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4373U - 硬币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硬币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4373U
CN216014373U CN202122173511.1U CN202122173511U CN216014373U CN 216014373 U CN216014373 U CN 216014373U CN 202122173511 U CN202122173511 U CN 202122173511U CN 216014373 U CN216014373 U CN 216014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ove
center
coin
co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35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樱井拓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o Jianze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o Jianze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o Jianze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o Jianze Computer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4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4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的硬币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硬币处理装置具有:保存筒(11),其堆叠收容硬币,在上部形成有所述硬币进入的入口(11e),在下部形成有排出所述硬币的出口(11f);闸门(13),其具有在圆弧上移动的硬币载置面(13f),所述圆弧以从位于与出口(11f)分开的位置的中心(13c)到出口(11f)为半径,当硬币载置面(13f)位于阻塞出口(11f)的位置时支承保存筒(11)内部的硬币;板状的驱动板(15);电机,其使驱动板(15)旋转;板状的从动板(16),其安装在闸门(13),伴随着驱动板(15)的旋转而旋转,从而使闸门(13)移动,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中的一者(16)设置有从板状面凸出的凸起(18p、18q),另一者(15)形成有在板状面内引导凸起(18p、18q)的槽(15p、15q)。

Description

硬币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币处理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将投入的硬币临时保存的临时保存部的硬币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式硬币处理装置是使投入的硬币循环并将其用作支出的硬币的装置。循环式硬币处理装置作为站务设备(自动售票机、自动补票机等)或是在银行等被广泛使用。在这样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有如下的硬币处理装置,在对投入的硬币的处理还在进行时,为了防备将该投入的硬币用作支出用的硬币的情况,设置有将投入的硬币临时保存直至完成该处理的临时保存部。作为临时保存部的结构,例如具有保存筒和闸门。保存筒是在上下具有开口部的筒状构件,在内部收容临时保存的硬币。闸门是能够阻塞保存筒的下侧开口的棒状构件,能够以与保存筒相反侧的端部为中心,阻塞保存筒的下部开口的部分的轨迹描绘出圆弧的方式在两个方向移动。然后,能够使保存筒的下部开口根据闸门移动的方向使临时保存在保存筒的硬币向收纳侧和退还侧中的一侧落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2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75852号公报。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移动闸门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用凸轮的机构,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使用传动带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凸轮经由齿轮被传递电机的动力而移动,从而使固定在凸轮的闸门移动。但是,由于对该凸轮实施了特殊的成形,因此用于制造的加工操作复杂,导致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使用传动带的结构中,在电动机与闸门之间需要距离,导致装置的大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的硬币处理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具有:保存筒,其堆叠收容硬币,在上部形成有所述硬币进入的入口,在下部形成有排出所述硬币的出口;闸门,其具有在圆弧上移动的硬币载置面,所述圆弧的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出口分开的位置并以所述中心到所述出口为半径,当所述硬币载置面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支承所述保存筒内部的硬币;板状的驱动板;电机,其使所述驱动板旋转;板状的从动板,其安装在所述闸门,伴随着所述驱动板的旋转而旋转,从而使所述闸门移动,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中的一者设置有从板状面凸出的凸起,另一者形成有在板状面内引导所述凸起的槽。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由于驱动板和从动板为板状,并且能够通过槽与凸起的卡合而限制从动板的旋转进而限制闸门的移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硬币处理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从动板的面,并且所述槽形成在所述驱动板。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够简化驱动板的结构。