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6345U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6345U
CN216006345U CN202120749580.XU CN202120749580U CN216006345U CN 216006345 U CN216006345 U CN 216006345U CN 202120749580 U CN202120749580 U CN 202120749580U CN 216006345 U CN216006345 U CN 216006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b
water storage
laundry
level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495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祥宽
顾超林
陆国敏
王海宁
苏彬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495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6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6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6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筒体组件、冷凝水水路以及加热件;筒体组件包括盛水桶以及转动地设置于盛水桶内的内筒,盛水桶的内部具有贮水区;冷凝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冷凝水能够进入贮水区;加热件设置于贮水区中,加热件加热贮水区内的水以产生蒸汽。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加热件对贮水区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蒸汽对衣物处理腔内的衣物进行润湿、杀菌、除臭、熨烫等功能,因此衣物处理设备无需额外设置蒸汽加热器。此外,由于冷凝水水路提供水源,且利用盛水桶内的空间安装加热件,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洗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配置有蒸汽洗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是在普通衣物处理设备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个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蒸汽通过管子导入桶内,进而对内筒内的衣物进行高温杀菌。但是需要额外增加一个蒸汽发生器,既占空间又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配置有蒸汽洗功能、结构紧凑、成本低的衣物处理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筒体组件,所述筒体组件包括盛水桶以及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盛水桶内的内筒,所述盛水桶的内部具有贮水区;
冷凝水水路;
所述冷凝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冷凝水能够进入所述贮水区;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贮水区中;
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所述贮水区内的水以产生蒸汽。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冷凝壳体,所述冷凝壳体和所述贮水区均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水路上,所述冷凝壳体位于所述贮水区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上游。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向所述盛水桶注水的进水水路,所述贮水区中的水包括来自所述进水水路的水以及来自所述冷凝水水路的冷凝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盛水桶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贯通口,所述冷凝壳体内的冷凝水经所述贯通口进入所述盛水桶内的所述贮水区;所述筒体组件内的气流经所述贯通口进入所述冷凝壳体内。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口设置于所述盛水桶沿轴向的后侧壁上,所述冷凝壳体设置于所述后侧壁的后方。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凝壳体内的冷凝水仅通过所述贯通口排出所述冷凝壳体。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贯通口和/或所述冷凝壳体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线。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凝壳体朝向所述盛水桶的一侧敞开且密封地罩设在所述贯通口周围。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内筒沿轴向的后壁设置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贯通口与所述内筒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盛水桶底部的部分区域向下凸出以在所述盛水桶的内侧形成凹陷的所述贮水区。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低液位传感器和高液位传感器,所述低液位传感器和所述高液位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盛水桶沿轴向的后侧壁上;所述高液位传感器的检测水位高于所述低液位传感器的检测水位且低于所述内筒的转动轨迹的最低点,所述低液位传感器的检测水位高于所述加热件的最高位置。
