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7577U -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7577U
CN215987577U CN202121743484.0U CN202121743484U CN215987577U CN 215987577 U CN215987577 U CN 215987577U CN 202121743484 U CN202121743484 U CN 202121743484U CN 215987577 U CN215987577 U CN 215987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data acquisition
acquisition system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434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Taihey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7434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7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7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7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板、底板和置物板,所述预埋板位于底板的下方,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预埋板之间安装有紧锁螺栓,所述紧锁螺栓的顶端贯穿固定板并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母,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该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板和逆变器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太阳能发电的目的,避免浪费电力资源,并且,可以通过预埋板、底板、固定板、紧锁螺栓和紧锁螺母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对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加固的目的,避免出现因立柱受到碰撞装置倾倒而导致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器件受到损坏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建设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北京建立了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的四大智能交通系统;广州建立了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三大智能交通系统,随着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在交通运输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安防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新技术的出现对于高速公路领域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如3G无线传输是针对高速公路恶劣的气候、地理环境所采用的独特方式,高速公路移动无线监控,一般应用在高速公路的某一段内,巡逻车可以实时将巡逻时的视频情况传回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加强了智能交通系统管理的实时性,此外,其他新技术的应用更大程度上也都为系统管理的高效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近年来随着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也随之增长,接踵而来的是越来越重的交通压力,为了使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方便,交通管理部门在交通要道增设了交通数据采集装置,以此能够根据实时路况对车主发出通知,然而现有的交通数据采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当交通道路上的交流量较大时,会增大电子眼工作量,并且当大型车辆与小型车辆同时行进时,小型车辆容易出现被阻挡的情况,对实时车况的监测效率较低,影响交通数据采集的精准度,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1)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由于未设置太阳能发电机构,容易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
(2)在使用的过程中,底板是嵌入到地面上的沟槽内的,由于未设置加固结构,当立柱受到碰撞时,装置容易发生倾倒,从而导致装置上的器件受到损坏。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存在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使用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蓄电池供电,由于未设置太阳能发电机构,容易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底板是嵌入到地面上的沟槽内的,由于未设置加固结构,当立柱受到碰撞时,装置容易发生倾倒,从而导致装置上的器件受到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板、底板和置物板,所述预埋板位于底板的下方,在安装前,需要将预埋板提前埋入地下,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预埋板之间安装有紧锁螺栓,所述紧锁螺栓的顶端贯穿固定板并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母,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顶壁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内侧插接有插柱,所述插柱的底端贯穿连接板并固定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的正上方,所述插柱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所述插柱的顶部固定有活动块,所述底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环,所述置物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环和第一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支撑柱,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环之间设置有摄像单元,所述置物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顶壁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逆变器、蓄电池、信息存储单元、主控模块和网络传输单元,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左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置物板的顶部右端安装有射频发射单元。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套杆的底端与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第一安装板的底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呈球形状,所述活动块的外径值小于通孔的内径值,当行驶车辆的轮胎碾压活动块时,活动块可收缩到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环的顶部插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支撑柱通过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栓的顶部固定,可以通过支撑柱两侧下端第一连接件上的第一螺栓,以达到可将支撑柱从底板上拆卸下来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环对支撑柱的底端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第二固定环的底部插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上端均固定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螺栓,所述支撑柱通过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螺栓与置物板的底部固定,可以通过支撑柱两侧上端第二连接件上的第二螺栓,以达到可将支撑柱从置物板的底部拆卸下来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环对支撑柱的顶端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单元包括两个监控摄像头,两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均通过安装架与置物板的底部固定,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上的安装架,以便于摄像单元的安装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板的两侧均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螺钉,所述太阳能板通过耳板上的多个螺钉与置物板的顶部固定,可以通过太阳能板两侧耳板上的螺钉,以达到可将太阳能板从置物板的顶部拆卸下来的目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1)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太阳能板和逆变器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太阳能发电的目的,避免浪费电力资源。