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驱动板的外缘的基本形状为圆形,所述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夹着经过驱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槽的相反侧,所述驱动中心是所述驱动板旋转的中心,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的外缘形成小圆弧,所述小圆弧是半径比所述基本形状的半径小的圆弧,所述从动板的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夹着经过从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相反侧,所述从动中心是所述从动板旋转的中心,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以当所述闸门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小圆弧接触的位置关系配置。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无论在闸门相对于阻塞出口的位置向哪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都能够限制闸门的移动。另外,当闸门位于阻塞出口的位置时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开的位置与小圆弧接触,能够将闸门稳定地维持在该位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形成为直线状。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够简便地形成各个槽,并能够简化制造工序。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面,并且所述槽形成在所述从动板。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够使驱动板较小。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驱动板的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夹着经过驱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相反侧,所述驱动中心是所述驱动板旋转的中心,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以所述驱动中心为中心的第一假想圆弧上,并且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以所述驱动中心为中心的第二假想圆弧上,所述从动板的所述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夹着经过从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的所述第一槽的相反侧,所述从动中心是所述从动板旋转的中心,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以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之间的部分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所述第一假想圆弧和所述第二假想圆弧更向所述驱动中心的一侧凸出的位置关系配置。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无论在闸门相对于阻塞出口的位置向哪个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都能够限制闸门的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驱动板具有面接触构件,其伴随着所述驱动板的围绕所述驱动中心的旋转,围绕所述驱动中心旋转,当所述闸门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所述面接触构件以规定的面积与所述从动板的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的部分的外缘接触。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够抑制闸门意外地从阻塞出口的位置移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八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所述驱动板具有在不与所述从动板重叠的位置向外侧凸出的操作杆。
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能够直接触及驱动板来应对保存筒的异常。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驱动板和从动板为板状,并且能够通过槽与凸起的卡合来限制从动板的旋转进而限制闸门的移动,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硬币处理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中的临时保存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临时保存部的驱动板和从动板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示出在驱动板逆时针旋转时的闸门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在驱动板顺时针旋转时的闸门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位置传感器的侧视图。
图8是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和从动板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各图中彼此相同或相当的构件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硬币处理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在硬币处理装置1中,作为主要结构具有投入口2、导出部3、识别部5、分配部6、临时保存部10、收纳部31、出币输送部35、出币口39以及控制装置5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的临时保存部10,首先对硬币处理装置 1的整体结构进行概述。
投入口2是用于接收由硬币处理装置1处理的硬币的开口。投入口2的大小形成为能够一次性投入种类相同或不同的多枚硬币。在投入口2的下方设置有导出部3。导出部3是用于接收从投入口2投入的硬币并以规定的间隔将投入的硬币一枚一枚导出的部位。导出部3的大小形成为能够收纳与硬币的导出速度相符的量的硬币。此外,导出部3典型地采用下部开放的倾斜型。在采用倾斜型的情况下,即使在一次性投入多枚硬币时混入了异物,也容易通过开放下部来进行除去该异物等应对。从导出部3导出的硬币经过插入通路4被引导至识别部5。插入通路4也可以设置有能开闭的门,以便能够将变形了的硬币等不合规的硬币排除。
