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1213U -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1213U
CN215931213U CN202121655617.9U CN202121655617U CN215931213U CN 215931213 U CN215931213 U CN 215931213U CN 202121655617 U CN202121655617 U CN 202121655617U CN 215931213 U CN215931213 U CN 215931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hamber
valve
metal
ga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561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鑫
刘敏宁
姜先哲
王学峰
裴新宇
钱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561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1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1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1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具有第二腔室,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从非金属气阀的两侧夹持非金属气阀,非金属气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配合,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连接角阀,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连接角阀,气体通过连接角阀通入至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压力计,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计,并通过压力计检测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的压力状态,以判断非金属气阀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非金属气阀无法检测其密封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往复式压缩机的气阀有金属气阀、非金属气阀,其中非金属气阀是随着工程塑料发展而兴起的一类阀门。由于采用的是有较强韧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阀片(环),该类气阀具有金属气阀无法比拟的抗杂质性、抗冲击性、抗油粘滞性,具有适应工况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往复机压缩机中,气阀是否有良好的密封性尤为重要。由于非金属阀片容易受潮湿环境、存放条件、存放周期的影响,使阀片发生变形,故非金属气阀一般无法满足采用煤油、水法判断是否泄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金属气阀无法检测其密封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具有第一腔室;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具有第二腔室,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从非金属气阀的两侧夹持非金属气阀,非金属气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配合,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连接角阀,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连接角阀,气体通过连接角阀通入至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压力计,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计,并通过压力计检测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的压力状态,以判断非金属气阀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还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设置在非金属气阀的外边缘处,并与非金属气阀和第一筒体,或非金属气阀和第二筒体抵接,辅助组件和非金属气阀共同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或第二筒体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辅助组件的一部分容纳抵顶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辅助组件包括呈环形的过渡盘,过渡盘与非金属气阀的端面外边缘处抵接,并与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抵顶。
进一步地,辅助组件还包括:O形环,O形环的两端分别与过渡盘的端面和第一筒体,或过渡盘的端面和第二筒体抵接;密封垫,密封垫的两端分别与过渡盘和非金属气阀抵接,当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对接时,密封垫、过渡盘和O形环压紧以密封非金属气阀的两端与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地,辅助组件为多个,且非金属气阀与第一筒体之间、以及非金属气阀与第二筒体之间均设置有辅助组件。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在第一筒体或第二筒体的端部,紧固件穿设在第一筒体的连接法兰和第二筒体的连接法兰上,以使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夹紧非金属气阀。
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还包括:圆筒部,圆筒部内形成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盲板,盲板设置在圆筒部远离连接法兰的一端,并封堵圆筒部的开口。
进一步地,连接角阀为多个,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侧壁均设置有连接角阀。
进一步地,压力计为多个,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侧壁均设置有压力计。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而夹持在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非金属气阀可以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开来,这样,当通过连接角阀向第一腔室或者第二腔室中的一者通入压缩气体至预定的压力时,通过压力计即可直观地得到第一腔室或这第二腔室内的压力状态,从而判断非金属气阀是否泄漏及泄漏量是否低于允许值。