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422U -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422U
CN215909422U CN202122082774.1U CN202122082774U CN215909422U CN 215909422 U CN215909422 U CN 215909422U CN 202122082774 U CN202122082774 U CN 202122082774U CN 215909422 U CN215909422 U CN 215909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heating
water
zone
instan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27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俊
李键
谢交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Strauss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27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即热发热体包括:本体,其具有腔室,腔室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加热部分,其包括:第一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本体对应于第一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对容纳于第一区域内的冷水进行预热;以及第二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本体对应于第二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在产生自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入第二区域的情形下,第二加热部分对进入第二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发热体,能够使水体快速达到设定的出水温度,实现热水流量的提升,进而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背景技术
受常规家用电器功率不超过2200W、电流不超过10A的限制(超过2200W需要配备专用的插座和电源线),现有的家用即热设备的出水均很慢。以饮水机为例,其出热水速度约400ml/min左右,用户接水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用户体验较差。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升热水流量的即热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至少一定程度地解决现有即热设备出热水慢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热发热体,所述即热发热体包括:本体,其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加热部分,其包括:第一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对容纳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冷水进行预热;以及第二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在产生自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入所述第二区域的情形下,所述第二加热部分对进入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发热体,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对应于第一区域的位置设置第一加热部分,在对应于第二区域的位置设置第二加热部分,实现先将冷水预热,在需要出热水时基于预热水体实现快速升温的目的,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一加热部分使容纳于第一区域内的冷水进行预热,在产生自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入所述第二区域的情形下通过第二加热部分对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从而使预热水体快速升温,达到所需的出水温度,实现热水流量的提升,进而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域内容纳的水体作为储备水体,在进入第二区域之前已经达到一定的温度水平,当用户需要取水时,预热水体进入第二区域,触发第二加热部分对预热水体进一步加热,进而可以显著提升热水供给速度,缩短用户等待时间。在用户不需要取水的时段,第一区域内的水体通过第一加热部分的动作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部分与第二加热部分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不同时工作。优选地,当第一加热部分工作时第二加热部分不工作,当第二加热部分工作时第一加热部分不工作,由于二者分时工作,因而不会出现二者同时工作使功率超标的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提升第二加热部分的功率来进一步提升第二区域内的预热水体的升温速度,进而进一步提升出水量。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沿竖直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
这样,提供了发热体的一种结构形式。通过这样设置,即通过将第二区域设置于第一区域的上方,在用户不需要热水时,冷水进入第一区域进行预热,当用户需要取水时,位于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可通过持续注入的冷水实现水平面的上移,进而顺畅地进入到第二区域并被快速加热,这样,避免了配置各种输送管道,且可以省去泵、阀等构件的配置,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该结构简单可靠,加热效率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还可以是其他的位置关系,例如二者并排设置,在二者顶部实现连通,这样第一区域内的水位升高也可以进入第二区域。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进水端。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设置有出水端。
通过这样设置,即通过将进水端设置于本体对应于第一区域的部分,将出水端设置于本体对应于第二区域的部分,有利于实现水体从低温到高温的顺利转变。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端设置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底部的位置。
通过将进水端设置于本体靠近第一区域的底部的位置,从第一区域底部进入的水体可以将预热水体向上推升直至上移至第二区域,而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被冷水顺利替换,以进入下一个加热流程,这样可以使预热水体尽可能多地进入到第二区域,有利于减小热量损耗,进而提升加热效率。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端配置有进水端盖,所述进水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端配置有出水端盖,所述出水端盖上设置有出水口。
这样,提供了本体的一种具体构造方式,通过这样设置,在保证了腔室内的水体顺利转换的前提下,可以简化发热体的结构,方便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端盖配置有第一密封构件,所述进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进水端密封连接。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端盖配置有第二密封构件,所述出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出水端密封连接。
通过利用密封构件实现端盖与本体的密封连接,在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本体的加工难度,进而节约生产成本。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为柱状结构。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为柱状结构。
