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7076U -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7076U
CN215947076U CN202121670289.XU CN202121670289U CN215947076U CN 215947076 U CN215947076 U CN 215947076U CN 202121670289 U CN202121670289 U CN 202121670289U CN 215947076 U CN215947076 U CN 215947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steam
heat source
pipeline
sludge
dr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028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海文
刘涛
苏红玉
蔡辉
王莉
岳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eng Institut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028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7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7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7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包括带加热层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内转动的转子,转子的驱动装置,废蒸汽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污泥薄层干化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对于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其中,将加热层分为预热段和加热段,预热段借助废蒸汽和回收热源进行加热前的预热,同时,废蒸汽管路与回收热源管路独立设置,可避免废蒸汽与回收热源接触,避免回收热源被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干化是利用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热能或工业余热、废热,通过专门的工艺和设备,使污泥中水分快速蒸发的一种工艺,其中,卧式薄层污泥干化工艺是现阶段普遍使用且干化效率较高的方式。工艺中所采用的卧式薄层干化机将来自热电厂等工厂提供的工业余热,例如蒸汽或热油,输入干化机,与干化机内部高含水量的污泥进行间接热交换,污泥中的水分和其他可蒸发物质在受热条件下汽化,由此将污泥中的水分与固体物分离,实现污泥的干化。
现有的卧式薄层干化机对于从污泥中分离的废蒸汽通常采取除尘、冷凝、进一步污水处理以及除臭操作,浪费了蒸汽带出的大量热量,能量利用率较低。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薄层污泥干化装置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更高的薄层污泥干化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薄层污泥干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方案:
一种薄层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带加热层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内转动的转子,转子的驱动装置,废蒸汽回收装置;其中,壳体上设置有湿污泥进口、热源进口、干污泥出口、热源出口以及废蒸汽出口;加热层包括预热段和加热段,热源经加热层的加热段与污泥交换热量后从热源出口排出,并作为回收热源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热源进口,废蒸汽经废蒸汽出口排出,经管道通入废蒸汽回收装置后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废蒸汽进口,预热段包括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
进一步地,废蒸汽回收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
进一步地,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相对设置在加热层的两个半圆环内。
进一步地,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之间部分管路叠置。
进一步地,废蒸汽管路采用不锈钢和/或在管路内层设置有耐蚀涂层。
进一步地,预热段的废蒸汽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与翅片散热器连接,翅片散热器与预热段热源出口处的疏水阀连接,冷凝器与臭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壳采用不锈钢、高强度结构钢覆层或高温热喷涂耐磨涂层。
进一步地,转子装有作为涂层、混合和推进作用的叶片,叶片与内壳间距为5-10mm,叶片可进行单独调和拆卸。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为变频或定频电机,干化机转速为100r/min,转子外缘线速度为10m/s,物料停留时间为10-15min。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对薄层污泥干化机进行改进。通过对于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其中,将加热层分为预热段和加热段,预热段借助废蒸汽和回收热源进行加热前的预热,不同于借助热泵对废蒸汽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热源,本申请中将废蒸汽通过旋风除尘器后直接导入预热段管路中,省去热泵交换的过程,直接将废蒸汽进行再利用,可提高废蒸汽的热量利用率;同时,废蒸汽管路与回收热源管路独立设置,可避免废蒸汽与回收热源接触,避免回收热源被污染,也解决了废蒸汽中腐蚀性物质对于壳体的侵蚀问题。此外,废蒸汽经过预热段热交换后,可对废蒸汽中的气态物质进行初步冷凝,借助湿污泥的低温实现了冷凝作用,节省了冷凝所需要的能量,而且,本申请中用于冷凝器的冷凝水均来自热源的冷凝产物,通过翅片散热器加速冷凝水的降温,显著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最后,本申请中对于废蒸汽管路与回收热源管路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预热段的热量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薄层污泥干化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预热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1-预热段,1.2-加热段,2-转子,3-驱动装置,4-废蒸汽回收装置,5-湿污泥进口,6-干污泥出口,7.1、7.2、7.3-热源进口,8-热源,9-热源出口,10-预热段热源进口,10.1-预热段热源出口,10.2-回收热源管路,11-废蒸汽出口,12-预热段废蒸汽进口,12.1-废蒸汽出口,12.2-废蒸汽管路,13-翅片散热器,14-冷凝器,15-污水处理装置,16-臭气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薄层污泥干化机,包括带加热层的圆筒形壳体1,壳体内转动的转子2,转子的驱动装置3,废蒸汽回收装置4;其中,壳体1上设置有湿污泥进口5、热源进口7.1、7.2、7.3,干污泥出口6、热源出口9以及废蒸汽出口11;加热层包括预热段1.1和加热段1.2,热源8经加热层的加热段1.2与污泥交换热量后从热源出口9排出,并作为回收热源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热源进口10,废蒸汽经废蒸汽出口11排出,经管道通入废蒸汽回收装置4后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废蒸汽进口12,预热段包括废蒸汽管路12.2和回收热源管路10.2。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废蒸汽回收装置4包括旋风除尘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废蒸汽管路12.2和回收热源管路10.2相邻设置且二者间不进行热交换。优选地,由于废蒸汽的温度通常低于回收热源的温度,因此将废蒸汽管路12.2设置在废蒸汽管路12.2与加热段1.2之间,以阶梯温度的形式充分加热湿污泥,通过两段式的预热,可提高污泥的加热均匀性和脱水效率,更利用了废蒸汽和回收热源的热量,显著提高能量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废蒸汽管路12.2和回收热源管路10.2之间部分管路叠置。