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9689U -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59689U
CN215959689U CN202122160251.4U CN202122160251U CN215959689U CN 215959689 U CN215959689 U CN 215959689U CN 202122160251 U CN202122160251 U CN 202122160251U CN 215959689 U CN215959689 U CN 215959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rolling brush
rolling
cleaning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02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大胜
陈斌
黄静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x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02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59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59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59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包括壳体,设有滚刷腔;滚刷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与滚刷,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滚刷收容于所述滚刷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滚刷转动;以及边刷组件,包括第一边刷支架与第一清洁部,所述第一边刷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边刷支架与所述第一清洁部连接,所述第一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清洁部沿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通过上述方式,该地刷机构在清扫边缘或角落的垃圾时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Description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适于不同清洁对象的清洁装置。各类清洁装置为用户的工作、生活或者学习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无线清洁装置,因其采用电池供电,使用时脱离电源线的束缚,因此特别受到用户的青睐。
以无线清洁装置中的手持洗地机为例说明,常见的手持洗地机包括主机体以及与主机体连接的地刷机构,主机体一般具有垃圾缸以及连通垃圾缸的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地刷机构连接,以形成具有负压环境的吸污通道。在手持洗地机的清扫过程中,地刷机构对地面上的污物进行清理,且通过净水对地面进行清洁,清洁后的污物可通过吸污通道流入垃圾缸内,从而实现全面清洁的目的。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地刷机构的滚刷在转动过程中,仅能够清理处于地刷机构正下方的垃圾,而滚刷的左右两边存在清洁死角,在对边缘或角落(例如墙边或墙角)的垃圾清扫时,地刷机构无法具有较好地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旨在改善地刷机构不易清扫边缘或角落的垃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刷机构,包括:壳体,设有滚刷腔;滚刷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与滚刷,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滚刷收容于所述滚刷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滚刷转动;以及边刷组件,包括第一边刷支架与第一清洁部,所述第一边刷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边刷支架与所述第一清洁部连接,所述第一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清洁部沿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刷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边刷组件还包括第二边刷支架与第二清洁部,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与所述第二清洁部连接,所述第二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且所述第二清洁部沿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绕轴转动;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位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位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其中,所述第二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清洁部间隔设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设有定位缺口,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定位凸起卡入所述定位缺口内,以将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位置。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地刷机构包括滚刷固定组件,所述滚刷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滚刷的辊轴卡接于所述滚刷固定组件,所述滚刷固定组件用于安装或拆卸所述滚刷。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滚刷固定组件包括抵接板与第一弹性件,所述抵接板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收容槽内,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连接,所述抵接板设有定位柱,所述滚刷的辊轴插接于所述定位柱的轴孔内。