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8576U -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8576U
CN215908576U CN202122279820.7U CN202122279820U CN215908576U CN 215908576 U CN215908576 U CN 215908576U CN 202122279820 U CN202122279820 U CN 202122279820U CN 215908576 U CN215908576 U CN 215908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ayer
composite
pipe section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798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月华
陈俊琛
秦庆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5Elem Hi Tech Cor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5Elem Hi Tech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5Elem Hi Tech Cor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5Elem Hi Tech Cor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798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8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8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8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涉及管道技术领域。该复合管连接组件包括复合管和连接管。复合管包括保护层、增强层、经线层和内衬层,保护层围设于增强层外,增强层围设于经线层外,经线层围设于内衬层外;连接管包括延伸管段、外接管段和加强管段,延伸管段连接于复合管的端部,加强管段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和内衬层内,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内,加强管段夹持于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复合管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给排水管道工程是输送和分配工业给水和生活饮用水以及收集、输送和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的管道系统工程,其在市政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给排水管道是通过多段管道依次连接成型的,但是现在的给排水管道强度较低,并且多段管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较差,容易发生漏水的情况。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连接可靠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特别是在管道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复合管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管道,能够实现复合管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包括复合管和连接管;复合管包括保护层、增强层、经线层和内衬层,保护层围设于增强层外,增强层围设于经线层外,经线层围设于内衬层外;连接管包括延伸管段、外接管段和加强管段,延伸管段连接于复合管的端部,加强管段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和内衬层内,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内,加强管段夹持于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之间。
可选地,外接管段包括第一管体、扩口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通过扩口管体与第二管体固定连接,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第二管体的外径,加强管段夹持于第一管体与延伸管段之间。
可选地,连接管还包括紧固接头,紧固接头设置有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延伸管段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外接管段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紧固结构与第一配合结构配合,第二紧固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配合。
可选地,第一紧固结构为内螺纹,第一配合结构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第二紧固结构为抵持台,第二配合结构为凸块,抵持台与凸块抵持。
可选地,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均为内螺纹,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为外螺纹,每个内螺纹与一个外螺纹配合。
可选地,第一紧固结构为抵持台,第一配合结构为凸块,抵持台与凸块抵持;第二紧固结构为内螺纹,第二配合结构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
可选地,增强层包括两层带材,带材呈螺旋状地缠绕设置于经线层外,两层带材的缠绕方向相反。
可选地,保护层由乙丙橡胶、氯化聚乙烯或者丁腈橡胶材料制成,增强层由橡胶或者热塑性塑料材料制成,内衬层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
可选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管相对设置于复合管的两端。
一种给排水管道,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该复合管连接组件包括复合管和连接管;复合管包括保护层、增强层、经线层和内衬层,保护层围设于增强层外,增强层围设于经线层外,经线层围设于内衬层外;连接管包括延伸管段、外接管段和加强管段,延伸管段连接于复合管的端部,加强管段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和内衬层内,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内,加强管段夹持于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之间;相邻两个复合管连接组件的外接管段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复合管包括保护层、增强层、经线层和内衬层,保护层围设于增强层外,增强层围设于经线层外,经线层围设于内衬层外;连接管包括延伸管段、外接管段和加强管段,延伸管段连接于复合管的端部,加强管段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和内衬层内,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内,加强管段夹持于外接管段与延伸管段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由于采用了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和内衬层内的加强管段以及围设于内衬层外的增强层,所以能够实现复合管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排水管道,包括复合管连接组件,能够实现复合管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给排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中复合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中复合管与连接管连接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V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中复合管与连接管连接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中复合管与连接管连接的剖视图。
