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5535U -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85535U
CN215985535U CN202122573637.8U CN202122573637U CN215985535U CN 215985535 U CN215985535 U CN 215985535U CN 202122573637 U CN202122573637 U CN 202122573637U CN 215985535 U CN215985535 U CN 215985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servo motor
damping
grid
stress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36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邓立锋
何伟
李爱群
朱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ongjing Ke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ongjing Ke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ongjing Ke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ongjing Keji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36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85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85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85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其包括:迎风面格栅,位于催化剂一侧;推挤装置,包括:格栅固定块,与迎风面格栅连接;丝杆,与格栅固定块转动连接;伺服电机,与丝杆连接;移动块,与丝杆螺纹连接;压力器连接在移动块上端、且与催化剂接触板连接,催化剂接触板用于接触所述催化剂;控制电器柜控制伺服电机和压力器工作,通过催化剂接触板给催化剂施加推力,并且持续对催化剂施加设定推力,施加完成后催化剂接触板撤回,检查催化剂状态,判断催化剂承受的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催化剂装入催化剂放置箱后,不清楚能承受的推力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催化剂可以加速很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或者进程,特别的,催化剂需要放置在催化剂放置箱(如铁箱)的内部才能进行运输、保存或者装配,但是对部分催化剂的受力情况无法获取,因此,催化剂装入催化剂放置箱后,不清楚能承受的推力,从而催化剂的安全性无法保证,因此需要一台能够检测催化剂受力情况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用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催化剂装入催化剂放置箱后,不清楚能承受的推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固定装置,位于催化剂一侧;
推挤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推挤装置的输出端设置压力器;
催化剂接触板,与所述压力器连接,所述催化剂接触板用于接触所述催化剂。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迎风面格栅,位于所述催化剂一侧。
优选的,所述推挤装置包括:格栅固定块,与迎风面格栅连接;
丝杆,与所述格栅固定块转动连接;
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旋转;
移动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压力器连接在所述移动块上端。
优选的,还包括:电器柜,所述电器柜与所述伺服电机、压力器电连接,所述电器柜还设置触摸屏。
优选的,所述推挤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于丝杆的光轴,两个所述光轴连接在格栅固定块上、且分别位于丝杆两侧;所述移动块内安装有一个丝杠螺母和两个直线轴承,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杆配合,两个所述直线轴承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光轴上,两个所述光轴连接有:用于安装伺服电机的伺服电机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格栅固定块与所述迎风面格栅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格栅固定块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固定组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条状孔,所述条状孔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设置卡钩,所述卡钩用于与迎风面格栅卡接;螺母,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外径大于所述条状孔的孔径。
优选的,迎风面格栅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内设置:若干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竖向格栅条,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竖向格栅条之间远离催化剂的一侧,所述连接板前后两侧的所述卡钩分别与相邻的竖向格栅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伺服电机的辅助减震装置;所述辅助减震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上,包括: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接触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下侧,所述减震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置在所述缓冲块背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