这样,提供了本体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通过将本体对应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为柱状结构,有利于降低本体的加工难度,从而节约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柱状结构的形状可以是圆柱状、棱柱状等等;此外,与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和与第二区域对应的部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与第一区域对应的部分可以一部分为柱状结构,也可以全部制成为柱状结构。第二区域同理。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和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均为柱状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小于等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和/或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
通过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设置成小于等于对应于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这样可以增大第二加热部分与本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进一步提升加热速度。通过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设置成大于等于所述对应于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可以减小水体与腔室侧壁的接触面积,进而降低预热水体的散热量,进而降低发热体的能耗。
对于上述的即热发热体,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热部分的运行功率不低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分的运行功率。
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不超限的前提下增大第二加热部分的功率,以进一步提升加热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有同时工作的情形时,二者的功率之和小于普通电器限定的功率2200W,当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分时工作时,则第二加热部分的最高功率应当小于普通电器限定的功率2200W。
优选地,第一加热部分的功率为800-1000W,第二加热部分的功率为1000-2100W。例如第一加热部分选定为1000W,第二加热部分选定为2100W,此时第二加热部分和第一加热部分不能同时工作。
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可以是彼此独立设置的构件,也可以分属于一个加热结构的一部分,例如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分别为独立控制的构件,或者第一加热部分与第二加热部分共用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需要选择地开启第一加热部分或第二加热部分。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家用即热设备,所述家用即热设备包括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即热发热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该家用即热设备配置有前述的即热发热体,因此具备前述的即热发热体的所有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即热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进水端盖;11、进水口;2、本体;21、第一区域;22、第二区域;3、出水端盖;31、出水口;4、加热部分;41、第一加热部分;42、第二加热部分;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一温控器;7、第二温控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9、第一密封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的即热设备出热水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热发热体以及配置有该即热发热体的即热设备,通过设置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对应于第一区域的位置设置第一加热部分,在对应于第二区域的位置设置第二加热部分,实现先将冷水预热,在需要出热水时基于预热水体实现快速升温的目的,具体地,首先通过第一加热部分使容纳于第一区域内的冷水进行预热,在产生自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入所述第二区域的情形下通过第二加热部分对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从而使预热水体快速升温,达到所需的出水温度,实现热水流量的提升,进而缩短用户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发热体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即热发热体用于饮水机。
参照图1所示,该即热发热体包括本体2,本体2具有腔室,该腔室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沿竖直方向观察,第二区域22位于第一区域21的上方。其中,本体2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部分和本体2对应于第二区域22的部分均为柱状结构,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小于等于对应于第二区域22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对应于第二区域22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提升二次加热的效率。
该即热发热体包括加热部分4,加热部分4用于对处于不同区域的水体进行加热,以获得设定温度的热水。本实施例中,饮水机的出水设定温度为90-95℃。如图1所示,加热部分4包括第一加热部分41和第二加热部分42,第一加热部分41用于向本体2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部分供热,第二加热部分42用于向本体2对应于第二区域22的部分供热。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部分41和第二加热部分42均为电加热,第一加热部分41全部或部分覆盖于本体2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部分的外周面,构造为发热层结构。第二加热部分42的设置方式与第一加热部分41的设置方式相同。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热部分41和第二加热部分42均设置在柱状结构的腔室外,在腔室外构造形成加热层,该加热层靠近本体2的部分可以采用导热效率高的金属制成,该加热层远离本体2的一侧可以采用具有保温效果的材质制成,这样既有利于加热水体,又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
继续参照图1,为了实时检测腔室内对应区域的温度,在本体2对应于第一区域2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一温控器6,在第一区域21内的温度超过设定的保护温度时,第一温控器6控制第一加热部分41停止加热,从而保证发热体安全,同时,也使第一区域21内的水体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本体2对应于第二区域22的位置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8和第二温控器7,第二温控器7基于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检测结果控制第二加热部分42的动作,使第二区域22内的预热水体快速达到设定的出水温度而不会超过设定的出水温度,进而保护发热体。本实施例中,在产生自第一区域21内的预热水体进入第二区域22的情形下,第二加热部分42开始对进入第二区域22内的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
本体2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用于向腔室内添加冷水,出水端向外供给高温热水。本实施例中,本体2的进水端配置有进水端盖1,出水端配置有出水端盖3,进水端设置于本体2靠近第一区域21的底部的位置。进水端盖1上设置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与进水管路的管口连接,出水端盖3上设置有出水口31,出水口31与出水管路的管口连接,出水管路的另一个管口与室内环境连通,用户通过该管路获得高温热水。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出水端盖3上。
