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7504U - 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17504U CN216017504U CN202121164128.3U CN202121164128U CN216017504U CN 216017504 U CN216017504 U CN 216017504U CN 202121164128 U CN202121164128 U CN 202121164128U CN 216017504 U CN216017504 U CN 2160175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dissipation
- plate
- base
- refriger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基座以及第一散热板;散热基座的底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散热基座上设置有封闭的容置腔;第一散热板设置在容置腔中,且第一散热板和容置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冷媒,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多个散热孔。通过散热基座与发热源连接而使散热基座与发热源接触,以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因散热基座内部设置有冷媒,冷媒能够迅速将散热基座上的热量吸收降温,同时因在散热基座中设置有带多个散热孔的第一散热板,散热孔能够扩大内部接触面积,使热量的传导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本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为用于对电子设备的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装置。目前,散热器主要包括散热基座以及设置在散热基座上的冷媒管,散热基座与发热元件连接,低温冷媒在冷媒管中流动,从而吸收散热基座上的热量,实现散热。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对散热性能要求的提高,上述散热器已难以达到电子设备的散热要求,为此,需要对现有的散热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散热器,其能够提高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基座以及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基座的底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所述散热基座上设置有封闭的容置腔,所述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冷媒,且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第二散热板,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第一散热板穿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二散热板封闭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第一散热板穿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散热基座上还设置有封闭所述开口的第二散热板。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冷媒而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使用散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与所述散热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柱依次穿过所述冷媒和所述散热孔而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板的底面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贴合,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顶面贴合;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面与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第一散热板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围合形成冷媒腔,所述冷媒设置在所述冷媒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模块,所述散热翅片模块的底面与所述散热主体的顶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模块的底面同时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顶面和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贴合;和/或,所述散热主体使用铜材质或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散热翅片模块使用铝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座的底面设置有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面积比所述散热面的面积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散热基座与发热源连接而使散热基座与发热源接触,以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因散热基座内部设置有冷媒,冷媒能够迅速将散热基座上的热量吸收降温,同时因在散热基座中设置有带多个散热孔的第一散热板,散热孔能够扩大内部接触面积,使热量的传导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本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大大提升;
第二散热板的设置更方便本散热器的制造以及装配,降低制造以及装配难度,且第二散热板的设置既能够作为封闭容置腔的开口的盖板使用,防止容置腔内部的冷媒泄露,同时,又可作为散热介质使用,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支撑柱的设置能够可靠支撑第二散热板,有效避免在对容置腔抽真空后该第二散热板朝向容置腔凹陷变形,保证产品质量;
散热翅片模块的设置进一步增大了散热面积,使得本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器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散热器中的散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散热主体;11、散热基座;111、容置腔;112、限位槽;12、第一散热板;121、散热孔;13、冷媒;14、第二散热板;15、支撑柱;20、散热翅片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10,散热主体10包括散热基座11以及第一散热板12;散热基座11的底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散热基座11上设置有封闭的容置腔111;第一散热板12设置在容置腔111中,且第一散热板12和容置腔111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冷媒13,第一散热板12上设置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多个散热孔121。
通过散热基座11与发热源连接而使散热基座11与发热源接触,以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因散热基座11内部设置有冷媒13,冷媒13能够迅速将散热基座 11上的热量吸收降温,同时因在散热基座11中设置有带多个散热孔121的第一散热板12,散热孔121能够扩大内部接触面积,使热量的传导效率大大提升,从而使本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大大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21可设置成圆孔,当然,为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孔121可设置成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的散热孔121其表面面积更大,能够进一步扩大内部接触面积,因此,散热效果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0还包括第二散热板14,散热基座11的顶面上设置有与容置腔111连通的开口,开口可供第一散热板12穿入容置腔111中,第二散热板14封闭开口,如此,更方便散热主体10的制造以及装配,以降低制造以及装配难度,更利于降低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0也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0使用铜材质制成,导热性能更佳,利于提高散热性能,另外,还利于实现本散热器的小型化设计,更方便安装以及使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主体10还可使用铜合金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制成,同样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本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模块20,散热翅片模块20的底面与散热主体10的顶面贴合,散热翅片模块20的设置增大了散热面积,使得本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得以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更佳。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翅片模块20的底面同时与散热基座11的顶面以及第二散热板14的顶面贴合,以加大散热对流面积,散热效果更好,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翅片模块20使用铝合金材质制成,既能够保证良好的散热性能,又能够减轻该散热器的整体重量,以在将本散热器安装在发热源上时,能够减小对发热源的压力,避免超过发热源的承重范围而将发热源挤压变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散热翅片模块20还可使用铝材质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基座1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发热源连接的散热面,散热基座11的顶面面积比散热面的面积大,如此能够加大散热面积,散热效果更佳。
