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5660U -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05660U
CN215905660U CN202122106780.6U CN202122106780U CN215905660U CN 215905660 U CN215905660 U CN 215905660U CN 202122106780 U CN202122106780 U CN 202122106780U CN 215905660 U CN215905660 U CN 21590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door
measuring device
elevator car
force measuring
fram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6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炳华
刘海潮
薄明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6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0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0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0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包括架体、测力计及弹性件。架体设有用于固定部,测力计连接于架体。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测力计,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轿厢门。通过固定部固定架体,这样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被拖动的现象,即架体在测试的过程中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准确地测试出待测轿厢门机运行至指定行程时力的大小。待测轿厢门完成一次开门或关门到位后,查看测力计的数据得出轿厢门整个开关行程距离对应力的大小,避免测试人员在轿厢门机架下活动,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电梯轿厢门运行一次,测力计可自动测出并记录整个行程对应力的大小,避免人为测试出现的误差,无需多次重复进行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内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轿厢门机作为电梯轿厢门开关的执行机构,是电梯实现关门动作到位准确的关键因素,不仅要动作可靠、准确,而且需运行平稳,反应迅速,动态特性好。因此,需要对电梯轿厢门机进行测试,确定其是否能够使轿厢门正常开关到位。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线缆将轿厢门机架绑住,测试人员手握测力计把线缆钩住进行测试。然而,在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测试时,测试精度低,测试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能够提高测试精度和测试效率。
一种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使所述架体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
测力计,所述测力计连接于所述架体;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测力计,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待测轿厢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测力计的一端设有第一钩部,所述第一钩部用于钩住所述待测轿厢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连接绳,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测力计连接;所述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所述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的外圆周面环设有与所述连接绳适配的绳槽,所述连接绳设于所述绳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定位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杆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固定杆用于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所述架体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交叉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杆设有穿孔,所述限位孔及所述穿孔内设有限位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钩部,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测力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钩部配合的第三钩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及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杆并排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对所述底座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体设有第一挂钩部,所述测力计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挂钩部配合的第二挂钩部。
上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部固定架体,例如通过固定部将架体固定在地面,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测力计,另一端连接于待测轿厢门。按照标准要求,待测轿厢门机开关门运行至20%、50%、80%行程时进行测试,待测轿厢门完成一次开门或关门到位后,通过查看测力计内保存的数据便可得出轿厢门整个开关行程距离对应力的大小,避免测试人员在轿厢门机架下活动,导致身体刮碰金属铁块切口而受伤,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电梯轿厢门运行一次,测力计可自动测出并记录整个行程对应力的大小,避免人为测试出现的误差,这样无需多次重复进行测试即可完成,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此外,由于架体设有固定部,通过固定部固定架体,这样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被拖动的现象,即架体在测试的过程中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从而准确地测试出待测轿厢门机运行至指定行程时力的大小。同时,还能够避免瞬间过大的反向拉动作用力,导致待测轿厢门机出现故障报警,有效保护待测轿厢门机。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架体;11、底座;111、固定部;112、固定孔;113、第一挂钩部;114、横杆;115、连接杆;12、支撑杆;121、定位部;1211、定位孔;122、限位孔;13、加强筋;20、测力计;21、第二挂钩部;30、弹性件;31、第一钩部;32、第二钩部;40、连接绳;41、第三钩部;50、导向组件;51、滑轮;52、固定杆;521、穿孔;6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使用线缆将轿厢门机架绑住,测试人员手握测力计把线缆钩住进行测试。在轿厢门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测试人员无法站稳固定,会被门机拉动,导致轿厢门机行程距离超过标准及规定要求的距离,无法精确测试出电梯轿厢门运行至要求的行程距离时力的大小。并且,由于测试人员处于站立状态,当轿厢门机运行过程中,测试人员容易无意识的给出反作用力拉动门机,容易造成外力过大,轿厢门机反向运行,同时造成门机控制板报故障。由于该种测试方法需要人为测电梯轿厢门开关力,测试出来的偏差每次都不一致,这样需要重复多次测试才能测出电梯轿厢门开关力,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电梯轿厢门机架结构特殊,机架很多金属切口边角锋利、测试范围狭小,测试人员在测试轿厢门机开关力的过程中,容易刮碰到机架金属切口边角锋利位置,造成工伤等事件的发生。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包括架体10、测力计20及弹性件30。架体10设有用于使架体10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的固定部111,测力计20连接于架体10。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测力计20,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轿厢门。
