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5692U -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5692U
CN215905692U CN202122058907.1U CN202122058907U CN215905692U CN 215905692 U CN215905692 U CN 215905692U CN 202122058907 U CN202122058907 U CN 202122058907U CN 215905692 U CN215905692 U CN 215905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eeve
lifting hook
balancing
inclin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89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晗
孟建龙
王裴文
何一坤
李革斗
叶鹏飞
周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bao Wason Copper F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bao Wason Copper Fo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bao Wason Copper Fo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bao Wason Copper Foi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589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5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5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5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包括吊环、水平设置的平衡杆,以及左右两套吊钩机构;平衡杆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块;吊环与平衡杆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若干连接杆包括第一左倾斜杆、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第二右倾斜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第二左倾斜杆位于第一左倾斜杆的后方,第二右倾斜杆位于第一右倾斜杆的后方,第二竖直杆位于第一竖直杆的后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吊具结构,以及加设连接梁,增加吊具的强度,以及对阴极辊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阴极辊重量较重而不便于吊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可以用于阴极辊的吊装,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结构牢靠,使用安全。
背景技术
阴极辊是铜箔生产工艺中制箔必用的关键设备之一,阴极辊价格昂贵,而且使用周期长达8-12个月以上,保证阴极辊的使用寿命是生产铜箔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阴极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阴极辊进行离线研磨或者将阴极辊吊出电解槽进行相关检修,由于通常阴极辊重量在8-12吨,属于较重的设备,因此阴极辊在转运过程中必须使用可靠的转运、吊运设备。
对于阴极辊的吊装,现有的做法是,利用6米长、能够承载8吨重物的吊带捆绑在阴极辊两端的辊轴处进行吊装,由于吊带与阴极辊整体呈三角形,且吊带比较窄,导致吊带与阴极辊接触处吊带容易挤压阴极辊轴端的环形件。另外,采用吊带对阴极辊进行吊装,在吊运过程中会出现连接处不稳定的问题,不能保证吊装的平稳进行,同时,采用吊带对阴极辊进行吊装,在出入电解槽时,对阴极辊的取挂操作困难,对设备有较大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能够便于阴极辊吊装、吊运的吊具,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吊具结构,以及加设连接梁,增加吊具的强度,从而实现对阴极辊的取吊、转运,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阴极辊重量较重而不便于吊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吊具结构,以及加设连接梁,增加吊具的强度,以及对阴极辊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阴极辊重量较重而不便于吊运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包括吊环、水平设置的平衡杆,以及左右两套吊钩机构;
平衡杆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块;
吊环与平衡杆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若干连接杆包括第一左倾斜杆、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第二右倾斜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
第二左倾斜杆位于第一左倾斜杆的后方,第二右倾斜杆位于第一右倾斜杆的后方,第二竖直杆位于第一竖直杆的后方;
第一左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左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顶端与吊环底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底端与第一加强块前端相连接,第二竖直杆顶端与吊环底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竖直杆底端与第一加强块后端相连接;
平衡杆左端设有第一限位挡环和第二限位挡环,平衡杆右端设有第三限位挡环和第四限位挡环;第一限位挡环位于第二限位挡环的左侧;第四限位挡环位于第三限位挡环的右侧;
左吊钩机构包括左吊钩套、左套管、左连接杆和左吊钩,右吊钩机构包括右吊钩套、右套管、右连接杆和右吊钩;
左吊钩机构和右吊钩机构均套设在平衡杆上。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第一左倾斜杆、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第二右倾斜杆与平衡杆连接结构的强度,第一左倾斜杆通过第一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通过第三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四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吊钩套呈倒U形,且吊钩套包括U形底部和前后两个竖直部,左吊钩套的U形底部套在左套管外,右吊钩套的U形底部套在右套管外;
左吊钩套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一通孔,左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二通孔,右吊钩套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三通孔,右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四通孔;
