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4157U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14157U
CN215914157U CN202122390413.3U CN202122390413U CN215914157U CN 215914157 U CN215914157 U CN 215914157U CN 202122390413 U CN202122390413 U CN 202122390413U CN 215914157 U CN215914157 U CN 215914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erface
brewing
air pump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904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国栋
李建
黄小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904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14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14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14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组件,包括容器体和冲泡杯,容器体用于盛放液体,冲泡杯包括通气口以及与容器体相连通的吸液管;气泵,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和换向组件,连接在冲泡杯和气泵之间,用于将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至通气口,还用于将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另一个连通至大气环境。通过在气泵和冲泡杯之间设置换向组件,可以选择性地将气泵的吸气口或排气口与冲泡杯的通气口相连通,形成冲泡杯→气泵→大气环境的吸气模式气流方向,或大气环境→气泵→冲泡杯的排气模式气流方向,从而仅利用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负压冲泡和排水,有助于简化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减轻整机重量。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养生杯用于烹煮饮品,为用户提供了使用便利。然而现有的养生杯常如图1所示,在容器体11’内放置可以容纳待冲泡物料(如茶叶)的冲泡杯12’。使用时,可将水加入容器体11’内,通过加热容器体11’实现物料的烹煮。虽然这种养生杯可以在冲泡结束后手动取出冲泡杯12’,但用户操作时常常不能及时取出冲泡杯12’,或者没有取出冲泡杯12’的意识,容易造成物料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口感,并且无法搅动物料,冲泡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以解决如何提升饮品冲泡效果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组件,包括容器体和冲泡杯,容器体用于盛放液体,冲泡杯包括通气口以及与容器体相连通的吸液管;气泵,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换向组件,连接在冲泡杯和气泵之间,用于将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任意一个连通至通气口,还用于将吸气口和排气口中的另一个连通至大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容器体用于盛放液体,冲泡杯用于盛放待冲泡的物料。冲泡杯的通气口能够与气泵相连通,冲泡杯的吸液管则与容器体相连通,能够在容器体内的液位没过吸液管的底部开口形成水封的情况下,在冲泡杯内建立密封空间。当换向组件将气泵的吸气口连通至冲泡杯的通气口,并将气泵的排气口连通至大气环境时,气泵可运行吸气模式,抽吸冲泡杯内的空气,使冲泡杯内形成负压,进而将容器体内的液体经吸液管吸入冲泡杯内,实现对物料的冲泡。当换向组件将气泵的排气口连通至冲泡杯的通气口,并将气泵的吸气口连通至大气环境时,气泵可运行排气模式,迅速增加冲泡杯内的气压,将冲泡杯内的液体排出到容器体,从而便捷且准确地控制冲泡时长,避免了物料的长时间浸泡,有助于提升饮品口感。同时,利用负压抽吸液体和利用高压排出液体都可以增加对液体的扰动,从而实现搅动物料,有助于提升冲泡效果。
此外,通过在气泵和冲泡杯之间设置换向组件,可以选择性地将气泵的吸气口或排气口与冲泡杯的通气口相连通,形成冲泡杯→气泵→大气环境的吸气模式气流方向,或大气环境→气泵→冲泡杯的排气模式气流方向,从而仅利用一个气泵就能够实现负压冲泡和排水,有助于简化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减轻整机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包括两个三通阀,两个三通阀均包括气泵接口、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一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吸气口,另一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排气口,两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均可与通气口连通,两个三通阀的大气接口均可与大气环境连通。
在这些实施例中,三通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额定电压小的优势,通过选用两个三通阀相配合,来实现吸气模式和排气模式的切换,既能够保障不同模式的顺畅、可靠切换,又可减少对装配空间的要求,有助于实现液体加热容器小型化,还能够降低模式切换所需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均为常开接口,同一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相反。
在这些实施例中,无论是吸气模式还是排气模式,气泵工作时都需要吸气口和排气口与换向组件保持连通,因而将两个气泵接口均配置为常开接口,就不必控制两个气泵接口的开闭状态,而气泵本身具备阻气性,因而能在关机时切断与外界的连通,不必依赖气泵接口的关闭就足以保障气泵内部结构安全。此外,对于同一个三通阀,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往往只需要开启其中一个,通过直接将二者的开闭状态配置为默认相反,能够仅控制其中一个接口的开闭就调整两个接口的开闭状态。结合三个接口的总体情况来说,仅需控制冲泡接口或大气接口的开闭,就能够调整三通阀的工作状态,有助于减少传递的控制信号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或两个三通阀的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