图标:10-给排水管道;100-复合管连接组件;110-复合管;111-保护层;112-增强层;113-经线层;114-内衬层;120-连接管;121-延伸管段;1211-第一配合结构;122-外接管段;1221-第二配合结构;123-加强管段;124-紧固接头;1241-第一紧固结构;1242-第二紧固结构;125-第一管体;126-扩口管体;127-第二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给排水管道10,用于进行水的供给或者排放。其能够实现复合管110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110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给排水管道10包括至少两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至少两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依次连接,以形成一定长度的给排水管道10,从而便于进行市政供水或者排水。
复合管连接组件100包括复合管110和连接管120。复合管110和连接管120同轴设置,连接管120连接于复合管110的一端,连接管120用于与另一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的连接管120连接。具体地,相邻两个复合管110之间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两个连接管120,以组合形成一定长度的给排水管道10。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1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管120相对设置于复合管110的两端。复合管110的一端能够通过一个连接管120与另一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连接,复合管110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另一个连接管120与再一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连接,以便于进行给排水管道10的安装和维护。
请参照图3,复合管110包括保护层111、增强层112、经线层113和内衬层114。保护层111围设于增强层112外,增强层112围设于经线层113外,经线层113围设于内衬层114外。具体地,保护层111用于进行外部保护,防止复合管110受到腐蚀或者发生破损;增强层112用于提高复合管110的强度和承压性;经线层113用于承载复合管110的轴向应力;内衬层114用于供水流动。
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连接管120包括延伸管段121、外接管段122、加强管段123和紧固接头124。延伸管段121连接于复合管110的端部,加强管段123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121和内衬层114内,加强管段123用于提高延伸管段121与复合管110的连接强度,并且遮蔽延伸管段121与复合管110之间的间隙,防止水从延伸管段121和复合管110之间的间隙漏出。外接管段122通过紧固接头124与延伸管段121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123内,加强管段123夹持于外接管段122与延伸管段121之间,外接管段122能够固定加强管段123的位置,以防止加强管段123相对于延伸管段121发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的外接管段122固定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连接管120的固定连接,便于给排水管道10的成型。具体地,两个外接管段122焊接固定,以提高连接强度,防止断裂的情况发生。
本实施例中,延伸管段121与复合管110的内径相等,延伸管段121与复合管110通过熔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延伸管段121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复合管110固定连接,对延伸管段121与复合管110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外接管段122包括第一管体125、扩口管体126和第二管体127。第一管体125通过扩口管体126与第二管体12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25、扩口管体126和第二管体127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第一管体125的外径小于第二管体127的外径,第一管体125插设于加强管段123内,加强管段123夹持于第一管体125与延伸管段121之间,第二管体127用于与另一个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的连接管120连接。具体地,第一管体125具有向外扩张的弹力,以将加强管段123牢牢抵持于延伸管段121的内侧壁上,从而固定加强管段123的位置,防止加强管段123发生位移或者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接头124设置有第一紧固结构1241和第二紧固结构1242。延伸管段121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1211,外接管段122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1221,第一紧固结构1241与第一配合结构1211配合,第二紧固结构1242与第二配合结构1221配合,以固定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防止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发生相对位移。
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1241为内螺纹,第一配合结构1211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第二紧固结构1242为抵持台,第二配合结构1221为凸块,抵持台与凸块抵持。具体地,紧固接头124能够通过旋拧的方式相对于延伸管段121拧紧,在此过程中,紧固接头124沿延伸管段121的轴向朝远离外接管段122的方向发生位移,直至抵持台与凸块抵持,此时紧固接头124与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均受到固定,以使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增强层112包括两层带材(图未示),带材呈螺旋状地缠绕设置于经线层113外,两层带材的缠绕方向相反,以进一步地提高复合管110的强度,使得复合管110具有良好的承压性和抗弯曲性。
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11由乙丙橡胶材料制成,增强层112由橡胶材料制成,内衬层114由聚乙烯材料制成。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保护层111可以由氯化聚乙烯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丁腈橡胶材料制成;增强层112可以由热塑性塑料材料制成;内衬层114可以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也可以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对保护层111、增强层112和内衬层114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100,复合管110包括保护层111、增强层112、经线层113和内衬层114,保护层111围设于增强层112外,增强层112围设于经线层113外,经线层113围设于内衬层114外;连接管120包括延伸管段121、外接管段122和加强管段123,延伸管段121连接于复合管110的端部,加强管段123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121和内衬层114内,外接管段122与延伸管段121连接,且部分伸入加强管段123内,加强管段123夹持于外接管段122与延伸管段121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由于采用了贴合设置于延伸管段121和内衬层114内的加强管段123以及围设于内衬层114外的增强层112,所以能够实现复合管110之间的有效连接,连接稳定可靠,避免漏水的情况发生,并且复合管110强度较高,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使得给排水管道10稳定可靠,实用性强。