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8575U -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 Google Patents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8575U
CN216018575U CN202121900913.0U CN202121900913U CN216018575U CN 216018575 U CN216018575 U CN 216018575U CN 202121900913 U CN202121900913 U CN 202121900913U CN 216018575 U CN216018575 U CN 216018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nd
culture
pipe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009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009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8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8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8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包括养殖鱼塘,养殖鱼塘内部设置有两组水泵,供水管与养殖池进水口固定连接,养殖池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多组高密度养殖池。该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把养殖鱼塘改造成为圆锥体,使积污点集中在最底部,用水泵将水通过管道,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通过放置在池塘最底部的水泵将底部鱼粪虾粪及其他污物吸走,通过管道直接集中送到了鱼粪分离装置中,供水管分流,高密度养殖池的水位达到限位高度后,开始通过虹吸装置或反溢流装置也可以人工底排插排装置溢出流到污水回水总管流入鱼粪分离装置内,可以有效的清理养殖鱼塘内部的污物,保证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
外塘养虾一般都是土塘,现在还有不少用土工布来做池,在地势较高的地区可以防止渗水,保持水不流失,这种养殖模式基本都不安装过滤设备,也没有用植物的根系参与过滤,现在有的在池塘边做几个鱼池,把池塘的水往养殖池里打,把带有鱼粪如残饵的水直接排放悼,也有用微滤把这分离后的水重新利用,把分离出来的鱼粪残饵直接排悼或堆积起来发酵生物处理后做植物的肥料,另一种一种也在池塘边上做鱼池也是用泵把鱼池的水往鱼池里打,把带有鱼粪残饵的水用虹吸或是底排装置,或者是人工排污,把这水先经过鱼粪分离装置,把大棵粒的虾粪残饵分离出来,可减轻鱼塘分解消化硝化的压力。因为不管是什么分离设备,微小的有机物还是分离不干净的,这样的水如直接回鱼塘再利用,日久积累,塘水会坏会臭,养的鱼虾会中毒会损耗,会解决这个难题。
因此,亟需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用以解决鱼塘底部污物不易清理,鱼塘内部亚硝酸盐浓度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具备太阳能板角度可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太阳能板角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包括养殖鱼塘,所述养殖鱼塘内部设置有两组水泵,且分别设置于养殖鱼塘底部与养殖鱼塘上部,所述养殖鱼塘上部设置的水泵一端与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与养殖池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底部设置有多组高密度养殖池,多组所述高密度养殖池内部设置有排水回水装置,所述高密度养殖池另一端与污水出水管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一侧与污水回水总管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回水总管一侧与鱼粪分离装置固定连接,所述鱼粪分离装置顶部设置有固液分离网片,所述固液分离网片底部连接有液水输送管,所述液水输送管另一端与液水沉淀池连通,所述液水沉淀池内部设置有液水压力泵,所述液水压力泵一侧连接有两组分解消化袋,两组所述分解消化袋之间设置于清水混氧反水管,所述清水混氧反水管一端与低流管连通,所述低流管另一端与清水出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出水口设置于硝化过滤滤材底部,所述硝化过滤滤材设置于铁皮圆桶内部,所述铁皮圆桶设置于养殖鱼塘内部底面。
首先把养殖鱼塘改造成为圆锥体,使积污点集中在最底部,用水泵将水通过管道,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通过放置在池塘最底部的水泵将底部鱼粪虾粪及其他污物吸走,通过管道直接集中送到了鱼粪分离装置中,供水管分流,养殖池进水口开关装水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高密度养殖池,高密度养殖池的水位达到限位高度后,开始通过虹吸装置或反溢流装置也可以人工底排插排装置溢出流到污水回水总管流入鱼粪分离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固液分离网片底部设置有固液积污槽,所述固液积污槽底部与污水管连通,所述污水管另一端与生物处理池连通,所述生物处理池设置于液水沉淀池左侧。
