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46016U -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6016U
CN215946016U CN202122090056.9U CN202122090056U CN215946016U CN 215946016 U CN215946016 U CN 215946016U CN 202122090056 U CN202122090056 U CN 202122090056U CN 215946016 U CN215946016 U CN 215946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feeding
cut
limiting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00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yric Robot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00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6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6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6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出料切离机构,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料轨道和切离机构;所述上料轨道沿第一方向传输物料至所述切离机构;所述切离机构沿第一方向衔接于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并可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轨道;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出料切离机构在切离物料时容易损坏物料且切离过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之一。

Description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料在上料时,物料从上料轨道移向固定位,随后通过推手将物料推离固定位,实现其与上一物料的切离;然而该方式在切离物料时,物料与其承载平面之间会产生相对摩擦,物料容易磨损;另外,由于物料的出料方向与切离方向不一致,在物料出料时可能出现仅部分位置进入到切离工位,导致后续在切离物料时,容易出现物料卡壳以及磨损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切离机构,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出料切离机构在切离物料时容易损坏物料且切离过程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提供一种出料切离机构,包括上料轨道和切离机构;
所述上料轨道沿第一方向传输物料至所述切离机构;
所述切离机构沿第一方向衔接于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并可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轨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本申请提供的出料切离机构其切离方向与物料在上料轨道上的传输方向一致,采用该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卡壳的现象,从而保证上料过程的流畅度与稳定;另外,本申请中物料的切离过程是将承载着物料的整体一起沿指定方向转移,较现有技术采用推杆将物料推向一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在推送物料时物料磨损的情况,从而对物料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上料过程对产品的影响,提升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切离结构包括
安装架;
切离台,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用于承载物料;
第一驱动组,用于驱动所述切离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切离台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的驱动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安装架提供支撑主体与安装主体,切离台衔接于上料轨道的出料端,物料从上料轨道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切离台上,随后切离台在第一驱动组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料切离,后续通过上料机构转移切离台上的物料,空置的切离台在第一驱动组的作用下向上料轨道靠近,随后重复上述上料操作。
优选的,在所述切离台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上料轨道的出料端并连通所述上料轨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物料从上料轨道移动至切离台上时进入到限位槽中,限位槽对物料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对物料置于切离台上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有利于后续的上料机构对切离台上的物料进行精准取料。
优选的,于所述切离台的移动路径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限制所述切离台远离和/或靠近所述上料轨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切离台可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上料轨道,当切离台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其受到定位机构的限位作用无法进一步伸出或缩回;因此定位机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切离台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超程,撞击其他零配件造成损坏或上料位置不够精准的现象。
优选的,在所述定位机构面向所述切离台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结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定位机构上设置的缓冲机构可对切离台在移动至行程终点时进行缓冲,从而有效保护各零配件,避免运动速度过快撞击导致零配件损坏。
优选的,在所述上料轨道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震动台,所述震动台抵接于所述上料轨道底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震动台产生震动可上料轨道上的物料定向移动,实现上料轨道的上料;同时令物料实现更均匀平稳的上料。
优选的,在所述上料轨道的进料端连接有一震动盘;
其中,物料由所述震动盘移动至所述上料轨道;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震动盘上装载着无规则排列的物料,通过震动盘震动令无规则排列的物料逐渐呈有序排列并输出至上料轨道上。
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切离机构上的到位传感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到位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物料是否到达切离台的指定位置,当其监测到物料到达指定位置时,即可令第一驱动组带动切离台移动,实现物料的切离,实现自动切离上料。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以及驱动所述限位柱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
