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8866U - 一种智能指纹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指纹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8866U
CN215978866U CN202121430519.5U CN202121430519U CN215978866U CN 215978866 U CN215978866 U CN 215978866U CN 202121430519 U CN202121430519 U CN 202121430519U CN 215978866 U CN215978866 U CN 215978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ove
fingerprint
handle
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30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成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305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8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8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8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指纹锁,包括锁体、安装于锁体上的把手和安装于把手上的指纹传感器,把手包括垂直固定的转动部和手柄部,转动部和手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安装部,安装部上背离锁体的一侧开设有指纹窗,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指纹窗内,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能够封盖指纹窗的盖体,手柄部上靠近锁体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手拉杆,手拉杆与盖体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够转动的盖体,能够防止指纹传感器长期积灰或者受到其他意外损伤,延长指纹锁的使用寿命;并且转动把手时,能够带动盖体复位,方便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指纹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指纹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家居行业。其中以智能指纹锁为代表,指纹锁是指纹认证技术与传统锁具相互结合的产物。指纹是指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的纹路,这些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点上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个人的指纹都各不相同,以指纹认证代替钥匙开锁,其具有方便、快速、精确等特点。
传统的指纹锁通常将指纹传感器安装在锁体的面板上,需要先用手指进行指纹解锁,再用手转动把手,才能把门打开,这种指纹锁的开锁过程不简洁;随着指纹锁行业的日渐成熟,一些指纹锁直接将指纹传感器安装在把手上,在握住把手的同时,能够对指纹进行验证识别,然后直接下压把手完成开门,这种指纹锁的开锁过程更加简洁。
虽然将指纹传感器安装在把手上能够方便开门,但是将指纹传感器长期暴露在外,容易积灰、也容易受到意外损伤,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指纹传感器失灵,缩短指纹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指纹锁,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纹传感器长期暴露在外,容易积灰和受到意外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智能指纹锁,包括锁体、安装于锁体上的把手和安装于把手上的指纹传感器,所述把手包括垂直固定的转动部和手柄部,所述转动部和手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背离锁体的一侧开设有指纹窗,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指纹窗内,所述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能够封盖指纹窗的盖体,所述手柄部上靠近锁体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手拉杆,所述手拉杆与盖体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盖体能够在平时不用指纹解锁时,将指纹传感器封盖于指纹窗内,避免指纹传感器长期积灰或者受到其他意外损伤,而缩短指纹锁的使用寿命;当需要使用指纹解锁时,可以用手握住手柄部,用手指扣住手拉杆,然后往靠近手柄部的一侧拉动手拉杆,通过传动组件,手拉杆的滑动能够带动盖体转动,从而打开指纹窗;然后进行指纹认证,最后转动把手即可完成开门操作。
进一步,所述盖体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安装部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上的齿轮和固定于手拉杆上的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安装部内,所述齿轮也位于安装部内,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齿轮与齿条相互配合,使得手拉杆与盖体之间的传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所述手拉杆与手柄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解锁操作完成后,手拉杆受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而复位,并且能够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盖体重新将指纹窗封盖。
进一步,所述转动部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锁体上,所述套筒上靠近手拉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组,所述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依次连通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槽深度均相等,所述第四滑槽的槽深度沿第一滑槽至第三滑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一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大,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小,且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与第三滑槽的槽深度相等;所述手拉杆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手拉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延伸至手拉杆外并滑动连接于滑槽组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