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99768U -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99768U
CN215999768U CN202120837260.XU CN202120837260U CN215999768U CN 215999768 U CN215999768 U CN 215999768U CN 202120837260 U CN202120837260 U CN 202120837260U CN 215999768 U CN215999768 U CN 215999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connecting rod
fixedly connected
operation platform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372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文军
张国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n Xinlo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n Xin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n Xinlo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n Xinlo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372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99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9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99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包括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杆与电动机固定连接,电动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连接杆B的一端与连接杆C固定连接,连接杆C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操作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操作平台通过固定块B与打磨装置转动连接,操作平台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盘装置,本实用新型刻度尺的设置,可以在调整打磨装置时,对打磨装置之间的距离提供参照,便于对打磨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较为精准的把控,防止整形时造成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卡盘装置的设置,可以对轴承套圈的外侧进行固定夹紧,便于对轴承套圈内部的缺陷进行打磨处理,使打磨加全面。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套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可以用来限制轴承内滚珠的移动方向同时对滚珠进行定位的装置,在轴承这种精密零件中,对轴承套圈的精准度要求极高。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轴承套圈为圆形,无法有效的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且不能随着轴承套圈的直径进行调节固定,同时整形的精准度较差。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由于轴承套圈为圆形,无法有效的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且不能随着轴承套圈的直径进行调节固定,同时整形的精准度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杆与电动机固定连接,电动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连接杆B的一端与连接杆C固定连接,连接杆C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操作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操作平台通过固定块B与打磨装置转动连接,操作平台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刻度尺,且操作平台呈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卡盘装置包括有调节轴、固定块A、连接杆A、固定盘、滑动槽A、转盘、齿条、齿轮、滑动槽B、连接轴,卡盘装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穿过卡盘装置并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固定连接在转盘的底部,转盘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卡盘装置的内部,转盘上设有滑动槽B,且滑动槽B呈弧形结构,滑动槽B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A,连接杆A同时滑动连接在滑动槽A的内部,滑动槽A呈方形结构,滑动槽A设置在固定盘上,且连接杆A的顶端穿过固定盘并与固定块A固定连接,且连接杆A与固定块A分别设置三组。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有螺杆、限位杆A、限位杆B、打磨块A、打磨块B、固定块B、刻度尺,固定块B对称设置在电动机的两侧,且固定块B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A与限位杆B,螺杆穿过固定块B,且螺杆与固定块B转动连接,螺杆呈双向设置打磨块A与打磨块B分别转动连接在螺杆的两端,且打磨块A、打磨块B分别与限位杆A、限位杆B滑动连接,打磨块A、打磨块B设置在固定块B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包括有连接杆C、夹块A、镂空槽、弹簧杆、支撑块、夹块B,连接杆C上固定连接有夹块A,夹块A的一侧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与弹簧杆活动连接,连接杆C的一端呈螺纹桩,且连接杆C与夹块B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刻度尺的设置,可以在调整打磨装置时,对打磨装置之间的距离提供参照,便于对打磨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较为精准的把控,防止整形时造成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卡盘装置的设置,可以对轴承套圈的外侧进行固定夹紧,便于对轴承套圈内部的缺陷进行打磨处理,使打磨的角度更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打磨装置的设置,可以同时向两侧或同时向内进行移动,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防止打磨装置在对轴承套圈进行打磨时,两侧打磨的不均匀。