识别部5是识别硬币种类的部位。识别部5构成为能够识别导出部3送来的硬币是否为正规的硬币(是否为真正的硬币),并且能够识别正规的硬币的种类(典型地是面额种类)。识别部5构成为能够将识别的结果作为信号向控制装置50输出。
分配部6是将识别部5送来的硬币按照种类分配的部位。分配部6具有将可收纳的硬币以外的硬币(典型地不是真正的硬币)排除的分配爪。分配爪典型地通过由电机、齿轮等构成的分配爪驱动机构来驱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通过外形来分配,硬币分配部6具有分配板,所述分配板形成有多个让对象硬币通过但不让比该硬币大一圈以上的硬币通过的分配孔。没有被分配爪排除的硬币到达分配板。在分配板形成的多个分配孔以对象硬币的直径以从小到大的顺序,从输送硬币的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排成一列(直线状)。此外,分配部6具有对经过各分配孔而被分配的硬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构成为能够统计对象硬币的数量并将该结果作为信号向控制装置50输出。
在导出部3、插入通路4、识别部5以及分配部6的下方设置有拒收退币槽8。拒收退币槽8是形成将没有到达分配部6的分配板的硬币引导至出币输送部35的通道的构件。拒收退币槽8的形状和大小形成为能够接收从导出部3 去除的异物、从插入通路4排除的不合规的硬币、在分配部6中被分配爪分配的可收纳的硬币以外的硬币中任意一种或全部。此外,拒收退币槽8构成为能够将接收的异物或硬币引导至出币输送部35而不混进其他部位。
临时保存部10是在将分配部6的分配板分配的硬币收纳在收纳部31之前进行临时收纳的部位。临时保存部10构成为将在一个手续中从投入口2投入的硬币临时收纳并保存、在手续中需要退还的情况下将保存的硬币退还、在不需要退还的情况下在手续后将保存硬币引导至收纳部31。作为在手续中需要退还保存的硬币的情况的例子,可以举出:收到取消手续的指示的情况、识别部 5识别出的信息与分配板的计数不同的情况等。关于临时保存部10的结构在后面叙述。
收纳部31是对被分配部6的分配板分配并临时收纳在临时保存部10的硬币进行收纳的部位。在收纳部31收纳的硬币是循环硬币。所谓循环硬币是正规的硬币,其以将投入硬币处理装置1的硬币作为找零而从硬币处理装置1退还的方式被循环利用。收纳部31具有收纳硬币的斗式料盒(hopper cassette) 32。为了能够按照种类收纳被分配部6的分配板分配的多种硬币,设置有多个斗式料盒32。多个斗式料盒32载置于料盒托盘33。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向纸面的近前侧拉出料盒托盘33,来拉出各斗式料盒32。此外,收纳部31 能够根据需要将收纳在各斗式料盒32中的硬币向出币输送部35排出。
出币输送部35是向出币口39输送硬币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出币输送部35具有水平输送带36和垂直输送带37。为了能够接收来自拒收退币槽8 的硬币或异物、从临时保存部10退还的硬币、从收纳部31放出的硬币,水平输送带36配置在上述构件的下方。水平输送带36主要在水平方向上将接收的硬币或异物向设置有出币口39的一侧输送。垂直输送带37主要在垂直方向上将由水平输送带36输送至出币口39的下方的硬币或异物输送至出币口39的高度。出币口39是用于将由出币输送部35输送的硬币或异物向硬币处理装置 1外排出的开口。
控制装置50对构成硬币处理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控制。控制装置50分别与导出部3、识别部5、分配部6、临时保存部10、收纳部31、出币输送部35 能够通信地有线或无线连接。控制装置50在从投入口2投入的硬币进入导出部3时使导出部3动作,能够将导出部3的硬币一枚一枚地导出到插入通路4。此外,控制装置50能够接收关于识别部5识别出的硬币的种类的信息。此外,控制装置50能够根据接收自识别部5的结果来使分配部6的分配爪动作。控制装置50还能够接收对经过分配部6的分配孔的硬币进行计数的结果的信息。此外,控制装置50能够使临时保存部10动作来执行:将临时收纳在临时保存部10的硬币维持在收纳状态、或引导至收纳部31、或引导至出币输送部35。关于临时保存部10的动作的例子在后面叙述。此外,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是否从收纳部31的各斗式料盒32排出硬币。此外,控制装置50能够控制出币输送部35的启停来将排出到水平输送带36的硬币或异物向出币口39输送。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2~图4对在具有上述那样的大致结构的硬币处理装置1中的临时保存部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临时保存部10的主视图。图 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根据控制装置50发出的指令而动作时所使用的链接结构的图。临时保存部10主要具有保存筒11、通道形成构件12、闸门13(参照图3)、电机14、驱动板15以及从动板16。另外,图4所示的链接结构是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组合而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多组保存筒11、通道形成构件12、闸门13,由于每组是相同的结构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保存筒11是临时收纳分配部6(参照图1)的分配板所分配的硬币的构件。保存筒11形成为筒状,以能够在内部收容硬币。此外,保存筒11配置成筒的轴线在铅直方向延伸,以能够在铅直方向堆叠收容硬币。保存筒11在上端面形成入口11e,在下端面形成出口11f。入口11e是硬币进入的开口,出口11f 是排出硬币的开口。保存筒11的剖面形状(与轴线正交的剖面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四边形。保存筒11的剖面形状的四边形典型地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根据配置保存筒11的位置的制约而采用梯形、菱形、多边形。或者,保存筒11的剖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保存筒11的大小形成为与轴线正交的剖面的空间的面积能够收容在收容的硬币中最大的硬币。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轴线正交的剖面中的空间的面积形成为随着从入口11e 向出口11f前进而逐渐变大。换言之,保存筒11的内部空间形成为从入口11e 向出口11f末端变宽。
