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71730U -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71730U
CN215971730U CN202121700565.2U CN202121700565U CN215971730U CN 215971730 U CN215971730 U CN 215971730U CN 202121700565 U CN202121700565 U CN 202121700565U CN 215971730 U CN215971730 U CN 215971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sig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05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俊华
容建壮
麦锦志
蒋丛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Xingjiang Steering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Xingjiang Steer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Xingjiang Steering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Xingjiang Steering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05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71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71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71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应用于转向机,包括:转向控制器,与所述转向机连接;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转换为同一类型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控制器信号连接。通过转向控制器与信号转换器连接,信号转换器将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转换为CAN信号,使现有的转向机可以接收不同种类的信号,从而使转向机与不用种类的无线控制装置相匹配,提高转向机控制器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车辆种类繁多,例如工业上需要使用到自动导向车(AutomatedGuided Vehicle,AVG)、牵引车、自动化叉车、农业喷晒车等,在使用无线装置控制车辆转向的技术上,无线装置的输出信号常常与车辆转向机的控制器不匹配,从而使无线装置无法与转向机的控制器配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使不同型号的无线控制装置与转向机的控制器相互配合,提高转向机控制器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应用于转向机,包括:转向控制器,与所述转向机连接;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转换为同一类型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控制器信号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向控制器与信号转换器连接,信号转换器将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转换为CAN信号,使现有的转向机可以接收不同种类的信号,从而使转向机与不用种类的无线控制装置相匹配,提高转向机控制器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用于接收转向信号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出信号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号转换器包括用于切换所述转向机控制状态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转向控制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号转换器还包括用于调整方向盘标定功能的开关状态的标定按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号转换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的最大转动圈数的圈数调节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向控制器包括用于在轮胎抱死和/或电机堵转时减小所述转向控制器输出电流的堵转保护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转向控制盒,所述转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转向控制盒中,所述转向控制盒设置有CAN通信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CAN通信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的另一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如下:发射器100;接收器200;手动模式组件210;信号转换器300;第一开关310;转向控制器400;转向机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应用于转向机500,包括:转向控制器400,与转向机500连接;信号转换器300,用于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转换为同一类型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信号转换器300的输出端与转向控制器400信号连接。
具体地,转向控制器400与转向机500连接并控制转向机500转向,转向控制器400通过接收无线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控制转向机500转向,信号转换器300将不同类型的无线控制装置所发出的不同类型的控制信号转换成转向控制器400接收的信号类型,从而使转向控制器400可以与多种型号的无线控制装置相互匹配,使无线控制装置控制转向机500进行转向,提高了转向机500与无线控制装置的匹配度。
需要说明的是,输入信号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输入信号还可以包括其他种类的信号,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用于接收转向信号的接收器200,接收器200与信号转换器300的输入端连接。接收器200接收无线信号并传输至信号转换器300,信号转换器300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转向控制器400可以读取的信号类型,从而实现转向控制器400与多种类型的接收器200相互匹配,增加与转向控制器400适配的接收器200的范围,提高转向控制器400的通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输出信号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转换器300将接收到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转换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转向指令以CAN信号的形式发送至转向控制器400,转向控制器400读取接收到的信号并控制转向器的工作。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发射器100,发射器100与接收器200相匹配。通过设置与接收器200相匹配的发射器100使操作人员通过发射器100发送控制指令,例如,操作人员通过波动设置在发射器100上的旋钮调节车轮的角度,或是通过按键设置车轮转动的角度,从而实现对转向机500的无线控制。
