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30629U -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30629U
CN215930629U CN202121538360.9U CN202121538360U CN215930629U CN 215930629 U CN215930629 U CN 215930629U CN 202121538360 U CN202121538360 U CN 202121538360U CN 215930629 U CN215930629 U CN 2159306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ower plant
water tank
thermal pow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83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雄
董鲁峰
李会军
王钢锋
刘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Tongchuan Zhaojin Co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Tongchuan Zhaojin Co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Tongchuan Zhaojin Co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Tongchuan Zhaojin Co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83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306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306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306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供水管路,所述的冷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底座,冷却箱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冷却箱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冷却箱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的供水管路由换热管、储水箱、废水箱和循环管组成,储水箱和废水箱设置在底座上,换热管与换热通道间隙配合,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储水箱和废水箱连通,储水箱和废水箱底部通过循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冷却水的用量,提高设备冷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火电厂热力系统中重要的工作介质和冷却介质,对火电厂的正常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循环水的温度不仅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同时直接影响着火电厂经济效能。现有技术大多通过对供水进行冷却来稳定设备运行,但冷却效率较低,水流失较大,冷缺用水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冷却水的用量,通过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了供水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和供水管路,所述的冷却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底座,冷却箱底部设置有进水管,冷却箱上部设置有出水管,冷却箱设置有换热通道,所述的供水管路由换热管、储水箱、废水箱和循环管组成,储水箱和废水箱设置在底座上,换热管与换热通道间隙配合,换热管两端分别与储水箱和废水箱连通,储水箱和废水箱底部通过循环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有支管,支管处设置有调节阀,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箱底部设有排出管,排出管底部设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通道均匀分布在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的储水箱一侧设置有压力泵A,上部设置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废水箱一侧设置有压力泵B,底部设置有废水排水管,废水排水管设置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设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通道是蛇形排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冷却水的用量,通过蛇形排管的方式增加热交换面积,进而提高锅炉供水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中:1-冷却箱、2-换热管、3-支撑柱、4-底座、5-进水管、6-换热通道、7-储水箱、8-废水箱、9-循环管、10-出水管、11-排出管、12-压力泵A、13-进水口、14-废水排水管、15-压力泵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和供水管路,所述的冷却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底部固定连接底座4。通过这样的设计,固定冷却箱1的位置,同时为进水管5管路提供空间。
冷却箱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5和排出管11,冷却箱1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0,进水管5和出水管10设置有支管,支管处设置有调节阀,进水管5和出水管10的支管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在不使用冷却箱1时,调整调节阀的开关,循环水从支路通过,打开密封塞即可对冷却箱1进行清理。
冷却箱1内均匀设置有贯穿的换热通道6,换热通道6是蛇形排管,换热管2与换热通道6间隙配合。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加冷却水与循环水热交换的时间和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效率。
换热管2两端分别与储水箱7和废水箱8连通,储水箱7和废水箱8设置在底座4上,储水箱7设置有压力泵A12,废水箱8设置有压力泵B15,底部通过循环管9连通,循环管9设有调节阀。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冷却水通过换热管2送至废水箱8,打开调节阀,将冷却水送回至储水箱7,即可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打开进水管5和出水管10的调节阀,关闭循环管9的调节阀,然后打开储水箱7的压力泵12,开始进行锅炉水的冷却,待储水箱7与废水箱8内冷却水持平时,打开循环管9的调节阀,打开废水箱8的压力泵1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1)和供水管路,所述的冷却箱(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底部固定连接底座(4),冷却箱(1)底部设置有进水管(5),冷却箱(1)上部设置有出水管(10),冷却箱(1)内设置有换热通道(6),所述的供水管路由换热管(2)、储水箱(7)、废水箱(8)和循环管(9)组成,储水箱(7)和废水箱(8)设置在底座(4)上,换热管(2)与换热通道(6)间隙配合,换热管(2)两端分别与储水箱(7)和废水箱(8)连通,储水箱(7)和废水箱(8)底部通过循环管(9)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5)和出水管(10)设置有支管,支管处设置有调节阀,进水管(5)和出水管(10)的支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箱(1)底部设有排出管(11),排出管(11)底部设有密封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通道(6)均匀分布在箱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箱(7)一侧设置有压力泵A(12),上部设置有进水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水箱(8)一侧设置有压力泵B(15),底部设置有废水排水管(14),废水排水管(14)设置有密封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9)设有调节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通道(6)是蛇形排管。
CN202121538360.9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Active CN2159306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360.9U CN21593062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8360.9U CN21593062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30629U true CN215930629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8360.9U Active CN215930629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306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1318A (zh) 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8418890U (zh) 一种空冷机组高背压稳压供热系统
CN215930629U (zh) 一种火电厂快速辅助冷却装置
CN210801754U (zh) 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
CN209165527U (zh) 一种灵活型低位能供热系统
CN210740509U (zh) 一种低压缸零出力和储热罐联合调峰供热系统
CN206959317U (zh) 一种两用炉工作系统
CN211450858U (zh) 一种燃煤发电机组单罐熔融盐斜温层储热系统
CN209876889U (zh) 一种余热锅炉汽包连续排污水余热利用系统
CN211575941U (zh) 地下油站列管式换热器
CN210141583U (zh) 一种发电厂用锅炉过热降温装置
CN210153758U (zh) 一种电加热储热供蒸汽系统
CN110793087B (zh) 电极锅炉及熔盐蓄热参与燃煤热电厂热电解耦的综合系统
RU2124641C1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паросиловой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й установки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6761970A (zh) 一种多台联建机组乏汽冷却系统及多台联建空冷发电机组
CN215216405U (zh) 一种用于电厂灵活性调峰蓄热水罐的运行调节系统
CN207538941U (zh) 应用于皮革行业的内燃机高温余热回收系统
CN207849348U (zh) 一种带内置虹吸式疏水冷却段的低压加热器
CN202792768U (zh) 用于纸页印刷的冷水交换系统
CN217441606U (zh) 电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和热电联产机组
CN207262616U (zh) 蒸发冷却装置
CN214701821U (zh) 一种应用于低真空改造的冷却塔的防冻系统
CN220506878U (zh) 一种蒸汽管网
CN210345889U (zh) 一种水蓄热系统
CN213687946U (zh) 一种冷热源余热转换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