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令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与其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一致,在开启一个三通阀时开启其冲泡接口并关闭其大气接口,在关闭一个三通阀时关闭其冲泡接口并开启其大气接口。当然也可令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与其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一致,在此不再赘述。通过限定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可防止气泵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同时连通冲泡杯或同时连通大气环境,保障了产品的可靠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中的一个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三通阀中的另一个的冲泡接口开闭状态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同。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限定上述的开闭状态关系,可防止气泵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同时连通冲泡杯或同时连通大气环境,保障了产品的可靠运行。此外,此时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可保持一致,因而控制时可向两个三通阀发出同样的开闭控制信号,有助于简化控制,降低运行错误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额定电压均小于或等于24V。
在这些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两个三通阀的额定电压不超过24V,有助于控制换向组件的驱动功率的体积,降低模式切换所需的功率,并实现液体加热容器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包括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包括与吸气口、排气口、通气口和大气环境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一个与第三接口相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与第四接口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选用四通换向阀来实现吸气模式和排气模式的切换,仅需配置一个阀件,既有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又可减少相应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操作,简化产品装配流程,提升装配效率。具体地,四通换向阀包括连通吸气口的第一接口、连通排气口的第二接口、连通通气口的第三接口、连通大气环境的第四接口。在吸气模式下,可将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相连通;在排气模式下,可将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泵包括至少两个吸气口和至少两个排气口,全部吸气口和全部排气口均与换向组件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气泵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并且全部的吸气口和排气口都连接到换向组件,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换向组件的驱动功率输入的情况下,增加吸气力和排气力,提升负压抽吸和排水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用于承载容器体组件;其中,气泵设于容器体或底座内;换向组件设于容器体或底座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气泵设置在容器体或底座内,能够利用容器体或底座内部的空间容纳并隐藏气泵,既可降低气泵受外力冲击而损坏的风险,又使得液体加热容器整体外形简洁美观,且便于清洁。换向组件的设置与气泵同理,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泵和换向组件均设于容器体或底座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为便于使用,容器体组件与底座可配置为分体式结构,此时若将气泵和换向组件中的一个设于容器体,另一个设于底座内,就需要在容器体组件和底座为二者配置可拆卸的气道连通结构,而气泵的吸气口和排气口需要各自独立地连通到换向组件,就使得该气道连通结构至少需要包括两个独立的气道,结构复杂,且增加了漏气风险。通过将气泵和换向组件同时设置于容器体,或同时设置于底座内,可将二者就近置于同一空间,既有助于缩短二者的连接路径,又可省略或简化容器体组件与底座的气道连通结构。具体来说,当二者设置在容器体时,所有的气道都处于容器体组件一侧,可省略容器体组件与底座的气道连通结构,提升气密性。当二者设置在底座内时,容器体组件与底座可仅配置一个气道,用于连通换向组件和冲泡杯的通气口,从而简化气道连通结构;同时,将气泵和换向组件集中设置在底座内,一方面可令液体加热容器的重心尽量下移,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倾倒风险;另一方面,可降低对容器体夹层空间的需求,有助于减小容器体的体积,使容器体外形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设于冲泡杯,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冲泡杯内的液位,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泡杯内的液体温度;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器,与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气泵以及换向组件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液位和液体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气泵和换向组件的运行。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配置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并结合控制器实现气泵和换向组件的自动化控制,可以从液位和液体温度的维度保障控制精度,提升饮品的冲泡效果。具体来说,液位过高意味着液体有进入气道进而吸入气泵的风险,可能造成气泵损坏。此时可在控制器中预先写入相应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确定液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超过一定的预警值时,就可以运行排气模式,迅速降低液位,达到保护气泵的目的。液体温度则可能影响冲泡效果,尤其是某些物料对冲泡温度有较精确的范围要求,例如需要液体温度保持在94℃以上。此时同样可在控制器中预先写入相应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确定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体温度跌出预存的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就可以先后运行排气模式和吸气模式,排除低温液体,重新吸入满足温度要求的液体,可保证冲泡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体。
在这些实施例中,对于同时配置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情况,可选用一体式的传感器结构,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有助于简化整体结构,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
