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10437U -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10437U
CN216010437U CN202122571810.0U CN202122571810U CN216010437U CN 216010437 U CN216010437 U CN 216010437U CN 202122571810 U CN202122571810 U CN 202122571810U CN 216010437 U CN216010437 U CN 216010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ole
gas
plate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18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filed Critical Hunan Puq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general Partnership)
Priority to CN2021225718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10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10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10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罩、过滤器、中筒体、上盖体、气体传感器和连接体;所述收集罩开设有内凹腔,以及连通所述内凹腔和外界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能够采集特定气体进而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具体工作原理为:将特定气体通入待测管道中,然后将收集罩罩设于地面,并不断移动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特定气体会通过地层渗漏而向上排出特定气体,气体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特定气体的浓度,并将浓度值发送至外界主机,进而通过外界主机得到各个位置采集到的特定气体的浓度值,在待测区域内特定气体的浓度值最大的位置点即对应管道的泄漏点;从而达到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漏点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管道的材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过去大量使用金属管道,而现在给水、排水、热力、工业等各种管网中,塑料、陶瓷等非金属管道的应用也日益普及;非金属管道由于其施工方便,对输送物质污染小等优点在城市埋地管网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然而非金属管道不导电、不导磁,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能直接在地面探测到其地下的空间位置。
尤其是当地下的管道出现泄漏点时,缺乏能够对泄漏点进行快速定位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旨在解决当地下的管道出现泄漏点时,缺乏能够对泄漏点进行快速定位的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罩、过滤器、中筒体、上盖体、气体传感器和连接体;所述收集罩开设有内凹腔,以及连通所述内凹腔和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过滤器开设有第一内槽,以及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内槽和外界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位于所述内凹腔中;
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过滤器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拧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筒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中筒体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拧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外壁;
所述上盖体连接于所述中筒体的远离所述收集罩的一端;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上盖体的远离所述中筒体的一端;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槽中;所述气体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体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和挡位板;所述中筒体的中部形成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二筒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径;所述第一筒腔和所述第二筒腔的相交处形成有台阶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台阶壁接触;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引脚穿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挡位板;所述挡位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上盖体包括凸出体;所述上盖体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所述挡位板嵌设于所述上盖体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位于所述凸出体;所述凸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筒腔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风机;所述凸出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容腔和外界的导风孔;所述风机的风向设置为从所述第二筒腔吹向所述第三容腔。
优选的,所述挡位板开设有进风孔和线路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挡位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线路孔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的,所述凸出体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中筒体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正相对。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开设有内筒腔;所述连接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盖体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正相对;所述内筒腔和所述第三容腔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线缆;所述连接体的远离所述上盖体的一端开设有外圆槽;所述外圆槽和所述内筒腔通过第四通孔连通;所述外圆槽内设置有接触板;所述线缆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引脚;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线路孔、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三容腔、所述内筒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用于和外界主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用于连接线缆插头,线缆插头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接触板;线缆插头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
