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05343U -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05343U
CN216005343U CN202121086460.2U CN202121086460U CN216005343U CN 216005343 U CN216005343 U CN 216005343U CN 202121086460 U CN202121086460 U CN 202121086460U CN 216005343 U CN216005343 U CN 216005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asb
reaction tank
pipe
reaction zone
annula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64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Jianyu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Jianyu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Jianyu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Jianyuan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64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05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05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05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主要内容为:所述隔板安装在UASB反应池内,进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面上的进水口处,左环形布水管安装在预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左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排泥口处,右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右侧排泥口处,排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上的排水口处,右环形布水管安装在主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且右环形布水管与折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预反应区,可以起到缓冲、截留部分悬浮物的作用,调整了布水方式,改变了排泥方式,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之间采用折流管方式,使废水上下折流,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UASB反应器又叫升流式厌氧污泥床,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设备。目前,常使用的UASB反应器为中空的圆柱形罐体,罐体由下自上依次布置污泥床、悬浮室、三相分离器和集水室,集水室的上部安装有出气管,罐体的底部连通一进水管;污水从进水管经进水泵泵入罐体,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污泥和水一起通过三相分离器进行分离。然而,现有的UASB反应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发生反应的时候,污水中的悬浮物未经控制,进水中悬浮物过多,反应不充分,容易造成堵塞,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其结合了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和专有微生物载体固定技术,保证了充足的微生物量,增加了预反应区,可以起到缓冲、截留部分悬浮物的作用,调整了布水方式,改变了排泥方式,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之间采用折流管方式,使废水上下折流,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包括UASB反应池、隔板、左三相分离器、左排气管、右排气管、右三相分离器、排水管、折流管、右环形布水管、左排泥管、右排泥管、进水管和左环形布水管,所述隔板安装在UASB反应池内且隔板将UASB反应池分割成两部分,所述UASB反应池位于隔板左侧区域为预反应区,所述UASB反应池位于隔板右侧区域为主反应区,所述进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面上的进水口处,所述左环形布水管安装在预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且左环形布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左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排泥口处,所述右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右侧排泥口处,所述左三相分离器安装在UASB反应池的预反应区顶端,所述左排气管安装在左三相分离器的排气口处,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顶端安装有若干个右三相分离器,所述右排气管安装在右三相分离器的排气口处,所述排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上的排水口处,所述折流管安装在隔板上的安装孔里且预反应区通过折流管与主反应区连通,所述右环形布水管安装在主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且右环形布水管与折流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EMO复合菌微生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环形布水管和左环形布水管上都开设有布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微生物载体。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和专有微生物载体固定技术;UASB反应池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合串联而成,两个反应区之间采用折流管方式连通,使废水上下折流;两个反应区底部分别设有左环形布水管和右环形布水管,废水通过左环形布水管和右环形布水管分布到池底各个地方,有效的防止了短流的现象;废水首先通过进水管进入预反应区的左环形布水管,废水中的部分杂质和悬浮物沉淀到UASB反应池池底,废水向上通过折流管进入主反应区底部的右环形布水管,废水在主反应区经过载体,与EMO复合菌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去除,产生的甲烷等气体经过左三相分离器和右三相分离器分别通过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排出,产生的颗粒污泥经过左三相分离器和右三相分离器的阻挡沉降到UASB反应池池底污泥层;当UASB反应池里污泥量大时,可以通过左排泥管和右排泥管进行排泥操作;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如下诸多优点:(1)微生物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使得极为复杂难处理的各类有机物的分解得以顺利完成;(2)微生物种类多,能适应有毒环境,又可分工合作,发挥全力,完成艰巨任务;(3)微生物分解力特强,故能消除臭味,减少固体量,而使污泥大幅降低,因此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与操作难度;(4)脱色能力较物理化学法配套的传统生物法胜逾10倍。(5)处理能力与成果已打破甚多生物法的传统观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合了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和专有微生物载体固定技术,保证了充足的微生物量,增加了预反应区,可以起到缓冲、截留部分悬浮物的作用,调整了布水方式,改变了排泥方式,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之间采用折流管方式,使废水上下折流,提高了装置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UASB反应池,2:隔板,3:左三相分离器,4:左排气管,5:右排气管,6:右三相分离器,7:排水管,8:折流管,9:右环形布水管,10:左排泥管,11:右排泥管,12:进水管,13:左环形布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包括UASB反应池1、隔板2、左三相分离器3、左排气管4、右排气管5、右三相分离器6、排水管7、折流管8、右环形布水管9、左排泥管10、右排泥管11、进水管12和左环形布水管13,所述隔板2安装在UASB反应池1内且隔板2将UASB反应池1分割成两部分,所述UASB反应池1位于隔板2左侧区域为预反应区,所述UASB反应池1位于隔板2右侧区域为主反应区,所述进水管12安装在UASB反应池1左侧面上的进水口处,所述左环形布水管13安装在预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1底面处且左环形布水管13与进水管12连接,所述左排泥管10安装在UASB反应池1左侧排泥口处,所述右排泥管11安装在UASB反应池1右侧排泥口处,所述左三相分离器3安装在UASB反应池1的预反应区顶端,所述左排气管4安装在左三相分离器3的排气口处,所述UASB反应池1的主反应区顶端安装有若干个右三相分离器6,所述右排气管5安装在右三相分离器6的排气口处,所述排水管7安装在UASB反应池1的主反应区上的排水口处,所述折流管8安装在隔板2上的安装孔里且预反应区通过折流管8与主反应区连通,所述右环形布水管9安装在主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1底面处且右环形布水管9与折流管8连接。