具体而言,散热面为一平面,以增大散热基座11与发热源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提高散热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板12的底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和容置腔111的底壁之间围合形成冷媒腔,冷媒13设置在冷媒腔中。
在本实施例中,容置腔111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5,各支撑柱 15穿过冷媒13而与第二散热板14相抵,支撑柱15的设置能够可靠支撑第二散热板14,有效避免在对容置腔111抽真空后该第二散热板14朝向容置腔111凹陷变形,保证产品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5的数量与散热孔121的数量相同,各支撑柱15 依次穿过冷媒腔、散热孔121而与第二散热板14相抵,如此,无需额外占用散热基座11的其他位置,也无需专门在第一散热板12上设置孔位供支撑柱15穿过,更方便安装,也利于本散热器的小型化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5使用散热材料制成,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具体而言,支撑柱15使用铜材质制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15可使用铜合金材质或铝合金材质制成。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基座11上还设置有环绕开口设置的限位槽 112,第二散热板14的边缘部位与限位槽112配合,以对第二散热板14起到限位作用,更方便第二散热板14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板14的顶面与散热基座11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以方便在安装散热翅片模块20时,能够使散热翅片模块20的底面同时与散热基座11的顶面以及第二散热板14的顶面贴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同时,也不会增大散热翅片模块20的体积,更利于本散热器的小型化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散热板14与散热基座1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可靠封闭第二散热板14与散热基座11之间的缝隙,有效防止冷媒13泄露。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板12的底面与容置腔111的底壁贴合,第二散热板14的底面与第一散热板12的顶面贴合,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散热基座11与发热源接触,散热基座11将热量带离发热源,因散热基座11内部设置有冷媒13,利用冷媒13能够迅速将散热基座11上的热量吸收降温,同时,辅助多孔结构的第一散热板12能够将热量迅速带离散热基座11以及冷媒13,第二散热板14将热量带离第一散热板12,最后利用散热翅片模块20将热量带离散热基座11以及第二散热板14,如此,便实现了本散热器对发热源的高效散热。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主体,所述散热主体包括散热基座以及第一散热板,所述散热基座的底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所述散热基座上设置有封闭的容置腔,所述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一散热板和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设置有冷媒,且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还包括第二散热板,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可供所述第一散热板穿入所述容置腔中,所述第二散热板封闭所述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穿过所述冷媒而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相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使用散热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与所述散热孔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柱依次穿过所述冷媒和所述散热孔而与所述第二散热板相抵。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底面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贴合,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顶面贴合;和/或,所述第二散热板的顶面与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板的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容置腔的底壁之间围合形成冷媒腔,所述冷媒设置在所述冷媒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散热翅片模块,所述散热翅片模块的底面与所述散热主体的顶面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主体使用铜材质或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散热翅片模块使用铝合金材质或铝材质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座的底面设置有散热面,所述散热面用于与发热源连接,所述散热基座的顶面面积比所述散热面的面积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4128.3U CN216017504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散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64128.3U CN216017504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散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17504U true CN216017504U (zh) | 2022-03-11 |
Family
ID=80585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64128.3U Active CN216017504U (zh) | 2021-05-27 | 2021-05-27 | 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1750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0187A (zh) * | 2022-09-07 | 2023-05-09 | 无锡宝顺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耐热耐磨不锈钢带 |
-
2021
- 2021-05-27 CN CN202121164128.3U patent/CN2160175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80187A (zh) * | 2022-09-07 | 2023-05-09 | 无锡宝顺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耐热耐磨不锈钢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5680B (zh) | 直立式液冷散熱器 | |
CN204084659U (zh) | 空调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
CN109192711B (zh) | 风冷液冷组合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 |
WO2020211489A1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109152294A (zh) | 液冷式热超导散热器 | |
CN109287095A (zh) | 风冷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 |
CN216017504U (zh) | 散热器 | |
CN209298105U (zh) | 风冷液冷组合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 |
JPH11261265A (ja) | 密閉型装置の放熱構造 | |
CN210112491U (zh) | 自冷式热超导板翅片散热器 | |
CN210014472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7403230U (zh) | 散热模块 | |
CN201074943Y (zh) | 红酒冷藏柜 | |
CN109526183A (zh) | 自冷式热超导板翅片散热器 | |
CN209594122U (zh) | 风冷式热超导板式散热器 | |
CN113067963B (zh) | 一种摄像机及其制冷装置 | |
CN207350284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散热器 | |
CN211457823U (zh) | 空调器及其翅片式相变散热控制盒 | |
CN210663105U (zh) |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0399239U (zh) | 一种散热构件、散热器、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09594123U (zh) | 液冷式热超导散热器 | |
CN113260228A (zh) | 电子设备 | |
CN221779539U (zh) | 一种超精密发动机壳体 | |
CN219679049U (zh) | 液道结构及电机控制器 | |
CN202907383U (zh) | 一种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