通道形成构件12形成对保存筒11的出口11f排出的硬币进行引导的通道。如图3所示,通道形成构件12形成有退还通道12r和收纳通道12s两条通道。退还通道12r是为了将出口11f排出的硬币退还而将其引导至出币输送部35 (参照图1)的通道。收纳通道12s是将出口11f排出的硬币引导至收纳部31 (参照图1)的通道。退还通道12r从出口11f向斜下延伸。收纳通道12s朝向与退还通道12r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出口11f向斜下延伸。退还通道12r和收纳通道12s的大小分别形成为当闸门13以后述的方式移动时能够收容闸门13。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形成构件12使用合成树脂与保存筒11成形为一体。另外,通道形成构件12和保存筒11也可以由金属等合成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但当采用合成树脂时具有能够实现轻质化以及容易成形的优点。此外,通道形成构件12与保存筒11也可以形成为分体,但通过使用合成树脂形成为一体能够提高制造效率。一体成形的通道形成构件12和保存筒11优选是透明的,以便能够观察内部。此外,通道形成构件12和/或保存筒11也可以形成有硬币不能通过的大小的孔,以便在内部发生硬币堵塞时能够触碰该硬币。
闸门13阻塞保存筒11的出口11f,并且具有将出口11f排出的硬币引导至退还通道12r和收纳通道12s中的任一个的切换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闸门13在侧视中形成为大致扇形(以一个圆弧和经过其两端的两个半径包围的图形)。在主视图中(未图示)形成为长方形。闸门13的扇形圆弧所在的一侧的顶面为硬币载置面13f。闸门13在硬币载置面13f的相反侧具有旋转中心13c。旋转中心13c位于形成扇型的两个半径相交的位置。旋转中心13c的周围具有能够包围经过旋转中心13c的轴的厚度。旋转中心13c设置在相对于出口11f夹着退还通道12r和收纳通道12s的相反侧的通道形成构件 12上。闸门13的旋转中心13c到硬币载置面13f的距离与侧视(参照图3) 中的退还通道12r的宽度实质相同(与收纳通道12s的宽度也实质相同)。因此,当硬币载置面13f位于出口11f的下方时,能够阻塞出口11f并承受在保存筒 11内收容的硬币的重量(支承硬币)。闸门13构成为硬币载置面13f能够以旋转中心13c为中心在延长了扇型圆弧的假想圆VC上双向移动。将硬币载置面 13f移动的方向设为移动方向R。假想圆VC是以从位于与出口11f分开的位置的旋转中心13c到出口11f为半径的圆弧。“旋转中心13c到出口11f”包括在闸门13位于阻塞出口11f的位置时以保存筒11内的硬币不从出口11f排出的程度的近距离分开。硬币载置面13f的大小形成为当位于保存筒11的正下方时包住出口11f。硬币载置面13f形成为移动方向R的长度比同方向的出口11f 的宽度大一定程度(具有余量)即可。当具有余量时,即使在移动闸门13的位置控制产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硬币从保存筒11脱落而落下。当闸门13从硬币载置面13f位于出口11f的正下方的状态以进入收纳通道12s 的方式移动时,保存筒11的内部与退还通道12r(参照图5)连通。另一方面,当闸门13以进入退还通道12r的方式移动时,保存筒11的内部与收纳通道12s (参照图6)连通。闸门13与通道形成构件12协作,构成通道切换机构。
电机14使驱动板15旋转,以使闸门13经由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在移动方向R上移动。电机14典型地使用DC电机(直流电机)。通过使用DC电机作为电机14,能够得到效率高且控制性能优异的驱动力。但是,也可以根据情况使用步进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电机14构成为通过来自控制装置50的指令控制轴14s的旋转的启停以及旋转方向。电机14以能够使驱动板15旋转的方式在轴14s安装有驱动板15。
驱动板15主要是将电机14的动力向从动板16传递的构件。如图2所示,驱动板15为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板15由不锈钢板形成,厚度为 0.8mm~1.5mm,优选为1.0mm~1.2mm。驱动板15通过形成为板状,需要的设置空间小,有助于硬币处理装置1的小型化。驱动板15能够根据使用条件而使用其他材质,能够根据采用的材质适当地改变厚度。作为驱动板15的材质,可以使用电镀钢板、合成树脂板。驱动板15的厚度只要在能够确保设置空间的范围内就没有限制,但是从实现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设为5mm以下、3mm以下,从确保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设为0.6mm以上。
如图4所示,驱动板15的外缘的基本形状形成为圆形。此处所谓基本形状为圆形是指:虽然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从整体上看则能够看成是大致圆形。在驱动板15的基本形状的圆形的中心,夹着凸台15B固定有电机14 的轴14s。以下,有时将驱动板15的基本形状的圆形的中心称作“驱动中心 15c”。在驱动板15形成有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 15p和第二槽15q均形成为直线状,与假想直线VD平行地延伸。假想直线VD 是经过驱动中心15c在半径方向延伸的任意一条假想的直线。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与假想直线VD平行,所以不经过驱动中心15c。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的位置设置成使假想直线VD经过两者中间。由于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形成为直线状,因此加工简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均是一端位于基本形状的圆形的中间,另一端到达外缘。驱动板15的基本形状的圆形中,形成第一槽15p与第二槽15q之间的外缘的圆弧的半径比形成其他部分的外缘的圆弧的半径小。以下,将形成第一槽15p 与第二槽15q之间的外缘的圆弧称作“小圆弧15a”。小圆弧15a的半径典型地比其他部分的圆弧的半径小与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的宽度相同程度的部分。如果从另一个观点来示出参照基准,则小圆弧15a的半径可以是其他部分的圆弧的半径的0.7~0.8倍。驱动板15在夹着驱动中心15c的小圆弧15a的相反侧的外缘设置操作杆15r。操作杆15r典型地从驱动板15的外缘向外侧凸出。通过设置有操作杆15r,能够在保养等需要使闸门13移动时活动操作闸门13。
从动板16是通过伴随着驱动板15的旋转而旋转来使闸门13移动的构件。从动板16经由从动轴16s与闸门13连接。如图2所示,从动板16为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板16由不锈钢板形成,厚度为0.8mm~1.5mm,优选为1.0mm~1.2mm。从动板16通过形成为板状,需要的设置空间小,有助于硬币处理装置1的小型化。从动板16能够根据使用条件而使用其他材质,能够根据采用的材质适当改变厚度。作为从动板16的材质,可以使用电镀钢板、合成树脂板。从动板16的厚度只要在能够确保设置空间的范围内就没有限制,从实现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mm以下、3mm以下,从确保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6mm以上。
