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20029U -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20029U CN216020029U CN202122151223.6U CN202122151223U CN216020029U CN 216020029 U CN216020029 U CN 216020029U CN 202122151223 U CN202122151223 U CN 202122151223U CN 216020029 U CN216020029 U CN 2160200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bearing frame
- steering mechanism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桌子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作为简单的承载物品的作用,进而造成了桌子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桌板,且桌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并且底板的一侧设有与桌板固定连接的承载座。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拉杆将活动板进行拉动,进而使得卡合板与齿轮相互脱离,进而使得桌板可以进行转动,将桌板呈现竖直状态,再松开拉杆使得卡合板与齿轮进行相互啮合限位,这时桌板用以当做黑板使用,大大提高的桌板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桌子是一种常用家具,制作原料多为木材,上有平面,下有支柱。可以在上面放东西、做事情、吃饭、写字、工作等,是由平板、腿和其它支撑物固定起来的家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桌子的用途也是十分广泛的。
现有技术中的桌子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作为简单的承载物品的作用,进而造成了桌子使用的局限性,显得极为不便,所以亟需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桌子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作为简单的承载物品的作用,进而造成了桌子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桌板,且桌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并且底板的一侧设有与桌板固定连接的承载座,其中承载座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把手,底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框,且底板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框,并且第一承载框与第二承载框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其中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第一承载框的内侧设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承载框的侧壁,转动杆位于第一承载框内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并且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活动板通过拉杆与把手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框靠近固定座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合板,且卡合板与拉板之间滑动连接,固定座靠近第一承载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且卡合板的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第一承载框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活动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通过拉伸弹簧与固定块之间弹性连接。
优选的,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承载框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板,且拉杆的一端通过槽口贯穿限位板。
优选的,拉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且卡合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通过活动槽与拉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卡合板的靠近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且卡齿条通过卡齿与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优选的,第二承载框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固定座的靠近第二承载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且凸块通过弧形槽与第二承载框之间滑动连接,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第一承载框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将桌板进行转动,使得桌板能够呈竖直状,使得桌板的底部能够当做黑板使用时,通过手动的方式将把手向下拉动,进而通过拉杆带动连接板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进行活动,接着通过转动杆带动第一承载框上的拉板进行移动,通过拉板带动卡合板远离齿轮,使得齿轮与卡合板不进行啮合限位,进而可以利用固定座以及支撑腿作为支点,将桌板进行转动,当桌板呈竖直状态时,这时松开把手,使得活动板回位,进而使得卡合板与齿轮进行相互啮合,可以对底板进行限位,进而可以对桌板进行限位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桌子的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作为简单的承载物品的作用,进而造成了桌子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拉杆将活动板进行拉动,进而使得卡合板与齿轮相互脱离,进而使得桌板可以进行转动,将桌板呈现竖直状态,再松开拉杆使得卡合板与齿轮进行相互啮合限位,这时桌板用以当做黑板使用,大大提高的桌板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第二承载框上的弧形槽与固定座一侧的凸块进行配合使用,进而可以使得桌板的转动轨迹得到限定,转动至竖直时就会无法转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桌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承载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承载框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齿轮与卡合板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2、桌板;3、支撑腿;4、承载座;5、拉杆;6、固定座;7、第一承载框;8、底板;9、把手;10、第二承载框;11、限位板;12、连接板;13、活动板;14、拉伸弹簧;15、槽口;16、弧形槽;17、凸块;18、固定块;19、拉板;20、卡合板;21、齿轮;22、活动槽;23、限位块;24、卡齿条;25、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8,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桌板2,且桌板2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8,并且底板8的一侧设有与桌板2固定连接的承载座4,其中承载座4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把手9,底板8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框7,且底板8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框10,并且第一承载框7与第二承载框10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6,其中固定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第一承载框7的内侧设有转动杆25,且转动杆25的一端贯穿第一承载框7的侧壁,转动杆25位于第一承载框7内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转动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9,并且活动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活动板13通过拉杆5与把手9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承载框7靠近固定座6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合板20,且卡合板20与拉板19之间滑动连接,固定座6靠近第一承载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21,且卡合板20的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21之间啮合连接,具体的,通过拉杆5将活动板13进行拉动,进而使得卡合板20与齿轮21相互脱离,进而使得桌板2可以进行转动,将桌板2呈现竖直状态,再松开拉杆5使得卡合板20与齿轮21进行相互啮合限位,这时桌板2用以当做黑板使用,大大提高的桌板2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将桌板2进行转动,使得桌板2能够呈竖直状,使得桌板2的底部能够当做黑板使用时,通过手动的方式将把手9向下拉动,进而通过拉杆5带动连接板12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13进行活动,接着通过转动杆25带动第一承载框7上的拉板19进行移动,通过拉板19带动卡合板20远离齿轮21,使得齿轮21与卡合板20不进行啮合限位,进而可以利用固定座6以及支撑腿3作为支点,将桌板2进行转动,当桌板2呈竖直状态时,这时松开把手9,使得活动板13回位,进而使得卡合板20与齿轮21进行相互啮合,可以对底板8进行限位,进而可以对桌板2进行限位固定。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通过拉杆5将活动板13进行拉动,进而使得卡合板20与齿轮21相互脱离,进而使得桌板2可以进行转动,将桌板2呈现竖直状态,再松开拉杆5使得卡合板20与齿轮21进行相互啮合限位,这时桌板2用以当做黑板使用,大大提高的桌板2的实用性与多样性。