(2)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预埋板、底板、固定板、紧锁螺栓和紧锁螺母之间的配合,以达到对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加固的目的,避免出现因立柱受到碰撞装置倾倒而导致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器件受到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置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的支撑柱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埋板;2、底板;3、置物板;4、固定板;5、紧锁螺栓;6、紧锁螺母;7、第一空腔;8、连接板;9、伸缩杆;10、第一安装板;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一弹簧;13、通孔;14、插柱;15、横板;16、第二弹簧;17、活动块;18、第二安装板;19、第二压力传感器;20、第一固定环;21、第二固定环;22、支撑柱;23、第一连接件;24、第一螺栓;25、第二连接件;26、第二螺栓;27、第二空腔;28、逆变器;29、蓄电池;30、信息存储单元;31、主控模块;32、网络传输单元;33、太阳能板;34、射频发射单元;35、摄像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板1、底板2和置物板3,预埋板1位于底板2的下方,底板2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和预埋板1之间安装有紧锁螺栓5,紧锁螺栓5的顶端贯穿固定板4并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母6,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定有连接板8,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伸缩杆9,伸缩杆9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10,第一安装板10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的底端与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第一安装板10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第一空腔7的内顶壁开设有多个通孔13,通孔13的内侧插接有插柱14,插柱14的底端贯穿连接板8并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8,第二安装板18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9,第二压力传感器19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1的正上方,插柱14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板15,横板15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底端与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插柱14的顶部固定有活动块17,底板2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环20,置物板3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环21,第二固定环21和第一固定环20之间设置有支撑柱22,两个第二固定环21之间设置有摄像单元35,置物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7,第二空腔27的内顶壁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逆变器28、蓄电池29、信息存储单元30、主控模块31和网络传输单元32,置物板3的顶部左端安装有太阳能板33,置物板3的顶部右端安装有射频发射单元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杆9包括套杆和活动杆,套杆的底端与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活动杆的顶端与第一安装板10的底部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活动块17呈球形状,活动块17的外径值小于通孔13的内径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柱22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环20的顶部插接,支撑柱22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件23,第一连接件2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螺栓24,支撑柱22通过第一连接件23上的第一螺栓24与第一螺栓24的顶部固定,可以通过支撑柱22两侧下端第一连接件23上的第一螺栓24,以达到可将支撑柱22从底板2上拆卸下来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环20对支撑柱22的底端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柱22的顶端与第二固定环21的底部插接,支撑柱22的两侧上端均固定有第二连接件25,第二连接件2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螺栓26,支撑柱22通过第二连接件25上的第二螺栓26与置物板3的底部固定,可以通过支撑柱22两侧上端第二连接件25上的第二螺栓26,以达到可将支撑柱22从置物板3的底部拆卸下来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固定环21对支撑柱22的顶端进行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摄像单元35包括两个监控摄像头,两个监控摄像头均通过安装架与置物板3的底部固定,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上的安装架,以便于摄像单元35的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太阳能板33的两侧均固定有耳板,耳板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螺钉,太阳能板33通过耳板上的多个螺钉与置物板3的顶部固定,可以通过太阳能板33两侧耳板上的螺钉,以达到可将太阳能板33从置物板3的顶部拆卸下来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时,如图1-5所示,在安装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前,首先将预埋板1埋入到地面内,接着通将底板2放置到预埋板1的上方,并通过紧锁螺母6进行固定即可,车辆在测控的过程中,能够行进至底板2的上方,并且通过摄像单元35对其影像进行采集,车辆的轮胎对活动块17造成压力,此时活动块17能够向下移动,活动块17向下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压力传感器19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1接触,压力传感以及采集的图像能够通过信息存储单元30进行存储收集,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测控,提高了测控的精确性,当车辆通过后,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6分别带动第一压力传感器1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9复位,被收集的信号能够通过射频发射单元34以及网络传输单元32进行向外分段输送,能够保证监管系统快速受到路况信息,在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太阳能板33和逆变器28之间的配合,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