优选的,所述UASB反应池1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EMO复合菌微生物。
优选的,所述右环形布水管9和左环形布水管13上都开设有布水孔。
优选的,所述UASB反应池1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微生物载体。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和专有微生物载体固定技术;UASB反应池1由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组合串联而成,两个反应区之间采用折流管8方式连通,使废水上下折流;两个反应区底部分别设有左环形布水管13和右环形布水管9,废水通过左环形布水管13和右环形布水管9分布到池底各个地方,有效的防止了短流的现象;废水首先通过进水管12进入预反应区的左环形布水管13,废水中的部分杂质和悬浮物沉淀到UASB反应池1池底,废水向上通过折流管8进入主反应区底部的右环形布水管9,废水在主反应区经过载体,与EMO复合菌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去除,产生的甲烷等气体经过左三相分离器3和右三相分离器6分别通过左排气管4和右排气管5排出,产生的颗粒污泥经过左三相分离器3和右三相分离器6的阻挡沉降到UASB反应池1池底污泥层;当UASB反应池1里污泥量大时,可以通过左排泥,10和右排泥管11进行排泥操作;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如下诸多优点:(1)微生物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使得极为复杂难处理的各类有机物的分解得以顺利完成;(2)微生物种类多,能适应有毒环境,又可分工合作,发挥全力,完成艰巨任务;(3)微生物分解力特强,故能消除臭味,减少固体量,而使污泥大幅降低,因此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与操作难度;(4)脱色能力较物理化学法配套的传统生物法胜逾10倍。(5)处理能力与成果已打破甚多生物法的传统观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4)

1.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ASB反应池、隔板、左三相分离器、左排气管、右排气管、右三相分离器、排水管、折流管、右环形布水管、左排泥管、右排泥管、进水管和左环形布水管,所述隔板安装在UASB反应池内且隔板将UASB反应池分割成两部分,所述UASB反应池位于隔板左侧区域为预反应区,所述UASB反应池位于隔板右侧区域为主反应区,所述进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面上的进水口处,所述左环形布水管安装在预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且左环形布水管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左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左侧排泥口处,所述右排泥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右侧排泥口处,所述左三相分离器安装在UASB反应池的预反应区顶端,所述左排气管安装在左三相分离器的排气口处,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顶端安装有若干个右三相分离器,所述右排气管安装在右三相分离器的排气口处,所述排水管安装在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上的排水口处,所述折流管安装在隔板上的安装孔里且预反应区通过折流管与主反应区连通,所述右环形布水管安装在主反应区内靠近UASB反应池底面处且右环形布水管与折流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EMO复合菌微生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环形布水管和左环形布水管上都开设有布水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ASB反应池的主反应区内投加有微生物载体。
CN202121086460.2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Active CN216005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460.2U CN216005343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6460.2U CN216005343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05343U true CN216005343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3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6460.2U Active CN216005343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05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97249U (zh) 内循环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CN103435235B (zh) 一种餐厨垃圾滤液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125706B (zh) 污水生化处理器
CN1626460A (zh) 一种处理废水的生物反应器
CN101987759A (zh) 高效复合式曝气生物滤池
CN114314835A (zh) 短程硝化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及集成设备
CN108017160B (zh) 加压流化生物处理污废水装置
CN216005343U (zh) 一种新型ua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CN206562379U (zh) 一种悬浮式生物流化床
CN216639051U (zh) 短程耦合厌氧氨氧化脱氮反应器、集成设备
CN207210064U (zh) 内循环式生物滤池厌氧反应器
CN216005332U (zh) 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
CN204508917U (zh) 一种好氧、厌氧结合式曝气污水处理装置
CN210215073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202063802U (zh) 乙二醇污水处理装置
CN108046418B (zh) 好氧内循环生物分离反应器
CN219507748U (zh) 一种新型egsb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CN216005351U (zh) 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试验装置
CN213623484U (zh) 一种膜式厌氧与mbbr膜式好氧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2954497U (zh) 一种新型abr生化反应试验装置
CN201074198Y (zh) 污水生化处理器
CN216005342U (zh) 一种新型反硝化反应池
CN205442972U (zh) 造纸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CN216005544U (zh) 一种污水厌氧处理装置
CN213680283U (zh)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