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8890U - 灯体 - Google Patents

灯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8890U
CN215908890U CN202121882810.6U CN202121882810U CN215908890U CN 215908890 U CN215908890 U CN 215908890U CN 202121882810 U CN202121882810 U CN 202121882810U CN 215908890 U CN215908890 U CN 215908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amp body
touch screen
shell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828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何
王昊
王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yi 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y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yi 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yi 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828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8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8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8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灯体,包括壳体、光源组件以及触摸屏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及所述触摸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露出于所述壳体。该灯体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触摸屏,可更直观的实现对所述灯体的灯光效果的控制,同时可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的需求。此外,触摸屏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即触摸屏的位置可进行更换,满足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灯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氛围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3D拾音氛围灯是音乐节奏跳动,颜色单一且只有单面灯跳动和只能作为氛围灯使用;同时如果需要设置参数,只能通过两个按钮实现,难以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的灯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灯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难以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灯体,包括壳体、光源组件以及触摸屏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及所述触摸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露出于所述壳体。
优选地,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安装在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成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透光所述透光罩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触摸屏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为多面透光罩,所述多面透光罩的边缘与所述底壳卡接。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PCBA板,所述PCBA板上电连接有若干光源,所述PCBA板安装在所述底壳上且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透光罩之间。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卡接在所述PCBA板上并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光支架,所述反光支架形成有若干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个数与所述光源的个数相同,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反光支架安装在所述PCBA板上且位于所述PCBA板与所述透光罩之间。优选地,所述灯体还包括透光膜,所述透光膜贴覆在所述反光支架背向所述PCBA板的一侧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开启或关闭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周缘形成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与一支架连接的螺纹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灯体之后,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触摸屏,可更直观的实现对所述灯体的灯光效果的控制,同时可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的需求。此外,触摸屏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即触摸屏的位置可进行更换,满足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灯体,包括壳体、光源组件2以及触摸屏组件5,所述光源组件2及所述触摸屏组件5安装在所述壳体2上,所述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可照射至所述壳体2外部,所述触摸屏组件5包括触摸屏51,所述触摸屏51露出于所述壳体。
该灯体,通过安装在壳体上的触摸屏51,可更直观的实现对所述灯体的灯光效果的控制,同时可满足更多的复杂操作的需求。此外,触摸屏51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定,即触摸屏51的位置可进行更换,满足不同需求。
在实际产品制作中,触摸屏51上可设置多个触摸位置,通过使用更多触摸位置可增加更多功能的实现可能性,但成本较高。此外,还可在所述灯体中增加声控组件实现人机交互,还可增加游戏丰富设备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2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壳体包括底壳1以及透光罩3,所述透光罩3安装在所述底壳1上并与所述底壳1围成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可透光所述透光罩3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优选地,所述透光罩3由半透的P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触摸屏51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之间以开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透光罩3与底壳1可拆卸连接,以实现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使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此外,当灯体的组成结构(底壳1、光源组件2、透光罩3以及触摸屏组件5)发生损坏时,可较简单的使透光罩3与壳体1分离,从而对损坏的结构件进行维护或更换,延长灯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透光罩3为多面透光罩,所述多面透光罩的边缘与所述底壳1的边缘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所述多面透光罩与所述底壳1之间的连接,并实现所述透光罩3与底壳1之间的可拆卸。当所述透光罩3为多面透光罩时,所述灯体可进行多面灯光照射,以满足多面光线照射的需要,形成光照效果更佳的氛围灯。