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盛水桶顶侧的烘道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前侧的前门封,所述冷凝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前门封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烘道组件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加热件对贮水区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蒸汽对衣物处理腔内的衣物进行润湿、杀菌、除臭、熨烫等功能,因此衣物处理设备无需额外设置蒸汽加热器。此外,由于冷凝水水路提供至少部分水源,且利用盛水桶内的空间安装加热件,结构简单,使得衣物处理设备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简化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筒体组件10;盛水桶11;贮水区11a;贯通口11b;后侧壁111;周向侧壁112;内筒12;衣物处理腔12a;通孔12b;周向筒壁121;后壁122;冷凝壳体20;冷凝通道20a;烘道组件30;加热件40;水管50;箱体60;低液位传感器71;高液位传感器72;冷凝水进水阀8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4和附图5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至图5,包括筒体组件10、冷凝壳体20、冷凝水水路、以及加热件40。
筒体组件10包括盛水桶11以及转动地设置于盛水桶11内的内筒12。内筒12内的空间为衣物处理腔12a。筒体组件10沿轴向的前端敞开以形成衣物取放口,用户可从衣物取放口取放衣物。
请参阅图1至图4,盛水桶11的内部具有贮水区11a。
可以理解的是,内筒12设置有多个通孔12b,内筒12和盛水桶11之间可以通过多个通孔12b与衣物处理腔12a进行气流和/或水流交换。
通孔12b的具体数量不限,只要能够满足内筒12和盛水桶11之间的气流和/或水流交换即可。
通孔12b的具体形状不限,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制。
通孔12b在内筒12上的具体位置不限,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通孔12b均设置于内筒12的周向筒壁121上;另一些实施例中,所有的通孔12b设置于内筒12远离衣物取放口一端的后壁122上;再一些实施例中,部分通孔12b设置在内筒12的周向筒壁121上,另一部分通孔12b设置在内筒12的沿轴向的后壁122上。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箱体60,筒体组件10设置于箱体60内。
加热件40设置于贮水区11a中,加热件40用于加热贮水区11a内的水以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经过上述的通孔12b进入衣物处理腔12a内,以对衣物处理腔12a的衣物进行呵护、护理。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当需要使用蒸汽时,加热件40对贮水区11a内的水进行加热并产生蒸汽,蒸汽通过内筒12上的通孔进入衣物处理腔12a内,对衣物处理腔12a内的衣物进行润湿、杀菌、除臭、熨烫等功能,因此衣物处理设备无需在筒体组件的外部额外设置专门的蒸汽加热器;此外,由于冷凝水水路提供至少部分水源,且充分利用了盛水桶11内的空间来安装加热件40,结构简单,且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紧凑。
示例性地,内筒12的转动轴线大致沿水平方向,即衣物处理设备为滚筒式衣物处理设备。
衣物处理设备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是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
冷凝水的具体成分不限,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在自来水中添加其他成分后的混合液体。
加热件40的具体类型不限,只要能够加热冷凝水以产生蒸汽即可。示例性地,加热件40为电加热管。
示例性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冷凝壳体20,冷凝壳体20设置于冷凝水水路上,也就是说,冷凝水水路中的冷凝水会流经冷凝壳体20,冷凝壳体20对所述筒体组件10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凝除湿。
具体地,冷凝壳体20设置有冷凝通道20a;干燥热气流进入衣物处理腔12a,在衣物处理腔12a中,干燥热气流流经湿衣物表面,与湿衣物进行热湿交换,吸收衣物中的水分,变为湿热气流,筒体组件10内的湿热气流进入冷凝通道20a内,同时,冷凝水进入冷凝壳体20的冷凝通道20a内,湿热气流和冷凝水在冷凝通道20a进行热量交换,即冷凝水和气流之间进行换热,冷凝水吸收湿热气流的热量,湿热气流中的水蒸汽因降温而从气流中析出并凝结成水珠,水珠最终排出冷凝通道20a,如此,达到对湿热气流除湿降温的效果,使得从冷凝通道20a排出的气体为经过降温除湿后的相对低温干燥的气流。需要说明的是,低温干燥气流是相对湿热气流而言的,低温干燥气流的温度比湿热气流的温度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低温可以是室温。
一些实施例中,冷凝水水路中的冷凝水全部流经贮水区11a。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凝水水路中的冷凝水只分流一部分至贮水区11a,另一部分通过外接管路接到衣物处理设备的排水管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冷凝水水路中的冷凝水只分流一部分至贮水区11a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冷凝水水路的任意位置处进行分流,例如,在冷凝壳体20的上游的任意位置处、在冷凝壳体20处、在冷凝壳体20的下游的任意位置处等。
示例性地,贮水区11a设置于冷凝水水路上,也就是说,冷凝水水路中的冷凝水全部流经贮水区11a,且冷凝壳体20位于贮水区11a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也就是说,冷凝水先流经冷凝壳体20,再流经贮水区11a。一方面,冷凝壳体通过盛水桶11集中排水,无需为冷凝壳体额外单独设置冷凝水排水管,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由于冷凝水在冷凝壳体20内吸收湿热气流的热量,因此,流经冷凝壳体20后的冷凝水的水温相对较高,因此,进入贮水区11a的冷凝水已经被冷凝壳体20预热到了一定的温度,加热件40只需要消耗相对较少的电能即可将冷凝水加热到设定温度,如此,能够降低加热件40的能耗。