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滚刷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连接,其中,沿平行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间隔设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主机体与上述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地刷机构与所述主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通过在滚刷的端部设置第一清洁部来清洁滚刷的左右两端存在的死角区域。在手持洗地机执行清洁任务时,清洁部可将边缘或角落(例如墙边或墙角)的垃圾带动至滚刷的正下方的清洁区域内,进而通过滚刷的转动将该垃圾吸入吸污通道内,并存放于主机体的污水缸内。综上所述,该地刷机构在清扫边缘或角落的垃圾时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清洁装置中地刷机构装配有第二边刷支架以及第二清洁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清洁装置中地刷机构另一角度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清洁装置中地刷机构另一角度下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固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仅示出了地刷机构20的整体结构以及与地刷机构20连接的部分主机体10,对于连接地刷机构20与主机体10的固定部件并未示出,该固定部件可以是连接部件、紧固部件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地刷机构20应用于手持洗地机为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地刷机构20还可应用于除手持洗地机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清洁装置。例如,清洁装置为手持吸尘器、扫地机器人、蒸汽清洗机等等,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地刷机构20具有前进方向,本实施例中将地刷机构20的前进方向定义为如图1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当定义前进方向后,以该前进方向为参考,便可以确定“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前方为朝着前进方向的地方,而后方与前方相对。值得一提的是,地刷机构20向前进方向运动,不应理解为只存在直线路径,只要地刷机构20向箭头所指示的前方区域(包括但不限于正前方区域、左前方区域、右前方区域)运动,不论其采用弯曲路径,还是直线路径,都可以理解为地刷在沿前进方向运动。以图1所示视角为参考系,滚刷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如图1所示,地刷机构20包括壳体21、滚刷组件22以及边刷组件 23。壳体21设有滚刷腔(未示出),滚刷组件22包括驱动单元(未示出)与滚刷(未示出),驱动单元设置于壳体21内,滚刷设置于滚刷腔,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滚刷转动。边刷组件23包括第一边刷支架231与第一清洁部232,第一边刷支架231设置于壳体21上,第一边刷支架231 与第一清洁部232连接,第一清洁部232设置于滚刷的端部,且第一清洁部232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
由于滚刷的端部设有第一清洁部232,且该第一清洁部232远离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即通过在滚刷的端部设置第一清洁部232来清洁滚刷的左右两端存在的死角区域。在手持洗地机执行清洁任务时,清洁部可将边缘或角落(例如墙边或墙角)的垃圾带动至滚刷的正下方的清洁区域内,进而通过滚刷的转动将该垃圾吸入吸污通道内,并存放于主机体10的污水缸内。应当说明的是,为满足第一清洁部232带动垃圾至滚刷的正下方区域内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清洁部232与滚刷腔之间壳体21部分的离地间隙需略高于壳体21其他部分的离地间隙,以保证垃圾较为顺畅地通过第一清洁部232与滚刷腔之间的区域。
接下来,对于上述的壳体21、滚刷组件22以及边刷组件23的具体结构作出说明。
对于上述的壳体21,壳体21用于与主机体10连接,以将地刷机构 20装配于主机体10,并且地刷机构20可相对于主机体10的中心轴线实现至少两轴转动。具体地,壳体21为滚刷组件22以及边刷组件23 的安装支撑结构。壳体21设有滚刷腔,滚刷腔用于收容部分滚刷组件 22。应当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未对壳体21与主机体10连接实现至少两轴转动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即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上述的滚刷组件22,滚刷组件22包括驱动单元与滚刷,驱动单元设置于壳体21内,滚刷收容于滚刷腔,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滚刷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与滚刷之间的传动方式可通过皮带或者齿轮等传动机构连接;亦可直接连接,例如,驱动单元设置于滚刷内,即该组合结构兼具有转动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滚刷的类型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面对干垃圾较多的场景时,滚刷为硬毛滚刷,即滚刷外表面的刷毛为硬质刷丝。具体地,可以利用植毛工艺将硬质刷丝植入滚刷的外表面,硬质刷丝可以采用聚丙烯刷丝、尼龙刷丝、PBT丝、剑麻刷丝等。又例如,在面对湿垃圾较多的场景时,滚刷为软毛滚刷,即滚刷外表面的刷毛为绒毛。具体地,可以用贴毛工艺将毛布等绒毛材质粘贴在滚刷的外表面,绒毛可以采用海绵,或者由羊皮、羊毛、涤纶、腈纶、锦纶等材质制作而成的绒布,以使得该滚刷外表面的绒毛可以吸附水分。
对于上述的边刷组件23,请继续参阅图1,边刷组件23包括第一边刷支架231与第一清洁部232,第一边刷支架231设置于壳体21上,第一边刷支架231与第一清洁部232连接,第一清洁部232设置于滚刷的端部,且第一清洁部232沿远离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以边刷组件23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21为例说明,第一边刷支架231大致呈横置的L形结构,即该第一边刷支架231的一端的端部与另一端的端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清洁部232设置于第一边刷支架231背离壳体21的表面。其中,第一清洁部232远离第一边刷支架231的一端贴合于地面。与之相应的,壳体21设有与第一边刷支架231的纵截面形状相匹配的安装槽21a,该安装槽21a的槽口的一端设有抵接部211,较优地,抵接部211的数量为两个,一抵接部211 设置于该安装槽21a的槽口的一端,另一抵接部211设置于该安装槽21a 的槽口的另一端。