4.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的设置,可以根据轴承套圈内侧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固定,同时在取下轴承套圈时自动复位,且通过夹块A与夹块B防止轴承在打磨时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盘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平台;2、卡盘装置;201、调节轴;202、固定块A;203、连接杆A;204、固定盘;205、滑动槽A;206、转盘;207、齿条;208、齿轮;209、滑动槽B;210、连接轴;3、打磨装置;301、螺杆;302、限位杆A;303、限位杆B;304、打磨块A;305、打磨块B;306、固定块B;307、刻度尺;4、电动机;401、支撑杆;402、连接杆B;5、固定夹;501、连接杆C;502、夹块A;503、镂空槽;504、弹簧杆;505、支撑块;506、夹块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4,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包括有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1,且操作平台1通过支撑杆401与电动机4固定连接,电动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402,连接杆B402的一端与连接杆C501固定连接,连接杆C501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5,操作平台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306,操作平台1通过固定块B306与打磨装置3转动连接,操作平台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盘装置2。
其中,操作平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刻度尺307,且操作平台1呈方形结构,刻度尺307可以在调整打磨装置4时,对打磨装置4之间的距离提供参照,便于对打磨装置4之间的距离进行较为精准的把控,防止整形时造成尺寸偏差过大的情况发生。
其中,连卡盘装置2包括有调节轴201、固定块A202、连接杆A203、固定盘204、滑动槽A205、转盘206、齿条207、齿轮208、滑动槽B209、连接轴210,卡盘装置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轴201,调节轴201的一端穿过卡盘装置2并与齿轮208固定连接,齿轮208与齿条207相啮合,齿条207固定连接在转盘206的底部,转盘206通过连接轴210转动连接在卡盘装置2的内部,转盘206上设有滑动槽B209,且滑动槽B209呈弧形结构,滑动槽B20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A203,连接杆A203同时滑动连接在滑动槽A205的内部,滑动槽A205呈方形结构,滑动槽A205设置在固定盘204上,且连接杆A203的顶端穿过固定盘204并与固定块A202固定连接,且连接杆A203与固定块A202分别设置三组,可以对轴承套圈的外侧进行固定夹紧,便于对轴承套圈内部的缺陷进行打磨处理,使打磨的角度更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打磨装置3包括有螺杆301、限位杆A302、限位杆B303、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固定块B306、刻度尺307,固定块B306对称设置在电动机4的两侧,且固定块B3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A302与限位杆B303,螺杆301穿过固定块B306,且螺杆301与固定块B306转动连接,螺杆301呈双向设置打磨块A304与打磨块B305分别转动连接在螺杆301的两端,且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分别与限位杆A302、限位杆B303滑动连接,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设置在固定块B306之间,可以同时向两侧或同时向内进行移动,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防止打磨装置3在对轴承套圈进行打磨时,两侧打磨的不均匀。
其中,固定夹5包括有连接杆C501、夹块A502、镂空槽503、弹簧杆504、支撑块505、夹块B506,连接杆C501上固定连接有夹块A502,夹块A502的一侧设有镂空槽503,镂空槽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504,且弹簧杆50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块505,且支撑块505与弹簧杆504活动连接,连接杆C501的一端呈螺纹桩,且连接杆C501与夹块B506通过螺纹转动连接,可以根据轴承套圈内侧直径的大小进行调节固定,同时在取下轴承套圈时自动复位,且通过夹块A502与夹块B506防止轴承在打磨时发生偏移。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本实行新型中,通过压动固定夹5内的支撑块505同时向内进行收缩,收缩后将轴承套圈放入,支撑块505同时相两侧扩张对轴承套圈进行支撑,支撑完成后将夹块B506转动连接在接杆C501上,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过转动螺杆301使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同时相内部进行滑动,滑动到指定位置后开启电动机4带动轴承套圈进行转动,通过电动机4、打磨块A304与打磨块B305对轴承套圈外侧进行打磨,外侧打磨整形后将轴承套圈取下,并将轴承套圈的外侧固定在卡盘装置2上,卡盘装置2通过固定块A202对轴承套圈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可以对轴承套圈的内侧进行打磨整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1);所述操作平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01),且操作平台(1)通过支撑杆(401)与电动机(4)固定连接,电动机(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402),连接杆B(402)的一端与连接杆C(501)固定连接,连接杆C(501)上活动连接有固定夹(5),操作平台(1)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B(306),操作平台(1)通过固定块B(306)与打磨装置(3)转动连接,操作平台(