可选地,测力计20为数显式测力计。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测力计20也可为其它类型的测力器件,不以此为限。
上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使用时,通过固定部111固定架体10,例如通过固定部111将架体10固定在地面,弹性件30的一端连接于测力计20,另一端连接于待测轿厢门。按照标准要求,待测轿厢门机开关门运行至20%、50%、80%行程时进行测试,待测轿厢门完成一次开门或关门到位后,通过查看测力计20内保存的数据便可得出轿厢门整个开关行程距离对应力的大小,避免测试人员在轿厢门机架下活动,导致身体刮碰金属铁块切口而受伤,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电梯轿厢门运行一次,测力计20可自动测出并记录整个行程对应力的大小,避免人为测试出现的误差,这样无需多次重复进行测试即可完成,减少测试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此外,由于架体10设有固定部111,通过固定部111固定架体10,这样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被拖动的现象,即架体10在测试的过程中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从而准确地测试出待测轿厢门机运行至指定行程时力的大小。同时,还能够避免瞬间过大的反向拉动作用力,导致待测轿厢门机出现故障报警,有效保护待测轿厢门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架体10包括底座11及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2,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2并排固定于底座11。如此,将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12并排固定于底座11,形成测试框架,用于固定测试器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2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12竖向且并排固定于底座11。
具体地,参阅图1和图2,底座11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115及至少两个横杆114,至少两个横杆114沿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连接杆115用于连接至少两个横杆114。并且,至少两个支撑杆12分别竖向固定于至少两个横杆114。如此,上述结构的底座11不仅能够提供固定支撑杆12的安装面,还能够减轻底座11的重量。在本实施例中,横杆114设有两个,两个横杆114沿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杆115设有三个,三个连接杆115均沿与横杆114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并沿横杆1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连接杆11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横杆114。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2,架体10还包括加强筋13,加强筋13相对底座11倾斜设置。加强筋13的一端连接于底座11,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杆12。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13相当于斜撑。如此,通过设置加强筋13,加强筋13用于固定支撑杆12与底座11,防止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出现变形松动的现象。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支撑杆12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杆12竖向且并排设于底座11。加强筋13设有两个,两个加强筋13分别对应两个支撑杆12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架体10设有第一挂钩部113,测力计20的底部设有与第一挂钩部113配合的第二挂钩部21。具体地,第一挂钩部113设于连接杆115。需要测试时,测力计20通过第二挂钩部21能够钩住架体10的第一挂钩部113,实现测力计20与架体10的连接。如此,便于快速地将测力计20连接至架体10,同时也便于快速地将测力计20从架体10上拆卸下来,使用便捷,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固定部111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12。可选地,至少一个固定孔112设于架体10的底座11。需要测试时,螺栓穿过至少一个固定孔112,例如通过地脚螺栓将架体10固定在地面,牢固地固定架体10,防止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在测试的过程中被待测轿厢门机拉动,这样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在测试的过程中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便于准确地测试出待测轿厢门机运行至指定行程时力的大小。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部111也可设置磁体或电磁体,通过磁体或电磁体实现架体10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孔11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孔112设有两个,两个固定孔112分别设于底座11的两个横杆114。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弹性件30远离测力计20的一端设有第一钩部31,第一钩部31用于钩住待测轿厢门。需要测试时,将弹性件30通过第一钩部31钩住待测轿厢门,实现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与待测轿厢门的连接,这样便可进行测试。如此,便于快速地将弹性件30连接至待测轿厢门,同时也便于快速地将弹性件30从待测轿厢门上拆卸下来,使用便捷,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弹性件30远离测力计20的端部设置其它连接构件,实现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与待测轿厢门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连接绳40,弹性件30通过连接绳40与测力计20连接。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50,导向组件50安装于架体10。导向组件50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滑轮51,连接绳40绕过滑轮51。具体地,导向组件50安装于支撑杆12。如此,通过设置滑轮51,连接弹性件30和测力计20的连接绳40绕过滑轮51,这样在不影响待测轿厢门机力大小的前提下,滑轮51能够对连接测力计20的连接绳40起到导向作用。