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液体加热容器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在开始吸水时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泵和换向组件的吸气模式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在完成吸水时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泵和换向组件的排气模式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在排水时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泵和换向组件的吸气模式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气泵和换向组件的排气模式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图10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1附图标号说明:
11’:容器体;12’:冲泡杯。
图2至图11附图标号说明:
10:容器体组件;11:容器体;111:本体;112:容器盖;12:冲泡杯;121:通气口;122吸液管;123:杯体;124;杯盖;125:滤网;13:第一气管;14:第二气管;15:通气上连接器;
20:气泵;21:吸气口;22:排气口;
30:换向组件;31:第一三通阀;311:第一气泵接口;312:第一冲泡接口;313:第一大气接口;32:第二三通阀;321:第二气泵接口;322:第二冲泡接口;323:第二大气接口;
40:底座;41:通气下连接器;
50:液位传感器;
60:控制器;
70:液体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实用新型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此外,在示例的描述中,当认为公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将引起对本实用新型的模糊解释时,将省略这样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1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例如养生杯。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体组件10、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其中,容器体组件10包括容器体11和冲泡杯12,容器体11用于盛放液体,冲泡杯12包括通气口121以及与容器体11相连通的吸液管122;气泵20设有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换向组件30连接在冲泡杯12和气泵20之间,用于将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中的任意一个连通至通气口121,还用于将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中的另一个连通至大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容器体11用于盛放液体,冲泡杯12用于盛放待冲泡的物料。冲泡杯12的通气口121能够与气泵20相连通,冲泡杯12的吸液管122则与容器体11相连通,能够在容器体11内的液位没过吸液管122的底部开口形成水封的情况下,在冲泡杯12内建立密封空间。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箭头展示了流体的流动方向,后续附图中的箭头同理,不再一一说明),当换向组件30将气泵20的吸气口21连通至冲泡杯12的通气口121,并将气泵20的排气口22连通至大气环境时,气泵20可运行吸气模式,抽吸冲泡杯12内的空气,使冲泡杯12内形成负压,进而将容器体11内的液体经吸液管122吸入冲泡杯12内,实现对物料的冲泡。如图5所示为冲泡杯12内吸满液体的状态。如图6和图7所示,当换向组件30将气泵20的排气口22连通至冲泡杯12的通气口121,并将气泵20的吸气口21连通至大气环境时,气泵20可运行排气模式,迅速增加冲泡杯12内的气压,将冲泡杯12内的液体排出到容器体11,从而便捷且准确地控制冲泡时长,避免了物料的长时间浸泡,有助于提升饮品口感。同时,利用负压抽吸液体和利用高压排出液体都可以增加对液体的扰动,从而实现搅动物料,有助于提升冲泡效果。
此外,通过在气泵20和冲泡杯12之间设置换向组件30,可以选择性地将气泵20的吸气口21或排气口22与冲泡杯12的通气口121相连通,形成冲泡杯12→气泵20→大气环境的吸气模式气流方向,或大气环境→气泵20→冲泡杯12的排气模式气流方向,从而仅利用一个气泵20就能够实现负压冲泡和排水,有助于简化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减轻整机重量。
可选地,气泵20选用隔膜泵,既能够可靠地完成吸气和排气,形成和解除负压环境,又能够实现计算机精确控制,便于实现气泵20的自动化控制,有助于精确控制冲泡时间。
可选地,如图3所示,冲泡杯12还可包括杯体123和杯盖124,二者可拆卸密封连接,通过打开杯盖124,可以取放物料、清洁杯体123。吸液管122位于杯体123的底部,通气口121位于杯体123的顶部,可避开杯盖124设置,也可以开设于杯盖124,以尽量扩大杯体123的开口,既便于实施取放物料、清洁冲泡杯12等操作,又减少了杯体123的卫生死角,便于实现产品的维护保养。此时,可将通气口121与换向组件30之间的气道设置为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一气管13和第二气管14,并分别嵌入杯盖124和容器体11夹层内,第一气管13连通通气口121,第二气管14能够连通换向组件30。
可选地,如图3所示,冲泡杯12还可包括设于杯体123内的滤网125,以降低杯体123内的物料经吸液管122流动到容器体11内的风险,确保了在杯体123内实现集中冲泡,便于合理控制冲泡时长。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容器体11包括本体111和容器盖112,本体111顶部形成开口,同时可在顶部侧方形成出水口,容器盖112则盖合在本体111顶部,可隔离开本体111的顶部开口和出水口。冲泡杯12具体可嵌入容器盖112内,并搭接在容器盖112形成的台阶上,冲泡杯12的杯盖124可嵌入容器盖112来密封冲泡杯12的杯体1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30包括两个三通阀,两个三通阀均包括气泵接口、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一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吸气口21,另一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排气口22,两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均可与通气口121连通,两个三通阀的大气接口均可与大气环境连通。
在这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三通阀31包括第一气泵接口311、第一冲泡接口312和第一大气接口313,第二三通阀32包括第二气泵接口321、第二冲泡接口322和第二大气接口323,将第一气泵接口311连通吸气口21,将第二气泵接口321连通排气口22,将第一冲泡接口312和第二冲泡接口322均用于连通通气口121,将第一大气接口313和第二大气接口323均用于连通大气环境。三通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额定电压小的优势,通过选用两个三通阀相配合,来实现吸气模式和排气模式的切换,既能够保障不同模式的顺畅、可靠切换,又可减少对装配空间的要求,有助于实现液体加热容器小型化,还能够降低模式切换所需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气泵接口均为常开接口,同一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相反。