如图4所示,从动板16的外缘形成为圆形。从动板16在圆形的中心夹着凸台固定有从动轴16s。以下,将从动板16的从动轴16s的轴线贯通的位置称作“从动中心16c”。此外,在从动轴16s固定有闸门13(参照图3)。从动轴 16s以其轴线贯穿闸门13的旋转中心13c的方式延伸。如前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多组保存筒11、通道形成构件12、闸门13,如图2所示,在一根从动轴16s固定有多个闸门13。从动板16的位置配置成其一部分与驱动板15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板16的从动中心16c位于假想直线VD上,当在基准位置时从动轴16s设置在小圆弧15a的外侧(典型地是小圆弧15a附近的外侧)的位置。基准位置是闸门13的硬币载置面13f阻塞保存筒11的出口 11f时的各部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从动板16的面设置有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第一辊 18p和第二辊18q从从动板16的面凸出,分别相当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的位置设置成在从动板16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下假想直线VD经过两者中间,且两者分别与小圆弧15a接触。第一辊18p和第二辊 18q分别以能够围绕与从动板16的面垂直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从动板16。上述驱动板15的小圆弧15a的半径,典型地可以比其他部分的圆弧的半径小了第一辊18p的直径(同样也可以为第二辊18q的直径)部分。此外,第一槽 15p和第二槽15q分别形成为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在槽内顺畅地移动的同时游隙尽可能小的宽度。像这样构成的从动板16因为在位于基准位置时(参照图4)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与小圆弧15a接触,所以能够阻止闸门13 因外力而移动(锁死,deadlock)。从该状态起,当驱动板15逆时针旋转时,第一槽15p捕获第一辊18p,进而伴随着第一辊18p随驱动板15逆时针旋转而进入第一槽15p的深处,从动板16顺时针旋转。图5示出了该状态。另一方面,当驱动板15从基准位置起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槽15q捕获第二辊18q,之后伴随着第二辊18q进入第二槽15q的深处,从动板16逆时针旋转。图6示出了该状态。伴随着这样的从动板16的旋转,经由从动轴16s与从动板16连接的多个闸门13与从动板16在相同的方向同时旋转。另外,在图5和图6中,为了示出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与闸门13的位置关系,用虚线示出原本不在剖面表示的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
如图7和图2所示,临时保存部10除上述的结构以外,还可以具有感测闸门13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20。位置传感器20具有感测片21以及三个感测传感器22a、22b、22c。位置传感器20构成为能够基于感测传感器22射出的光是透光还是被感测片21遮挡来感测对象物的位置。感测片21是形成为扇型的薄板状小片。感测片21的扇型的中心安装在从动轴16s,伴随着从动轴16s 的旋转,扇型的圆弧部分旋转移动。三个感测传感器22a、22b、22c配置在以下位置。当闸门13在基准位置时,感测传感器22a被遮挡,感测传感器22b、 22c透光。当闸门13进入收纳通道12s时(参照图5),感测传感器22b被遮挡,感测传感器22a、22c透光。当闸门13进入退还通道12r时(参照图6),感测传感器22c被遮挡,感测传感器22a、22b透光。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1,当提及临时保存部10的结构时适当参照图2~图7,对硬币处理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硬币处理装置1中,临时保存部10的闸门13通常位于基准位置(用闸门13的硬币载置面13f阻塞保存筒11出口11f 的位置)。此时,如图4所示,驱动板15的小圆弧15a中的与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接近的部位以及安装在从动板16的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成为锁死部。
硬币处理装置1在动作中等待从投入口2投入的硬币。当从投入口2向硬币处理装置内1投入一枚或多枚硬币时,投入的硬币收纳在导出部3。收纳在导出部3的硬币被一枚一枚地分离,并被一枚一枚地输送向插入通路4。在向投入口2一次性投入的硬币之中包含异物(包括不符合规定的变形硬币等)的情况下,该异物不被输送至插入通路4而是被保存在导出部3。保存在导出部 3的异物例如通过将设置在下部的可开闭的门适时地开放而下落至拒收退币槽 8。在想要从导出部3导出而通过插入通路4的硬币之中包含无法通过插入通路4的程度的变形硬币等的情况下,打开可开闭的门取出变形硬币等即可。变形硬币等典型地可以人工取出,在无法良好地排出的情况下下落至拒收退币槽 8。从导出部3下落至拒收退币槽8的异物或者从插入通路4下落至拒收退币槽8的变形硬币等,随后下落至水平输送带36,通过出币输送部35输送而在出币口39排出。
通过插入通路4的硬币被输送至识别部5。当硬币通过识别部5时,识别部5识别硬币的种类,并将识别出的结果向控制装置50发送。在由识别部5 识别的硬币不被认为是真的情况下,当该硬币到达分配部6时,控制装置50 使分配爪动作,从而使该硬币下落至拒收退币槽8。进入拒收退币槽8的硬币下落至水平输送带36,被出币输送部35输送而从出币口39排出。另一方面,在识别部5所识别的硬币被认为是真正的硬币的情况下,进入分配部6的硬币不被分配爪排除,到达分配板。到达分配板的硬币通过对应的分配孔,被传感器计数,并按种类进入临时保存部10。此时,在临时保存部10中,因为闸门 13位于基准位置,所以从入口11e进入保存筒11的硬币不从出口11f流出而是载置于闸门13的硬币载置面13f上,并堆叠在保存筒11内。