而在需要对损坏的结构件进行维护或更换时,也更加简单快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透光罩3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一连接部31、透光中部32以及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述透光中部32及第二连接部33可共面设置,也可异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可为透明结构,也可为非透明结构。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述透光中部32及第二连接部33共面设置时,无论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是否为透明结构,所述透光罩3均为一平整的透光板,其区别仅在于可进行有效透光的透光面面积的大小。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31、所述透光中部32及第二连接部33异面设置时,若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均为非透明结构,则所述透光罩3的透光区域仅为所述透光中部32的部分,即所述灯体为单面透光;若所述第一连接部31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中至少一个为透明结构,则所述透光罩3为一多面透光板(即多面透光罩),透光区域将不仅限于所述透光中部32的部分,即所述灯体为多面透光。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3也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
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的连接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的连接,并可使透光罩3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更加简单。在需要对损坏的结构件进行维护或更换时,也更加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形成有第一卡扣(与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形成的第二卡扣11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透光中部32的一侧边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槽311,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311卡接,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与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的卡接,进一步实现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的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311可以孔的形式存在(如图2所示),也可以槽结构的形式存在。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311为孔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远离所述透光中部32的一侧边缘还形成有第一限位块312,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1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限位槽(与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形成的第二限位槽12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311卡接时,所述第一限位块312将插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避免所述透光罩3沿其轴向发生相对所述壳体1的晃动,同时可防止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311卡接时产生位置偏差,从而影响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块312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对应,以形成所述透光罩3。
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透光中部的一侧边缘形成有第一卡扣,所述底壳的第一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适配的第一卡槽,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卡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底壳的第一侧的卡接,进一步实现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底壳的第一侧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一卡扣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卡槽3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扣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槽311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卡扣以及多个适配的所述第一卡槽311,可有效增强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连接强度,还可避免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边缘发生翘边现象,使所述灯体在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一侧的外观更加平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形成有第二卡扣11,所述第二连接部33远离所述透光中部32的一侧边缘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扣11适配的第二卡槽(与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形成的第一卡槽311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二卡扣11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的卡接,进一步实现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的连接。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槽可以孔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槽结构的形式存在。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槽为孔状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3远离所述透光中部32的一侧边缘还形成有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底壳1的第一侧形成的第一限位块312的结构相同,具体可参考图2所示),所述底壳1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限位槽12,所述第二卡扣11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时,所述第二限位块将插接在所述第二限位槽12内,以避免所述透光罩3沿其轴向发生相对所述壳体1的晃动,同时可防止所述第二卡扣11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时产生位置偏差,从而影响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12的位置对应,以形成所述透光罩3。
在图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透光中部的一侧边缘形成有第二卡扣,所述底壳的第二侧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适配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实现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底壳的第二侧的卡接,进一步实现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底壳的第二侧的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第二卡扣11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卡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扣11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通过设置多个第二卡扣11以及多个适配的所述第二卡槽,可有效增强所述透光罩3与所述底壳1的连接强度,还可避免所述第二连接部33的边缘发生翘边现象,使所述灯体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一侧的外观更加平整。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PCBA板21,所述PCBA板21上电连接有若干光源22,所述PCBA板21安装在所述底壳1上且位于所述底壳1与所述透光罩3之间。