拉动手拉杆至完全打开指纹窗时,限位杆将会从第一滑槽滑动至第四滑槽内,因为第四滑槽与第一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比第一滑槽的槽深度深,并且限位杆受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所以限位杆会被卡在这个位置,从而使得指纹窗保持打开状态;指纹认证结束后,再通过转动把手打开房门,当把手转动时,手拉杆会跟随把手一同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杆从第四滑槽的最深端滑动到最浅端,当限位杆滑动到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时,因为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与第三滑槽的槽深度相等,并且手拉杆受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所述手拉杆会复位,限位杆也会沿着第三滑槽滑动到第三滑槽与第二滑槽的连接处;开锁完成后,把手会复位,把手复位时,限位杆也会沿着第二滑槽滑动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的连接处,使得限位杆也复位。
进一步,所述指纹窗内于指纹传感器的边缘处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凸出于指纹传感器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减小盖体复位时,盖体与指纹传感器之间的冲击力,对指纹传感器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延长指纹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弹簧的复位性能更强,更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纹窗处转动连接盖体,能够在平时不用指纹解锁时,将指纹传感器封盖于指纹窗内,避免指纹传感器长期积灰或者受到其他意外损伤,而缩短指纹锁的使用寿命;当需要使用指纹解锁时,拉动手拉杆便能够打开盖体,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槽组、限位杆等结构,使得拉动手拉杆至完全打开指纹窗时,限位杆会被卡在第四滑槽内,使得指纹窗保持打开状态;当转动把手时,能够驱动手拉杆和限位杆复位,从而使得盖体重新封盖指纹窗,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与盖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为展示传动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为展示手拉杆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2、把手;21、转动部;22、手柄部;23;连接块;24、滑轨;3、指纹传感器;4、安装部;41、指纹窗;42、缓冲垫;43、第一安装槽;44、第二安装槽;45、第三安装槽;5、盖体;51、L形板;52、圆盖;53、转轴;6、手拉杆;61、滑块;62、第一弹性件;63、限位杆;64、第二弹性件;7、传动组件;71、齿轮;72、齿条;73、连接板;8、套筒;81、安装板;82、第一滑槽;83、第二滑槽;84、第三滑槽;85、第四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智能指纹锁,如图1所示,包括锁体1、安装于锁体1上的把手2和安装于把手2上的指纹传感器3,把手2包括垂直设置的转动部21和手柄部22,并且转动部21垂直于锁体1的面板,转动部21的前端固定有安装部4,安装部4为矩形结构,手柄部22固定于安装部4的右侧。
如图2所示,安装部4的前侧开设有圆形的指纹窗41,指纹传感器3内嵌于指纹窗41内,指纹窗41内于指纹传感器3的边缘处设有缓冲垫42,缓冲垫42凸出于指纹传感器3设置,安装部4上转动连接有能够封盖指纹窗41的盖体5,盖体5包括L形板51和圆盖52,圆盖52固定于L形板51的底端,圆盖52能够嵌入指纹窗41内将指纹窗41完全封盖,L形板51的后端穿设并固定有转轴53;安装部4的上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3,转轴53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当指纹窗41被圆盖52完全封盖时,L形板51能够嵌入第一安装槽43内。
如图4所示,手柄部22的左端固定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上滑动连接有手拉杆6,手拉杆6的左端固定有滑块61,连接块23的右侧开设有滑轨24,滑块61滑动连接于滑轨24内,手拉杆6与手柄部22平行设置,且手拉杆6的滑动方向与手柄部22垂直,手拉杆6与手柄部22之间还固定有第一弹性件62,第一弹性件62为弹簧;手拉杆6的右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63,限位杆63的右端延伸至安装孔外,安装孔内还放置有第二弹性件64,第二弹性件64也为弹簧,第二弹性件64的左端固定于安装孔的左侧内壁上,第二弹性件64的右端固定于限位杆63的左端上。
如图3所示,手拉杆6与盖体5之间设有传动组件7,传动组件7包括齿轮71和齿条72,齿轮71固定于转轴53上,安装部4内开设有供齿轮71转动的第二安装槽44,安装部4内还开设有第三安装槽45,第三安装槽45与第二安装槽44连通,齿条72滑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槽45内,齿条72的右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板73,该连接板73的右端与手拉杆6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4所示,转动部21外套设有套筒8,套筒8位于锁体1与安装部4之间,转动部21能够相对套筒8转动,套筒8的一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安装板81,安装板81通过螺栓固定在锁体1的面板上,从而将套筒8固定在锁体1的面板上。
如图5所示,套筒8上开设有滑槽组,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82、第二滑槽83、第三滑槽84和第四滑槽85,第一滑槽82、第二滑槽83、第三滑槽84和第四滑槽85依次连通并围成一个矩形,并且第一滑槽82和第三滑槽84与套筒8平行设置,第二滑槽83和第四滑槽85与套筒8垂直设置,第一滑槽82、第二滑槽83和第三滑槽84的槽深度均相等,第四滑槽85的槽深度沿第一滑槽82至第三滑槽84的方向逐渐减小,第四滑槽85与第一滑槽82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大,第四滑槽85与第三滑槽84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小,并且第四滑槽85与第三滑槽84连接处的槽深度与第三滑槽84的槽深度相等;限位杆63延伸出安装孔的一端始终滑动连接在滑槽组内,并且当手拉杆6未被拉动时,限位杆63位于第一滑槽82和第二滑槽83的连接处,当手拉杆6被拉到至指纹窗41完全被打开时,限位杆63会被卡在第一滑槽82和第四滑槽85的连接处。
该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开锁时,首先将手握于手柄部22,然后用手指拉动手拉杆6,带动手拉杆6往手柄部22的一侧滑动,从而推动齿条72滑动,齿条72又带动齿轮71转动,齿轮71通过转轴53带动盖体5转动,从而打开指纹窗41,当指纹窗41完全打开时,限位杆63从第一滑槽82滑动至第四滑槽85内,由于第四滑槽85与第一滑槽82连接处的槽深度比第一滑槽82的槽深度深,限位杆63受到第二弹性件64的弹力,所以限位杆63会被卡在这个位置,从而使得指纹窗41保持打开状态;待指纹认证结束后,再通过转动把手2打开房门,当把手2转动时,手拉杆6会跟随把手2一同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杆63从第四滑槽85的最深端滑动到最浅端,当限位杆63滑动到第四滑槽85与第三滑槽84连接处时,因为第四滑槽85与第三滑槽84连接处的槽深度与第三滑槽84的槽深度相等,并且手拉杆6受到第一弹性件62的弹力作用,所述手拉杆6会复位,限位杆63也会沿着第三滑槽84滑动到第三滑槽84与第二滑槽83的连接处;开锁完成后,把手2因为内部存在弹性件,也会自动复位,当把手2复位时,限位杆63也会沿着第二滑槽83滑动到第二滑槽83与第一滑槽82的连接处,使得限位杆63也复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6)