硬币处理装置1用控制装置50对投入的硬币的合计金额与交易金额进行比较,在不需要找零(出币)的情况下,在硬币被收纳在保存筒11的状态下等待下一位使用者投币。另一方面,当投入了硬币的使用者在继续操作中执行了退还操作时,控制装置50以图4所示的状态中的驱动板15逆时针旋转的方式使电机14动作。当驱动板15逆时针旋转时,第一槽15p捕获从动板16的第一辊18p,进而第一辊18p随着驱动板15旋转而进入第一槽15p的深处,从动板16随之顺时针旋转。当从动板16顺时针旋转时,经由从动轴16s连接在从动板16的闸门13与从动板16同步移动,进入收纳通道12s。若闸门13完全进入收纳通道12s,位置传感器20的感测传感器22b被遮挡且感测传感器 22a、22c透光,则控制装置50停止电机14的动作。当闸门13进入收纳通道 12s时,如图5所示,保存筒11的出口11f开放,保存筒11与退还通道12r 连通。由此,在保存筒11内收纳的硬币从出口11f流出,通过退还通道12r 到达水平输送带36。控制装置50在完成退还操作时启动出币输送部35,将到达水平输送带36的硬币经由水平输送带36从出币口39排出。
在闸门13位于基准位置、保持硬币收纳在保存筒11来等待下一位使用者投币的状态下,投入了硬币的使用者的操作结束而下一位使用者向投入口投入硬币的情况如下所述。在等待下一位使用者投币的状态下,当投入了硬币的使用者的操作结束而下一位使用者向投入口投入硬币时,控制装置50以图4所示的状态的驱动板15逆时针旋转的方式使电机14动作。当驱动板15顺时针旋转时,第二槽15q捕获从动板16的第二辊18q,进而第二辊18q随着驱动板 15旋转而进入第二槽15q的深处,从动板16随之逆时针旋转。当从动板16逆时针旋转时,闸门13与从动板16同步移动,进入退还通道12r。若闸门13 完全进入退还通道12r,位置传感器20的感测传感器22c被遮挡且感测传感器 22a、22b透光,则控制装置50停止电机14的动作。当闸门13进入退还通道 12r时,如图6所示,保存筒11的出口11f开放,保存筒11与收纳通道12s 连通。由此,收纳在保存筒11内的硬币从出口11f流出,通过收纳通道12s 按种类进入收纳部31的各斗式料盒32。
回到之前,在控制装置50对投入的硬币的合计金额与交易金额进行比较,有找零(出币)的情况下,转移到出币动作。当进行出币动作时,控制装置50 启动出币输送部35的水平输送带36和垂直输送带37,使出币金额的硬币从收纳部31排出并移动至出币口39。将找零从出币口39排出之后,再次回到等硬币待从投入口2投入的状态,之后,重复上述动作。
另外,当硬币被收纳在保存筒11时,硬币的面有时处于不朝向上下方向而立起的状态或者卡住的状态而发生硬币堵塞保存筒11的异常。当发生异常时,硬币处理装置1停止,进行去除硬币堵塞等维护。在维护时通过使用驱动板15的操作杆15r移动驱动板15,能够将保存在保存筒11的硬币引导至退还通道12r或收纳通道12s。通过维护后的重置操作等,在控制装置50确认了来自位置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之后,控制装置50使闸门13移动至基准位置。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硬币处理装置1,由于驱动板15 和从动板16形成为板状,能够实现临时保存部10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硬币处理装置1的小型化。此外,由于通过在驱动板15形成直线状的第一槽15p 和第二槽15q,并将进入该槽的第一辊18p和第二辊18q设置在从动板16来构成连杆机构,因此制造简单,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接下来,参照图8对驱动板和从动板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与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参照图4)相比,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形成槽与设置辊的位置关系相反。即,在驱动板115设置有第一辊 118p和第二辊118q。在从动板116形成有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本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是代替硬币处理装置1(参照图1)的临时保存部10(参照图2)的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参照图4)的构件,与闸门13、保存筒11等临时保存部10的其他构件协作发挥功能。因此,在以下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的说明中,当提及临时保存部10的其他构件时,适当参照对应的图。
驱动板115是板状构件,其材质和厚度能够确定成与驱动板15(参照图4) 相同。驱动板115中,外缘的基本形状形成为圆形。驱动板115中,电机14 的轴14s经由凸台115B固定在基本形状的圆形的中心。凸台115B中,在形成外缘的圆周的一部分设置有向半径方向外侧凸出的凸部115t。凸部115t设置在假想直线VD上。假想直线VD是经过驱动中心115c并在半径方向延伸的任意一条假想的直线。在驱动板115的面设置有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从驱动板115的面凸出,分别相当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的位置设置成假想直线VD夹在两者之间。在本变形例中,在基准位置时,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的位置设置成假想直线VD经过的两者连线的假想线段(未图示)的中点。但是,假想直线VD 到第一辊118p的距离与假想直线VD到第二辊118q的距离也可以根据闸门13 的移动量的设计而不同。
第一辊118p设置在第一假想圆弧VP上。第二辊118q设置在第二假想圆弧VQ上。第一假想圆弧VP和第二假想圆弧VQ都是以驱动中心115c为中心、半径比驱动板115的外缘小且半径比驱动中心115c到凸部115t的顶端的距离大的假想的圆弧。第一假想圆弧VP和第二假想圆弧VQ在本变形例中半径相同,因此能够合并成一个假想圆弧。然而,根据设计,第一假想圆弧VP和第二假想圆弧VQ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半径。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分别以能够围绕与驱动板115的面垂直的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在驱动板115。此外,在驱动板115设置有操作杆115r。操作杆115r设置在考虑到当在保养等中需要使闸门13移动时能够人工操作闸门13的适当位置即可。
从动板116是板状的构件,其材质和厚度能够确定成与从动板16(参照图 4)相同。从动板116的外缘的基本形状形成为圆形。与从动板16(参照图4) 同样地,从动板116经由从动轴16s与闸门13连接。从动板116与从动轴16s 经由凸台固定。从动板116的位置配置成从动中心116c位于假想直线VD上。在从动板116形成有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 沿着假想直线VD延伸。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的位置设置成在基准位置时假想直线VD经过两者中间。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均是一端位于基本形状的圆形的中间,另一端到达外缘。此外,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均形成为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能够进入槽内的同时游隙尽量少的宽度即可。此外,第一槽116p和第二槽116q的深度根据想要使从动板116移动的程度酌情确定即可。
