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938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9385U
CN215989385U CN202122292100.4U CN202122292100U CN215989385U CN 215989385 U CN215989385 U CN 215989385U CN 202122292100 U CN202122292100 U CN 202122292100U CN 215989385 U CN215989385 U CN 215989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wall
insulating body
cov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921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丹华
吴祝平
方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raph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921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9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9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侧壁、一对端壁及一位于所述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所述端壁设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后侧向上凸伸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高于所述主体部且设有一顶面及一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形成有一向外凸出的卡扣部;所述金属壳体一纵向延伸的前盖臂、一纵向延伸的后盖臂及连接所述前盖臂和后盖臂的纵向两端的侧盖臂,所述侧盖臂设有覆盖于所述配合部上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设有一覆盖于所述外侧面的侧盖,所述侧盖设有一容纳所述卡扣部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绝缘本体及金属壳体的结构,利用绝缘本体上的卡扣部实现与对接端电连接器的卡扣,其能够提供更加持久、稳定的插拔力。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小型轻薄化的发展趋势,对其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日渐轻薄化,其内部的空间也变得非常狭小,这就要求产品内部必须要采用密集化布局,各个电子零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越来越轻薄化,对制程工艺和产品连接的可靠性要求都越来越高。常见的电连接器通常具有绝缘本体、端子及金属壳体,而金属壳体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其与电路板等原件的焊接力,另一方面也是加强电连接器自身的强度和可靠性,在两个电连接器相互插接的过程中,所述金属壳体也通常作为接地回路的一部分来实现接地导通的作用,为了提高两个电连接器之间的插接力,使其不会轻易发生松动,一般会在两个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上设置相互卡扣配合的结构,在插接过程中依靠金属壳体之间的相互干涉或卡扣来增加两个连接器的插拔力。然而,随着电连接器尺寸越来越轻薄,金属壳体的结构强度也随着体积的减小而变得更弱,这就使得很多电连接器在多次插拔后金属壳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大大影响了插接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金属壳体在插接过程中易变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侧壁、一对端壁及一位于所述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所述端壁设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后侧向上凸伸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高于所述主体部且设有一顶面及一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形成有一向外凸出的卡扣部;所述金属壳体一纵向延伸的前盖臂、一纵向延伸的后盖臂及连接所述前盖臂和后盖臂的纵向两端的侧盖臂,所述侧盖臂设有覆盖于所述配合部上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设有一覆盖于所述外侧面的侧盖,所述侧盖设有一容纳所述卡扣部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与端壁共同围成一插接腔,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侧壁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侧壁及后侧壁,所述前侧壁较所述后侧壁更为宽厚,所述后侧壁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让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臂沿纵向延伸,其遮盖于所述后侧壁上,且后盖臂设有若干朝向插接腔内凸伸的弹压指,所述弹压指与所述后侧壁上的让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壁设有一面向前盖臂的外壁面,所述前盖臂设有一纵向延伸的主臂及自主臂的顶边向内弯折并向下延伸而成的弹性折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前侧壁的外壁面相互平行,所述弹性折臂介于所述主臂与所述外壁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臂还设有一覆盖于端壁的主体部上的基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延伸部一体相连,且所述延伸部高于所述基部。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还设有一覆盖于所述配合部顶面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内侧边缘设有倾斜向下延伸入所述插接腔内的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绝缘本体的配合部及金属壳体的侧盖臂的结构,在侧盖臂上形成较大的开口,使配合部上凸伸出的卡扣部被容纳在开口内,并由该卡扣部实现与对接端电连接器的卡扣配合,相比于直接由金属铁壳与对接端电连接器卡扣配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部为绝缘材质,其在多次插拔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能够提供更加持久、稳定的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与绝缘本体组装前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20及覆盖于绝缘本体10上的金属壳体30,其中,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端子20相互结合后安装至电路板(未图示)上,而所述金属壳体30可用于提高与电路板的焊接力及与一对接端电连接器(未图示)的插接力。
