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8215U -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 Google Patents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8215U
CN216008215U CN202121174174.1U CN202121174174U CN216008215U CN 216008215 U CN216008215 U CN 216008215U CN 202121174174 U CN202121174174 U CN 202121174174U CN 216008215 U CN216008215 U CN 216008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abutting
main board
steel body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4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Xinmugen Energy Savi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Xinmugen Energy Savi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Xinmugen Energy Savi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Xinmugen Energy Saving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74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8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8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8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一种塑钢复合型材,包括塑钢本体、密封条及金属盖,塑钢本体具有覆盖面;金属盖包括主板、固设于主板一侧的固定部及固设于主板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主板盖设于覆盖面,密封条固定于固定部,并与覆盖面相抵持,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塑钢本体固定连接,以将金属盖固定至塑钢本体。上述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包括固设于主板一侧的固定部,密封条固定于固定部,并与覆盖面相抵持,而使金属盖与塑钢本体之间密封性更好,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建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背景技术
塑钢复合型材是一种具有冷热不变形、强度高、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的建筑材料,已经广泛用于门窗的制作。但传统的塑钢复合型材的隔热和隔音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隔热和隔音效果较好的塑钢复合型材。
此外,还提供了一种塑钢门窗。
一种塑钢复合型材,包括:
塑钢本体,所述塑钢本体具有覆盖面;
密封条;
金属盖,所述金属盖包括主板、固设于所述主板一侧的固定部及固设于所述主板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主板盖设于所述覆盖面,所述密封条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覆盖面相抵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塑钢本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金属盖固定至所述塑钢本体。
上述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包括固设于主板一侧的固定部,密封条固定于固定部,并与覆盖面相抵持,而使金属盖与塑钢本体之间密封性更好,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板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自所述主板向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方向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夹持固定所述密封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自所述主板的两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而与所述塑钢本体相卡持,以将所述金属盖固定至所述塑钢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抵持件和与所述第一抵持件连接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抵持件自所述主板的一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件自所述第一抵持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抵持件和与所述第二抵持件连接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抵持件自所述主板的另一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卡接件自所述第二抵持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均与所述塑钢本体相卡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钢本体具有第一卡接面和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卡接面相卡持,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面相卡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钢本体具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一抵持面相抵接,第二抵持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位于所述塑钢本体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覆盖面位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向靠近所述覆盖面的一侧凹陷形成排水槽,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排水槽的底壁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盖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凸设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覆盖面一侧,且抵持所述覆盖面,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和支撑胶条,所述支撑件凸设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覆盖面一侧,所述支撑胶条固定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并抵持所述覆盖面。
一种塑钢门窗,由上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塑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塑钢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塑钢复合型材的金属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100包括塑钢本体110、密封条120、金属盖130。塑钢复合型材100用于生产塑钢门窗。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塑钢复合型材100为中挺塑钢复合型材。
请同时参阅图2,塑钢本体110具有覆盖面111、第一抵持面112、第二抵持面113、第一卡接面114、第二卡接面115、隔热腔116及容纳腔117。