左右两个套管均套设在平衡杆外,且左套管的左侧顶接第一限位挡环,左套管的右侧顶接第二限位挡环;右套管的左侧顶接第三限位挡环,右套管的右侧顶接第四限位挡环;
两个连接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连接杆前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前竖直部的第一通孔,左连接杆后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后竖直部的第二通孔,右连接杆前端穿过右吊钩套上前竖直部的第三通孔,右连接杆后端穿过右吊钩套上后竖直部的第四通孔;
左连接杆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五通孔,右连接杆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六通孔;左吊钩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五通孔,并穿出第五通孔,左吊钩顶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置螺母将左吊钩固定在左连接杆上;右吊钩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六通孔,并穿出第六通孔,右吊钩顶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置螺母将右吊钩固定在右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左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外螺纹;通过设置螺母将左连接杆的前端固定在左吊钩套的前竖直部上,将左连接杆的后端固定在左吊钩套的后竖直部上,将右连接杆的前端固定在右吊钩套的前竖直部上,将右连接杆的后端固定在右吊钩套的后竖直部上。
进一步的,第一左倾斜杆通过第一左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左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通过第一右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二右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
第二左支撑杆位于第一左支撑杆的后方,第二右支撑杆位于第一右支撑杆的后方。
进一步的,平衡杆顶部还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块和第三加强块;第二加强块位于第一加强块的左侧,第三加强块位于第一加强块的右侧。
进一步的,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第四加强杆均竖直设置,且第一加强杆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第二加强杆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第三加强杆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第四加强杆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多个倾斜杆和竖直杆的目的在于提高吊环与平衡杆的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吊环、平衡杆与第一左倾斜杆、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第二右倾斜杆形成三角形的结构,也可以提高吊具整体的结构强度,便于对重量较高的阴极辊进行吊装。
2、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通过在平衡杆上设置第一限位挡环、第二限位挡环、第三限位挡环和第四限位挡环,能够防止吊钩机构在吊装过程中在平衡杆上左右移动,增加对阴极辊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吊具结构,以及加设连接梁,增加吊具的强度,从而实现对阴极辊的取吊过程中,保证稳定不摇晃。
3、本实用新型配合吊架、吊带或其他吊装设备对阴极辊进行安全转运、吊装,可以对不同幅宽(1097mm、1100mm、1380mm、1345mm)、不同直径的阴极辊(1.5米 2米、2.7米)进行安全吊运。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移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图4是图1中BB处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例2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基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包括吊环1、水平设置的平衡杆2,以及左右两套吊钩机构;
平衡杆2中间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块31;
通过设置连接杆,将吊环1与平衡杆2相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吊环1与平衡杆2之间设有6个连接杆,包括第一左倾斜杆11、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13、第二右倾斜杆、第一竖直杆15和第二竖直杆16;
第二左倾斜杆位于第一左倾斜杆11的后方,第二右倾斜杆位于第一右倾斜杆13的后方,第二竖直杆16位于第一竖直杆15的后方,图1中,只画出第一左倾斜杆11、第一右倾斜杆13、第一竖直杆15和第二竖直杆16;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多个倾斜杆和竖直杆的目的在于提高吊环1与平衡杆2的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吊环1、平衡杆2与第一左倾斜杆11、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13、第二右倾斜杆形成三角形的结构,也可以提高吊具整体的结构强度,便于对重量较高的阴极辊进行吊装;
其中,第一左倾斜杆11顶端与吊环1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左倾斜杆11底端与平衡杆2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顶端与吊环1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2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13顶端与吊环1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13底端与平衡杆2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顶端与吊环1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2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15顶端与吊环1底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15底端与第一加强块31前端相连接,第二竖直杆16顶端与吊环1底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竖直杆16底端与第一加强块31后端相连接。
为了提高第一左倾斜杆11、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13、第二右倾斜杆与平衡杆2连接结构的强度,第一左倾斜杆11通过第一加强杆61与平衡杆2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加强杆与平衡杆2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13通过第三加强杆63与平衡杆2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四加强杆与平衡杆2相连接,图1中只画出,第一加强杆61和第三加强杆63。
