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7758U -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17758U CN216017758U CN202122738704.7U CN202122738704U CN216017758U CN 216017758 U CN216017758 U CN 216017758U CN 202122738704 U CN202122738704 U CN 202122738704U CN 216017758 U CN216017758 U CN 2160177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 rowing
- piece
- rod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现有的田间划行器存在功能简单,行距不能快速调整变动和结构稳固性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可伸缩连杆组件、多个L形连接件、横向调节杆、扶手支架、多个划行件、多个螺母和多个调节固定件;所述的L形连接件设置在X形件的上端,划行件设置在X形件的下端;划行件的上端依次穿过X形件交叉点处的两个通孔和L形连接件的第二通孔处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的横向调节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L形连接件上的第一通孔,并通过调节固定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田间划行器是农业科学试验中常用的基本农业工具,在保证农业科学试验规范化播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基本采用固定式行距,这种结构形式在兼顾稳定性的同时也限定了自身的结构形式,也就是只适用于同一种作物的某一行距,而在面对同一种作物时,针对种植密度试验时需要换用划行杆间距不同的划行器;在面对不同的作物时,需要更换带有不同划行杆的划行器,行距单一必然限制使用灵活。也有对应一些措施,例如采用开槽设计,虽然划行锯齿可以左右移动,但稳固性则并不理想,划行器很容易损坏,通过部分丧失稳定性来兼顾行距灵活性的做法,目前看操作后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现有的田间划行器存在功能简单,行距不能变动和结构稳固性不佳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划行器需要多种行距的需求下,行距调节与稳定性难以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包括可伸缩连杆组件、多个L形连接件、横向调节杆、扶手支架、多个划行件、多个螺母和多个调节固定件;
所述的可伸缩连杆组件1包括多根连接杆、多个销钉和两个导向杆,其中两根连接杆相互交叉设置并形成X形件,多个X形件依次连接形成菱形支架,相邻的两个X形件之间的相对应的支脚通过销钉铰接在一起, 菱形支架的首尾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杆,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导向杆的一端,另一个前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其中一个导向杆的另一端,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另一个导向杆的一端,另一个尾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另一个导向杆的另一端;每根连接杆上中间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其中两根连接杆上的通孔相对设置并处于X形件的交叉点处;
在每个X形件的交叉点处分别设置一个L形连接件和一个划行件,所述的L形连接件设置在X形件的上端,划行件设置在X形件的下端;
所述的L形连接件的两个直角边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划行件的上端依次穿过X形件交叉点处的两个通孔和L形连接件的第二通孔处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向调节杆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L形连接件上的第一通孔,并通过调节固定件进行固定。
所述的扶手支架安装在横向调节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扶手支架包括横向扶手、两根斜杆和两个带有内螺纹的圆筒,所述的两根斜杆的一端分别固连在横向扶手上,两根斜杆的另一端分别固连一个圆筒,横向调节杆的两端各套装一个圆筒。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导向杆的一端沿着导向杆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导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导向杆的滑槽内;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导向杆的的滑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杆,所述的划行杆的底端为锥形,第一螺柱竖直固装在划行杆的顶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铲,所述的划行铲包括第二螺柱和弯折的脊形板,所述的脊形板的下端为锥形,第二螺柱竖直固装在脊形板的上端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螺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为长螺柱,每个L形连接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螺母,螺母螺接在横向调节杆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卡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为两端带有螺纹的圆柱形杆件,每个L形连接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卡箍,卡箍卡装在横向调节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伸缩连杆组件和L形连接件对划行件之间的间距进行及时调节,能够实现连续作业,从而达到根据不同需求,及时改变试验田行间距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伸缩连杆组件、多个L形连接件、横向调节杆、扶手支架、多个划行件、多个螺母和多个调节固定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实现行距调整与操作过程中稳定性兼备的使用性能。
3、本实用新型应急变化性能稳定,能够根据作物的品种有选择的选取所需的划行件。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伸缩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划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划行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L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可伸缩连杆组件;1-1-连接杆;1-2-导向杆;1-3-螺栓;1-2-1-滑槽;1-2-2-第三通孔;2-L形连接件;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3-横向扶手;4-横向调节杆;5-斜杆;6-划行杆;6-1-第一螺柱;7-划行铲;7-1-第二螺柱;7-2-脊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包括可伸缩连杆组件1、多个L形连接件2、横向调节杆4、扶手支架、多个划行件、多个第一螺母和多个调节固定件;