为了防止漏水,在进水端盖1与进水端的连接位置处配置有第一密封构件9,进水端盖1通过第一密封构件9与进水端密封连接。在出水端盖3与出水端的连接位置处配置有第二密封构件(未图示),出水端盖3通过第二密封构件与出水端密封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热体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冷水从进水口11进入第一区域21,进水量不超过第一区域21的容量,在饮水机接电的情形下,第一加热部分41开启并对第一区域21内的水体进行预热,当预热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第一温控器6使第一加热部分41停止工作,当第一区域21内的水温下降一定程度后,第一加热部分41再次开启并加热,使第一区域21内的水温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例如维持在50-60℃。当用户需要取水时,触发进水管路接通,冷水从第一区域21的底部进入第一区域21内,与此同时,位于上层的预热水体的水位逐渐上升并进入到第二区域22内,触发第二加热部分42开始工作,由于此时被加热的水体为预热水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加之第二加热部分42的功率较大,发热量大,进入到第二区域22内的水体的温度急速升高,很快达到预设的出水温度,例如90-95℃,实现热水流量的大幅度提升,解决现有的即热设备出热水慢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的设置方式进行限定,例如第一加热部分和/或第二加热部分可以设置在腔室内,也可以设置在腔室外的任意合适的位置。此外,也不对第一加热部分和第二加热部分的结构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板结构、管结构等等,可以是直管、弯管等等任意合适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上”、“下”、“内”、“外”、“竖直”、“水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的相对重要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上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
最后,上述实施例是以饮水机为例进行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发热体还可以应用于厨宝等其他需用即时使用热水的家用电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发热体包括:
本体,其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加热部分,其包括:
第一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对容纳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冷水进行预热;以及
第二加热部分,其用于向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供热,以便:
在产生自所述第一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入所述第二区域的情形下,所述第二加热部分对进入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预热水体进行二次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设置有进水端;并且/或者
所述本体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设置有出水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设置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区域的底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配置有进水端盖,所述进水端盖上设置有进水口;并且/或者
所述出水端配置有出水端盖,所述出水端盖上设置有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端盖配置有第一密封构件,所述进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构件与所述进水端密封连接;并且/或者
所述出水端盖配置有第二密封构件,所述出水端盖通过所述第二密封构件与所述出水端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为柱状结构;并且/或者
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为柱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和所述本体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均为柱状结构,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小于等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轴向尺寸和/或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大于等于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柱状结构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热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部分的运行功率不低于所述第一加热部分的运行功率。
10.一种家用即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即热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发热体。
CN202122082774.1U 2021-08-31 2021-08-31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Active CN215909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2774.1U CN21590942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2774.1U CN21590942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422U true CN21590942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2774.1U Active CN215909422U (zh) 2021-08-31 2021-08-31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76281U (zh) 水加热装置
EP2554921A1 (en) Water heater
JP585134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N105004055B (zh) 用于家用储水式电磁热水器上的动态水循环分离加热装置
KR101028198B1 (ko) 탄소히터를 구비한 순간온수기
CN215909422U (zh) 家用即热设备以及即热发热体
CN102679555B (zh) 搅拌式电磁节能热水器
CN103968546A (zh) 变频电磁感应油水导热锅炉
CN203848484U (zh) 10秒速热电热水器
CN201443849U (zh) 高效超导电热水器
CN109084477B (zh) 相变热水器
CN212901718U (zh)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物的节能供热装置
CN108618624A (zh) 一种即热式饮水机及其加热装置、加热控制方法
CN103836715B (zh) 一种太阳能燃气复合能源热水系统
CN204535059U (zh) 电磁热水器
CN210523610U (zh) 冲压模具及冲压装置
CN102840668A (zh) 环保型电热装置
CN207306549U (zh) 电水壶
CN211551709U (zh) 一种水预加热电陶炉发热体
CN106152484A (zh) 速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10859553A (zh) 防喷水式蒸汽清洁机
CN205383770U (zh) 一种水循环加热器
CN211355248U (zh) 带变频加热功能的防喷水式蒸汽清洁机
CN213995656U (zh) 一种聚合物热水循环保温系统
CN202018114U (zh) 热能转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