可选地,连接绳40为钢丝绳。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绳40也可为其它类型的绳体,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滑轮51的外圆周面环设有与连接绳40适配的绳槽,连接绳40设于绳槽内。测试时,连接绳40放置于绳槽内,绳槽的两侧壁对连接绳40起到限位作用,将连接绳40限制在绳槽内,防止连接绳40从滑轮51滑脱,保证测试正常进行。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3,弹性件30远离第一钩部31的一端设有第二钩部32,连接绳40远离测力计20的一端设有与第二钩部32配合的第三钩部41。需要测试时,弹性件30通过第二钩部32钩住连接绳40的第三钩部41,实现弹性件30与连接绳40的连接。如此,便于快速地连接弹性件30和连接绳40,同时也便于快速地弹性件30从连接绳40上拆卸下来,使用便捷,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和图2,沿架体10的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121,至少一个定位部121可拆卸地安装有导向组件50。具体地,沿支撑杆12的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定位部121。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测试标准要求,需要在待测轿厢门机距离门槛高度100mm、1200mm处进行测试。因此,本实施例中,沿架体10的高度方向设有至少间隔设置的两个定位部121,测试时,可根据测试需求将导向组件50安装在不同高度的定位部121进行测试,以满足测试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沿架体10高度方向相邻两个定位部121之间的间隔可根据测试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限定相邻两个定位部121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3,导向组件50还包括固定杆52,滑轮51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杆52。定位部121设有与固定杆52适配的定位孔1211,固定杆52用于穿设于定位孔1211内。架体10对应定位孔1211的位置设有与定位孔1211交叉连通的限位孔122,固定杆52设有穿孔521,限位孔122及穿孔521内设有限位件60。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孔1211交叉连通的限位孔122是指定位孔1211的中心轴线与限位孔122的中心轴线相交叉。如此,通过将限位件60穿设于限位孔122及固定杆52的穿孔521内,可实现固定杆52与架体10的可拆卸连接,方便测试人员根据测试需求调整导向组件50的高度位置。同时,防止固定杆52随滑轮51的旋转而转动和移动,避免固定杆52在测试的过程中移动,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两个支撑杆12沿其高度方向均设有三个定位孔1211,并且两个支撑杆12的定位孔1211关于竖直方向对称设置。每个定位孔1211均对应设有一个与其交叉连通的限位孔122。导向组件50设有一个,固定杆52的两端分别横向穿设于两个支撑杆12的其中一个定位孔1211内,并将两个限位件60分别穿设于两个支撑杆12的限位孔122及固定杆52两端的穿孔52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使所述架体相对待测轿厢门固定不动;
测力计,所述测力计连接于所述架体;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测力计,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待测轿厢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测力计的一端设有第一钩部,所述第一钩部用于钩住所述待测轿厢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连接绳,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测力计连接;所述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转动设置的滑轮,所述连接绳绕过所述滑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的外圆周面环设有与所述连接绳适配的绳槽,所述连接绳设于所述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架体的高度方向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至少一个所述定位部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导向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固定杆,所述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定位部设有与所述固定杆适配的定位孔;所述架体对应所述定位孔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定位孔交叉连通的限位孔,所述固定杆设有穿孔,所述限位孔及所述穿孔内设有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有第二钩部,所述连接绳远离所述测力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钩部配合的第三钩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座及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杆,至少两个竖向设置的所述支撑杆并排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导向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相对所述底座倾斜设置,所述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设有第一挂钩部,所述测力计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挂钩部配合的第二挂钩部。
CN202122106780.6U 2021-09-02 2021-09-02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Active CN21590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6780.6U CN215905660U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6780.6U CN215905660U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05660U true CN215905660U (zh) 2022-02-25

Family

ID=80293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6780.6U Active CN215905660U (zh) 2021-09-02 2021-09-02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0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14466A1 (zh) 一种用于桩基高应变检测的落锤高度调节装置
KR101905446B1 (ko) 헬릭스 말뚝용 동재하시험 전용기
CN204666090U (zh) 一种适用于悬挑脚手架的综合应变监测系统
US9573797B1 (en) Boom protection system
CN215905660U (zh) 电梯轿厢门测力装置
KR101954828B1 (ko) 끼움형 난간대의 면외굽힘 시험 장치 및 그 시험 방법
KR20110011769U (ko) 동재하 시험장치
CN108387453A (zh) 一种建筑围护构件抗垂直荷载性能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0862870U (zh) 钢筋重量偏差检测仪
CN106351267A (zh) 下压静载作用下的桩基础承载特性模型试验装置
JP3150433B2 (ja) 埋め込み杭の引き抜き試験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引き抜き試験装置
KR100958405B1 (ko) 비파괴 기법을 이용한 케이블 구조물의 인발저항력 측정방법 및 측정장치
CN209989791U (zh) 一种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
CN214700025U (zh) 一种桥梁载荷试验检测的辅助装置
CN210342018U (zh) 一种新型钻孔灌注桩顶面标高测量装置
CN112012253A (zh) 分体式速载法桩基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218646776U (zh) 一种建筑钢筋质量检测设备
RU138024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и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грунтовых анкеров якорного типа
KR200142328Y1 (ko) 토목, 건축용 대구경 말뚝 동재하 시험장치
KR101954827B1 (ko) 족장 지지대의 면외굽힘 시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족장 지지대의 면외굽힘 시험 방법
CN21336377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监理用检测仪
CN206157791U (zh) 应用于静载试验的基准线及位移测量装置
JPH0821750A (ja) 地すべり計
CN219175340U (zh) 一种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装置
CN213902631U (zh) 一种高灵敏环境噪音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