进入冷凝通道20a内的湿热气流和冷凝水可以是相互隔离,也可以是相互接触。具体地,在湿热气流和冷凝水相互隔离的实施例中,冷凝通道20a具有两个独立的子通道,其中一个子通道用于流通湿热气流,另一个子通道用于流通冷凝水,冷凝水和湿热气流通过子通道的侧壁进行热传导。在湿热气流和冷凝水相互接触的实施例中,冷凝水和气流逆向混合流动换热,如此能够有利于冷凝水和气流之间的碰撞,提升热交换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向盛水桶11注水的进水水路。可以理解的是,进水水路用于向盛水桶11注入洗涤衣物所需的洗涤水,筒体组件依靠盛水桶11盛水。
贮水区11a盛接来自进水水路的水,也就是说,从进水水路注入盛水桶11内的水会进入贮水区11a。
当加热件40需要加热贮水区11a中的水的情况下,贮水区11a中的水包括来自进水水路的水以及来自冷凝水水路的冷凝水。也就是说,该实施例中,产生蒸汽用的水的一部分是来自进水水路的水,另一部分是来自冷凝水水路的水。
示例性地,进水水路的水流量大于冷凝水水路的流量,当需要蒸汽时,先打开进水水路,通过进水水路向盛水桶11内注水,盛水桶11内的水进入贮水区11a,此时,冷凝水水路中可以有冷凝水流动,也可以没有冷凝水流动;当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上升到某一设定的水位后,关闭进水水路;此后,通过冷凝水水路向贮水区11a补水,使得贮水区11a内的水位相对缓慢地上升,待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上升到另一设定的水位后,可以暂时关闭冷凝水水路。如此,进水水路能够实现向贮水区11a快速注水,缩短贮水区11a的进水时间,提升进水效率,还能通过冷凝水水路实现相对可靠的水位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盛水桶11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贯通口11b,冷凝通道20a与贯通口11b连通,冷凝通道20a中的冷凝水经贯通口11b进入盛水桶11内的贮水区11a;筒体组件10内的气流经贯通口11b进入冷凝通道20a内。也就是说,贯通口11b具有双重作用,既能将筒体组件10内的气体导向冷凝通道20a以使得冷凝通道20a对来自筒体组件10的气流进行降温除湿,又能将冷凝通道20a中的冷凝水导向盛水桶11内。该实施例中,湿热气流和冷凝水在冷凝壳体20内接触换热。
需要说明的是,盛水桶11的侧壁包括周向侧壁112和后侧壁111,贯通口11b可以设置在周向侧壁112上,也可以设置在后侧壁111上,在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贯通口11b设置于盛水桶11的后侧壁111上,冷凝壳体20位于盛水桶11的后方,一方面,后侧壁111的整体构造相对平缓,便于冷凝壳体20与后侧壁111的贯通口11b的对接装配,另一方面,盛水桶11沿前后方向的振动幅度很小,衣物处理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冷凝壳体20不易与筒体组件10外部的箱体60发生碰撞。
贯通口11b可以设置在盛水桶11的后侧壁111的任意合适的位置。
例如,一些实施例中,贯通口11b设置在后侧壁111的下部,也就是说,贯通口11b的位置低于内筒12的转动中心线所在高度。
另一些实施例中,贯通口11b设置在后侧壁111的上部,也就是说,贯通口11b的位置高于内筒12的转动中心线所在高度,如此,盛水桶11内的洗涤水始终不会淹没贯通口11b。
再一些实施例中,贯通口11b设置在后侧壁111的中部,也就是说,贯通口11b的位置与转动中心线所在高度部分重合。
在各通孔12b均设置在内筒12的轴向后壁122的实施例中,在冷凝壳体20内的冷凝水从贯通口11b流入盛水桶11的过程中,内筒12保持转动。当内筒12在转动过程中,从贯通口11b流入盛水桶11的冷凝水的至少一部分会被处于转动状态的轴向后壁122弹射开,降低冷凝水从通孔12b进入衣物处理腔12a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冷凝水打湿衣物处理腔12a内的衣物的可能性。
在各通孔12b均设置在内筒12的轴向后壁122的实施例中,各通孔12b与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贯通口11b与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在垂直于内筒12的转动轴线的平面投影中,贯通口11b与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各通孔12b对应的转动半径。
该实施例中,在内筒12的转动过程中,贯通口11b在内筒12的轴向后壁122上扫过的轨迹大致为圆环区,在该圆环区内没有设置通孔12b。如此,从贯通口11b流入盛水桶11的冷凝水即使以较大的速度冲向内筒12的轴向后壁122,冷凝水也会被轴向后壁122阻挡,而不会径直穿过通孔12b,如此,能够降低冷凝水进入衣物处理腔12a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冷凝水打湿衣物处理腔12a内的衣物的可能性。
贮水区11a在盛水桶11内的具体位置不限。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和图4,盛水桶11底部的部分区域向下凸出以在盛水桶11的内侧形成凹陷的贮水区11a。请参阅图1,贮水区11a的位置低于内筒12的转动轨迹的最低点,从贯通口11b进入盛水桶11内的冷凝水以及直接注入盛水桶11内的洗涤水均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汇集至贮水区11a内。该实施例中,无需设置特殊的引流结构即可使得冷凝水汇集到贮水区11a。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均用于检测贮水区11a内的水位。
其中,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高于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且低于内筒12的转动轨迹的最低点,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高于加热件40的最高位置。
具体地,衣物处理设备配置有控制主板,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均与控制主板通讯连接,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发出水位信息,控制主板根据水位信息识别贮水区11a内的水位是否合适。
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的安装位置不限,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均设置于盛水桶11的后侧壁111上。一方面,便于从后侧壁111的后方进行安装,另一方面,也便于在后侧壁111的后侧集中布置低液位传感器71、高液位传感器72和加热件40的电线。
当加热件40开始加热后,暂停向冷凝壳体20中注入冷凝水,使得贮水区11a内的水不会处于持续流动的状态,保障加热件40的加热效率和蒸汽质量,当贮水区11a内的水量不足时可向冷凝壳体20中注入冷凝水,进入冷凝通道20a中的冷凝水会进入贮水区11a,进而向贮水区11a补水。