进一步的,第一承载框7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且活动板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侧通过拉伸弹簧14与固定块18之间弹性连接,具体的,利用拉伸弹簧14可以使得活动板13进行自动弹性回位。
进一步的,连接板1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承载框7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1,且拉杆5的一端通过槽口15贯穿限位板11,具体的,利用限位板11使得拉杆5在进行拉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拉板19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22,且卡合板20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且限位块23通过活动槽22与拉板19之间滑动连接,具体的,利用限位块23与活动槽22的配合使用,进而可以拉板19带动卡合板20进行活动。
进一步的,卡合板20的靠近齿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24,且卡齿条24通过卡齿与齿轮21之间啮合连接,具体的,利用卡齿条24与齿轮21之间进行啮合,进而可以对桌板2进行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第二承载框10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6,固定座6的靠近第二承载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7,且凸块17通过弧形槽16与第二承载框10之间滑动连接,转动杆25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第一承载框7的侧壁,具体的,利用第二承载框10上的弧形槽16与固定座6一侧的凸块17进行配合使用,进而可以使得桌板2的转动轨迹得到限定,转动至竖直时就会无法转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桌板2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利用拉伸弹簧14可以使得活动板13进行自动弹性回位,利用限位板11使得拉杆5在进行拉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利用限位块23与活动槽22的配合使用,进而可以拉板19带动卡合板20进行活动,利用卡齿条24与齿轮21之间进行啮合,进而可以对桌板2进行固定限位,利用第二承载框10上的弧形槽16与固定座6一侧的凸块17进行配合使用,进而可以使得桌板2的转动轨迹得到限定,转动至竖直时就会无法转动,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桌板2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桌板(2),且桌板(2)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8),并且底板(8)的一侧设有与桌板(2)固定连接的承载座(4),其中承载座(4)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把手(9),所述底板(8)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承载框(7),且底板(8)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框(10),并且第一承载框(7)与第二承载框(10)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6),其中固定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第一承载框(7)的内侧设有转动杆(25),且转动杆(25)的一端贯穿第一承载框(7)的侧壁,所述转动杆(25)位于第一承载框(7)内侧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3),且转动杆(2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9),并且活动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活动板(13)通过拉杆(5)与把手(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载框(7)靠近固定座(6)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卡合板(20),且卡合板(20)与拉板(19)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6)靠近第一承载框(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21),且卡合板(20)的一侧通过卡齿与齿轮(21)之间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框(7)的内侧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且活动板(13)远离连接板(12)的一侧通过拉伸弹簧(14)与固定块(18)之间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承载框(7)内壁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1),且拉杆(5)的一端通过槽口(15)贯穿限位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19)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22),且卡合板(20)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且限位块(23)通过活动槽(22)与拉板(19)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板(20)的靠近齿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齿条(24),且卡齿条(24)通过卡齿与齿轮(21)之间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框(10)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6),所述固定座(6)的靠近第二承载框(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17),且凸块(17)通过弧形槽(16)与第二承载框(10)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5)的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第一承载框(7)的侧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1223.6U CN216020029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51223.6U CN216020029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20029U true CN216020029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534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51223.6U Active CN216020029U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20029U (zh) |
-
2021
- 2021-09-07 CN CN202122151223.6U patent/CN2160200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20029U (zh) | 一种可用于多功能桌的可自由调节型转向机构 | |
CN212131868U (zh) | 一种用于同位素的碳分析仪 | |
CN2807902Y (zh) | 桌的折叠装置 | |
CN211130363U (zh) | 一种新型智能画架 | |
CN210789534U (zh) | 一种钣金用夹具自动攻丝装置 | |
CN216954261U (zh) | 一种齿轮类零件测量台架 | |
CN213705050U (zh) | 一种桌面画架 | |
CN211961306U (zh) | 一种可折叠窗台茶几 | |
CN213609848U (zh) | 一种旋转蒸发仪旋转瓶浸入角调节装置 | |
CN216149659U (zh) | 一种限制菱形化工混料机的翻转限制装置 | |
CN217598199U (zh) | 一种民商法学用编辑排版装置 | |
CN215014414U (zh) | 一种折叠桌桌板底部连接机构 | |
CN218639603U (zh) | 一种汽车转向器齿条切割工作台 | |
CN221108318U (zh) | 一种可折叠的铁架台 | |
CN221813540U (zh) | 一种桌椅连接机构 | |
CN215936654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折叠收纳功能的茶水桌 | |
CN221012402U (zh) | 一种两节升降的课桌 | |
CN211581995U (zh) | 一种便于电脑收放的电脑桌 | |
CN220762957U (zh) | 一种木材固定装置 | |
CN217731661U (zh) | 一种同步带压板 | |
CN212117460U (zh) | 一种便于清灰的长桌 | |
CN215456154U (zh) |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办公家具 | |
CN219306220U (zh) | 带有折叠结构的桌子 | |
CN213458538U (zh) | 一种用于机器人智能应用接线实训台 | |
CN219294416U (zh) | 一种中空玻璃窗加工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