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紧固接头124与外接管段122和延伸管段121的连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1241和第二紧固结构1242均为内螺纹,第一配合结构1211和第二配合结构1221均为外螺纹,每个内螺纹与一个外螺纹配合。具体地,紧固接头124能够通过旋拧的方式相对于延伸管段121拧紧,与此同时,紧固接头124也相对于外接管段122拧紧,当紧固接头124旋拧到极限位置时,紧固接头124不能继续朝拧紧方向转动,此时紧固接头124与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均受到固定,以使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紧固接头124与外接管段122和延伸管段121的连接方式不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结构1241为抵持台,第一配合结构1211为凸块,抵持台与凸块抵持;第二紧固结构1242为内螺纹,第二配合结构1221为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具体地,紧固接头124能够通过旋拧的方式相对于外接管段122拧紧,在此过程中,紧固接头124沿外接管段122的轴向朝远离延伸管段121的方向发生位移,直至抵持台与凸块抵持,此时紧固接头124与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均受到固定,以使延伸管段121和外接管段122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管连接组件10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管和连接管;
所述复合管包括保护层、增强层、经线层和内衬层,所述保护层围设于所述增强层外,所述增强层围设于所述经线层外,所述经线层围设于所述内衬层外;
所述连接管包括延伸管段、外接管段和加强管段,所述延伸管段连接于所述复合管的端部,所述加强管段贴合设置于所述延伸管段和所述内衬层内,所述外接管段与所述延伸管段连接,且部分伸入所述加强管段内,所述加强管段夹持于所述外接管段与所述延伸管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管段包括第一管体、扩口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通过所述扩口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径,所述加强管段夹持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延伸管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紧固接头,所述紧固接头设置有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所述延伸管段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外接管段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配合,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为内螺纹,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为抵持台,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为凸块,所述抵持台与所述凸块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和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均为内螺纹,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均为外螺纹,每个所述内螺纹与一个所述外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结构为抵持台,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凸块,所述抵持台与所述凸块抵持;所述第二紧固结构为内螺纹,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为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层包括两层带材,所述带材呈螺旋状地缠绕设置于所述经线层外,两层所述带材的缠绕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由乙丙橡胶、氯化聚乙烯或者丁腈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增强层由橡胶或者热塑性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内衬层由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相对设置于所述复合管的两端。
10.一种给排水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管连接组件,相邻两个所述复合管连接组件的所述外接管段固定连接。
CN202122279820.7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Active CN215908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79820.7U CN21590857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79820.7U CN21590857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8576U true CN215908576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1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79820.7U Active CN215908576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8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4542B2 (en) Flexible hose with connect flange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same
CN211951743U (zh) 一种超高压全新料钢丝网骨架管
US20080001394A1 (en) Electrofusion saddle wye
CN215908576U (zh)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CN110220049A (zh) 具有硬密封接头的复合金属波纹管
CN105840931A (zh) 一种低压流体输送系统英制导管的柔性连接件
CN113653860A (zh) 一种复合管连接组件以及给排水管道
CN210318857U (zh) 双金属耐蚀油套管及其连接装置
CN210398001U (zh) 一种便于装卸的管道连接结构
CN209511300U (zh) 一种螺旋中空壁增强管材
CN201706086U (zh) 一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
CN213712189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
CN216112643U (zh) 一种连接管组件以及输送管道
CN215908592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组件
CN213655930U (zh) 一种带有连接头的聚乙烯hdpe钢带增强螺旋波纹管
CN211693957U (zh) 一种新型弯头
CN113819320A (zh) 一种连接管组件以及输送管道
JP2004084924A (ja) 可撓継手
CN214534899U (zh) 一种便于弯折的波纹管
KR100453386B1 (ko) 분기관 조립체 및 시공 방법
CN212407928U (zh) 一种变径防扁角抗渗漏限定滑动承口结构件
KR100531977B1 (ko) 플랜지에 의해 결합되는 3중벽 하수관
CN213839925U (zh) 一种顶拉管
CN21563546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高强度抗压耐腐蚀pe管材
CN110230741A (zh) 一种不锈钢波纹管硬密封接头单元及应用该接头的波纹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