优选地,由于废蒸汽的温度通常低于回收热源的温度,因此将回收热源管路10.2设置在废蒸汽管路12.2下方且管路平行部分上下紧密接触,通过该设置方式可利用回收热源对废蒸汽进一步加热,既能够提高管路的温度均匀性,又可以提高废蒸汽的利用率,尽可能地将回收热源的热量再利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废蒸汽管路12.2和回收热源管路10.2相对设置在加热层的两个半圆环内。该设置方式虽然热量利用率低于管路间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但可降低安装难度,在回收热源与废蒸汽温度差值较小的情况下,可同样实现较高的热量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废蒸汽管路12.2采用不锈钢和/或在管路内层设置有耐蚀涂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热段1.1的废蒸汽出口12.1与冷凝器14的入口连接,冷凝器14的冷却水入口与翅片散热器13连接,翅片散热器13与预热段热源出口10.1处的疏水阀连接,冷凝器13的出口与臭气处理装置16、污水处理装置15连接。可选的,热源出口9处通过疏水阀将气体与冷凝水分离,冷凝水通过管道进入翅片散热器13。通过将热源的回收利用充分利用热源的热量,并将冷凝水通过翅片散热器13进行加速散热,冷凝水的温度足够低后即可作为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壳采用不锈钢、高强度结构钢覆层或高温热喷涂耐磨涂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子2装有作为涂层、混合和推进作用的叶片,叶片与内壳间距为5-10mm,叶片可进行单独调和拆卸。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为变频或定频电机,干化机转速为100r/min,转子外缘线速度为10m/s,物料停留时间为10-15min。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包括带加热层的圆筒形壳体,壳体内转动的转子,转子的驱动装置,废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湿污泥进口、热源进口、干污泥出口、热源出口以及废蒸汽出口;加热层包括预热段和加热段,热源经加热层的加热段与污泥交换热量后从热源出口排出,并作为回收热源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热源进口,废蒸汽经废蒸汽出口排出,经管道通入废蒸汽回收装置后通过管道通入预热段废蒸汽进口,预热段包括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蒸汽回收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相对设置在加热层的两个半圆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蒸汽管路和回收热源管路之间部分管路叠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废蒸汽管路采用不锈钢和/或在管路内层设置有耐蚀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预热段的废蒸汽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接,冷凝器的冷却水入口与翅片散热器连接,翅片散热器与预热段热源出口处的疏水阀连接,冷凝器与臭气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壳采用不锈钢、高强度结构钢覆层或高温热喷涂耐磨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转子装有作为涂层、混合和推进作用的叶片,叶片与内壳间距为5-10mm,叶片可进行单独调和拆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薄层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器,电机为变频或定频电机。
CN202121670289.X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Active CN215947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0289.XU CN215947076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0289.XU CN215947076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7076U true CN21594707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7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0289.XU Active CN215947076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70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4122A (zh) * 2023-05-13 2023-07-18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薄层干化高效低能耗运行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44122A (zh) * 2023-05-13 2023-07-18 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污泥薄层干化高效低能耗运行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7488B (zh)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CN102992575B (zh) 蒸汽热循环污泥干化的方法及系统
WO2007033443A1 (en) Instal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iquid
JP2016107227A (ja) 汚泥脱水方法および汚泥脱水装置
CN215947076U (zh) 一种污泥薄层干化系统
CN112066686B (zh) 一种新型冷凝热回收盘式污泥低温干化系统
CN111099810A (zh) 热泵回收废蒸汽能量的间接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CN111099809A (zh) 一种真空低温回收能量间接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KR101364491B1 (ko) 산화탈수와 건조연소를 이용한 슬러지 에너지화 장치
CN107098417A (zh)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水的处理装置和工艺
CN207405057U (zh) 脱水污泥热解处置系统
CN211734157U (zh) 一种密闭间接换热的污泥干化系统
CN111153584A (zh) 一种两段法热量回用污泥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CN216347662U (zh) 一种循环热效率高的物料干化装置
CN201942604U (zh)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CN214436542U (zh) 一种热泵型废液真空蒸发浓缩设备
CN214060318U (zh) 一种污泥圆盘干化系统
CN214218469U (zh) 一种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装置
CN209989240U (zh)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
CN110304804B (zh) 一种污泥热调质及干化碳化节能系统
CN104710094A (zh) 印染污泥干燥方法及其设备
CN216764793U (zh) 一种双轴解析机
CN110304805B (zh) 一种污泥热干化及碳化节能系统
CN216303609U (zh) 一种污泥干化蒸发载气热量分级回收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CN111377585A (zh) 一种负压汽化除水和热量回收板框脱水干化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20 1001-5, unit 1, 10 / F, building 36, Des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after: Zhongcheng Institut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20 1001-5, unit 1, 10 / F, building 36, Des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