其中,所述物料呈环形,所述限位柱可沿第二方向插置于所述物料的环形圈内并限制所述物料沿第一方向进入所述切离机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物料在从上料轨道进入至切离台上时,由于切离台一次仅可实现固定数量的物料的切离,然后上料轨道的上料又是无序的,因此物料在上料轨道至切离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连带现象,影响后续正常上料;而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该问题,限位柱可对物料进行限位,令上料轨道一次仅能实现指定数量的物料传输至切离台上,其余的物料则由于限位柱的作用无法进一步前进,从而有效避免了上述物料连带现象;当上一物料上料完毕后,第二驱动组再驱动限位柱沿第二方向移动,限位柱远离物料,物料再次呈可移动状态,实现上料,直至通过指定数量后限位柱再下移对物料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组的驱动端;
所述限位柱沿第二方向可调节设于所述连接板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限位柱沿第二方向插置与物料的环形圈内,可理解为限位柱的端部朝向上料轨道的表面,若限位柱的长度较长,则在其下压对物料进行限位时,限位柱的端部直接压与上料轨道上,容易损坏各零配件;若限位柱的长度过短,则无法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因此本方案令限位柱呈可调节设置于连接板上,如此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限位柱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上述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的出料切离机构其切离方向与物料在上料轨道上的传输方向一致,采用该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卡壳的现象,从而保证上料过程的流畅度与稳定;另外,本申请中物料的切离过程是将承载着物料的整体一起沿指定方向转移,较现有技术采用推杆将物料推向一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在推送物料时物料磨损的情况,从而对物料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上料过程对产品的影响,提升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其中:10、上料轨道;11、挡板;20、切离机构;21、安装架;22、切离台;221、固定板;222、滑轨;223、限位槽;224、第一凹槽;23、第一驱动组;30、震动台;40、震动盘;50、定位机构;60、到位传感器;70、限位机构;71、限位柱;72、第二驱动组;73、连接板;80、物料;
C1、第一方向;C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现有的物料在上料时,物料从上料轨道移向固定位,随后通过推手将物料推离固定位,实现其于上一物料的切离;然而该方式在切离物料时,物料与其承载平面之间会产生相对摩擦,物料容易磨损;另外,由于物料的出料方向与切离方向不一致,在物料出料时可能出现仅部分位置进入到切离工位,导致后续在切离物料时,容易出现物料卡壳以及磨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1-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料切离机构,包括上料轨道10和切离机构20;
具体的,上料轨道10沿第一方向传输物料80至切离机构20;
进一步的,切离机构20沿第一方向衔接于上料轨道10的出料端,并可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轨道10;
在上述方案中,本申请提供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切离方向与物料80在上料轨道10上的传输方向一致,采用该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卡壳的现象,从而保证上料过程的流畅度与稳定;另外,本申请中物料80的切离过程是将承载着物料80的整体一起沿指定方向转移,较现有技术采用推杆将物料80推向一侧的方式而言,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避免了在推送物料80时物料80磨损的情况,从而对物料80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上料过程对产品的影响,提升产品质量。
具体的,请参见图1-2,所述切离结构包括安装架21、切离台22以及第一驱动组23;
具体的,切离台22设于安装架21上,第一驱动组23用于驱动所述切离台22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切离台22设于第一驱动组23的驱动端;
在上述方案中,安装架21提供支撑主体与安装主体,切离台22衔接于上料轨道10的出料端,物料80从上料轨道1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切离台22上,随后切离台22在第一驱动组23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实现物料80切离,后续通过上料机构转移切离台22上的物料80,空置的切离台22在第一驱动组23的作用下向上料轨道10靠近,随后重复上述上料操作。
具体的,请参见图3,在切离台22上形成有限位槽223;限位槽223的开口朝向上料轨道10的出料端并连通上料轨道10;
在上述方案中,物料80从上料轨道10移动至切离台22上时进入到限位槽223中,限位槽223对物料80起到限位作用,从而对物料80置于切离台22上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纠偏,有利于后续的上料机构对切离台22上的物料80进行精准取料;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80呈环形,限位槽223底部则呈弧形,与物料80的形状适配,从而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
具体的,请参见图2,于切离台22的移动路径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定位机构50;
进一步的,定位机构50限制切离台22远离和/或靠近上料轨道10;
具体的,定位机构50设于安装架21上;
进一步的,切离台22连接有一固定板221,在安装架21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滑轨222,固定板221滑动设置于滑轨222上;
在上述方案中,切离台22可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上料轨道10,当切离台22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其受到定位机构50的限位作用无法进一步伸出或缩回;因此定位机构50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切离台22在移动过程中移动超程,撞击其他零配件造成损坏或上料位置不够精准的现象。
进一步的,在定位机构50面向切离台2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定位机构50上设置的缓冲机构可对切离台22在移动至行程终点时进行缓冲,从而有效保护各零配件,避免运动速度过快撞击导致零配件损坏。
具体的,请参见图1,在所上料轨道10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震动台30,震动台30抵接于上料轨道10底面;
在上述方案中,震动台30产生震动可上料轨道10上的物料80定向移动,实现上料轨道10的上料,同时令物料实现更均匀平稳的上料。
具体的,在上料轨道10的进料端连接有一震动盘40;
其中,物料80由震动盘40移动至上料轨道10;震动盘40上装载着无规则排列的物料80,通过震动盘40震动令无规则排列的物料80逐渐呈有序排列并输出至上料轨道10上。
具体的,还包括设于切离机构20上的到位传感器60;
在上述方案中,到位传感器60可用于监测物料80是否到达切离台22的指定位置,当其监测到物料80到达指定位置时,即可令第一驱动组23带动切离台22移动,实现物料80的切离,实现自动切离上料。
进一步的,到位传感器60为对射型传感器,在切料台上于对射传感器其的对射路径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24,对射传感器的信号线可穿过第一凹槽224;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3,第一凹槽224与限位槽223连通,即当物料80抵接于限位槽223的底部时,其边缘部分恰能被对射传感器的信号线检测到;
进一步的,到位传感器60也可呈其他设置方式或其他类型,如直接设置于限位槽223上方等,以上仅为其中几种方式的举例,具体的设置方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几种。
物料80在从上料轨道10进入至切离台22上时,由于切离台22一次仅可实现固定数量的物料80的切离,然后上料轨道10的上料又是无序的,因此物料80在上料轨道10至切离台22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连带现象,影响后续正常上料;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1-3,还包括限位机构70;
具体的,限位机构70包括限位柱71以及驱动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72;