所述的可伸缩连杆组件1包括多根连接杆1-1、多个销钉和两个导向杆1-2,其中两根连接杆1-1相互交叉设置并形成X形件,多个X形件依次连接形成菱形支架,相邻的两个X形件之间的相对应的支脚通过销钉铰接在一起, 菱形支架的首尾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杆1-2,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导向杆1-2的一端,另一个前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其中一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另一个导向杆1-2的一端,另一个尾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另一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每根连接杆1-1上中间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其中两根连接杆1-1上的通孔相对设置并处于X形件的交叉点处;
在每个X形件的交叉点处分别设置一个L形连接件2和一个划行件,所述的L形连接件2设置在X形件的上端,划行件设置在X形件的下端;
所述的L形连接件2的两个直角边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划行件的上端依次穿过X形件交叉点处的两个通孔和L形连接件2的第二通孔2-2处并通过第一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L形连接件2上的第一通孔2-1,并通过调节固定件进行固定;所述的扶手支架安装在横向调节杆4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可以为较长的螺柱体,也可以为表面较粗糙的圆柱形杆体,圆柱体杆件的两端带有螺纹,横向调节杆结构的选择根据调节固定件的结构进行选择;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调节可伸缩连杆组件1中每个X形件中的两个连接杆1-1之间的夹角角度从而调节划行件之间距离,进而改变了划行器所划的沟槽之间的行距,可伸缩连杆组件1通过横向调节杆4和调节固定件固定在所需求的固定的状态,试验人员通过推动划行器在试验田中划出种植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扶手支架包括横向扶手3、两根斜杆5和两个带有内螺纹的圆筒,所述的两根斜杆5的一端分别固连在横向扶手3上,两根斜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连一个圆筒,横向调节杆4的两端各套装一个圆筒。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扶手支架通过带有内螺纹的圆筒固装在横向调节杆4上,同时也可以拆卸下来,更换不同的扶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限定,每个导向杆1-2的一端沿着导向杆1-2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2-1,导向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1-2-2,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通过螺栓1-3滑动连接在导向杆1-2的滑槽1-2-1内;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通过螺栓1-3滑动连接在处于尾端的导向杆1-2的滑槽1-2-1内。
本实施方式中, 当可伸缩连杆组件1中的X形件中的两根连接杆1-1之间的夹角角度改变后,X形件的同一侧支脚的距离也会改变,因此首端的X形件中的前端的两个支脚或者尾端的X形件中的尾端的两个支脚通过螺栓1-3滑动连接在导向杆1-2的滑槽1-2-1内,其中螺栓1-3中的螺柱的外径小于滑槽1-2-1的内径,螺栓1-3中的螺柱依次穿过滑槽、垫片上的通孔和支脚上的通孔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即保证了X形件中支脚能够移动的目的,又得到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杆6,所述的划行杆6的底端为锥形,第一螺柱6-1竖直固装在划行杆6的顶端。
本实施方式中划行杆6通过顶端的第一螺柱固定在可伸缩连杆组件1上,属于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进而可以起到更换不同的划行件的目的,根据种植作物的品种进行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三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铲7,所述的划行铲7包括第二螺柱7-1和弯折的脊形板7-2,所述的脊形板7-2的下端为锥形,第二螺柱7-1竖直固装在脊形板7-2的上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的划行件设置成划行铲7,可以增加所划沟槽的深度和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第二螺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为长螺柱,每个L形连接件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螺接在横向调节杆4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长螺柱的外径小于L形连接件2上第一通孔2-1的内径,试验人员通过移动L形连接件2进而调节划行件之间的距离,并通过L形连接件2两端的第二螺母固定在横向调节杆4上,保证了L形连接件2在横向调节杆4上不会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四或五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卡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为两端带有螺纹的圆柱形杆件,每个L形连接件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卡箍,卡箍卡装在横向调节杆4上。
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为表面比较粗糙的圆柱形杆件,试验人员通过移动L形连接件2进而调节划行件之间的距离,并通过L形连接件2两端的卡箍固定在横向调节杆4上,保证了L形连接件2在横向调节杆4上不会移动。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说明以下操作过程:
