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9112U -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9112U
CN215909112U CN202122541818.2U CN202122541818U CN215909112U CN 215909112 U CN215909112 U CN 215909112U CN 202122541818 U CN202122541818 U CN 202122541818U CN 215909112 U CN215909112 U CN 215909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urnace core
core main
wi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18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永兴
叶检荣
叶繁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418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9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9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9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ck-Type Burners And Burners With Porous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包括第一炉芯主体、第二炉芯主体和第三炉芯主体,所述第一炉芯主体底部的边缘处均匀开设有火焰口,且第一炉芯主体的外壁均匀预留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炉芯主体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环形槽,且第一环形槽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一安装槽。该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通过第一炉芯主体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使得第一炉芯主体内没有充分燃烧的燃料可以气化进入第二炉芯主体和第三炉芯主体内再次进行燃烧,从而可以使得燃烧更加充分,避免容易造成燃料浪费,且可对杂物进行收集,以及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拆解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背景技术
生物醇基燃料是现代主要的燃料之一,相较于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更加清洁,且其本身为可再生资源,因此在部分需要进行燃烧的场所逐渐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生物醇基燃料在进行燃烧使用时,需要使用炉具进行燃烧使用,炉芯就是炉具中较为关键的零部件之一,传统的生物醇基燃料炉芯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1、现有的生物醇基燃料炉芯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对火焰进行简单的限制和导向,在燃烧过程中,气化程度不足与周边空气的接触时间较短,进而导致燃烧往往不够充分,对燃料造成浪费;
2、现有的生物醇基燃料炉芯在使用时,多个部件之间往往是通过焊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一起,这就导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炉芯内部进行清理或者维护时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生物醇基燃料炉芯容易导致燃烧不够充分,以及不便于进行维护清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包括第一炉芯主体、第二炉芯主体和第三炉芯主体,所述第一炉芯主体底部的边缘处均匀开设有火焰口,且第一炉芯主体的外壁均匀预留有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一炉芯主体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环形槽,且第一环形槽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炉芯主体,且第二炉芯主体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二炉芯主体靠近底端的外侧固定有包围板,所述第二炉芯主体内壁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挤压块,所述安装环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环形槽,且第二环形槽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炉芯主体,且第三炉芯主体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所述第三炉芯主体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挤压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部一端的底部皆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内部远离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一端预留有挤压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炉芯主体的中心轴线与安装环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第一炉芯主体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包围板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且包围板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炉芯主体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挤压块相对第二炉芯主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挤压块与第一安装槽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挤压块相对第三炉芯主体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二挤压块与第二安装槽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横向中心轴线与挤压槽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导向槽的底边为斜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炉芯主体上均匀设置有第一条形通孔,使得第一炉芯主体内没有充分燃烧的燃料可以气化进入第二炉芯主体和第三炉芯主体内再次进行燃烧,从而可以使得燃烧更加充分,避免容易造成燃料浪费;
2、通过将第二炉芯主体和第三炉芯主体上的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并转动,可以使得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可以对应插入挤压槽内,且第一挤压块和第二挤压块分别与对应的挤压槽完全契合,从而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且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环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环形槽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炉芯主体;2、火焰口;3、第一条形通孔;4、安装环;5、第一环形槽;6、第一安装槽;7、第二炉芯主体;8、第二条形通孔;9、包围板;10、第一挤压块;11、第二环形槽;12、第二安装槽;13、第三炉芯主体;14、第三条形通孔;15、第二挤压块;16、导向槽;17、挤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包括第一炉芯主体1、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第一炉芯主体1底部的边缘处均匀开设有火焰口2,且第一炉芯主体1的外壁均匀预留有第一条形通孔3,第一炉芯主体1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环4,第一炉芯主体1的中心轴线与安装环4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第一炉芯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使得第一炉芯主体1内的火焰可以通过第一条形通孔3进入第三炉芯主体13内,同时没有燃烧完全的燃料气化后可以进入第二炉芯主体7或者第三炉芯主体13内;
安装环4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环形槽5,且第一环形槽5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1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一安装槽6,第一环形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炉芯主体7,且第二炉芯主体7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8,第二炉芯主体7靠近底端的外侧固定有包围板9,包围板9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且包围板9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炉芯主体7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使得第二炉芯主体7内的火焰可以进入包围板9内,且通过包围板9的限制,火焰可以与第三炉芯主体13内的火焰汇集;
第二炉芯主体7内壁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挤压块10,第一挤压块10相对第二炉芯主体7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挤压块10与第一安装槽6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二炉芯主体7上的第一挤压块10对准第一环形槽5内的第一安装槽6插入;