输送到蓄电池29内进行储存,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申请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申请的改进之处;本申请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可与自带的控制器电连接,且控制器可与自带的蓄电池电连接,并且控制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包括预埋板(1)、底板(2)和置物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板(1)位于底板(2)的下方,所述底板(2)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和预埋板(1)之间安装有紧锁螺栓(5),所述紧锁螺栓(5)的顶端贯穿固定板(4)并螺纹连接有紧锁螺母(6),所述底板(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7),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部固定有连接板(8),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有多个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顶端固定有第一安装板(10),所述第一安装板(10)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底端与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所述第一安装板(10)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1),所述第一空腔(7)的内顶壁开设有多个通孔(13),所述通孔(13)的内侧插接有插柱(14),所述插柱(14)的底端贯穿连接板(8)并固定有第二安装板(18),所述第二安装板(18)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9),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9)位于第一压力传感器(11)的正上方,所述插柱(14)的两侧均固定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的底端与连接板(8)的顶部固定,所述插柱(14)的顶部固定有活动块(17),所述底板(2)的顶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一固定环(20),所述置物板(3)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第二固定环(21),所述第二固定环(21)和第一固定环(20)之间设置有支撑柱(22),两个所述第二固定环(21)之间设置有摄像单元(35),所述置物板(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27),所述第二空腔(27)的内顶壁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逆变器(28)、蓄电池(29)、信息存储单元(30)、主控模块(31)和网络传输单元(32),所述置物板(3)的顶部左端安装有太阳能板(33),所述置物板(3)的顶部右端安装有射频发射单元(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9)包括套杆和活动杆,所述套杆的底端与第一空腔(7)的内底壁固定,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第一安装板(10)的底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7)呈球形状,所述活动块(17)的外径值小于通孔(13)的内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的底端与第一固定环(20)的顶部插接,所述支撑柱(22)的两侧下端均固定有第一连接件(23),所述第一连接件(23)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螺栓(24),所述支撑柱(22)通过第一连接件(23)上的第一螺栓(24)与第一螺栓(24)的顶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的顶端与第二固定环(21)的底部插接,所述支撑柱(22)的两侧上端均固定有第二连接件(25),所述第二连接件(25)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螺栓(26),所述支撑柱(22)通过第二连接件(25)上的第二螺栓(26)与置物板(3)的底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单元(35)包括两个监控摄像头,两个所述监控摄像头均通过安装架与置物板(3)的底部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33)的两侧均固定有耳板,所述耳板的顶部安装有多个螺钉,所述太阳能板(33)通过耳板上的多个螺钉与置物板(3)的顶部固定。
CN202121743484.0U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Active CN215987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3484.0U CN21598757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43484.0U CN21598757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7577U true CN215987577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6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43484.0U Active CN215987577U (zh) 2021-07-29 2021-07-29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7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8817U (zh) 一种城市交通干道用智慧灯杆
CN205104033U (zh) 交通信号机
CN215987577U (zh) 一种智能交通数据采集系统
CN210488782U (zh) 车路协同交通标志牌
CN20978507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护栏的巡检装置
CN205408025U (zh) 一种智能移动监控车
CN207924912U (zh) 一种智能电子车牌识别装置
CN11624181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路灯
CN216647419U (zh) 一种中位相机及停车收费系统
CN211336003U (zh) 一种基于铁路通信无人值守监测装置
CN212516030U (zh) 一种电力通讯光缆防外力破坏警示装置
CN210466733U (zh) 路口智能语音提示装置
CN211181030U (zh) 一种道路工程监测报警装置
CN212675713U (zh) 路内智慧停车视频监测设备
CN218702829U (zh) 新能源车充电桩远距离断电控制装置
CN215643105U (zh) 一种高速视频不良气象用识别预警装置
CN212243001U (zh) 一种智能报警防盗充电桩装置
CN219758916U (zh) 装配式智慧工地管理预警平台
CN215068518U (zh) 防外破预警装置
CN211062211U (zh) 一种城市智慧路内停车集成设备
CN213092694U (zh) 一种智慧社区汽车进门识别显示装置
CN221125328U (zh) 一种图像监拍及声光报警装置
CN210574295U (zh) 一种远程交通巡视装置
CN214890875U (zh) 一种道路照明系统及其故障自动检测设备
CN210201990U (zh) 一种站点管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0

Address after: 730000 303, No. 170, hongshangen West Village,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u Yahui

Address before: 201600 floor 2, No. 1068 and 1096, building 40, Lane 1199, Ronghui Road,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Wang He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No.04, Area C, 5th Floor, No. 524, Nanbinhe East Road (Lanzhou Concert Hall),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00

Patentee after: Gansu Taihey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30000 303, No. 170, hongshangen West Village,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u Ya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