所述缓冲块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减震轴,所述第一减震轴滑动贯穿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通孔中,所述第一减震轴背离所述下缓冲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背离所述第一减震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轴;所述第二减震轴背离所述减震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背离所述第二减震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背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且与所述减震腔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靠近所述滑动腔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背离所述减震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震腔。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背离所述减震腔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腔,所述锁紧腔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震腔的侧壁上,所述锁紧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靠近搜书减震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背离所述电磁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贯穿所述减震腔,所述滑动块接触连接所述减震板;
所述减震腔靠近所述伺服电机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为中空设计,且靠近所述减震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腔的内壁上,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减震腔,所述活塞杆背离所述活塞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接触连接所述伺服电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催化剂;2、迎风面格栅;201、连接框;202、竖向格栅条;3、推挤装置;4、电器柜;6、伺服电机;7、丝杠;8、格栅固定块;801、连接板;802、条状孔;803、连接柱;804、卡钩;805、螺母;9、移动块;10、压力器;11、催化剂接触板;12、伺服电机安装板;13、直线轴承;14、触摸屏;15、光轴;16、缓冲块;17、第一减震腔;18、支撑底座;19、通孔;20、减震板;21、第二减震轴;22、滑动腔;23、第二减震腔;24、第一减震弹簧;25、电磁铁;26、第二减震弹簧;27、滑动块;29、第一减震轴;30、锁紧腔;31、活塞腔;32、减震弹簧;33、活塞杆;34、减震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请参阅图1-2,包括: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催化剂1一侧;
推挤装置3,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推挤装置3的输出端(具体为下述移动块上)设置压力器(或推力计)10;
催化剂接触板11,与所述压力器10连接,所述催化剂接触板11用于接触所述催化剂1;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迎风面格栅2,位于所述催化剂1一侧。
优选的,所述推挤装置3包括:格栅固定块8,与迎风面格栅2连接;
丝杆7,与所述格栅固定块8转动连接;
伺服电机6,与所述丝杆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7旋转;
移动块9,与所述丝杆7螺纹连接,所述压力器10连接在所述移动块9上端。
还包括:电器柜4(其内可设置PLC控制器),所述电器柜4与所述伺服电机6、压力器10电连接,所述电器柜4还设置触摸屏(为现有触摸屏/触控屏,用于输入控制参数,如压力参数)14。
其中,压力器10为现有用于测力(如推力)的压力器,或者其他的用于测力的器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迎风面格栅2,用于安装到待安装面(如用于受力检测的工作台面),催化剂1放置到待安装面上,且位于迎风面格栅2一侧;通过触摸屏14输入压力参数(预设压力值),伺服电机6启动,带动丝杆7转动,使得丝杆7上的移动块9带动压力器10及催化剂接触板11朝向催化剂1运动,催化剂接触板11接触催化剂1,并给催化剂1施加推力,通过压力器10采集催化剂接触板11对催化剂1的推力,当压力器10的数值到达预设压力值时,输出信号至电器柜4,电器柜4控制伺服电机6保持几秒时间,然后,伺服电机6反转,压力器10回撤,检查催化剂1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技术方案,在催化剂1装箱前预先通过上述装置对催化剂1施加推力,根据施加推力后的催化剂1的状态,判断催化剂能承受的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催化剂装入催化剂放置箱后,不清楚能承受的推力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还包括:所述推挤装置3还包括:两个平行于丝杆7的光轴15,两个所述光轴15连接在格栅固定块8上、且分别位于丝杆7两侧;所述移动块9内安装有一个丝杠螺母和两个直线轴承13,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杆7配合,两个所述直线轴承1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光轴15上,两个所述光轴15连接有:用于安装伺服电机6的伺服电机安装板1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在伺服电机6的启动过程中,会带动丝杠7转动,丝杠7转动过程中会带动丝杠螺母驱动移动块9实现水平方向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移动块同时通过直线轴承13沿着平行于丝杆的光轴15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移动块同时通过直线轴承13沿着平行于丝杆的光轴15运动,使得移动块的运动趋向于稳定,从而保证了压力器10的稳定移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2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所述格栅固定块8与所述迎风面格栅2可拆卸连接。