平衡杆2左端设有第一限位挡环21、第二限位挡环22,平衡杆2右端设有第三限位挡环23、第四限位挡环24;第一限位挡环21位于第二限位挡环22的左侧,第二限位挡环22位于第一左倾斜杆11与平衡杆2连接处的左侧;第四限位挡环24位于第三限位挡环23的右侧,第三限位挡环23位于第一右倾斜杆13与平衡杆2连接处的右侧。
如图4所示,每套吊钩机构均包括吊钩套、套管、连接杆以及吊钩;具体为,左吊钩套、左套管、左连接杆和左吊钩,右吊钩套41、右套管42、右连接杆43和右吊钩44;图4中,吊钩仅画出顶部的连接处;
吊钩套呈倒U形,且吊钩套包括U形底部和前后两个竖直部,左吊钩套的U形底部套在左套管外,右吊钩套41的U形底部套在右套管42外;
左吊钩套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一通孔,左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二通孔,右吊钩套41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三通孔,右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四通孔;
左右两个套管均套设在平衡杆2外,且左套管的左侧顶接第一限位挡环21,左套管的右侧顶接第二限位挡环22;右套管42的左侧顶接第三限位挡环23,右套管42的右侧顶接第四限位挡环24;
两个连接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连接杆前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前竖直部的第一通孔,左连接杆后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后竖直部的第二通孔,右连接杆43前端穿过右吊钩套41上前竖直部的第三通孔,右连接杆43后端穿过右吊钩套41上后竖直部的第四通孔;
左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连接杆43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外螺纹,且左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连接杆43的前端和后端均通过第一螺母45螺纹连接;
左连接杆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五通孔,右连接杆43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六通孔;
左吊钩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五通孔,并穿出第五通孔,左吊钩顶端设有外螺纹,通过第二螺母46与左吊钩顶端螺纹连接;
右吊钩44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六通孔,并穿出第六通孔,右吊钩44顶端设有外螺纹,通过第二螺母46与右吊钩44顶端螺纹连接。
所述吊环1、平衡杆2以及两套吊钩机构均由304不锈钢厚壁钢材焊接而成。
所述两个吊钩均为能承载10吨重物的国标吊钩,经试验,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可以承重12.5吨以上重物,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结构强度高,安全可靠,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任何故障及安全事故。
使用时,用两根4米长的吊带分别悬挂于阴极辊的两轴端,然后将两个吊带分别挂在左吊钩和右吊钩44上,然后用吊装架上的吊钩穿入吊环1内,将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和阴极辊同时吊起,从而实现对阴极辊的起吊、转运工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通过在平衡杆2上设置第一限位挡环21、第二限位挡环22、第三限位挡环23和第四限位挡环24,能够防止吊钩机构在吊装过程中在平衡杆2上左右移动,增加对阴极辊吊装、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吊具结构,以及加设连接梁,增加吊具的强度,从而实现对阴极辊的取吊过程中,保证稳定不摇晃。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实施例2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与实施例1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限位挡环21位于第一左倾斜杆11与平衡杆2连接处的右侧;第四限位挡环24位于第一右倾斜杆13与平衡杆2连接处的左侧。
实施例2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与实施例1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左倾斜杆11通过第一左支撑杆51与第一加强块31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左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31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13通过第一右支撑杆53与第一加强块31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二右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31相连接;
第二左支撑杆位于第一左支撑杆51的后方,第二右支撑杆位于第一右支撑杆53的后方,图5中只画出,第一左支撑杆51和第一右支撑杆53。
实施例2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与实施例1的第三个不同之处在于,平衡杆2顶部还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块32和第三加强块33;第二加强块32位于第一加强块31的左侧,第三加强块33位于第一加强块31的右侧。
实施例2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与实施例1的第四个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加强杆61、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63、第四加强杆均竖直设置,且第一加强杆61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32,第二加强杆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32,第三加强杆63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33,第四加强杆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33,图5中只画出,第一加强杆61和第三加强杆63。
实施例2通过增加了倾斜杆和平衡杆之间的连接结构(支撑杆、加强块、加强杆),从而增加了所述阴极辊吊装吊具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环、水平设置的平衡杆,以及左右两套吊钩机构;
平衡杆中间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加强块;
吊环与平衡杆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若干连接杆包括第一左倾斜杆、第二左倾斜杆、第一右倾斜杆、第二右倾斜杆、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
第二左倾斜杆位于第一左倾斜杆的后方,第二右倾斜杆位于第一右倾斜杆的后方,第二竖直杆位于第一竖直杆的后方;