安装环4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1,且第二环形槽11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1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二安装槽12,第二环形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炉芯主体13,且第三炉芯主体13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14,第三炉芯主体13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挤压块15,第二挤压块15相对第三炉芯主体1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二挤压块15与第二安装槽12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三炉芯主体13上的第二挤压块15对准第二环形槽11内的第二安装槽12插入;
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2内部一端的底部皆开设有导向槽16,且导向槽16内部远离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2的一端预留有挤压槽17,导向槽16的横向中心轴线与挤压槽17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导向槽16的底边为斜边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将第一挤压块10和第二挤压块15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2后,可以通过转动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带动第一挤压块10和第二挤压块15向对应的导向槽16插入,通过导向槽16的导向,第一挤压块10和第二挤压块15可以插入与之完全契合的挤压槽17内,从而使得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固定在第一炉芯主体1上。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时,将该装置安装在燃烧室内,并将火焰口2与打火供料机构连通,第一炉芯主体1内燃烧时,第一炉芯主体1内火焰通过第一条形通孔3进入第三炉芯主体13内对上方进行燃烧,没有完全燃烧完成的燃料气化后首先通过第一条形通孔3进入第二炉芯主体7内,使得此部分燃料充分与外部空气接触继续进行燃烧,火焰通过第二条形通孔8进入包围板9内,通过包围板9对火焰的限制,使得包围板9内的火焰向上与第三炉芯主体13内的火焰汇集,气化的燃料进一步通过第一条形通孔3进入第三炉芯主体13内部,并再次在第三炉芯主体13内燃烧,从而可以使得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
需要对该装置进行组合安装时,将第三炉芯主体13插入第二环形槽11内,并保持第二挤压块15对准第二环形槽11内的第二安装槽12插入,通过转动第三炉芯主体13带动第二挤压块15向对应的导向槽16内挤压,通过导向槽16斜边对第二挤压块15的导向,使得导向槽16可以对准对应的挤压槽17,通过第二挤压块15与对应挤压槽17的完全契合,用力将第二挤压块15插入对应的挤压槽17内,使得第三炉芯主体13与第一炉芯主体1固定在一起,同理将第二炉芯主体7插入第一环形槽5内,并保持第一挤压块10对准第一安装槽6插入,用力转动第二炉芯主体7带动第一挤压块10插入对应的挤压槽17内,保持第一炉芯主体1与第二炉芯主体7之间的固定,且在燃烧过程中,物体会发生小幅度膨胀,使得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分别与第一炉芯主体1之间的稳固性足够,需要进行拆解时,用力反向转动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使得第一挤压块10和第二挤压块15分别离开对应的挤压槽17内即可解除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与第一炉芯主体1之间的连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包括第一炉芯主体(1)、第二炉芯主体(7)和第三炉芯主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芯主体(1)底部的边缘处均匀开设有火焰口(2),且第一炉芯主体(1)的外壁均匀预留有第一条形通孔(3),所述第一炉芯主体(1)外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安装环(4),所述安装环(4)底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一环形槽(5),且第一环形槽(5)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1)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一安装槽(6),所述第一环形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炉芯主体(7),且第二炉芯主体(7)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二条形通孔(8),所述第二炉芯主体(7)靠近底端的外侧固定有包围板(9),所述第二炉芯主体(7)内壁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挤压块(10),所述安装环(4)顶部的边缘处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1),且第二环形槽(11)内部靠近第一炉芯主体(1)一侧的顶部预留有第二安装槽(12),所述第二环形槽(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炉芯主体(13),且第三炉芯主体(13)的外壁均匀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14),所述第三炉芯主体(13)内壁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挤压块(15),所述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2)内部一端的底部皆开设有导向槽(16),且导向槽(16)内部远离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12)的一端预留有挤压槽(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芯主体(1)的中心轴线与安装环(4)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且第一炉芯主体(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板(9)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且包围板(9)的中心轴线与第二炉芯主体(7)的中心轴线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压块(10)相对第二炉芯主体(7)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挤压块(10)与第一安装槽(6)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压块(15)相对第三炉芯主体(13)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且第二挤压块(15)与第二安装槽(12)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6)的横向中心轴线与挤压槽(17)的横向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导向槽(16)的底边为斜边设置。
CN202122541818.2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Active CN215909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1818.2U CN215909112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1818.2U CN215909112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9112U true CN21590911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1818.2U Active CN215909112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9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2292B (zh) 一种燃烧器外火盖
CN201858641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215909112U (zh) 一种生物醇基燃料节能炉芯
CN201196276Y (zh) 多功能集控阀
CN201103904Y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燃烧器上的分火器
CN2128056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垃圾燃烧发电用燃烧器
CN217604155U (zh) 一种用于重型燃机燃烧室的燃料喷嘴
CN209876923U (zh) 太极式燃烧系统
CN208952096U (zh) 一种具有t字型导流结构的燃气炉头
CN216384273U (zh) 一种商用炉灶高效节能燃烧器
CN213777797U (zh) 一种加装导流板的锅炉一次风道
CN216744452U (zh) 生物质炉二次空气分配系统
CN201166368Y (zh) 动力风旋流燃烧器
CN201137975Y (zh) 多功能秸秆燃气炉
CN214581204U (zh) 一种活动的生物质燃烧炉内腔
CN218895611U (zh) 一种热能与动力工程用资源再利用装置
CN210373560U (zh) 一种节能减排红外线燃气灶
CN213872737U (zh) 一种新能源生物质烤烟热风炉
CN212390332U (zh) 一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1060180U (zh) 一种燃气炉头
CN220931151U (zh) 一种锅炉燃烧导流装置
CN219414872U (zh) 一种双路给氧的气化炉
CN220981395U (zh) 一种新能源燃料炉具
CN213713150U (zh) 灶具燃烧器
CN206958990U (zh) 一种家用一体式炊事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