所述格栅固定块8包括:连接板801,所述连接板801上两侧(如图1,为前后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条状孔802,所述条状孔802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803,所述连接柱803上设置卡钩804,所述卡钩804用于与迎风面格栅2卡接;螺母805,与所述连接柱803螺纹连接,所述螺母805外径大于所述条状孔802的孔径。具体的,连接柱803与条状孔802背离螺母805的一侧接触的部位设置限位部,限位部直径大于条状孔802直径,用于连接柱803与条状孔802背离螺母805的一侧之间限位,并配合连接柱803设置螺母805的一侧与连接板801锁紧固定;
迎风面格栅2包括:连接框201,所述连接框201内设置:若干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竖向格栅条202,所述连接板80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竖向格栅条202之间远离催化剂1的一侧,所述连接板801前后两侧的所述卡钩804分别与相邻的竖向格栅条20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首先将连接框201和竖向格栅条202组合安装在催化剂1的一侧,通过移动连接柱803在条状孔802内的位置,来调节卡钩804的位置,至连接柱803上的卡钩804安装在竖向格栅条202上,然后拧紧螺母805,使得连接柱803及卡钩804位置固定,从而完成对迎风面格栅2和格栅固定块8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螺纹螺母连接,方便拆装,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催化剂1的施加压力处理,从而提高了试验效率;且设置条状孔802,可调节连接柱803在条状孔802内的锁紧位置,以调节连接板801两侧的卡钩之间的距离,便于连接板801连接在不同间距的竖向格栅条之间。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3中任一项的基础上,还包括:伺服电机6的辅助减震装置;所述辅助减震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伺服电机6的外壁上,包括:第一减震腔17,所述第一减震腔17连接在伺服电机安装板12上,所述第一减震腔17内设置有缓冲块16,所述缓冲块(或为缓冲垫/减震垫)16连接(可为接触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的下侧,所述第一减震腔17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底座18;所述支撑底座18设置在所述缓冲块16背离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
所述缓冲块16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减震轴29,所述第一减震轴29上下滑动贯穿在所述支撑底座18上的通孔19中,所述第一减震轴29背离所述下缓冲块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板20,所述减震板20背离所述第一减震轴2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轴21;所述第二减震轴21背离所述减震板18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腔22,所述滑动腔22背离所述第二减震轴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腔23,所述第二减震腔23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底座18背离所述伺服电机6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减震腔17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板18靠近所述滑动腔22的一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24,所述第一减震弹簧24背离所述减震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减震腔23。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伺服电机6启动过程中,产生的竖直方向的震动会沿着第一减震轴29传递到减震板20,然后减震板20传递震动波给第二减震轴21,第二减震轴21会使在滑动腔22内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第一减震弹簧24可以对系统进行复位支撑,从而使得伺服电机6传递给推挤装置3的震动减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伺服电机6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震荡,设置的辅助减震装置避免了伺服电机6在重力作用下导致的对推挤装置3的损坏(在较大的重力作用下,会对丝杆7和直线轴承13进行弯曲变形,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保护了推挤装置3的稳定;第一减震弹簧24的设置可以使得伺服电机6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减少,从而减少了伺服电机6对丝杆7的疲劳磨损;且系统操作简单,节省了时间。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底座18背离所述第一减震腔17的一端设置有锁紧腔30,所述锁紧腔3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减震腔23的侧壁上,所述锁紧腔3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磁铁25,所述电磁铁25靠近搜书第二减震腔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26,所述第二减震弹簧26背离所述电磁铁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27,所述滑动块靠近电磁铁的一侧设置与电磁铁配合的永磁体,所述滑动块27滑动贯穿所述第二减震腔23,所述滑动块27接触连接所述减震板18;可选的,可在所述第一减震轴29上上下间隔设置若干卡槽,所述滑动块27用于卡入所述卡槽对第一减震轴29及减震板整体限位;
所述第一减震腔17靠近所述伺服电机6的侧壁上设置有活塞腔31,所述活塞腔31为中空设计,且靠近所述第一减震腔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32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活塞杆33,所述活塞杆33滑动连接在所述活塞腔31的内壁上,所述活塞杆33贯穿所述第一减震腔17,所述活塞杆33背离所述活塞腔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垫34,所述减震垫34接触连接所述伺服电机6侧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伺服电机6的辅助减震装置时,首先将伺服电机6放置到第一减震腔17中的缓冲块16上,然后调整活塞杆33的伸出长度,使得减震垫34接触连接伺服电机6,两侧设置的活塞杆33会在减震弹簧32和活塞腔31的配合下实现对伺服电机6的夹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根伺服电机6的型号动态调整夹持的位置,从而可以适配较多型号的伺服电机6,减震垫34的设计可以减少伺服电机6运动中产生的震动;可以根据伺服电机6的输出功率的多少给电磁铁25通电,电磁铁25会吸引或者排斥滑动块27,滑动块27可以保证第一减震弹簧24复位过程中避免了使得减震板20的位置弹出,从而限制了第一减震弹簧24的压缩和伸展高度,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装置,位于催化剂(1)一侧;