在这些实施例中,无论是吸气模式还是排气模式,气泵20工作时都需要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与换向组件30保持连通,因而将两个气泵接口均配置为常开接口,就不必控制两个气泵接口的开闭状态,而气泵20本身具备阻气性,因而能在关机时切断与外界的连通,不必依赖气泵接口的关闭就足以保障气泵20内部结构安全。此外,对于同一个三通阀,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往往只需要开启其中一个,通过直接将二者的开闭状态配置为默认相反,能够仅控制其中一个接口的开闭就调整两个接口的开闭状态。结合三个接口的总体情况来说,仅需控制冲泡接口或大气接口的开闭,就能够调整三通阀的工作状态,有助于减少传递的控制信号量。可以理解的是,同一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相反,是在液体加热容器通电运行的情况下的限定,以便于简化控制。在液体加热容器关机或断电时,三通阀可以延续关机或断电前的工作状态;也可以为三通阀断电,并同时关闭其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甚至可以同时关闭三通阀的三个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或两个三通阀的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
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令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与其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一致,在开启一个三通阀时开启其冲泡接口并关闭其大气接口,在关闭一个三通阀时关闭其冲泡接口并开启其大气接口。当然也可令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与其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前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关机或断电时三通阀断电的情况,则在三通阀断电后不再讨论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也就是在三通阀通电运行的状态下才区分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通过限定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可防止气泵20的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同时连通冲泡杯12或同时连通大气环境,保障了产品的可靠运行。具体实现时,可以在开启一个三通阀时就默认关闭另一个三通阀,也可以在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两个三通阀时断电报错。可以理解的是,两个三通阀开闭状态相反的限定也可仅针对液体加热容器通电运行的情况,在液体加热容器关机或断电时,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还可以不区分三通阀的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中的一个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三通阀中的另一个的冲泡接口开闭状态与对应的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同。
在这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及其接口的开闭状态关系与前一实施例刚好相反,使得最终的导通关系相同,因而也能够防止气泵的吸气口和排气口同时连通冲泡杯或同时连通大气环境,保障了产品的可靠运行。此外,此时两个三通阀的开闭状态可保持一致,因而控制时可向两个三通阀发出同样的开闭控制信号,有助于简化控制,降低运行错误的风险。可以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中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的讨论与前一实施例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三通阀的额定电压均小于或等于24V。
在这些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两个三通阀的额定电压不超过24V,例如可为24V、12V、5V,有助于控制换向组件30的驱动功率的体积,降低模式切换所需的功率,并实现液体加热容器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向组件30包括四通换向阀,四通换向阀包括与吸气口21、排气口22、通气口121和大气环境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其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一个与第三接口相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与第四接口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选用四通换向阀来实现吸气模式和排气模式的切换,仅需配置一个阀件,既有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又可减少相应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操作,简化产品装配流程,提升装配效率。具体地,四通换向阀包括连通吸气口21的第一接口、连通排气口22的第二接口、连通通气口121的第三接口、连通大气环境的第四接口。在吸气模式下,可将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相连通;在排气模式下,可将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气泵20包括至少两个吸气口21和至少两个排气口22,全部吸气口21和全部排气口22均与换向组件30相连接。
在这些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气泵20的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并且全部的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都连接到换向组件30,能够在不额外增加换向组件30的驱动功率输入的情况下,增加吸气力和排气力,提升负压抽吸和排水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40,用于承载容器体组件10;其中,气泵20设于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换向组件30设于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气泵20设置在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能够利用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部的空间容纳并隐藏气泵20,既可降低气泵20受外力冲击而损坏的风险,又使得液体加热容器整体外形简洁美观,且便于清洁。可以理解的是,当气泵20或换向组件30设于容器体11时,具体是设置在容器体11的夹层内,而非设置在容器体11用于盛放液体的空腔内。换向组件30的设置与气泵20同理,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均设于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