示例性地,在确定需要蒸汽之后且在加热件40尚未开始加热之前,打开进水水路,且保持冷凝水水路关闭,通过进水水路向贮水区11a注水,直至贮水区11a内的水位达到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此时,关闭进水水路,并打开冷凝水水路,通过冷凝水水路向贮水区11a补水,直至贮水区11a内的水位达到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后,关闭冷凝水水路。
开启加热件40后,加热贮水区11a内的水,加热件40加热水而产生蒸汽,在不断产生蒸汽的过程中不断消耗贮水区11a内的水,导致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下降,当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下降至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时,打开冷凝水水路,通过冷凝水水路向贮水区11a补水,待贮水区11a内的水位达到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时,关闭冷凝水水路,如此,动态调节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使得贮水区11a内的水位保持在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和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之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衣物处理设备配置有冷凝水进水阀80,冷凝水进水阀80的出水口通过水管50连通至冷凝壳体20的进液口。在衣物处理设备执行蒸汽模式的过程中,冷凝水进水阀80默认处于关闭状态。当贮水区11a的水位低于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凝水进水阀80开启,向贮水区11a补水,防止加热件40干烧;当水位达到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时,控制装置控制冷凝水进水阀80关闭,防止水位过高,一方面避免打湿衣物处理腔12a内的衣物,另一方面,也能够将贮水区11a内的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提升加热件40产生蒸汽的效率。
低液位传感器71的具体类型不限,只要能够检测水位即可。高液位传感器72的具体类型不限,只要能够检测水位即可
冷凝壳体20的具体结构不限。
示例性地,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壳体20为沿筒体组件10的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壳体,冷凝水从后侧壁111的下部进入盛水桶11内。
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壳体20为短壳体,即冷凝壳体20不低于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也就是说,冷凝壳体20的任意位置均不会低于内筒12的转动轴线。具体地,冷凝壳体20朝向盛水桶11的一侧敞开且密封地罩设在贯通口11b周围。具体地,该实施例的冷凝壳体20,体积小,所需安装空间也比较小,在衣物处理设备的筒体组件10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沿轴向和高度方向具有更小的外观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从冷凝通道20a中排出的气流可直接向室内/室外排放,也就是说,冷凝后的低温干燥气流不会循环利用。
另一些实施例中,从冷凝通道20a中排出的气流可以经过加热后再次循环进入筒体组件10中。请参阅图2至图5,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设置于盛水桶11顶侧的烘道组件30以及设置于筒体组件10前侧的前门封,冷凝壳体2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前门封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烘道组件30连通出风口和进风口。
需要说明的是,烘道组件30内配置有加热器,从冷凝通道20a排出的低温干燥气流进入烘道组件30内,在烘道组件30内被加热器加热成高温干燥热气流并从进风口送入衣物处理腔12a内,对衣物处理腔12a内的衣物进行干燥。该实施例中,干燥热气流从筒体组件10的前方进入衣物处理腔12a,再从后方的贯通口11b排出筒体组件10,使得气流从前至后流过衣物处理腔12a,气流具有较长的流通路径,能够较为充分地与衣物进行热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配置独立的蒸汽洗程序,例如,在衣物处理设备的操作面板上设置蒸汽模式选择键。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程序中内嵌蒸汽洗程序,例如,在执行烘干程序中的一段时间内执行蒸汽洗程序。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组件(10),所述筒体组件(10)包括盛水桶(11)以及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盛水桶(11)内的内筒(12),所述盛水桶(11)的内部具有贮水区(11a);
冷凝水水路,所述冷凝水水路中的至少部分冷凝水能够进入所述贮水区(11a);
加热件(40),所述加热件(40)设置于所述贮水区(11a),所述加热件(40)用于加热所述贮水区(11a)内的水以产生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冷凝壳体(20),所述冷凝壳体(20)与所述贮水区(11a)均设置于所述冷凝水水路上,所述冷凝壳体(20)位于所述贮水区(11a)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用于向所述盛水桶注水的进水水路,所述贮水区(11a)中的水包括来自所述进水水路的水以及来自所述冷凝水水路的冷凝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桶(11)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贯通口(11b),所述冷凝壳体(20)内的冷凝水经所述贯通口(11b)进入所述盛水桶(11)内的所述贮水区(11a);所述筒体组件(10)内的气流经所述贯通口(11b)进入所述冷凝壳体(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口(11b)设置于所述盛水桶(11