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物料80呈环形,限位柱71可沿第二方向插置于物料80的环形圈内并限制物料80沿第一方向进入切离机构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可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第二方向可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限位柱71可对物料80进行限位,令上料轨道10一次仅能实现指定数量的物料80传输至切离台22上,其余的物料80则由于限位柱71的作用无法进一步前进,从而有效避免了上述物料80连带现象;当上一物料80上料完毕后,第二驱动组72再驱动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移动,限位柱71远离物料80,物料80再次呈可移动状态,实现上料,直至通过指定数量后限位柱71再下移对物料80进行限位。
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插置与物料80的环形圈内,可理解为限位柱71的端部朝向上料轨道10的表面,若限位柱71的长度较长,则在其下压对物料80进行限位时,限位柱71的端部直接压与上料轨道10上,容易损坏各零配件;若限位柱71的长度过短,则无法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具体的,请参见图2或图5,限位机构70还包括连接板73,连接板73设于第二驱动组72的驱动端;
进一步的,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可调节设于连接板73上;
在上述方案中,因此本方案令限位柱71呈可调节设置于连接板73上,如此即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限位柱71的伸出长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上述现象,令限位柱71的调节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限位柱71可通过螺纹连接与连接板73上,通过调节螺丝旋紧旋松控制限位柱71的活动状态,待其调整至指定位置后,将调节螺丝旋紧实现其与连接板73的固定连接。
具体的,请参见图4-5,在上料轨道10上靠近其出料端处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盖设于出料轨道上并同时覆盖限位槽223;
在上述方案中,挡板11可对物料80于第二方向上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物料80可平整的进行传输,避免在传输过程中前后物料80受力隆起的现象。
进一步的,在挡板11上开设有供限位柱71穿过的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轨道(10)和切离机构(20);
所述上料轨道(10)沿第一方向传输物料(80)至所述切离机构(20);
所述切离机构(20)沿第一方向衔接于所述上料轨道(10)的出料端,并可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料轨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离机构(20)包括
安装架(21);
切离台(22),设于所述安装架(21)上,用于承载物料(80);
第一驱动组(23),用于驱动所述切离台(22)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切离台(22)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组(23)的驱动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切离台(22)上形成有限位槽(223);所述限位槽(223)的开口朝向所述上料轨道(10)的出料端并连通所述上料轨道(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切离台(22)的移动路径上至少设置有一组定位机构(50);
所述定位机构(50)限制所述切离台(22)远离和/或靠近所述上料轨道(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机构(50)面向所述切离台(2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轨道(10)的进料端连接有一震动盘(40);
其中,物料(80)由所述震动盘(40)移动至所述上料轨道(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料轨道(10)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有震动台(30),所述震动台(30)抵接于所述上料轨道(10)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切离机构(20)上的到位传感器(60)。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70);
所述限位机构(70)包括限位柱(71)以及驱动所述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组(72);
其中,所述物料(80)呈环形,所述限位柱(71)可沿第二方向插置于所述物料(80)的环形圈内并限制所述物料(80)沿第一方向进入所述切离机构(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出料切离机构(2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0)还包括连接板(73),所述连接板(7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组(72)的驱动端;
所述限位柱(71)沿第二方向可调节设于所述连接板(73)上。
CN202122090056.9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Active CN215946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056.9U CN2159460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056.9U CN2159460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6016U true CN215946016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1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0056.9U Active CN215946016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6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3677B (zh) 一种槽式料箱自动上料设备
CN201776658U (zh) 气动式棒料自动上料装置
US4228901A (en) Separator device for elongate objects advancing along a conveying path
US6409462B2 (en) Method for aligning stacked documents moving along a conveyor
CN210557499U (zh) 一种多层料盒上下料装置
CN104647792A (zh) 一种易拉罐压扁机
US2017004395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feeding products
CN215946016U (zh) 一种出料切离机构
US4463845A (en) Material-hand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6219303A (zh) 胶条检测裁断与排料系统
CN104849480B (zh) 一种蜗杆缺陷检测装置
CN114871073A (zh) 引线框架点胶设备
CN217797136U (zh) 点胶设备的上料限位结构
CN209257052U (zh) 一种脚踏式橡胶切料机
CN210311030U (zh) 一种瓷砖护边上料装置
CN209177486U (zh) 牛角锁钩组装机底片送料装置
CN210703525U (zh) 一种打螺钉机
CN215945926U (zh) 一种螺钉上料装置
CN214298140U (zh) 一种浮动分料机构
CN109249581B (zh) 分料机构及具有其的供料系统
CN217650207U (zh) 自动化水晶上料装置
CN104154867A (zh) 测量装置及具有其的输送装置
CN110026500A (zh) 一种管座引线打扁装置
CN215281687U (zh) 视觉检测装置
CN212443548U (zh) 高精度机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