优选的,还包括外扩软性罩;所述外扩软性罩连接于所述收集罩和所述中筒体之间,所述收集罩位于所述外扩软性罩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能够采集特定气体进而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具体工作原理为:将特定气体通入待测管道中,然后将收集罩罩设于地面,并不断移动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特定气体会通过地层渗漏而向上排出特定气体,气体传感器能够采集到特定气体的浓度,并将浓度值发送至外界主机,进而通过外界主机得到各个位置采集到的特定气体的浓度值,在待测区域内特定气体的浓度值最大的位置点即对应管道的泄漏点;从而达到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收集罩;120、过滤器;130、中筒体;140、上盖体;150、连接体;160、第一内槽;170、过滤孔;180、外扩软性罩;190、第二外螺纹;210、连接板;220、支撑板;230、挡位板;240、进风孔;250、凸出体;260、第一螺纹孔;270、第二通孔、280、第一容腔;290、第二容腔;310、第三容腔;320、第二螺纹孔;330、第三通孔;350、接触板;360、第四通孔;370、外圆槽;380、导风孔;390、线路孔;410、气体传感器;420、气体传感器的引脚;430、第一通孔;440、第一筒腔;450、台阶壁;460、内筒腔;470、内凹腔;480、第二筒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请参考附图1-附图4,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罩110、过滤器120、中筒体130、上盖体140、气体传感器410和连接体150;收集罩110开设有内凹腔470,以及连通内凹腔470和外界的第一通孔430;过滤器120开设有第一内槽160,以及多个连通第一内槽160和外界的过滤孔170;过滤孔170位于内凹腔470中。
第一通孔430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未示出),过滤器120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未示出);过滤器120通过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拧设于第一通孔430;中筒体13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筒腔440;第一筒腔440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未示出);中筒体130通过第二内螺纹和第一外螺纹拧设于过滤器120的外壁。
上盖体140连接于中筒体130的远离收集罩110的一端;连接体150连接于上盖体140的远离中筒体130的一端;气体传感器410设置于第一内槽160中;第一内槽160的开口朝向中筒体130;气体传感器410通过连接体150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能够采集特定气体进而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具体工作原理为:将特定气体(如氮气)通入待测管道中,然后将收集罩110罩设于地面,并不断移动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特定气体会通过地层渗漏而向上排出特定气体,气体传感器410能够采集到特定气体的浓度,并将浓度值发送至外界主机,进而通过外界主机得到各个位置采集到的特定气体的浓度值,在待测区域内特定气体的浓度值最大的位置点即对应管道的泄漏点;从而达到对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的目的。
此外,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还包括连接板210、支撑板220和挡位板230;中筒体130的中部形成有第二筒腔480;第二筒腔480的内径大于第一筒腔440的内径;第一筒腔440和第二筒腔480的相交处形成有台阶壁450;连接板210与台阶壁450接触;气体传感器的引脚420穿设于连接板210;支撑板220垂直连接于连接板210;支撑板220的远离连接板210的一端连接有挡位板230;挡位板230平行于连接板2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完善了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的结构。
同时,上述上盖体140包括凸出体250;上盖体140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容腔280、第二容腔290和第三容腔310;挡位板230嵌设于上盖体140中,并靠近第一容腔280;第一容腔280和第二容腔290位于凸出体250;凸出体250固定连接于中筒体130的远离第一筒腔440的一端。
此外,第一容腔内设置有风机(未示出);凸出体250开设有连通第三容腔310和外界的导风孔380,通过设置导风孔380,以平衡气压;风机的风向设置为从第二筒腔480吹向第三容腔310。通过设置风机,能够加速收集罩110内的空气通过过滤孔170向气体传感器410流动,进而提升气体传感器410的检测效率。
同时,挡位板230开设有进风孔240和线路孔390;进风孔240位于挡位板230的中心位置,以便于空气流动;线路孔390的数量为多个。线路孔390用于穿设连接气体传感器410和外界主机的线缆。
此外,凸出体250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60,中筒体130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270;第二通孔270和第一螺纹孔260的数量一致;第二通孔270和第一螺纹孔260一一对应;第二通孔270和对应的第一螺纹孔260正相对;通过设置第二通孔270和第一螺纹孔260,以便于通过螺钉将上盖体140和中筒体130进行固定连接。
同时,上述连接体150开设有内筒腔460;内筒腔460和第三容腔310连通;连接体150开设有第三通孔330;上盖体140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20;第三通孔330和第二螺纹孔320一一对应;第三通孔330和对应的第二螺纹孔320正相对;通过设置第三通孔330和第二螺纹孔320,以便于通过螺钉将连接体150和上盖体140固定连接;内筒腔460用于减重,以及穿设连接气体传感器410和外界主机的线缆。
此外,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还包括线缆(未示出);连接体150的远离上盖体140的一端开设有外圆槽370;外圆槽370和内筒腔460通过第四通孔360连通;外圆槽370内设置有接触板350;线缆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气体传感器的引脚420;线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线路孔390、第一容腔、第二容腔290、第三容腔310、内筒腔460和第四通孔360,并电性连接于接触板350;接触板350用于和外界主机电性连接。这样设置,完善了线缆的铺设路径。
同时,连接体150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190;第二外螺纹190用于连接线缆插头(未示出),线缆插头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接触板350;线缆插头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即线缆插头可拆卸连接于连接体150,更便于操作。
