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3783U -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3783U
CN215973783U CN202121737197.9U CN202121737197U CN215973783U CN 215973783 U CN215973783 U CN 215973783U CN 202121737197 U CN202121737197 U CN 202121737197U CN 215973783 U CN215973783 U CN 2159737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movable
wall
connect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719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台振国
佘友林
王金祥
李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ze Xiangyu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ze Xiangyu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ze Xiangyu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ze Xiangyu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719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37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37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37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收集箱和连接管,收集箱位于本体的左侧,连接管的左侧与收集箱固定连接,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排料管的左侧延伸至连接管的内腔,连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通过设置收集箱、本体、排料管、连接管、限位杆、限位孔、壳体和固定机构的配合使用,将收集箱放置在本体的左侧,向右推动收集箱,排料管进入连接管的内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进入壳体的内腔,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对限位杆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收集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收集盒放置在排料管的底部,在物流排出时自然坠落进收集盒,但是坠落的过程中容易四处飞溅,难以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泡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泡料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泡料机,而泡料机加工后的余料需要对其进行收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收集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收集盒放置在排料管的底部,在物流排出时自然坠落进收集盒,但是坠落的过程中容易四处飞溅,难以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具备防止余料飞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收集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收集盒放置在排料管的底部,在物流排出时自然坠落进收集盒,但是坠落的过程中容易四处飞溅,难以处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收集箱和连接管,所述收集箱位于本体的左侧,所述连接管的左侧与收集箱固定连接,所述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左侧延伸至连接管的内腔,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排料管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的内腔,所述固定杆远离限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机构配合使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杆,两个定位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左侧延伸至壳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杆配合使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杆靠近活动块的一侧延伸至活动块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靠近排料管内壁的一侧与排料管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孔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两个定位杆相反的一侧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通过转轴与活动板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靠近活动块内壁的一侧与活动块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块的左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集箱、本体、排料管、连接管、限位杆、限位孔、壳体和固定机构的配合使用,将收集箱放置在本体的左侧,向右推动收集箱,排料管进入连接管的内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进入壳体的内腔,然后通过固定机构对限位杆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收集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收集盒放置在排料管的底部,在物流排出时自然坠落进收集盒,但是坠落的过程中容易四处飞溅,难以处理的问题,该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具备防止余料飞溅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以对壳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壳体移动影响对连接管和排料管的连接。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机构,可以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和限位孔,可以对壳体进行限位。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固定槽,可以对壳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通过设置定位杆,可以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弹簧,可以使支撑杆移动后复位。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活动杆和活动板,可以对活动块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活动块,可以对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右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1、本体;2、收集箱;3、连接管;4、排料管;5、限位杆;6、壳体;7、限位孔;8、固定机构;801、固定杆;802、支撑杆;803、定位杆;804、弹簧;9、活动机构;901、拉杆;902、活动板;903、活动杆;904、活动块;10、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1、收集箱2和连接管3,收集箱2位于本体1的左侧,连接管3的左侧与收集箱2固定连接,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4,排料管4的左侧延伸至连接管3的内腔,连接管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排料管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与限位杆5配合使用的限位孔7,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杆5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8,壳体6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9,限位杆5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固定槽10。
参考图2和图3,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杆801,固定杆801靠近限位杆5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10的内腔,固定杆801远离限位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机构9配合使用的支撑杆802,支撑杆802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杆803,两个定位杆80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804。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8,可以对壳体6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壳体6移动影响对连接管3和排料管4的连接。