第一左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左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左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左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右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顶端与吊环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底端与平衡杆右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顶端与吊环底端前侧壁相连接,第一竖直杆底端与第一加强块前端相连接,第二竖直杆顶端与吊环底端后侧壁相连接,第二竖直杆底端与第一加强块后端相连接;
平衡杆左端设有第一限位挡环和第二限位挡环,平衡杆右端设有第三限位挡环和第四限位挡环;第一限位挡环位于第二限位挡环的左侧;第四限位挡环位于第三限位挡环的右侧;
左吊钩机构包括左吊钩套、左套管、左连接杆和左吊钩,右吊钩机构包括右吊钩套、右套管、右连接杆和右吊钩;
左吊钩机构和右吊钩机构均套设在平衡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左倾斜杆通过第一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通过第三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四加强杆与平衡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吊钩套呈倒U形,且吊钩套包括U形底部和前后两个竖直部,左吊钩套的U形底部套在左套管外,右吊钩套的U形底部套在右套管外;
左吊钩套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一通孔,左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二通孔,右吊钩套的前竖直部设有第三通孔,右吊钩套的后竖直部设有第四通孔;
左右两个套管均套设在平衡杆外,且左套管的左侧顶接第一限位挡环,左套管的右侧顶接第二限位挡环;右套管的左侧顶接第三限位挡环,右套管的右侧顶接第四限位挡环;
两个连接杆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左连接杆前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前竖直部的第一通孔,左连接杆后端穿过左吊钩套上后竖直部的第二通孔,右连接杆前端穿过右吊钩套上前竖直部的第三通孔,右连接杆后端穿过右吊钩套上后竖直部的第四通孔;
左连接杆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五通孔,右连接杆中部设有沿竖直方向上下延伸的第六通孔;左吊钩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五通孔,并穿出第五通孔,左吊钩顶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置螺母将左吊钩固定在左连接杆上;右吊钩顶端从下至上穿过第六通孔,并穿出第六通孔,右吊钩顶端设有外螺纹,并通过设置螺母将右吊钩固定在右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左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以及右连接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外螺纹;通过设置螺母将左连接杆的前端固定在左吊钩套的前竖直部上,将左连接杆的后端固定在左吊钩套的后竖直部上,将右连接杆的前端固定在右吊钩套的前竖直部上,将右连接杆的后端固定在右吊钩套的后竖直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左倾斜杆通过第一左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二左倾斜杆通过第二左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一右倾斜杆通过第一右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第二右倾斜杆通过第二右支撑杆与第一加强块相连接;
第二左支撑杆位于第一左支撑杆的后方,第二右支撑杆位于第一右支撑杆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平衡杆顶部还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二加强块和第三加强块;第二加强块位于第一加强块的左侧,第三加强块位于第一加强块的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辊吊装吊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加强杆、第二加强杆、第三加强杆、第四加强杆均竖直设置,且第一加强杆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第二加强杆右端靠接第二加强块,第三加强杆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33,第四加强杆左端靠接第三加强块。
CN202122058907.1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Active CN215905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8907.1U CN21590569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8907.1U CN21590569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5692U true CN215905692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8907.1U Active CN215905692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5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7613A (zh) 一种新型平衡梁吊具
CN215905692U (zh) 一种阴极辊吊装吊具
CN107265301A (zh) 一种并轴机的上料装置
CN202029876U (zh) 推桶车
CN210084744U (zh) 一种电缆卷筒吊运工具
CN212687336U (zh) 一种新型平衡梁吊具
CN210885075U (zh) 一种设备二次运输及就位的吊装架
CN207129857U (zh) 一种并轴机的上料装置
CN209113338U (zh) 一种平衡梁
CN204873440U (zh) 高铁大断面型材专用吊具
CN208022576U (zh) 一种钢管装箱用吊具
CN215592373U (zh) 一种箱涵翻转的可调节式简易吊具
CN220664637U (zh) 一种电解锰极板吊装转运装置
CN215558335U (zh) 一种桩基钢筋吊装用十字扁担梁
CN211254947U (zh) 一种钢筋笼吊装设备及钢筋笼运输装置
CN220467385U (zh) 一种用于垂直运输的悬臂吊架装置
CN220033775U (zh) 一种连铸坯转运吊具
CN212127236U (zh) 一种对称式吊点转换钢套箱吊具
CN212151341U (zh) 一种电池模组快速起吊工具
CN213294500U (zh) 一种新型电动葫芦
CN215666592U (zh) 一种工字轮吊具
CN218909600U (zh) 双插齿风电塔节吊运钩
CN209601916U (zh) 一种竖井罐道绳配重装置用吊具
CN209242466U (zh) 一种狭长片吊装框架
CN208308253U (zh) 一种可调节不平衡重量桥梁构件的吊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