优选的,所述养殖鱼塘表面设置有多组种植浮板,所述种植浮板上种植有蔬菜或植物,所述蔬菜或植物底部的植物根系穿过种植浮板延伸至养殖鱼塘内部。
优选的,所述养殖鱼塘底部设置的水泵上连通有水管,且一端与鱼粪分离装置侧壁连通,水管内部设置有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养殖鱼塘形似圆锥形,且养殖鱼塘底部设置有积污点。
优选的,所述养殖鱼塘顶部设置的水泵用于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所述养殖鱼塘底部设置的水泵用于输送养殖鱼塘底部的污物进入鱼粪分离装置内部。
优选的,所述鱼粪分离装置内的污水随着水流通过固液分离网片后,分离后的水从液水输送管流到了液水沉淀池,被固液分离网片筛出的鱼粪残饵有机物被叠积到了固液积污槽,后从污水管流到了生物处理池,在生物处理池被生物处理成有机肥,有机肥做成了种植基质被二次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通过把养殖鱼塘改造成为圆锥体,使积污点集中在最底部,用水泵将水通过管道,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通过放置在池塘最底部的水泵将底部鱼粪虾粪及其他污物吸走,通过管道直接集中送到了鱼粪分离装置中,供水管分流,养殖池进水口开关装水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高密度养殖池,高密度养殖池的水位达到限位高度后,开始通过虹吸装置或反溢流装置也可以人工底排插排装置溢出流到污水回水总管流入鱼粪分离装置内,可以有效的清理养殖鱼塘内部的污物,保证装置的实用性。
2、该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通过通过清水混氧反水管的反水口进入到低流管,从清水出水口流出,铁皮圆桶是个装硝化过滤滤材的铁桶,铁皮圆桶内装满了硝化过滤滤材,水从硝化过滤滤材的表面积上流过,因为水体有亚硝酸盐,水体中又因清水混氧反水管的反水口中大量溶入了氧气,在有碳源和有氧并在黑暗的环境下,硝化细菌就开始苏醒并滋生,远远不断的食物通过水流径过硝化过滤滤材表面积上挂膜的硝化细菌,亚硝酸盐被硝化细菌分解转化成了无毒的硝酸盐,在自然界的氮循环链中,有气氮转化为氨氮,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通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无毒,但有着替在的危险,它会循环还原,一但还原在氨或亚硝酸盐时,水体就有害养殖主体,用种植浮板漂在水面上,种植浮板上打孔,种上蔬菜或植物,长出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的硝酸盐,硝酸盐被成了菜的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的价值,虾菜共生,鱼菜共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养殖鱼塘;2、水泵;3、供水管;4、养殖池进水口;5、高密度养殖池;6、排水回水装置;7、污水出水管;8、污水回水总管;9、鱼粪分离装置;10、固液分离网片;11、液水输送管;12、液水沉淀池;13、液水压力泵;14、分解消化袋;15、清水混氧反水管;16、低流管;17、清水出水口;18、硝化过滤滤材;19、铁皮圆桶;20、固液积污槽;21、污水管;22、生物处理池;23、种植浮板;24、蔬菜或植物;25、植物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包括养殖鱼塘1,养殖鱼塘1内部设置有两组水泵2,且分别设置于养殖鱼塘1底部与养殖鱼塘1上部,养殖鱼塘1上部设置的水泵2一端与供水管3固定连接,供水管3与养殖池进水口4固定连接,养殖池进水口4底部设置有多组高密度养殖池5,多组高密度养殖池5内部设置有排水回水装置6,高密度养殖池5另一端与污水出水管7连通,污水出水管7一侧与污水回水总管8固定连接,污水回水总管8一侧与鱼粪分离装置9固定连接,鱼粪分离装置9顶部设置有固液分离网片10,固液分离网片10底部连接有液水输送管11,液水输送管11另一端与液水沉淀池12连通,液水沉淀池12内部设置有液水压力泵13,液水压力泵13一侧连接有两组分解消化袋14,两组分解消化袋14之间设置于清水混氧反水管15,清水混氧反水管15一端与低流管16连通,低流管16另一端与清水出水口17连接,清水出水口17设置于硝化过滤滤材18底部,硝化过滤滤材18设置于铁皮圆桶19内部,铁皮圆桶19设置于养殖鱼塘1内部底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虹吸装置,反溢流装置内部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赘述,首先把养殖鱼塘1改造成为圆锥体,使积污点集中在最底部,用水泵2将水通过管道,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通过放置在池塘最底部的水泵2将底部鱼粪虾粪及其他污物吸走,通过管道直接集中送到了鱼粪分离装置9中,供水管3分流,养殖池进水口4开关装水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高密度养殖池5,高密度养殖池5的水位达到限位高度后,开始通过虹吸装置或反溢流装置也可以人工底排插排装置溢出流到污水回水总管8流入鱼粪分离装置9内。