覆盖面111为塑钢本体110的其中一个表面。当塑钢本体110制作成塑钢门窗时,覆盖面111为塑钢本体110的外表面。
第一抵持面112及第二抵持面113用于抵持金属盖130,有利于金属盖130的稳固。第一抵持面112和第二抵持面113位于塑钢本体110的两侧,且相对设置。其中,覆盖面111位于第一抵持面112和第二抵持面113之间,且与第一抵持面112和第二抵持面113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面112及第二抵持面113中的至少一个为斜面。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持面112和第二抵持面113均为斜面。
第一卡接面114和第二卡接面115用于与金属盖130相卡接,以将金属盖130固定在塑钢本体110上。第一卡接面114和第二卡接面115位于塑钢本体110的相对的两侧。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面114和第二卡接面115均与覆盖面111平行。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面114位于塑钢本体110靠近第一抵持面112一侧。更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面114与第一抵持面112连接。第二卡接面115位于塑钢本体110靠近第二抵持面113一侧。更进一步地,第二卡接面115与第二抵持面113连接。
隔热腔116用于隔热。隔热腔116作为腔体,里面充满空气,具有很好的隔热效果。当然,隔热腔116也能够隔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热腔116至少为一个。
容纳腔117用于收容钢衬140。当然,容纳腔117也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隔音作用。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容纳腔117的两侧设有隔热腔116。
密封条120能够起到密封和缓冲的作用。具体地,密封条120为橡胶条。更具体地,密封条120呈工字型,以便于卡接固定。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金属盖130为铝合金盖。铝合金盖既能保证塑钢复合型材100的强度,又能保证塑钢复合型材100具有较轻的重量,有利于塑钢门窗的运输和安装。具体地,金属盖130包括主板131、固定部132、第一连接部133及第二连接部134。
主板131盖设于覆盖面1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板131至少覆盖覆盖面111的表面。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主板131完全覆盖覆盖面111,避免覆盖面111因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出现塑钢本体110开裂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板131的厚度为0.2mm~3.0mm。该厚度既能保证塑钢复合型材100的强度,又能保证塑钢复合型材100具有较轻的重量,有利于塑钢门窗的运输和安装。优选的,主板131的厚度为0.5mm~1.2mm。
固定部132固设于主板131一侧,密封条固定于固定部132,并与覆盖面111相抵持。进一步地,主板131固设于主板131靠近覆盖面111的一侧,密封条固定于固定部132远离主板131的一侧。
具体地,固定部132包括固设于主板131的第一固定件1321和第二固定件1322,第一固定件1321和第二固定件1322分别自主板131向靠近塑钢本体110的方向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夹持固定密封条120。
进一步地,固定部132还包括连接件1323,连接件1323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321和第二固定件1322连接,以稳固第一固定件1321和第二固定件1322,而使密封条更紧固。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在其中一个的实施例中,主板131向靠近覆盖面111的一侧凹陷形成排水槽1311。其中,排水槽1311的延伸方向与主板131的延伸方向相同,固定部132固设于排水槽1311的底壁远离主板131的一侧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主板131向靠近覆盖面111的一侧凹陷形成排水槽1311时,连接件1323可以省略。
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连接部134固设于主板131的两端,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连接部134分别与塑钢本体110固定连接,以将金属盖固定至塑钢本体110。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33和第二连接部134分别自主板131的两端向主板131靠近塑钢本体110的一侧弯折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而与塑钢本体110相卡持,以将金属盖固定至塑钢本体110。
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33包括第一抵持件1331和与第一抵持件1331连接的第一卡接件1332,第一抵持件1331自主板131的一端向主板131靠近塑钢本体110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一卡接件1332自第一抵持件1331远离主板131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连接部134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二连接部134包括第二抵持件1341和与第二抵持件1341连接的第二卡接件1342,第二抵持件1341自主板131的另一端向主板131靠近塑钢本体110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二卡接件1342自第二抵持件1341远离主板131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部133的一侧弯折延伸,第一卡接件1332和第二卡接件1342均与塑钢本体110相卡持,以将金属盖130固定至塑钢本体110。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1332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卡接件1342的延伸方向均与覆盖面111平行。
其中,第一抵持件1331与第一抵持面相抵接,第二抵持件1341与第二抵持面相抵接。第一卡接件1332与第一卡接面相卡持,第二卡接件1342与第二卡接面相卡持。主板131与塑钢本体110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使塑钢复合型材100起到更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金属盖130还包括支撑部135,支撑部135凸设于主板131靠近覆盖面111一侧,且抵持覆盖面111,其中,支撑部135与固定部132间隔设置。支撑部135主要用于支撑金属盖130,使金属盖130与塑钢本体110的连接更加稳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部135可以为多个。
具体地,支撑部135包括支撑件1351和支撑胶条1352,支撑件1351凸设于主板131靠近所述覆盖面111一侧,支撑胶条1352固定在支撑件1351远离主板131的一端,并抵持覆盖面111,以使塑钢复合型材100的密封性更好,起到明显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一种塑钢门窗,由上述塑钢复合型材100经过下料、焊接、组装制成。
