留出了左耳的空间,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之间留出了右耳的空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心把耳朵塞入绷带中,或者预留耳孔的麻烦,结构更加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三固定带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固定带之间也可以采用魔术贴进一步加强粘接,安装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迫部构造为条状,所述第一压迫部构造为袋装结构,所述第一压迫部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中填充压迫物。所述第一压迫部呈条状,并带有开口,从开口将纱布放入压迫袋中,实现第一压迫部对人中的压紧。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迫部上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气囊与截止阀连接。向充气囊内充气后气囊涨大,使上唇部位得到有效的加压包扎。实现第一压迫部对人中的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第二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上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通孔,可选的固定带长度的通孔,可与搭扣配合实现安装长度可调,颌面部术后加压弹力绷带的通用性更好,成本低。
采用两组固定带分别绕过头部上方和后脑,安装方便,安装稳固,相比于用绷带安装在耳部,患者的舒适性也更好。
取消了传统的耳孔,避免了耳朵被覆盖或包围,舒适性更好。
第一压迫部采用袋装结构或者气囊结构,压迫效果更好。
采用压迫带包含,第一压迫部、第二压迫部和颌部网兜,可实现人中和下颌部位的同时压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的平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连接结构图,此外第三固定带和第四固定带采用相同的安装结构一样。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的安装状态结构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的平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连接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述的压迫带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述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连接结构图。
图中:1-压迫带、101-第一压迫部、102-口部孔、103-第二压迫部、104-颌部网兜、105-第一开口、106-第二开口、2-第一固定带、3-第三固定带、4-第二固定带、5-第四固定带、6-充气囊、7-弹力带、8-通孔、9-搭扣、10-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包括压迫带1,所述压迫带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迫部101、口部孔102、第二压迫部103和颌部网兜104,还包括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左边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右边的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所述第二固定带4均倾斜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带4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5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3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4个通孔8,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2个搭扣9,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的中部均设置有弹力带7。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如下,将压迫带1安装到人脸颌部,即第一压迫部101用于置于患者人中部位,口部孔102置于患者口部,第二压迫部103和颌部网兜104用于承托患者的下颌部;将所述第二固定带4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2固定连接,即将搭扣9插入对应的通孔8中;所述第四固定带5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3固定连接,即将搭扣9插入对应的通孔8中。完成安装。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包括压迫带1,所述压迫带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迫部101、口部孔102、第二压迫部103和颌部网兜104,还包括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左边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右边的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所述第二固定带4均倾斜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带4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5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通孔8,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搭扣9,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的中部均设置有弹力带7。
如图4所示,所述颌部网兜104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5。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间隔设置。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压迫部101构造为条状,所述第一压迫部101构造为袋装结构,所述第一压迫部10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06,所述第二开口106中填充压迫物。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4个通孔8,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2个搭扣9。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和上述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2个通孔8,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1个搭扣9。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压迫部101上设置有充气囊6。所述充气囊6与截止阀10连接。向充气囊6内充气,使上唇部位得到有效的加压包扎。实现第一压迫部101对人中的压紧。

Claims (6)

1.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包括压迫带(1),所述压迫带(1)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压迫部(101)、口部孔(102)、第二压迫部(103)和颌部网兜(1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左边的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延伸设置在所述压迫带(1)右边的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所述第二固定带(4)均倾斜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带(4)绕过患者头部上方后和所述第一固定带(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带(5)绕过患者后脑后和所述第三固定带(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2个以上的通孔(8),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搭扣(9),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的中部均设置有弹力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颌部网兜(104)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2)和第三固定带(3)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所述第二固定带(4)和第四固定带(5)上均设置有魔术贴的毛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迫部(101)构造为条状,所述第一压迫部(101)构造为袋装结构,所述第一压迫部(10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106),所述第二开口(106)中填充压迫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迫部(101)上设置有充气囊(6)。
CN202221271399.3U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Active CN217472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1399.3U CN21747224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1399.3U CN21747224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72242U true CN217472242U (zh) 2022-09-23

Family

ID=8331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1399.3U Active CN217472242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72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472242U (zh) 一种颌面部加压绷带
CN214967718U (zh) 一种乳腺癌术后加压包扎胸带
CN205964273U (zh) 一种颅颌面部冷敷压力头套
CN112336960B (zh) 一种睡眠辅助系统
CN211156696U (zh) 一种弹力网帽
CN210843820U (zh) 头皮取皮术后局部气压加压式包扎固定头套
CN109718010B (zh)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CN215584268U (zh) 一种颌骨病损切除术后用压迫止血带
CN219480502U (zh) 一种颈椎牵引枕颌吊带
CN219021817U (zh) 一种愈合辅助恢复固定器
CN215915256U (zh) 一种腮腺包扎气囊装置
CN217186648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肢体骨伤应急固定装置
CN212816771U (zh) 一种便于调节固定的一次性防压网帽
CN213190407U (zh) 一种头面部外创伤固定装置
CN210301407U (zh) 一种用于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手术的术后压力绷带
CN212592723U (zh) 用于乳腺癌术后的固定胸带
CN221013675U (zh) 一种用于颌面部的口袋式四尾带
CN213963943U (zh) 一种耳蜗病人用伤口固定装置
CN212592719U (zh) 一种可调节松紧的防压伤头套
CN211750412U (zh) 面部冰袋冷敷固定装置
CN213098779U (zh) 一种耳外科手术固定带
CN212940186U (zh) 腮腺手术术后包扎压迫装置
CN212234962U (zh) 头枕部、颈背部术后加压包扎装置
CN219963264U (zh) 一种口腔腔镜术后压迫带
CN219184543U (zh) 一种便于医生快速对病人包扎的腮腺术后加压包扎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