)沿轴向的后侧壁(111)上,所述冷凝壳体(20)设置于所述后侧壁(111)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0)内的冷凝水仅通过所述贯通口(11b)排出所述冷凝壳体(2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口(11b)和/或所述冷凝壳体(20)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内筒(12)的转动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壳体(20)朝向所述盛水桶(11)的一侧敞开且密封地罩设在所述贯通口(11b)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沿轴向的后壁(122)设置有多个通孔(12b),各所述通孔(12b)与所述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所述贯通口(11b)与所述内筒(12)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桶(11)底部的部分区域向下凸出以在所述盛水桶(11)的内侧形成凹陷的所述贮水区(11a)。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低液位传感器(71)和高液位传感器(72),所述低液位传感器(71)和所述高液位传感器(72)均设置于所述盛水桶(11)沿轴向的后侧壁(111)上;所述高液位传感器(72)的检测水位高于所述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且低于所述内筒(12)的转动轨迹的最低点,所述低液位传感器(71)的检测水位高于所述加热件(40)的最高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盛水桶(11)顶侧的烘道组件(30)以及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10)前侧的前门封,所述冷凝壳体(20)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前门封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烘道组件(30)连通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
CN202120749580.XU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006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9580.XU CN21600634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49580.XU CN21600634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6345U true CN216006345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81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49580.XU Active CN216006345U (zh) 2021-04-13 2021-04-13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63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7358A (zh) * 2022-05-16 2022-10-28 创维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蒸汽杀菌除螨功能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7358A (zh) * 2022-05-16 2022-10-28 创维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蒸汽杀菌除螨功能的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9267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4504388B2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RU2623907C2 (ru) Паровой генератор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белья, включающее в себя паровой генератор
KR2018005542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04135715A (ja) 洗濯乾燥機
KR100587360B1 (ko) 건조 장치
CN105463760A (zh) 控制衣物处理设备的方法
CN21600634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JP2008194261A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3574423B2 (ja) パルセーター方式の乾燥洗濯機
KR20180055419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201899B (zh) 衣物处理设备
WO2010016748A2 (ko) 탑플레이트에 향공급모듈이 구비된 의류 건조기
KR101594369B1 (ko) 의류처리장치
JP2013126493A (ja) 洗濯乾燥機
KR100413438B1 (ko) 펄세이터방식 건조세탁기
JP2007151670A (ja) 洗濯乾燥機
CN219972737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KR100418899B1 (ko) 펄세이터방식 건조세탁기
CN220166467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20183618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20166466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KR100413439B1 (ko) 펄세이터방식 건조세탁기
CN114427155B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000008566A (ko) 드럼세탁기의 건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