如此设置,第一边刷支架231可方便地安装于安装槽 21a内或从安装槽21a内拆卸,且由于第一边刷支架231相对的两端部不再同一水平面上,装配于安装槽21a后可对安装槽21a的相邻两侧壁具有夹紧力,使得第一边刷支架231装配于安装槽21a后不易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边刷组件23与壳体21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此,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边刷组件23亦可螺接固定于壳体21上。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边刷支架231的形状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刷支架231的形状可为具有平滑过渡的L型结构,或者为U形结构,只需满足第一边刷支架231装配于安装槽21a后不易脱离的要求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该垃圾可包括干垃圾与湿垃圾,干垃圾是指毛发、灰土、炉渣、碎骨头、硬贝壳、硬果壳、塑料片、尼龙制品等固体垃圾,湿垃圾是指污水、食物残渣、菜根、菜叶、瓜皮、果屑、调料、酱料等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因此为使边刷组件23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第一清洁部232可以设置为不同类型。例如,在面对湿垃圾较多的场景中,第一清洁部232可以为抹布,充分将湿垃圾带动至滚刷的正下方的清洁区域内。或者,在面对干垃圾较多的场景中,第一清洁部232可以为毛刷,充分的将干垃圾清扫至滚刷的正下方的清洁区域内。
为进一步地提升地刷机构20清理边缘或角落的垃圾的清洁效果,可选地,请参阅图2,边刷组件23还包括第二边刷支架233与第二清洁部234,第二边刷支架233设置于壳体21,第二边刷支架233与第二清洁部234连接,第二清洁部234设置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且第二清洁部234沿远离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其中,第一清洁部232设置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边刷支架233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21举例说明,如图2所示,壳体21设有转轴212,第二边刷支架233远离第二清洁部234的一端套设于转轴212,且第二边刷支架233可相对于转轴212 绕轴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刷支架233亦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固定于壳体21,在此不再详述。
具体地,请参阅图3,第二边刷支架233在第一固定位置与第二固定位置之间沿垂直于壳体21所处平面的转轴212绕轴转动。当第二边刷支架233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第二清洁部234位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其中,第二清洁部234与第一清洁部232间隔设置;当第二边刷支架233转动至第二固定位置时,第二边刷支架233抵接于壳体21,第二清洁部234在壳体21的抵靠作用下悬停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
为便于第二边刷支架233较为稳定地悬停于第一固定位置,请继续参阅图3或图4,进一步地,第二边刷支架233还设有定位缺口233a。与定位缺口233a的位置相对应的,壳体21上还设有定位凸起213。其中,定位凸起213与转轴212间隔设置。当第二边刷支架233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定位缺口233a卡入定位凸起213,以将第二边刷支架 233固定于第一固定位置,进而实现第二边刷支架233的稳定地悬停。较优地,当第二边刷支架233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第二清洁部234 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清洁部232的倾斜角度相同。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清洁部234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清洁部232的倾斜角度相同是指二者的倾斜角度完全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并非仅仅是指二者的倾斜角度完全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第二清洁部234可以为硬质毛刷,第一清洁部232可以为抹布。在第二边刷支架233悬停于第一固定位置时,第二清洁部234可处于滚刷前方边角区域的垃圾清扫至滚刷所在的正下方区域,以便于滚刷进行清洁,而经过滚刷清洁后,处于滚刷后方的第一清洁部232便可对第二清洁部234清扫过的区域完成抹擦。如此设置,可较为彻底地将边角区域清理干净。
由于滚刷的端部需经常性清洁死角区域,这会导致滚刷的端部较易磨损,为便于对滚刷进行更换。请参阅图4,可选地,地刷机构20还包括滚刷固定组件24,滚刷固定组件24设置于壳体21,滚刷的辊轴卡接于滚刷固定组件24,滚刷固定组件24用于安装或拆卸滚刷。具体地,滚刷固定组件24包括抵接板241与第一弹性件242,抵接板241收容于壳体21的收容槽(未示出)内,弹性件收容于壳体21内,第一弹性件 242的一端与抵接板241连接,抵接板241设有定位柱2411,滚刷的辊轴插接于定位柱2411的轴孔内。进一步地,滚刷固定组件24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43,第二弹性件243收容于壳体21内,第二弹性件243的一端与抵接板241连接,其中,沿平行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第二弹性件243与第一弹性件242间隔设置。较优地,第一弹性件242与第二弹性件243均为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滚刷的端部设置第一清洁部来清洁滚刷的左右两端存在的死角区域。在手持洗地机执行清洁任务时,清洁部可将边缘或角落(例如墙边或墙角)的垃圾带动至滚刷的正下方的清洁区域内,进而通过滚刷的转动将该垃圾吸入吸污通道内,并存放于主机体的污水缸内。综上所述,该地刷机构20在清扫边缘或角落的垃圾时具有较好的清洁效果。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包括主机体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地刷机构20,地刷机构20与主机体连接。关于地刷机构20的具体结构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的地刷机构20即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滚刷腔;
滚刷组件,包括驱动单元与滚刷,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滚刷收容于所述滚刷腔,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滚刷转动;以及