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盘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刻度尺(307),且操作平台(1)呈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装置(2)包括有调节轴(201)、固定块A(202)、连接杆A(203)、固定盘(204)、滑动槽A(205)、转盘(206)、齿条(207)、齿轮(208)、滑动槽B(209)、连接轴(210),卡盘装置(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轴(201),调节轴(201)的一端穿过卡盘装置(2)并与齿轮(208)固定连接,齿轮(208)与齿条(207)相啮合,齿条(207)固定连接在转盘(206)的底部,转盘(206)通过连接轴(210)转动连接在卡盘装置(2)的内部,转盘(206)上设有滑动槽B(209),且滑动槽B(209)呈弧形结构,滑动槽B(209)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A(203),连接杆A(203)同时滑动连接在滑动槽A(205)的内部,滑动槽A(205)呈方形结构,滑动槽A(205)设置在固定盘(204)上,且连接杆A(203)的顶端穿过固定盘(204)并与固定块A(202)固定连接,且连接杆A(203)与固定块A(202)分别设置三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3)包括有螺杆(301)、限位杆A(302)、限位杆B(303)、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固定块B(306)、刻度尺(307),固定块B (306)对称设置在电动机(4)的两侧,且固定块B(30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杆A(302)与限位杆B(303),螺杆(301)穿过固定块B(306),且螺杆(301)与固定块B(306)转动连接,螺杆(301)呈双向设置打磨块A(304)与打磨块B(305)分别转动连接在螺杆(301)的两端,且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分别与限位杆A(302)、限位杆B(303)滑动连接,打磨块A(304)、打磨块B(305)设置在固定块B(30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5)包括有连接杆C(501)、夹块A(502)、镂空槽(503)、弹簧杆(504)、支撑块(505)、夹块B(506),连接杆C(501)上固定连接有夹块A(502),夹块A(502)的一侧设有镂空槽(503),镂空槽(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杆(504),且弹簧杆(50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支撑块(505),且支撑块(505)与弹簧杆(504)活动连接,连接杆C(501)的一端呈螺纹桩,且连接杆C(501)与夹块B(506)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CN202120837260.XU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Active CN21599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7260.XU CN21599976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37260.XU CN21599976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99768U true CN215999768U (zh) 2022-03-11

Family

ID=80520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37260.XU Active CN215999768U (zh) 2021-04-22 2021-04-22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997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8769A (zh) * 2022-06-05 2022-08-19 响水县永恒传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打磨轴承座内外壁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8769A (zh) * 2022-06-05 2022-08-19 响水县永恒传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可打磨轴承座内外壁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4918769B (zh) * 2022-06-05 2023-11-24 新昌县森淼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打磨轴承座内外壁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29990U (zh) 一种平面磨床工件支撑固定装置
CN101344450B (zh) 在平衡机内工件定心和夹紧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70852B (zh) 一种内部式支撑和支撑锥度可调节的机床夹具
CN215999768U (zh) 一种轴承套圈组件锻后整形装置
CN108098466A (zh) 一种多工位轴承圈抛光装置
CN108637726B (zh) 一种数控铣床通用定位夹具
CN104924217A (zh) 磨削砂轮的修整方法以及磨床
CN206185202U (zh) 一种支承套零件钻床夹具
CN106363252B (zh) 一种用于装夹多个大齿圈零件的滚齿夹具
CN205703365U (zh) 摩托车轮毂辐条孔加工工装
CN210115540U (zh) 一种薄壁管换角度线切割治具
CN104525996B (zh) 一种离心力夹紧式车床夹具
CN207888337U (zh) 一种多工位轴承圈抛光装置
CN111230627A (zh) 一种用于汽车节叉轴端全自动高效打磨装置
US4267672A (en) Lens processing method
CN206215967U (zh) 一种可加工两个方位支承套零件的钻床夹具
CN109531304A (zh) 可实现大型曲轴拐颈抛磨的装夹工装及用其抛磨的方法
CN109693159A (zh) 柱塞球头自动磨机
CN115446677A (zh) 一种中心孔磨床用夹具、中心孔磨床及其加工方法
CN104476043A (zh) 带动焊枪运动的十字滑座装置
CN104816246A (zh) 增压器滑动轴承的专用磨床夹具
US4382351A (en) Chuck assembly for lens block
CN204221236U (zh) 带动焊枪运动的十字滑座装置
CN204954619U (zh) 一种轴承内圈外圆磨削夹具定位装置
CN208409380U (zh) 一种加工轴销孔用分度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