在组装本实用新型中的划行器时,根据作物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划行件,将L形连接件2上的第二通孔对准可伸缩连杆组件1上X形件相对的通孔处,划行件上的螺柱依次伸入到X形件相对的通孔和L形连接件2上的第二通孔,并通过第一螺母进行拧紧,将所有的划行件和L形连接件2全部组装完毕后,将横向调节杆4的一端依次穿过扶手支架上的其中一个圆筒、L形连接件2上的第一通孔和扶手支架上的另一个圆筒,在插装横向调节杆4时,在两个L形连接件2之间螺接两个第二螺母或者设置两个卡箍,方便L形连接件2在横向调节杆4上位置的固定;根据作物对行间距的需求,调节L形连接件2在横向调节杆4上的位置,并通过调节固定件进行固定,试验人员推动扶手,在试验田中划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连杆组件(1)、多个L形连接件(2)、横向调节杆(4)、扶手支架、多个划行件、多个第一螺母和多个调节固定件;
所述的可伸缩连杆组件(1)包括多根连接杆(1-1)、多个销钉和两个导向杆(1-2),其中两根连接杆(1-1)相互交叉设置并形成X形件,多个X形件依次连接形成菱形支架,相邻的两个X形件之间的相对应的支脚通过销钉铰接在一起,菱形支架的首尾两端各设置一个导向杆(1-2),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导向杆(1-2)的一端,另一个前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其中一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滑动连接在另一个导向杆(1-2)的一端,另一个尾端支脚铰接在所述的另一个导向杆(1-2)的另一端;每根连接杆(1-1)上中间位置开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其中两根连接杆(1-1)上的通孔相对设置并处于X形件的交叉点处;
在每个X形件的交叉点处分别设置一个L形连接件(2)和一个划行件,所述的L形连接件(2)设置在X形件的上端,划行件设置在X形件的下端;
所述的L形连接件(2)的两个直角边上分别开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划行件的上端依次穿过X形件交叉点处的两个通孔和L形连接件(2)的第二通孔(2-2)处并通过第一螺母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的一端依次穿过多个L形连接件(2)上的第一通孔(2-1),并通过调节固定件进行固定;
所述的扶手支架安装在横向调节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支架包括横向扶手(3)、两根斜杆(5)和两个带有内螺纹的圆筒,所述的两根斜杆(5)的一端分别固连在横向扶手(3)上,两根斜杆(5)的另一端分别固连一个圆筒,横向调节杆(4)的两端各套装一个圆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导向杆(1-2)的一端沿着导向杆(1-2)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1-2-1),导向杆(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通孔(1-2-2),处于菱形支架首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前端支脚通过螺栓(1-3)滑动连接在处于首端的导向杆(1-2)的滑槽(1-2-1)内;处于菱形支架尾端的X形件的其中一个尾端支脚通过螺栓(1-3)滑动连接在处于尾端的导向杆(1-2)的滑槽(1-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杆(6),所述的划行杆(6)的底端为锥形,第一螺柱(6-1)竖直固装在划行杆(6)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划行件为划行铲(7),所述的划行铲(7)包括第二螺柱(7-1)和弯折的脊形板(7-2),所述的脊形板(7-2)的下端为锥形,第二螺柱(7-1)竖直固装在脊形板(7-2)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第二螺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为长螺柱,每个L形连接件(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二螺母,第二螺母螺接在横向调节杆(4)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固定件为卡箍,所述的横向调节杆(4)为两端带有螺纹的圆柱形杆件,每个L形连接件(2)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卡箍,卡箍卡装在横向调节杆(4)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38704.7U CN216017758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738704.7U CN216017758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17758U true CN216017758U (zh) | 2022-03-15 |
Family
ID=8061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738704.7U Active CN216017758U (zh) | 2021-11-10 | 2021-11-10 |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17758U (zh) |
-
2021
- 2021-11-10 CN CN202122738704.7U patent/CN2160177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17758U (zh) | 一种试验田用划行器 | |
CN206536387U (zh) | 汽车发动机装配托盘 | |
CN205539880U (zh) | 相机校准结构及基因测序仪 | |
CN219432978U (zh) | 一种国土规划测绘用测绘装置 | |
CN219571503U (zh) | 一种手写签名图像采集装置 | |
CN213715107U (zh) | 一种用于阻抗仪检测活立木腐朽辅助装置 | |
CN207259970U (zh) | 一种新型道路桥梁工程用防护架 | |
CN213290257U (zh) | 一种木料限位画线装置 | |
CN208244788U (zh) | 一种可拼接ep管架 | |
CN221843129U (zh) | 一种种植箱 | |
CN207431926U (zh) | 一种光学玻璃加工用的工装治具 | |
CN206490984U (zh) | 一种育苗穴盘打孔装置 | |
CN216668737U (zh) | 一种rtk对中杆 | |
CN203311833U (zh) | 乐谱架 | |
CN205898109U (zh) | 圆柱度测量仪通用型夹具总成 | |
CN205209407U (zh) | 一种快速测量苗木胸径的工具 | |
CN205915189U (zh) | 新型磨顶针夹具 | |
CN218226316U (zh) | 一种可调节平面找平测量夹具 | |
CN203206819U (zh) | 一种移位夹 | |
CN210813820U (zh) |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长度的少儿舞蹈训练用舞蹈把杆 | |
CN207011373U (zh) | 一种园林小树苗用活动支撑架 | |
CN221037214U (zh) | 一种苹果大苗苗径测量工具 | |
CN219530440U (zh) | 一种土壤采集器的支撑机构 | |
CN207854724U (zh) | 一种玉米人工授精装置 | |
CN220835686U (zh) | 精氨酸检测用水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