此外,本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还包括外扩软性罩180;外扩软性罩180连接于收集罩110和中筒体130之间,收集罩110位于外扩软性罩180内。通过设置外扩软性罩180以提升和地面接触时的密封隔离效果,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收集罩110内,进而提升气体传感器410的检测准确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罩、过滤器、中筒体、上盖体、气体传感器和连接体;所述收集罩开设有内凹腔,以及连通所述内凹腔和外界的第一通孔;所述过滤器开设有第一内槽,以及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内槽和外界的过滤孔;所述过滤孔位于所述内凹腔中;
所述第一通孔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过滤器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拧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中筒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筒腔;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中筒体通过所述第二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拧设于所述过滤器的外壁;
所述上盖体连接于所述中筒体的远离所述收集罩的一端;所述连接体连接于所述上盖体的远离所述中筒体的一端;所述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槽中;所述气体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体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支撑板和挡位板;所述中筒体的中部形成有第二筒腔;所述第二筒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筒腔的内径;所述第一筒腔和所述第二筒腔的相交处形成有台阶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台阶壁接触;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引脚穿设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挡位板;所述挡位板平行于所述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包括凸出体;所述上盖体开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容腔、第二容腔和第三容腔;所述挡位板嵌设于所述上盖体中,并靠近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和所述第二容腔位于所述凸出体;所述凸出体固定连接于所述中筒体的远离所述第一筒腔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风机;所述凸出体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三容腔和外界的导风孔;所述风机的风向设置为从所述第二筒腔吹向所述第三容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板开设有进风孔和线路孔;所述进风孔位于所述挡位板的中心位置;所述线路孔的数量为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体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中筒体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螺纹孔正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开设有内筒腔;所述连接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上盖体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正相对;所述内筒腔和所述第三容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所述连接体的远离所述上盖体的一端开设有外圆槽;所述外圆槽和所述内筒腔通过第四通孔连通;所述外圆槽内设置有接触板;所述线缆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气体传感器的引脚;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所述线路孔、所述第一容腔、所述第二容腔、所述第三容腔、所述内筒腔和所述第四通孔,并电性连接于所述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用于和外界主机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用于连接线缆插头,线缆插头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接触板;线缆插头的另一端电性连接于外界主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扩软性罩;所述外扩软性罩连接于所述收集罩和所述中筒体之间,所述收集罩位于所述外扩软性罩内。
CN202122571810.0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Active CN216010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1810.0U CN216010437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1810.0U CN216010437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10437U true CN216010437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1810.0U Active CN216010437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104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23984U (zh) 燃气泄漏定位实验装置
CN107131429B (zh) 地下燃气管道检漏系统及地下燃气管道检漏方法
ATE246802T1 (de) Leckerfassung in flüssigkeitsenthaltenden rohre
CN102322935A (zh) 一种流动噪声测量装置
CN107796569A (zh) 管道检漏装置、系统和方法
CN216010437U (zh) 一种测漏用气体收集装置
CN201754118U (zh) 密封性检测装置及密封性检测系统
CN210219341U (zh) 燃气泄漏自动定位跟踪系统
RU2246659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я утечек
CN204807286U (zh) 凝汽器换热管检漏装置及其气体输送罩
CN215260301U (zh) 一种厨房燃气泄漏检测装置
CN212456321U (zh) 一种管道泄漏检测设备
US11326975B2 (en) Method of sensing leaking gas
US20210278304A1 (en) Gas leakage sensing device
CN212537533U (zh) 一种新型测压仪枪头
CN209302249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CN219104848U (zh) 一种气体检测仪
CN206627254U (zh) 真空检漏装置
CN216925901U (zh) 汽车制动真空助力系统真空度检测装置
CN206338588U (zh) 一种长输管道检测装置
CN218943396U (zh) 回流检测装置及气腹机
CN216430796U (zh) 一种水利用带有渗水报警结构的管道连接装置
CN104374129A (zh) 一种船用空调系统制冷剂测漏、回收系统
CN216284166U (zh) 一种封堵结构、油道密封工装及油道密封测试设备
CN109432828A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