上述设置方式以气密性测定法为原理,测试非金属气阀在有压差存在时对气体的密封能力,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在往复式压缩机检维修及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出厂检验中可广泛使用,并且与煤油、水法判断气阀是否泄漏相比,有效提高检验可靠度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的爆炸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筒体;20、第二筒体;30、连接角阀;40、压力计;51、过渡盘;52、O形环;53、密封垫;60、非金属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非金属气阀无法检测其密封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包括第一筒体10、第二筒体20、连接角阀30和压力计40,第一筒体10具有第一腔室;第二筒体20具有第二腔室,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从非金属气阀60的两侧夹持非金属气阀60,非金属气阀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配合,并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连接角阀30,气体通过连接角阀30通入至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内;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压力计40,并通过压力计40检测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的压力状态,以判断非金属气阀60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而夹持在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之间的非金属气阀60可以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开来,这样,当通过连接角阀30向第一腔室或者第二腔室中的一者通入压缩气体至预定的压力时,通过压力计40即可直观地得到第一腔室或这第二腔室内的压力状态,从而判断非金属气阀60是否泄漏及泄漏量是否低于允许值。上述设置方式以气密性测定法为原理,测试非金属气阀60在有压差存在时对气体的密封能力,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在往复式压缩机检维修及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出厂检验中可广泛使用,并且与煤油、水法判断气阀是否泄漏相比,有效提高检验可靠度和准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还包括辅助组件,辅助组件设置在非金属气阀60的外边缘处,并与非金属气阀60和第一筒体10,或非金属气阀60和第二筒体20抵接,辅助组件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其与非金属气阀60二者共同分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从而保证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分隔效果,这样,若有气体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流动则一定是由于非金属气阀60的密封性造成的,从而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筒体10和/或第二筒体20的端部开设有凹槽,辅助组件的一部分容纳抵顶在凹槽内。本实施例在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端面上均开设有凹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配合辅助组件实现辅助组件的定位和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组件包括呈环形的过渡盘51、O形环52和密封垫53,过渡盘51呈圆环形,其一端与非金属气阀60的端面外边缘处抵接,另一端与第一筒体10或第二筒体20抵顶;O形环52设置在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中的一者与过渡盘51之间,即O形环52的两端分别与过渡盘51的端面和第一筒体10,或分别与过渡盘51的端面和第二筒体20抵接,O形环52作为过渡盘51与筒体之间的密封部件,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密封垫53的两端分别与过渡盘51和非金属气阀60抵接,密封垫53作为过渡盘51与非金属气阀60之间的密封部件,保证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当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对接时,密封垫53、过渡盘51和O形环52相互压紧,从而实现密封非金属气阀60的两端与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之间的缝隙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辅助组件设置有为多个,且非金属气阀60与第一筒体10之间、以及非金属气阀60与第二筒体20之间均设置有辅助组件,从而保证密封效果,防止通入的压缩气体逸散造成检测不准确的问题。辅助组件中各部件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待检测的非金属气阀60的止口尺寸进行相应设置,也可以设置有多组不同尺寸的辅助组件,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选择即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在第一筒体10或第二筒体20的端部,螺栓等紧固件穿设在第一筒体10的连接法兰和第二筒体20的连接法兰上,从而使得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夹紧非金属气阀60,在夹紧非金属气阀60的同时,配合辅助组件即可使得非金属气阀60将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隔开来。
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还包括圆筒部和盲板,圆筒部内形成第一腔室或第二腔室;盲板设置在圆筒部远离连接法兰的一端,并封堵圆筒部的开口。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二者的结构大致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的长度不同,该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设置,设置成相同或者不同均可。连接法兰采用10MM45号钢制作,圆筒部采用
Figure BDA0003171695090000041
的无缝钢管,连接法兰、圆筒部和盲板三者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经过强度计算,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10和第二筒体20优选在常温常压、保证1.2倍安全系数的前提下可承受1MP的压力。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连接角阀30和压力计40均为多个,且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侧壁均设置有连接角阀30和压力计40。使用时根据非金属气阀60的作用选择性地打开其中一个连接角阀30,向相应的腔室中通入压缩空气即可。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具体使用过程为:操作人员根据非金属气阀60的止口尺寸选择合适的过渡盘51,用螺栓将第一筒体10与第二筒体20可靠连接,根据非金属气阀60作用选择需要通入压缩空气的连接角阀30,并将其通过气源管与气源连接,将另一侧不使用的连接角阀30关闭。通入压缩空气,当通入压缩空气的腔室的压力计40示数达到1MP时,关闭连接角阀30。观察压力计40的示数变化情况,判断非金属气阀60的气密性是否符合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非金属气阀无法检测其密封性的问题;
2、以气密性测定法为原理,测试非金属气阀在有压差存在时对气体的密封能力,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在往复式压缩机检维修及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出厂检验中可广泛使用;
3、与煤油、水法判断气阀是否泄漏相比,有效提高检验可靠度和准确度;
4、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靠。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筒体(10),所述第一筒体(10)具有第一腔室;
第二筒体(20),所述第二筒体(20)具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从非金属气阀(60)的两侧夹持所述非金属气阀(60),所述非金属气阀(6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配合,并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分隔;