所述绝缘本体10呈纵向延伸,其设有一对侧壁11、一对端壁12及位于所述侧壁11和端壁12内侧的对接部13,所述一对侧壁11与一对端壁12共同围成一插接腔14,所述对接部13位于所述插接腔14内,用于与一对接端元件电性插接。所述一对侧壁11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侧壁11A及后侧壁11B,所述前侧壁11A较所述后侧壁11B更为宽厚,所述后侧壁11B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让位槽15。所述前侧壁11A设有一面向金属壳体30的外壁面16,所述对接部13介于所述前侧壁11A和后侧壁11B之间,且对接部13上设有若干端子槽,用于容纳所述端子20的接触臂21。所述一对端壁12连接于所述前侧壁11A和后侧壁11B的纵向两端,且端壁12设有一主体部121及自主体部121的后侧向上凸伸出的配合部122,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配合部122一体相连,且所述配合部122高于所述主体部121,并设有一顶面123及一外侧面124,其中,所述配合部122的外侧面124上形成有一向外凸出的卡扣部125,所述卡扣部125的顶部与所述配合部122的顶面123齐平设置。
所述金属壳体30呈纵向延伸,其设有一前盖臂31、一后盖臂32及连接所述前盖臂31和后盖臂32的纵向两端的侧盖臂33,其中,所述前盖臂31位于所述前侧壁11A的外侧并与所述前侧壁11A的外壁面16相对设置,所述前盖臂31设有一纵向延伸的主臂311及自主臂311的顶边向内弯折并向下延伸而成的弹性折臂312,所述主臂311与所述前侧壁11A的外壁面16相互平行,所述弹性折臂312介于所述主臂311与所述外壁面16之间。所述后盖臂32沿纵向延伸,其遮盖于所述后侧壁11B上,并设有若干朝向插接腔14凸伸的弹压指321,所述弹压指321与所述后侧壁11B的让位槽15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弹压指321在受压情况下可朝向所述让位槽15内形变位移。所述侧盖臂33设有一覆盖于端壁12的主体部121上的基部34以及覆盖于端壁12的配合部122上的延伸部35,所述基部34与所述延伸部35一体相连,所述延伸部35高于所述基部34,且延伸部35设有一覆盖于所述配合部122的顶面123的顶盖板351及覆盖于配合部122外侧面124的侧盖板352,所述顶盖板351的内侧边缘设有倾斜向下延伸入所述插接腔14内的弹片36,用于抵接在对接端电连接器上,所述侧盖板352设有一向上的开口37,用于容纳所述卡扣部12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善绝缘本体10的配合部122及金属壳体30的侧盖臂33的结构,在侧盖臂33上形成较大的开口37,使配合部122上凸伸出的卡扣部125被容纳在开口37内,并由该卡扣部125实现与对接端电连接器的卡扣配合,相比于直接由金属铁壳与对接端电连接器卡扣配合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扣部125为绝缘材质,其在多次插拔过程中不会发生形变,能够提供更加持久、稳定的插拔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及覆盖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对纵向延伸的侧壁、一对端壁及一位于所述侧壁和端壁内侧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壁设有一主体部及自主体部的后侧向上凸伸出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高于所述主体部且设有一顶面及一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上形成有一向外凸出的卡扣部;所述金属壳体一纵向延伸的前盖臂、一纵向延伸的后盖臂及连接所述前盖臂和后盖臂的纵向两端的侧盖臂,所述侧盖臂设有覆盖于所述配合部上的延伸部,且该延伸部设有一覆盖于所述外侧面的侧盖板,所述侧盖板设有一容纳所述卡扣部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端壁共同围成一插接腔,所述对接部位于所述插接腔内,所述侧壁包括相互平行的前侧壁及后侧壁,所述前侧壁较所述后侧壁更为宽厚,所述后侧壁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让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臂沿纵向延伸,其遮盖于所述后侧壁上,且后盖臂设有若干朝向插接腔内凸伸的弹压指,所述弹压指与所述后侧壁上的让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设有一面向前盖臂的外壁面,所述前盖臂设有一纵向延伸的主臂及自主臂的顶边向内弯折并向下延伸而成的弹性折臂,所述主臂与所述前侧壁的外壁面相互平行,所述弹性折臂介于所述主臂与所述外壁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臂还设有一覆盖于端壁的主体部上的基部,所述基部与所述延伸部一体相连,且所述延伸部高于所述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还设有一覆盖于所述配合部顶面的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内侧边缘设有倾斜向下延伸入所述插接腔内的弹片。
CN202122292100.4U 2021-09-23 2021-09-23 电连接器 Active CN21598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100.4U CN215989385U (zh) 2021-09-23 2021-09-23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92100.4U CN215989385U (zh) 2021-09-23 2021-09-23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9385U true CN21598938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92100.4U Active CN215989385U (zh) 2021-09-23 2021-09-2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9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986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cover which synchronously defined as a wall of a modular jack disposed thereof
US6722924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391518B (zh) 电连接器
US6109931A (en) CF card adapter
CN214957406U (zh) 电连接器
CN215989385U (zh) 电连接器
CN202150588U (zh) 连接器
CN213845615U (zh) 电连接器
US795513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212062873U (zh) 电连接器
US2006025821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095902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JP7157180B2 (ja) 配線器具
CN21012380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12725712U (zh) 电连接器
CN212571485U (zh) 电连接器
CN215989387U (zh) 电连接器
CN216120904U (zh) 电连接器
CN216436243U (zh) 具有卡锁结构且垂直插拔的基板连接器
CN210111173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14957480U (zh) 电连接器
CN217405762U (zh) 电连接器
CN217823327U (zh) 电连接器及其端子
TWI686020B (zh) 配線器具
CN217788947U (zh) 一种fpc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