在液水沉淀池12里面装上一个液水压力泵13,通过管道直接将有微小有机物的水体打进了过滤袋,微小有机物被拦截在袋子里面,随着有机物的增加,细菌也开始分解,分解后自动的生成了氨氮,氨氮又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为亚硝酸盐,此时此处的水体是含有有毒的亚硝酸盐的,如亚硝酸盐不处理掉,回到鱼塘,在浓度升高的时候,会造成养殖物的伤害。
现在通过清水混氧反水管15的反水口进入到低流管16,从清水出水口17流出,铁皮圆桶19是个装硝化过滤滤材18的铁桶,铁皮圆桶19内装满了硝化过滤滤材18,水从硝化过滤滤材18的表面积上流过,因为水体有亚硝酸盐,水体中又因清水混氧反水管15的反水口中大量溶入了氧气,在有碳源亚硝酸盐和有氧并在黑暗的环境下,硝化细菌就开始苏醒并滋生,远远不断的食物亚硝酸盐通过水流径过硝化过滤滤材18表面积上挂膜的硝化细菌,亚硝酸盐被硝化细菌分解转化成了无毒的硝酸盐。
在自然界的氮循环链中,有气氮转化为氨氮,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通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无毒,但有着替在的危险,它会循环还原,一但还原在氨或亚硝酸盐时,水体就有害养殖主体,用种植浮板23漂在水面上,种植浮板23上打孔,种上蔬菜或植物24,长出植物根系25吸收水体中的硝酸盐,硝酸盐被成了菜的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的价值,虾菜共生,鱼菜共生。
具体的,固液分离网片10底部设置有固液积污槽20,固液积污槽20底部与污水管21连通,污水管21另一端与生物处理池22连通,生物处理池22设置于液水沉淀池12左侧。
具体的,养殖鱼塘1表面设置有多组种植浮板23,种植浮板23上种植有蔬菜或植物24,蔬菜或植物24底部的植物根系25穿过种植浮板23延伸至养殖鱼塘1内部。
具体的,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的水泵2上连通有水管,且一端与鱼粪分离装置9侧壁连通,水管内部设置有止回阀。
具体的,养殖鱼塘1形似圆锥形,且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有积污点。
具体的,养殖鱼塘1顶部设置的水泵2用于给高密度养殖池5加水,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的水泵2用于输送养殖鱼塘1底部的污物进入鱼粪分离装置9内部。
具体的,鱼粪分离装置9内的污水随着水流通过固液分离网片10后,分离后的水从液水输送管11流到了液水沉淀池12,被固液分离网片10筛出的鱼粪残饵有机物被叠积到了固液积污槽20,后从污水管21流到了生物处理池22,在生物处理池22被生物处理成有机肥,有机肥做成了种植基质被二次利用。
首先把养殖鱼塘1改造成为圆锥体,使积污点集中在最底部,用水泵2将水通过管道,给高密度养殖池加水,通过放置在池塘最底部的水泵2将底部鱼粪虾粪及其他污物吸走,通过管道直接集中送到了鱼粪分离装置9中,供水管3分流,养殖池进水口4开关装水分配给一个或多个高密度养殖池5,高密度养殖池5的水位达到限位高度后,开始通过虹吸装置或反溢流装置也可以人工底排插排装置溢出流到污水回水总管8流入鱼粪分离装置9内。
通过清水混氧反水管15的反水口进入到低流管16,从清水出水口17流出,铁皮圆桶19是个装硝化过滤滤材18的铁桶,铁皮圆桶19内装满了硝化过滤滤材18,水从硝化过滤滤材18的表面积上流过,因为水体有亚硝酸盐,水体中又因清水混氧反水管15的反水口中大量溶入了氧气,在有碳源亚硝酸盐和有氧并在黑暗的环境下,硝化细菌就开始苏醒并滋生,远远不断的食物亚硝酸盐通过水流径过硝化过滤滤材18表面积上挂膜的硝化细菌,亚硝酸盐被硝化细菌分解转化成了无毒的硝酸盐,在自然界的氮循环链中,有气氮转化为氨氮,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通过硝化细菌转化成硝酸盐,虽然硝酸盐无毒,但有着替在的危险,它会循环还原,一但还原在氨或亚硝酸盐时,水体就有害养殖主体,用种植浮板23漂在水面上,种植浮板23上打孔,种上蔬菜或植物24,长出植物根系25吸收水体中的硝酸盐,硝酸盐被成了菜的肥料,实现了循环利用的价值,虾菜共生,鱼菜共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包括养殖鱼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鱼塘(1)内部设置有两组水泵(2),且分别设置于养殖鱼塘(1)底部与养殖鱼塘(1)上部,所述养殖鱼塘(1)上部设置的水泵(2)一端与供水管(3)固定连接,所述供水管(3)与养殖池进水口(4)固定连接,所述养殖池进水口(4)底部设置有多组高密度养殖池(5),多组所述高密度养殖池(5)内部设置有排水回水装置(6),所述高密度养殖池(5)另一端与污水出水管(7)连通,所述污水出水管(7)一侧与污水回水总管(8)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回水总管(8)一侧与鱼粪分离装置(9)固定连接,所述鱼粪分离装置(9)顶部设置有固液分离网片(10),所述固液分离网片(10)底部连接有液水输送管(11),所述液水输送管(11)另一端与液水沉淀池(12)连通,所述液水沉淀池(12)内部设置有液水压力泵(13),所述液水压力泵(13)一侧连接有两组分解消化袋(14),两组所述分解消化袋(14)之间设置于清水混氧反水管(15),所述清水混氧反水管(15)一端与低流管(16)连通,所述低流管(16)另一端与清水出水口(17)连接,所述清水出水口(17)设置于硝化过滤滤材(18)底部,所述硝化过滤滤材(18)设置于铁皮圆桶(19)内部,所述铁皮圆桶(19)设置于养殖鱼塘(1)内部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网片(10)底部设置有固液积污槽(20),所述固液积污槽(20)底部与污水管(21)连通,所述污水管(21)另一端与生物处理池(22)连通,所述生物处理池(22)设置于液水沉淀池(12