边刷组件,包括第一边刷支架与第一清洁部,所述第一边刷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边刷支架与所述第一清洁部连接,所述第一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且所述第一清洁部沿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刷支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刷组件还包括第二边刷支架与第二清洁部,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与所述第二清洁部连接,所述第二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且所述第二清洁部沿远离所述滚刷的端部方向呈倾斜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清洁部设置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套设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绕轴转动;
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位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二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位于所述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的后方,其中,所述第二清洁部与所述第一清洁部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转轴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设有定位缺口,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定位凸起卡入所述定位缺口内,以将所述第二边刷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二边刷支架转动至第一固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清洁部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清洁部的倾斜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机构包括滚刷固定组件,所述滚刷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滚刷的辊轴卡接于所述滚刷固定组件,所述滚刷固定组件用于安装或拆卸所述滚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刷固定组件包括抵接板与第一弹性件,所述抵接板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收容槽内,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连接,所述抵接板设有定位柱,所述滚刷的辊轴插接于所述定位柱的轴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刷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板连接,其中,沿平行于滚刷的端部的前进方向,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间隔设置。
10.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主机体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刷机构,所述地刷机构与所述主机体连接。
CN202122160251.4U 2021-09-07 2021-09-07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Active CN215959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251.4U CN215959689U (zh) 2021-09-07 2021-09-07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0251.4U CN215959689U (zh) 2021-09-07 2021-09-07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59689U true CN215959689U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68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0251.4U Active CN215959689U (zh) 2021-09-07 2021-09-07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59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2759B (zh) 清掃機器人
JP3641618B2 (ja) 清掃器具
TWI583338B (zh) Dispenser for cleaning machines
KR100841444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브러시 및 걸레 겸용 흡입노즐
US20120110755A1 (en) Cleaning Device with Electrostatic Sheet Auto Rolling
GB2251180A (en) Vacuum cleaner with wiping action
PT2449937T (pt) Aspirador para pavimentos sem revestimento
NZ314192A (en) Broom type vacuum cleaner with double row of bristles lining suction inlet
CN215687557U (zh)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CN214804444U (zh) 拖布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KR102232959B1 (ko) 물걸레 청소기
JP2012245318A (ja) 掃除機
KR100884768B1 (ko) 전동 물걸레 청소기
CN215383722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5959689U (zh) 地刷机构以及清洁装置
CN215383695U (zh) 拖布组件和清洁机器人
CN101712035A (zh) 湿法清洗器
CN216907825U (zh) 一种清洁系统以及清洁设备
CN205411082U (zh) 地刷及吸尘器
CN211187079U (zh) 一种侧抽式辊刷的洗地机
KR20140081631A (ko) 무선방식 물걸레청소기
KR20140126433A (ko) 무선방식 바이브레이터 물걸레청소기
CN218186673U (zh) 一种集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KR102603215B1 (ko) 롤패드 회전형 무선 물걸레 청소기
KR200467849Y1 (ko) 물걸레청소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