参考图2和图3,活动机构9包括拉杆901,拉杆901的左侧延伸至壳体6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02,活动板902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903,活动杆903靠近支撑杆802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杆802配合使用的活动块904,活动杆903靠近活动块904的一侧延伸至活动块904的内腔。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机构9,可以对支撑杆802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
参考图1和图2,连接管3靠近排料管4内壁的一侧与排料管4的内壁接触,限位杆5靠近限位孔7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7的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5和限位孔7,可以对壳体6进行限位。
参考图2和图3,固定杆801靠近固定槽10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10的内壁接触,两个定位杆803相反的一侧均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804远离支撑杆802的一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杆801和固定槽10,可以对壳体6的位置进行固定和限位,通过设置定位杆803,可以对支撑杆802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弹簧804,可以使支撑杆802移动后复位。
参考图2和图3,活动杆903通过转轴与活动板902活动连接,活动杆903靠近活动块904内壁的一侧与活动块904的内壁接触,活动块904的左侧与支撑杆802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活动杆903和活动板902,可以对活动块904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活动块904,可以对支撑杆802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向下拉动拉杆901,拉杆901通过活动板902带动活动杆903移动,活动杆903通过活动块904带动支撑杆802移动,支撑杆802在定位杆803的表面滑动并对弹簧804进行挤压,支撑杆802带动固定杆801移动,然后将收集箱2放置在本体1的左侧,向右推动收集箱2,排料管4进入连接管3的内腔,限位杆5穿过限位孔7进入壳体6的内腔,然后松开拉杆901,弹簧804压缩后释放的力使支撑杆802带动固定杆801复位,固定杆801进入固定槽10的内腔,完成安装。
综上所述:该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通过设置收集箱2、本体1、排料管4、连接管3、限位杆5、限位孔7、壳体6和固定机构8的配合使用,将收集箱2放置在本体1的左侧,向右推动收集箱2,排料管4进入连接管3的内腔,限位杆5穿过限位孔7进入壳体6的内腔,然后通过固定机构8对限位杆5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的收集方式大多数都是采用收集盒放置在排料管的底部,在物流排出时自然坠落进收集盒,但是坠落的过程中容易四处飞溅,难以处理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1)、收集箱(2)和连接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位于本体(1)的左侧,所述连接管(3)的左侧与收集箱(2)固定连接,所述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4),所述排料管(4)的左侧延伸至连接管(3)的内腔,所述连接管(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所述排料管(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左侧开设有与限位杆(5)配合使用的限位孔(7),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与限位杆(5)配合使用的固定机构(8),所述壳体(6)的右侧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活动机构(9),所述限位杆(5)的表面开设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固定槽(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杆(801),所述固定杆(801)靠近限位杆(5)的一侧延伸至固定槽(10)的内腔,所述固定杆(801)远离限位杆(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机构(9)配合使用的支撑杆(802),所述支撑杆(802)的内腔设置有定位杆(803),两个定位杆(803)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8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9)包括拉杆(901),所述拉杆(901)的左侧延伸至壳体(6)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活动板(902),所述活动板(902)右侧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903),所述活动杆(903)靠近支撑杆(802)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杆(802)配合使用的活动块(904),所述活动杆(903)靠近活动块(904)的一侧延伸至活动块(904)的内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靠近排料管(4)内壁的一侧与排料管(4)的内壁接触,所述限位杆(5)靠近限位孔(7)内壁的一侧与限位孔(7)的内壁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801)靠近固定槽(10)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10)的内壁接触,两个定位杆(803)相反的一侧均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04)远离支撑杆(802)的一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903)通过转轴与活动板(90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903)靠近活动块(904)内壁的一侧与活动块(904)的内壁接触,所述活动块(904)的左侧与支撑杆(802)固定连接。
CN202121737197.9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Active CN2159737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7197.9U CN21597378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7197.9U CN21597378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3783U true CN215973783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6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7197.9U Active CN21597378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37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2632A (zh) 一种用于冲压模的吸屑装置
CN215973783U (zh) 一种泡料用余料收集装置
CN21569818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装外壳定位打孔设备
CN113189294A (zh) 一种高效金属检测设备
CN215758226U (zh) 一种瓦楞纸生产的纸浆粉碎装置
CN21219854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装置
CN210288230U (zh) 一种小区物业用道路垃圾收集装置
CN211331105U (zh) 一种电子元件引脚切脚设备
CN217371954U (zh) 一种加工丝杆的精密磨床
CN215317884U (zh) 一种基于胶合板加工的抛光设备用粉尘收集设备
CN214579991U (zh) 一种农业经济管理用信息展示装置
CN215277847U (zh) 一种氢氧化镁加工用粉碎设备
CN213755252U (zh) 一种移动互联网机柜
CN218388768U (zh) 一种可调整高度用于茶叶采摘储放一体装置
CN214352854U (zh) 废料收集装置
CN220920764U (zh) 一种铝合金预绞丝自动切断机
CN208450742U (zh) 一种用于加工量勺的切口装置
CN215200938U (zh) 基于油缸导向环加工用废料收集装置
CN215338717U (zh) 一种避雷器负压密封试验装置
CN213164366U (zh) 一种带切割过程中碎屑收集结构的不锈钢管道切割设备
CN220925055U (zh) 一种冷冻肉加工用切割机
CN216624375U (zh) 一种锂电池加工用配合辅助装置
CN216088015U (zh) 一种食用菌菌包压平打孔机
CN216781532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加工用可调节夹持装置
CN215613754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用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