优选地,所述PCBA板21可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底壳1上。具体地,所述PCBA板21上背向所述光源22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块,所述底壳1上对应所述插接块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插接块适配的插孔,通过将所述插接块插接在适配的插孔内,实现所述PCBA板与所述底壳1之间的安装连接。在实际安装时,可在所述PCBA板21与底壳1插接后,通过3M胶对所述PCBA板21进行固定,防止所述PCBA板21发生晃动。
优选地,所述光源22为LED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触摸屏51卡接在所述PCBA板21上并与所述PCBA板21电连接,以完成所述触摸屏51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光源组件2还包括反光支架23,所述反光支架23形成有若干透光孔231,所述透光孔231的个数与所述光源22的个数相同,且所述透光孔231与所述光源22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反光支架23安装在所述PCBA板21上且位于所述PCBA板21与所述透光罩3之间。
当所述光源22通电开启时,各所述光源22将通过各自对应的所述通光孔231照射并发出光线。
在图示实施例中,所述光源22设置有32个,对应地,所述透光孔231也设置有32个,所述透光孔231与所述光源22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反光支架23的材质为ABS与PC的混合材质,且所述反光支架23的表面形成有细纹,以阻挡白光照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灯体还包括透光膜4,所述透光膜4贴覆在所述反光支架23背向所述PCBA板21的一侧表面上,以使光线可更好地透出。优选地,所述透光膜4可选用双面背胶积水泡棉(黑白双面积水胶)。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反光支架23形成有若干透光孔231,相邻两个透光孔231之间将形成隔板232。所述透光膜4上形成有若干黑条。当所述透光膜4贴覆在所述反光支架23背向所述PCBA板21的一侧表面上时,所述透光膜4上的各黑条将一一对应地贴覆在各隔板232上,以增强所述透光膜4与所述反光支架23的贴覆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2开启或关闭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周缘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设计可让用户更好地按压所述开关按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用于与一支架连接的螺纹孔。通过设置所述螺纹孔,以便于将所述灯体安装在支架(如三角支架)上。
当需要将所述灯体安装在支架上时,仅需将所述底壳1上的螺纹孔对准支架上的用于安装所述灯体的螺杆,之后旋转所述灯体,即可通过螺纹孔与所述螺杆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所述灯体与支架之间是安装固定。
可以理解地,若需从支架上取下所述灯体,只要反向旋转所述灯体即可,当所述灯体反向旋转,所述灯体将在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之间的螺纹配合下逐渐远离支架,直至从所述支架上脱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光源组件以及触摸屏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及所述触摸屏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所述触摸屏组件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露出于所述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安装在所述底壳上并与所述底壳围成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透光所述透光罩照射至所述壳体外部;
所述底壳上设置有安装缺口,所述触摸屏设于所述安装缺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为多面透光罩,所述多面透光罩的边缘与所述底壳卡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PCBA板,所述PCBA板上电连接有若干光源,所述PCBA板安装在所述底壳上且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透光罩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卡接在所述PCBA板上并与所述PCBA板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反光支架,所述反光支架形成有若干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的个数与所述光源的个数相同,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光源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反光支架安装在所述PCBA板上且位于所述PCBA板与所述透光罩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还包括透光膜,所述透光膜贴覆在所述反光支架背向所述PCBA板的一侧表面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组件开启或关闭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的周缘形成有凹槽。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与一支架连接的螺纹孔。
CN202121882810.6U 2021-08-12 2021-08-12 灯体 Active CN215908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810.6U CN215908890U (zh) 2021-08-12 2021-08-12 灯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82810.6U CN215908890U (zh) 2021-08-12 2021-08-12 灯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8890U true CN215908890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82810.6U Active CN215908890U (zh) 2021-08-12 2021-08-12 灯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8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4984B2 (en) Time piece with LED light means
CN215908890U (zh) 灯体
CN215862931U (zh) 灯体
CN217540538U (zh) 具有立体效果的线形氛围灯
CN216281217U (zh) 灯体及组合灯具
CN212178611U (zh) 一种新型led侧发光超薄面板灯
CN211925454U (zh) 一种防刺眼的线条灯
CN212377847U (zh) 一种多边形led面板灯及led面板灯组
CN209744147U (zh) 一种框体结构led面板灯
CN209710263U (zh) 一种导光结构和多媒体音箱
CN210373087U (zh) 一种可灵活组装成不同形状的灯具
CN208331962U (zh) 一种灯光结构和电视机
CN220436296U (zh) 灯光装置
CN209839741U (zh) Led灯管
CN219163844U (zh) 一种具有夜灯功能的插座转换器
CN218153738U (zh) 灯具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可拼接灯具
CN217464277U (zh) 一种投影灯
CN107388097A (zh) 一种led灯的导光结构和一种机器人眼睛
CN214425757U (zh) 镜前灯
CN216010523U (zh) 一种橱柜灯
CN214425779U (zh) 灯具
CN218931746U (zh) 一种净水机
CN219828615U (zh) 前位置灯结构
KR200285385Y1 (ko) 조명장치가 내장된 액자
CN212117333U (zh) 跳闪吊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