)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鱼塘(1)表面设置有多组种植浮板(23),所述种植浮板(23)上种植有蔬菜或植物(24),所述蔬菜或植物(24)底部的植物根系(25)穿过种植浮板(23)延伸至养殖鱼塘(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的水泵(2)上连通有水管,且一端与鱼粪分离装置(9)侧壁连通,水管内部设置有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鱼塘(1)形似圆锥形,且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有积污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鱼塘(1)顶部设置的水泵(2)用于给高密度养殖池(5)加水,所述养殖鱼塘(1)底部设置的水泵(2)用于输送养殖鱼塘(1)底部的污物进入鱼粪分离装置(9)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粪分离装置(9)内的污水随着水流通过固液分离网片(10)后,分离后的水从液水输送管(11)流到了液水沉淀池(12),被固液分离网片(10)筛出的鱼粪残饵有机物被叠积到了固液积污槽(20),后从污水管(21)流到了生物处理池(22),在生物处理池(22)被生物处理成有机肥,有机肥做成了种植基质被二次利用。
CN202121900913.0U 2021-08-13 2021-08-13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Active CN216018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0913.0U CN216018575U (zh) 2021-08-13 2021-08-13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00913.0U CN216018575U (zh) 2021-08-13 2021-08-13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8575U true CN216018575U (zh) 2022-03-15

Family

ID=8055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00913.0U Active CN216018575U (zh) 2021-08-13 2021-08-13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8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9711A (zh) 一种工厂化海水养殖废水一体化处理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03947591B (zh) 日本囊对虾循环水多层养殖方法
CN204400695U (zh) 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CN107018941B (zh) 一种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及浮箱
KR20080007964A (ko) 수생초목을 이용한 오수의 자연고도 정화장치
CN113213710A (zh) 海水工厂化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尾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CN209914686U (zh) 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复合种养殖系统
CN101891332B (zh) 一种处理池塘养殖废水的设施
CN109122536A (zh) 一种养殖箱及节能高效环保的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8569820A (zh) 一种无污染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111392990A (zh) 尾水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13558004A (zh)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CN212184748U (zh) 一种鱼菜共生系统
CN112889738A (zh) 一种智慧水循环系统
CN112931370A (zh) 一种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CN216018575U (zh) 外塘虾菜共生过滤系统技术
KR101711969B1 (ko) 해저면 복합 양식용 케이지
CN216808322U (zh) 压流式过滤系统
CN111357703A (zh) 一种水体养殖与种植的循环生态系统
CN207083882U (zh) 一种鱼类圈养污水固形物分离装置
CN207284796U (zh) 一种鱼类池塘圈养装置
CN215123371U (zh) 一种循环水养鱼池系统
CN114600825B (zh) 一种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CN212436793U (zh) 一种无土栽培鱼菜共生处理系统
CN212488004U (zh) 一种水体养殖与种植的循环生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