参照图2,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转换器300包括用于切换转向机500控制状态的第一开关310,第一开关310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
具体地,第一开关310的一端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第一开关310的另一端与接收器200或手动模式控制组件连接,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关310,使接收器200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或手动模式控制组件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例如,当开关断开时,接收器200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此时转向机500的控制模式为遥控模式,操作人员通过操控发射器100发射对转向机500的控制信号而控制转向机500工作;当手动模式控制组件与转向控制器400连接时为手动模式,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方向盘以控制转向机500转向。通过设置第一开关310,使转向机500的控制方式可以切换为遥控模式和手动模式,增加转向机500的控制方式,使在遥控模式出现意外情况时迅速切换到手动模式,从而提高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转换器300还包括用于调整方向盘标定功能的开关状态的标定按键。
具体地,标定按键用于控制调整方向盘标定功能的开和关,例如,在手动模式下转动方向盘使车轮回归中位,持续按下标定按键5秒钟后转向机500的标定完成。通过设置标定按键,使转向机500在中位偏移的时候进行校准,从而增加转向机500的准确度。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转换器300还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的最大转动圈数的圈数调节装置。
具体地,圈数调节装置为微调电位器,通过调节微调电位器改变方向盘的最大转动圈数从而更加适合操作人员的驾驶习惯,提升驾驶舒适度。例如,方向盘的最大转动圈数可以由1.5圈调整至1.9圈。
可以理解的是,转向控制器400包括用于在轮胎抱死和/或电机堵转时减小转向控制器400输出电流的堵转保护单元。通过设置堵转保护单元,在轮胎抱死和/或电机堵转时减小转向控制器400输出电流,从而保护转向机500的电机,延长转向机500的使用寿命,提高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还包括转向控制盒,转向控制器400设置于转向控制盒中,转向控制盒设置有CAN通信接口。通过设置转向控制盒并在转向控制盒设置CAN通信接口,便于转向控制器400与信号转换器300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信号转换器300的输出端与CAN通信接口连接。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应用于转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向控制器,与所述转向机连接;
信号转换器,用于将不同类型的输入信号转换为同一类型的输出信号,所述输入信号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异步串行通信口UART信号或串行外设接口SPI信号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向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转向信号的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信号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AN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与所述接收器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器包括用于切换所述转向机控制状态的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转向控制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器还包括用于调整方向盘标定功能的开关状态的标定按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方向盘的最大转动圈数的圈数调节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器包括用于在轮胎抱死和/或电机堵转时减小所述转向控制器输出电流的堵转保护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控制盒,所述转向控制器设置于所述转向控制盒中,所述转向控制盒设置有CAN通信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CAN通信接口连接。
CN202121700565.2U 2021-07-23 2021-07-23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Active CN215971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0565.2U CN215971730U (zh) 2021-07-23 2021-07-23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0565.2U CN215971730U (zh) 2021-07-23 2021-07-23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71730U true CN215971730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76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0565.2U Active CN215971730U (zh) 2021-07-23 2021-07-23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71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62925B1 (en) Vehicular remote control lock apparatus
CN101360934A (zh) 远程控制电子致动车辆差动机构
CN215971730U (zh) 智能转向无线通信转接系统
CN109849846A (zh) 一种车辆防盗系统
CN201145843Y (zh) 车门控制器总成
EP2844511B1 (en) Differential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CN211252756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主动转向辅助装置
JPH0427225Y2 (zh)
CN220743144U (zh) 一种遥控控制工程机械行驶的系统
CN211554740U (zh) 一种万向轮agv小车无线遥控系统
US10802496B2 (en) Remote tractor control system
JPH0582704U (ja) 車両用負荷の遠隔制御装置
CN218860178U (zh) 发动机转速遥控调节系统和作业机械
CN218431134U (zh) 车身域控制器及车辆
EP4304138A1 (en) Power take-off controller
JPH0536733Y2 (zh)
JP2634705B2 (ja) 無人走行車の遠隔制御装置
JPH0418006Y2 (zh)
CN217672812U (zh) 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
JPH0740810B2 (ja) 無線制御式自走草刈機の制御装置
US20240044106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te control of a work vehicle
JPH0328890U (zh)
KR200291183Y1 (ko) 자동차용동력인출장치의에어식변환구조
JPH0411866Y2 (zh)
KR200276228Y1 (ko) 자동차용 핸들 리모컨 컨트롤러 컨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