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5944U -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65944U
CN215965944U CN202121980838.3U CN202121980838U CN215965944U CN 215965944 U CN215965944 U CN 215965944U CN 202121980838 U CN202121980838 U CN 202121980838U CN 215965944 U CN215965944 U CN 215965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ouble
moving
fixedly connected
vertical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808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isder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808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65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65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65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包括两个竖轨道槽,所述竖轨道槽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竖轨道槽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座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槽,所述横轨道槽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本实用新型,通过竖轨道槽、第一移动座、横轨道槽、第二移动座、升降气缸和机械爪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第二移动座可左右移动,便于调整机械爪位置以便自动夹取物料,且双工位设置可提高冲压效率,这样无需人工在下模具上取放物料,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背景技术
冲压是指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在现代机械加工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冲压时,利用上模具的下移将下模具上的工件冲压成型,在一些中小型的工件加工厂,在冲压件上下料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干预,需要人工拿取物料,且一次只能加工一件物料,降低了工件的加工效率,且在人工上下料时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包括两个竖轨道槽,所述竖轨道槽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竖轨道槽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座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槽,所述横轨道槽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所述横轨道槽和第二移动座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移动座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座外侧壁通过升降气缸连接有机械爪;多个所述竖轨道槽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模具,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活塞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相适配的下模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座顶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移动座并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竖轨道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顶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二移动座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横轨道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板其中一端连接有两个上料输送带,所述安装板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下料输送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与对应所述竖轨道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模具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通过竖轨道槽、第一移动座、横轨道槽、第二移动座、升降气缸和机械爪之间的相互配合,第一移动座可前后移动,第二移动座可左右移动,便于调整机械爪位置以便自动夹取物料,且双工位设置可提高冲压效率,这样无需人工在下模具上取放物料,减少安全隐患。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通过安装板、上料输送带、下料输送带、推动气缸和下模具之间的相互配合,上料输送带和下料输送带配合,可实现自动输送料,而推动气缸可带动下模具前后移动,以便工件与上模具错位,方便物料的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中下模具与滑动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中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的啮合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竖轨道槽;2、第一移动座;3、横轨道槽;4、第二移动座;5、升降气缸;6、机械爪;7、安装板;8、上模具;9、推动气缸;10、下模具;11、第一电机;12、第一齿轮;13、第一齿条;14、第二电机;15、第二齿轮;16、第二齿条;17、上料输送带;18、下料输送带;19、支撑杆;20、加强支撑座;21、滑动块;22、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包括两个竖轨道槽1,竖轨道槽1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座2,第一移动座2和竖轨道槽1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座2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座2顶部的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输出端贯穿第一移动座2并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2,竖轨道槽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3。
左右相邻两个第一移动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槽3,横轨道槽3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4,横轨道槽3和第二移动座4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移动座4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4顶部的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输出端贯穿第二移动座4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5,横轨道槽3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6,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均为现有技术中的伺服控制电机,以便带动第一移动座2和第二移动座4来回移动调整位置。
其中,第二移动座4外侧壁通过升降气缸5连接有机械爪6;多个竖轨道槽1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7,支撑机构包括与安装板7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多根支撑杆19,支撑杆19顶部与对应竖轨道槽1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9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座20,安装板7其中一端连接有两个上料输送带17,安装板7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下料输送带18。
安装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模具8,安装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气缸9,推动气缸9活塞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8相适配的下模具10,下模具10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21,安装板7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21相适配的滑动槽22,利用滑动块21在滑动槽22内的滑动使得下模具10的移动更顺畅,同时滑动块21可对下模具10起到支撑作用,保证了上模具8冲压时下模具10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第一电机11启动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在第一齿条13作用下第一移动座2开始移动,从而带动对应的横轨道槽3整体向前或向后移动,启动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齿轮15转动,在第二齿条16作用下使得第二移动座4沿着横轨道槽3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可根据需要调整机械爪6的位置。
待冲压的工件沿着上料输送带17往安装板7方向输送,启动机械爪6抓取工件,然后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第二移动座4、升降气缸5和机械爪6整体往下模具10上移动,在机械爪6松开后,工件转移至下模具10上,启动推动气缸9,推动气缸9带动下模具10移动至上模具8下方,上模具8下移完成冲压工作,推动气缸9将下模具10和工件拉动至机械爪6下方,机械爪6抓取冲压后的工件,再次启动第二电机14,使得机械爪6整体往下料输送带18方向移动,机械爪6松开后工件可沿着下料输送带18向后输送,完成一次冲压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包括两个竖轨道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轨道槽(1)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座(2),所述第一移动座(2)和竖轨道槽(1)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座(2)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左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轨道槽(3),所述横轨道槽(3)外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4),所述横轨道槽(3)和第二移动座(4)之间连接有用于调节第二移动座(4)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移动座(4)外侧壁通过升降气缸(5)连接有机械爪(6);
多个所述竖轨道槽(1)通过支撑机构连接有同一个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上模具(8),所述安装板(7)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动气缸(9),所述推动气缸(9)活塞端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具(8)相适配的下模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座(2)顶部的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输出端贯穿第一移动座(2)并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2),所述竖轨道槽(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4)顶部的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输出端贯穿第二移动座(4)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15),所述横轨道槽(3)内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7)其中一端连接有两个上料输送带(17),所述安装板(7)另一端连接有两个下料输送带(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安装板(7)外侧壁固定连接的多根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顶部与对应所述竖轨道槽(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9)底部固定连接有加强支撑座(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0)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21),所述安装板(7)上表面开设有与滑动块(21)相适配的滑动槽(22)。
CN202121980838.3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Active CN215965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0838.3U CN21596594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80838.3U CN21596594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65944U true CN215965944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58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80838.3U Active CN215965944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659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3693B (zh) 一种适用于磁瓦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实现方法
CN210334788U (zh) 一种激光切割设备
CN209998588U (zh) 一种触屏手机偏光片激光切割自动上料卸料设备
CN110480401B (zh) 一种用于叉车门架支座加工的柔性自动化加工单元
CN109079047B (zh) 冲压机器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1495916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表面处理设备
CN215965944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双工位机器人冲压机构
CN209753749U (zh) 一种高智能自动卸料横向冲压装置
CN110102655B (zh) 箱体工件全自动拉伸清洁回收机器人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210635405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0635406U (zh) 一种多用途的上料装置
CN204777639U (zh) 板式生产线自动推料装置
CN209998238U (zh) 箱体工件全自动拉伸清洁回收机器人生产线
CN109968735B (zh) 一种围条成型铲边压泡一体机
CN210213977U (zh) 一种多功能料车及其对接定位装置
CN209753745U (zh) 一种冰箱铝板加工用可连续冲压的钣金模具
CN210587985U (zh) 调整接头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CN112317634A (zh) 一种金属板材冲压输送装置
CN111873542A (zh) 一种打扣机
CN214398876U (zh) 一种压胶机用上料输送装置
CN217223329U (zh) 一种双缸6000t压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214814217U (zh) 可调式低噪冲压件加工设备
CN220349035U (zh) 一种吸塑机辅助装置
CN218402588U (zh) 一种快速上料机构
CN218134540U (zh) 一种自动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518000 tim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7028, Shennan Avenue,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20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isder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2801, building T2, Shenye Shangcheng (South District), No. 5001, Huanggang Road, Lianhua Yicun community, Huaf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H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