在这些实施例中,为便于使用,容器体组件10与底座40可配置为分体式结构,此时若将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中的一个设于容器体11,另一个设于底座40内,就需要在容器体组件10和底座40为二者配置可拆卸的气道连通结构,而气泵20的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需要各自独立地连通到换向组件30,就使得该气道连通结构至少需要包括两个独立的气道,结构复杂,且增加了漏气风险。通过将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同时设置于容器体11,或同时设置于底座40内,可将二者就近置于同一空间,既有助于缩短二者的连接路径,又可省略或简化容器体组件10与底座40的气道连通结构。具体来说,当二者设置在容器体11时,所有的气道都处于容器体组件10一侧,可省略容器体组件10与底座40的气道连通结构,提升气密性。当二者设置在底座40内时,容器体组件10与底座40可仅配置一个气道,例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底座40和容器体组件10分别配置可拆卸密封连通的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用于连通换向组件30和冲泡杯12的通气口121,从而简化气道连通结构;同时,将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集中设置在底座40内,一方面可令液体加热容器的重心尽量下移,保证了液体加热容器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倾倒风险;另一方面,可降低对容器体11夹层空间的需求,有助于减小容器体11的体积,使容器体11外形美观。具体地,对于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如图7和图11所示,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中心设置有可插接适配的气道,例如可在通气下连接器41的气道口构造出插管,并可将通气上连接器15的气道口构造为喇叭口,以起到导向作用,引导插管插入,实现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的气道连通。此外,在气道外围,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还可设置相适配的多个同心密封环,使得通气下连接器41上的同心密封环和通气上连接器15上的通信密封环交替嵌套,实现了通气下连接器41和通气上连接器15的密封连接,可有效防止气道漏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设于冲泡杯12,液位传感器50用于检测冲泡杯12内的液位,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泡杯12内的液体温度;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器60,与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气泵20以及换向组件3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液位和液体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的运行。
在这些实施例中,进一步配置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并结合控制器60实现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的自动化控制,可以从液位和液体温度的维度保障控制精度,提升饮品的冲泡效果。具体来说,液位过高意味着液体有进入气道进而吸入气泵20的风险,可能造成气泵20损坏。此时可在控制器60中预先写入相应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60确定液位传感器50检测到的液位超过一定的预警值时,就可以运行排气模式,迅速降低液位,达到保护气泵20的目的。液体温度则可能影响冲泡效果,尤其是某些物料对冲泡温度有较精确的范围要求,例如需要液体温度保持在94℃以上。此时同样可在控制器60中预先写入相应的控制程序,当控制器60确定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体温度跌出预存的温度范围的下限时,就可以先后运行排气模式和吸气模式,排除低温液体,重新吸入满足温度要求的液体,可保证冲泡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对应于冲泡杯12包括杯体123和杯盖124的实施例,当传感器设于杯盖124时,可选用有线传感器(此时与控制器60电连接)或无线传感器(此时与控制器60信号连接),当传感器设于杯体123时,可选用无线传感器。同理,气泵20和换向组件30可与控制器60采用有线的电连接,也可与控制器60采用无线的信号连接。可选地,还可进一步配置检测容器体11内的液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设置在容器体11的外底壁,并结合其检测结果控制对容器体11的加热,从而将容器体11内的液体温度保持在冲泡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当然也可令其略微高于该温度范围的上限,使得从冲泡杯12排入容器体11的低温液体与容器体11内的高温液体混合后达到适于冲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同样可与控制器6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体。
在这些实施例中,对于同时配置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的情况,可选用一体式的传感器结构,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有助于简化整体结构,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体加热装置70,设于容器体11或底座40内,用于加热容器体11。
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配置加热容器体11的液体加热装置70,能够自行实现加热,一方面不必借助额外的加热装置,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可结合一定的检测数据和控制策略实现自动化控制,有助于提升饮品冲泡效果。液体加热装置70具体可设置在容器体11的底部夹层内,并紧贴本体111,实现对本体111的直接加热,也可设置在底座40内,有助于减轻容器体组件10的重量。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体组件(10),包括容器体(11)和冲泡杯(12),所述容器体(11)用于盛放液体,所述冲泡杯(12)包括通气口(121)以及与所述容器体(11)相连通的吸液管(122);
气泵(20),设有吸气口(21)和排气口(22);和