连接角阀(30),所述第一腔室和/或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所述连接角阀(30),气体通过所述连接角阀(30)通入至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内;
压力计(40),所述第一腔室和/或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所述压力计(40),并通过所述压力计(40)检测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的压力状态,以判断所述非金属气阀(60)的密封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还包括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设置在所述非金属气阀(60)的外边缘处,并与所述非金属气阀(60)和所述第一筒体(10),或所述非金属气阀(60)和所述第二筒体(20)抵接,所述辅助组件和所述非金属气阀(60)共同分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或所述第二筒体(20)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辅助组件的一部分容纳抵顶在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呈环形的过渡盘(51),所述过渡盘(51)与所述非金属气阀(60)的端面外边缘处抵接,并与所述第一筒体(10)或所述第二筒体(20)抵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
O形环(52),所述O形环(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盘(51)的端面和所述第一筒体(10),或所述过渡盘(51)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筒体(20)抵接;
密封垫(53),所述密封垫(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盘(51)和所述非金属气阀(60)抵接,当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对接时,所述密封垫(53)、所述过渡盘(51)和所述O形环(52)压紧以密封所述非金属气阀(60)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为多个,且所述非金属气阀(60)与所述第一筒体(10)之间、以及所述非金属气阀(60)与所述第二筒体(20)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辅助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包括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筒体(10)或所述第二筒体(20)的端部,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一筒体(10)的连接法兰和所述第二筒体(20)的连接法兰上,以使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夹紧所述非金属气阀(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0)和所述第二筒体(20)还包括:
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内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或所述第二腔室;
盲板,所述盲板设置在所述圆筒部远离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并封堵所述圆筒部的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角阀(30)为多个,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均设置有所述连接角阀(3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计(40)为多个,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压力计(40)。
CN202121655617.9U 2021-07-20 2021-07-20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Active CN215931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617.9U CN215931213U (zh) 2021-07-20 2021-07-20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617.9U CN215931213U (zh) 2021-07-20 2021-07-20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1213U true CN215931213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1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5617.9U Active CN215931213U (zh) 2021-07-20 2021-07-20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1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72974A1 (en) Negative-pressure airtightnes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4694421U (zh) 阀门检漏测试装置
US7004470B2 (en) Device for a pipe flange seal
NO20150004A1 (no) Fremgangsmåte og anordning til påvisning av fluidlekkasje mellom to rørseksjoner
CN105241614A (zh) 压力管道的检测装置
CN215931213U (zh) 压缩机非金属气阀气密性试验装置
US7814778B2 (en) Faceplate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method
CN109141763B (zh) 航空石墨密封中辅助密封胶圈气密性检验工装
CN206488903U (zh) 压力管道焊缝检测装置
CN112728248A (zh) 自带泄漏测试功能绝缘密封垫片
US3641542A (en) Valve apparatus having leak-detecting means
CN111006823A (zh) 一种自密封测试法兰及密封监测方法
CN206311278U (zh) 安全阀密封试验堵盖
CN214040539U (zh) 一种换热管查漏装置
CN114279643A (zh) 一种圆管法兰角焊缝密性检测装置
CN106706233B (zh) 零件上多个盲孔的逐孔气密性检验工装
CN112146820A (zh) 一种氦气介质阀门密封性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0034755U (zh) 一种承压堵漏测试装置
CN217901117U (zh) 一种挡板阀阀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9038320U (zh) 单向阀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08333772U (zh) 管道螺纹密封性检测工装和管道螺纹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8546066U (zh) 一种管道焊缝安全检测装置
CN217637818U (zh) 一种压力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CN2202308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管道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12251687U (zh) 一种管道封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