将从动板116的第一槽116p与第二槽116q之间的部分称作槽间部116t。从动板116的槽间部116t的顶端(槽间部116t的基本形状的圆形外缘部分) 以比第一假想圆弧VP和第二假想圆弧VQ更向驱动中心115c的一侧凸出的位置关系,配置在从动板116的一部分与驱动板115重叠的位置。此外,从动板 116构成为:当位于基准位置时,到达基本形状的圆形外缘的第一槽116p的部分位于第一假想圆弧VP上。同样地,从动板116构成为:当位于基准位置时,到达基本形状的圆形的外缘的第二槽116q的部分位于第二假想圆弧VQ上。此外,当从动板116位于基准位置时,槽间部116t的顶端以规定的面积与驱动板115的凸部115t的顶端接触。此处规定的面积是构成锁死部的面积,该锁死部能够通过凸部115t的顶端与槽间部116t的顶端接触,阻止闸门13因外力而移动。以规定的面积与槽间部116t的顶端接触的驱动板115的凸部115t相当于面接触构件。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从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开始,当驱动板115逆时针旋转时,第一辊118p进入第一槽116p。进入第一槽116p的第一辊118p与槽间部116t的侧壁(作为与第一槽116p的分界部分的槽间部116t的部分)抵接,然后推动槽间部116t。从动板116的槽间部116t被第一辊118p推动,从而顺时针旋转。闸门13与该从动板116的顺时针旋转同步移动,进入收纳通道12s。当闸门13完全进入收纳通道12s、位置传感器20的感测传感器22b被遮挡且感测传感器22a、22c透光时,通过控制装置50停止驱动板115的逆时针旋转。当闸门13进入收纳通道12s时,保存筒11与退还通道12r连通。另一方面,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从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开始,当驱动板115顺时针旋转时,第二辊118q进入第二槽116q。进入第二槽116q的第二辊118q与槽间部116t的侧壁抵接,然后推动槽间部 116t。从动板116的槽间部116t被第二辊118q推动,从而逆时针旋转。闸门13与该从动板116的逆时针旋转同步移动,进入退还通道12r。当闸门13完全进入退还通道12r、位置传感器20的感测传感器22c被遮挡且感测传感器 22a、22b透光时,通过控制装置50停止驱动板115的顺时针旋转。当闸门13 进入退还通道12r时,保存筒11与收纳通道12s连通。
像这样,本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能够代替驱动板15和从动板16(参照图4),使临时保存部10适当地动作。由于在本变形例涉及的驱动板115和从动板116中两者也形成为板状,能够实现临时保存部10的小型化,进而能够实现硬币处理装置1的小型化。此外,由于通过在驱动板115 设置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并在从动板116形成这些辊进入的第一槽116p 和第二槽116q来构成连杆机构,因此制造简单,能够提高制造效率。此外,由于在驱动板115设置第一辊118p和第二辊118q而不形成槽,能够使驱动板 115比驱动板15(参照图4)小。另外,由于图4所示的驱动板15和从动板 16的结构能够使在基准位置中与小圆弧15a接触的第一辊18p与第二辊18q 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具有能够提高停止的性能的优点。
在以上说明中,使图4所示的驱动板15的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形成为直线状,也可以根据闸门13的移动方式的设计而形成为圆弧状、椭圆弧状等曲线状。然而,当第一槽15p和第二槽15q形成为直线状时,具有加工简便的优点。
在以上说明中,将驱动板15、115的外缘的基本形状设为形成圆形,也可以形成圆形以外的形状(例如矩形、六边形、八边形等正多边形)。然而,由于在形成为圆形时旋转所需要的空间最小,因此是优选的。此外,从动板16、116的外缘的基本形状也可以是圆形以外的形状,但是基于与驱动板15、115 同样的理由,优选形成为圆形。
在以上说明中,操作杆15r设置在小圆弧15a的夹着驱动板15的驱动中心15c的相反侧,但是不限于该位置,只要设置在能够在不与从动板16重叠的位置进行操作的位置即可。此外,操作杆15r、115r是任意的结构,在即使不设置操作杆15r、115r也能够在保养等中使闸门13移动的情况下,能够省略操作杆15r、115r。
在以上说明中,将经过驱动中心15c的假想直线与经过从动中心16c的假想直线设为共同的假想直线VD,也可以是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延伸的(不一致的)假想直线。经过驱动中心115c的假想直线和经过从动中心116c的假想直线同样如此。
附图标记说明
1:硬币处理装置
11:保存筒
11e:入口
11f:出口
13:闸门
13c:旋转中心
13f:硬币载置面
14:电机
15:驱动板
15a:小圆弧
15c:驱动中心
15p:第一槽(第一槽)
15q:第二槽(第二槽)
15r:操作杆
16:从动板
16c:从动中心
18p:第一辊(第一凸起)
18q:第二辊(第二凸起)
115:驱动板
115c:驱动中心
115r:操作杆
116:从动板
116c:从动中心
116p:第一槽(第一槽)
116q:第二槽(第二槽)
118p:第一辊(第一凸起)
118q:第二辊(第二凸起)
VC:假想圆
VD:假想直线
VP:第一假想圆弧(第一假想圆弧)
VQ:第二假想圆弧(第二假想圆弧)。

Claims (8)

1.一种硬币处理装置,其具有:
保存筒,其堆叠收容硬币,在上部形成有所述硬币进入的入口,在下部形成有排出所述硬币的出口;
闸门,其具有在圆弧上移动的硬币载置面,所述圆弧的中心位于与所述出口分开的位置并以所述中心到所述出口为半径,当所述硬币载置面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支承所述保存筒内部的硬币;
板状的驱动板;
电机,其使所述驱动板旋转;以及
板状的从动板,其安装在所述闸门,伴随着所述驱动板的旋转而旋转,从而使所述闸门移动,
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中的一者设置有从板状面凸出的凸起,另一者形成有在板状面内引导所述凸起的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从动板的面,并且所述槽形成在所述驱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板的外缘的基本形状为圆形,所述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夹着经过驱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槽的相反侧,所述驱动中心是所述驱动板旋转的中心,