上述塑钢复合型材10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塑钢复合型材100的金属盖130包括固设于主板131一侧的固定部132,密封条120固定于固定部132,并与覆盖面111相抵持,而使金属盖130与塑钢本体110之间密封性更好,能够起到较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2)支撑部135包括支撑件1351和支撑胶条1352,支撑件1351凸设于主板131靠近所述覆盖面111一侧,支撑胶条1352固定在支撑件1351远离主板131的一端,并抵持覆盖面111,以使塑钢复合型材100的密封性更好,起到明显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3)第一抵持件1331与第一抵持面相抵接,第二抵持件1341与第二抵持面相抵接。第一卡接件1332与第一卡接面相卡持,第二卡接件1342与第二卡接面相卡持。主板131与塑钢本体110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使塑钢复合型材100起到更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请一并参阅图6~10,一实施方式的塑钢复合型材200与塑钢复合型材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塑钢复合型材200为边框塑钢复合型材。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持面212为斜面,第二抵持面213与覆盖面211垂直。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面214与覆盖面211平行,第二卡接面115为斜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2332的延伸方向与覆盖面111平行,第二卡接件2342的延伸方向与覆盖面211相交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塑钢本体,所述塑钢本体具有覆盖面;
密封条;
金属盖,所述金属盖包括主板、固设于所述主板一侧的固定部及固设于所述主板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主板盖设于所述覆盖面,所述密封条固定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覆盖面相抵持,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塑钢本体固定连接,以将所述金属盖固定至所述塑钢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设于所述主板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自所述主板向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方向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夹持固定所述密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自所述主板的两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再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折延伸而与所述塑钢本体相卡持,以将所述金属盖固定至所述塑钢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抵持件和与所述第一抵持件连接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抵持件自所述主板的一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件自所述第一抵持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抵持件和与所述第二抵持件连接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二抵持件自所述主板的另一端向所述主板靠近所述塑钢本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卡接件自所述第二抵持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均与所述塑钢本体相卡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本体具有第一卡接面和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卡接面相卡持,所述第二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面相卡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本体具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件与所述第一抵持面相抵接,第二抵持件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相抵接,其中,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位于所述塑钢本体的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覆盖面位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向靠近所述覆盖面的一侧凹陷形成排水槽,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排水槽的底壁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盖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凸设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覆盖面一侧,且抵持所述覆盖面,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件和支撑胶条,所述支撑件凸设于所述主板靠近所述覆盖面一侧,所述支撑胶条固定在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主板的一端,并抵持所述覆盖面。
10.一种塑钢门窗,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塑钢复合型材制成。
CN202121174174.1U 2021-05-28 2021-05-28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Active CN216008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4174.1U CN216008215U (zh) 2021-05-28 2021-05-28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4174.1U CN216008215U (zh) 2021-05-28 2021-05-28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8215U true CN21600821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5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4174.1U Active CN216008215U (zh) 2021-05-28 2021-05-28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8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3276B1 (ko) 스틸 커튼월 장치
KR101470536B1 (ko) 단열효과가 우수한 창호용 프레임
KR101697740B1 (ko) 복합 커튼월의 결합방법
IE20090538A1 (en) Insulated frame member
SK96195A3 (en) Assembled set of profile assemblies from metal and wood for door and window frames
CN216008215U (zh) 塑钢复合型材及塑钢门窗
CN203655029U (zh) 一种防水隔热密封性能高的木铝复合内开窗
KR200400146Y1 (ko) 단열 패널과 체결 클립 및 이들의 조립 구조
KR20170004000U (ko) 간격 조절이 용이한 창호용 단열프레임
CN211524525U (zh) 一种双断桥隔热型门窗结构
KR101750695B1 (ko) 커튼월 어셈블리
KR102294075B1 (ko) 벽면 모서리용 진공단열재 설치 브라켓
KR101571541B1 (ko) 창틀프레임의 설치구조
KR102078728B1 (ko) 저비용 고효율 창호용 단열프레임
CN217354072U (zh) 一种铝塑复合幕墙型材
CN214117929U (zh) 一种门窗扇的新型无缝面板结构
KR102180144B1 (ko) 공조기의 양압에 대응하는 커버 프레임
JPH10317811A (ja) 断熱型障子
CN217185454U (zh) 一种展示柜用的密封条
CN219605143U (zh) 铝塑共挤幕墙的窗框结构及铝塑共挤幕墙
CN216240269U (zh) 一种提高密封保温性能的推拉门
CN215332285U (zh) 用于安装窗户的l型支架及包括其的窗户系统
CN219138808U (zh) 框架结构和门窗
CN21079864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包木门窗
CN214273360U (zh) 多级隔热门窗安装框及铝合金门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