1.一种智能指纹锁,包括锁体、安装于锁体上的把手和安装于把手上的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垂直固定的转动部和手柄部,所述转动部和手柄部的连接处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背离锁体的一侧开设有指纹窗,所述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指纹窗内,所述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能够封盖指纹窗的盖体,所述手柄部上靠近锁体的一侧垂直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滑动连接有手拉杆,所述手拉杆与盖体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安装部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上的齿轮和固定于手拉杆上的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安装部内,所述齿轮也位于安装部内,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杆与手柄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外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固定于锁体上,所述套筒上靠近手拉杆的一侧开设有滑槽组,所述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依次连通并围成一个矩形,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的槽深度均相等,所述第四滑槽的槽深度沿第一滑槽至第三滑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一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大,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最小,且所述第四滑槽与第三滑槽连接处的槽深度与第三滑槽的槽深度相等;所述手拉杆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手拉杆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限位杆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延伸至手拉杆外并滑动连接于滑槽组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窗内于指纹传感器的边缘处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凸出于指纹传感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指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
CN202121430519.5U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智能指纹锁 Active CN215978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0519.5U CN21597886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智能指纹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30519.5U CN21597886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智能指纹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8866U true CN215978866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8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30519.5U Active CN215978866U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智能指纹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8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04385A (en) Exterior handle for a motor vehicle
US7475923B2 (en) Vehicle door lock
US10267069B2 (en) Door latch actuator
US20170362855A1 (en) Oute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US2569941A (en) Storm door and window hardware
CN111206834A (zh) 隐藏式门把手及汽车
CN215978866U (zh) 一种智能指纹锁
EP4324669A1 (en) Tailgate emergency opening cover and vehicle
EP2344712A1 (en) Locking device for the door of an electric household appliance, in particular the door of a pyrolytic oven
CN208360329U (zh) 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
CN210643681U (zh) 一种旋合式压力锅
KR102084945B1 (ko) 자동차용 출몰형 아웃사이드 도어핸들 조립체
CN217380088U (zh) 一种智能锁的锁芯盖机构及智能锁
CN108824973B (zh) 滑盖组件及智能锁
CN219638613U (zh) 一种具备保护结构的锁具
KR101848376B1 (ko) 도어록의 설정된 잠금 유지장치
CN218509224U (zh) 一种新型两线电门锁总成
CN211524421U (zh) 一种电动控制锁体
CN218887651U (zh) 一种地板插防水盖锁紧结构
KR20100008839U (ko) 매립형 창문 잠금장치
CN220947603U (zh) 一种充电口结构及车辆
CN215717833U (zh) 一种带锁扣的拉手锁
CN201318054Y (zh) 锁胆隐蔽结构
CN213184036U (zh) 一种防溅盒开合结构
CN220790901U (zh) 门锁的反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88, Golf Road, Dongzho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600 Building 2, No. 188, Golf Road, Dongzhou street, Jiande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bond intelligent door & Window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