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的外缘形成小圆弧,所述小圆弧是半径比所述基本形状的半径小的圆弧,
所述从动板的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夹着经过从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相反侧,所述从动中心是所述从动板旋转的中心,
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以当所述闸门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小圆弧接触的位置关系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形成为直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驱动板的面,并且所述槽形成在所述从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板的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夹着经过驱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相反侧,所述驱动中心是所述驱动板旋转的中心,
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以所述驱动中心为中心的第一假想圆弧上,并且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以所述驱动中心为中心的第二假想圆弧上,
所述从动板的所述槽包括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二槽夹着经过从动中心且在半径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线设置在的所述第一槽的相反侧,所述从动中心是所述从动板旋转的中心,
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从动板以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之间的部分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的所述第一假想圆弧和所述第二假想圆弧更向所述驱动中心的一侧凸出的位置关系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板具有:面接触构件,其伴随着所述驱动板的围绕所述驱动中心的旋转,围绕所述驱动中心旋转,
当所述闸门位于阻塞所述出口的位置时,所述面接触构件以规定的面积与所述从动板的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的部分的外缘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板具有在不与所述从动板重叠的位置向外侧凸出的操作杆。
CN202122173511.1U 2020-12-25 2021-09-09 硬币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0143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7227 2020-12-25
JP2020217227A JP2022102479A (ja) 2020-12-25 2020-12-25 硬貨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4373U true CN21601437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9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3511.1U Active CN216014373U (zh) 2020-12-25 2021-09-09 硬币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2479A (zh)
CN (1) CN216014373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02479A (ja) 2022-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7838B2 (en) Coin deposit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US10282931B2 (en) Coin deposit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US20100062701A1 (en) Coin depositing and dispensing machine
EP2131333B1 (en) Coin dispensing device and coin processing machine
WO2010087212A1 (ja) 紙葉類取扱装置
CN216014373U (zh) 硬币处理装置
CN113034780A (zh) 硬币分配机构和用于辨别和传送硬币的设备
JP3973861B2 (ja) 硬貨入出金機
JP6823450B2 (ja) 紙幣識別収納装置
WO2024095589A1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7193154B2 (ja) コイン送出装置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WO2024095590A1 (ja) 硬貨処理装置
WO2024095588A1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2580584Y2 (ja) 循環式硬貨入出金機
JP2015103056A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7134432B2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6056586B2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H021651Y2 (zh)
JP3410921B2 (ja) 釣り銭自動払出装置
JP2023061614A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2024012842A (ja) 硬貨処理機
JP2024012849A (ja) 貨幣処理機および貨幣処理方法
JP2000099790A (ja) 紙幣収納装置
JP6339411B2 (ja) 硬貨処理装置および硬貨処理方法
JP2024012846A (ja) 収納機構および硬貨処理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