换向组件(30),连接在所述冲泡杯(12)和所述气泵(20)之间,用于将所述吸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中的任意一个连通至所述通气口(121),还用于将所述吸气口(21)和所述排气口(22)中的另一个连通至大气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组件(30)包括两个三通阀,两个所述三通阀均包括气泵接口、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一个所述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所述吸气口(21),另一个所述三通阀的气泵接口连通所述排气口(22),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均可与所述通气口(121)连通,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大气接口均可与所述大气环境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三通阀的气泵接口均为常开接口,同一个所述三通阀的冲泡接口和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或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大气接口的开闭状态均与对应的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或
两个所述三通阀中的一个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与对应的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一致,两个所述三通阀中的另一个的冲泡接口的开闭状态与对应的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反,两个所述三通阀的开闭状态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三通阀的额定电压均小于或等于24V。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向组件(30)包括四通换向阀,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与所述吸气口(21)、所述排气口(22)、所述通气口(121)和所述大气环境一一对应连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其中,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四接口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2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吸气口(21)和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口(22),全部所述吸气口(21)和全部所述排气口(22)均与所述换向组件(30)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40),用于承载所述容器体组件(10);
其中,所述气泵(20)设于所述容器体(11)或所述底座(40)内;
所述换向组件(30)设于所述容器体(11)或所述底座(40)内。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液位传感器(50)和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冲泡杯(12),所述液位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冲泡杯(12)内的液位,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泡杯(12)内的液体温度;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控制器(60),与所述液位传感器(5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气泵(20)以及所述换向组件(30)电连接或信号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液位和所述液体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所述气泵(20)和所述换向组件(30)的运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位传感器(5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体。
CN202122390413.3U 2021-09-29 2021-09-29 液体加热容器 Active CN215914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0413.3U CN215914157U (zh) 2021-09-29 2021-09-29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90413.3U CN215914157U (zh) 2021-09-29 2021-09-29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14157U true CN215914157U (zh) 2022-03-01

Family

ID=8040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90413.3U Active CN215914157U (zh) 2021-09-29 2021-09-29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14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0015A (zh) * 2022-06-28 2022-09-1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0015A (zh) * 2022-06-28 2022-09-1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40015B (zh) * 2022-06-28 2023-08-04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32036A1 (en) Nespresso
CN21591415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3524467U (zh) 热饮料制取装置
CN101644245A (zh) 电动真空/压力泵和塞
US20240148171A1 (en) Beverage brewing pot
CN21709033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06175447B (zh) 一种利用胶囊杯进行虹吸式冲调的方法及冲调杯
CN216494854U (zh) 饮品冲泡设备
CN208429912U (zh) 净水机
CN216256706U (zh) 容器和饮品冲泡设备
CN211582583U (zh) 烹饪器具
CN21641683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5914158U (zh) 容器和饮品冲泡设备
CN216569571U (zh) 饮品冲泡设备
WO2022233167A1 (zh) 一种饮品冲泡设备及其管路系统和工作方法
CN217987316U (zh) 一种新型冷萃咖啡壶
CN216454592U (zh) 饮品冲泡设备
CN207604799U (zh) 速热电水壶
CN216416855U (zh) 容器和饮品冲泡设备
CN220800790U (zh) 一种调奶器
CN216534939U (zh) 饮品冲泡设备
CN210748803U (zh) 一种智能茶壶
CN220800691U (zh) 一种泡茶壶
CN217696094U (zh) 一种茶饮制作设备
CN210673013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