推挤装置(3),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推挤装置(3)的输出端设置压力器(10);
催化剂接触板(11),与所述压力器(10)连接,所述催化剂接触板(11)用于接触所述催化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迎风面格栅(2),位于所述催化剂(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挤装置(3)包括:格栅固定块(8),与迎风面格栅(2)连接;
丝杆(7),与所述格栅固定块(8)转动连接;
伺服电机(6),与所述丝杆(7)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丝杆(7)旋转;
移动块(9),与所述丝杆(7)螺纹连接,所述压力器(10)连接在所述移动块(9)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器柜(4),所述电器柜(4)与所述伺服电机(6)、压力器(10)电连接,所述电器柜(4)还设置触摸屏(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挤装置(3)还包括:两个平行于丝杆(7)的光轴(15),两个光轴(15)连接在格栅固定块(8)上、且分别位于丝杆(7)两侧;所述移动块(9)内安装有一个丝杠螺母和两个直线轴承(13),所述丝杠螺母与所述丝杆(7)配合,两个所述直线轴承(13)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光轴(15)上,两个所述光轴(15)连接有:用于安装伺服电机(6)的伺服电机安装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固定块(8)与所述迎风面格栅(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固定块(8)包括:连接板(801),所述连接板(801)上两侧对称设置若干固定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条状孔(802),所述条状孔(802)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柱(803),所述连接柱(803)上设置卡钩(804),所述卡钩(804)用于与迎风面格栅(2)卡接;螺母(805),与所述连接柱(803)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805)外径大于所述条状孔(802)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迎风面格栅(2)包括:连接框(201),所述连接框(201)内设置:若干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竖向格栅条(202),所述连接板(801)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竖向格栅条(202)之间远离催化剂(1)的一侧,所述连接板(801)前后两侧的所述卡钩(804)分别与相邻的竖向格栅条(202)连接。
CN202122573637.8U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Active CN215985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3637.8U CN21598553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3637.8U CN21598553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85535U true CN215985535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10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3637.8U Active CN215985535U (zh) 2021-10-26 2021-10-26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85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3008A (zh)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工作台
CN215985535U (zh) 一种新型催化剂受力检测装置
CN21119380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蜂窝底盘检测用支撑装置
CN213817450U (zh) 一种驱动电机用减震安装座
CN213812856U (zh) 一种在高温环境下测试拉伸弹簧作动耐久性能的实验机构
CN216313674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电动车控制器
CN211554248U (zh) 一种通用型电机装载装置及驱动电机台架试验装置
CN114552862A (zh) 基于plc的直线驱动设备
CN103397172A (zh) 模态宽频振动消除应力设备
CN217845613U (zh) 一种加工用多功能试验台架
CN204101694U (zh) 接触器动态特性测试设备
CN213341804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驱动装置机座
CN220136641U (zh) 一种无人机减震性能检测装置
CN220446277U (zh) 一种液压伺服刀架实验台
CN218628945U (zh) 一种用于伸缩装置的疲劳试验设备
CN212600125U (zh) 一种风炮支架
CN219666179U (zh) 一种可调节抛光间距的双轮抛光机
CN216077483U (zh) 一种可调节式真空泵安装底座
CN213513046U (zh) 通用型柴油发电机组底座
CN211121859U (zh) 一种便于调节料盘挡墙的新型电磁振动台
CN217671331U (zh) 一种液压机用可调节式移动工作台
CN220960525U (zh) 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试验的速度控制装置
CN217238307U (zh) 一种变桨直流电机性能自动测试台
CN214408361U (zh) 一种新型电子万能试验机
CN219685479U (zh) 一种自动装配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